漳州市2020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漳州市2020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漳州市2020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漳州市2020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漳州市2020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今两虎相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6)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完成2—3题。(4分)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互相结交B、徒慕君之高义也高义:高尚的品德C、廉君宣恶言宣:宣扬D、而君畏匿之匿:躲藏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15分〕恤孤 清·唐甄苏州有育婴之堂,以收弃子。凡穷民之不得有①其子者,则送之堂中。愿育者怀之而去,衣褓医药,无不备焉。月给乳妇之食三百钱,乳妇之记籍者三百余人。岁费千余金,皆士大夫助之。此一乡之善事也。唐子②贫,岁丰而家人恒饥。妻寄食于女家。仆原有一男一女,以其乳佣于外,鬻③其男于远方,女生一月,送之育婴堂。唐子不忍,常使视之。其所养之家,子死,愿以为已子。故育之专而无疾也。诸乳妇多不良,第贪三百钱。得堂中之衣褓,皆用于已子。所养之子,置于不顾,故多病死。其籍记中,病者十二三,死者十一二矣。堂中虽有察婴之规,使从事者视之,不过月一至焉,岂能相与寝处,故病死者多也。自有此堂以来,所活者多矣,然念所不得全者,恒为戚戚焉。一郡之中,虽有此善事,不过小补,而况天下之人,生民之多,饥无食,寒无衣,父母不得养,兄弟妻子离散,婴儿之委于草莽者,不知其数矣!当时之时,天地不能容其生,鬼神不能救其死,心为之痛而手不能援,吾其如彼何哉!虽有仁人,尽出府库之财,尽发大念之粟,以大④四海,亦犹之乎育婴堂也。吾尝观于田矣,天久不雨,诸苗将槁。吴中之人,农众而力勤,车汲⑤之声达于四境,然灌东亩而西亩涸,人力虽多,无如之何。迨⑥夫阳极阴起,蒸为云雾,不崇⑦朝而遍于天下,沛然下雨,濛濛不休。旦起视之,苗皆兴矣;沟蔓生之草,皆苗甲青青矣。人力之勤,不如普天之泽也。以人譬政,假设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男有室以养其父母,女有家以遗其父母,惟恐生男生女之不多也,亦奚待于育婴堂哉!百尔君子,何不以文王治岐⑧之政。陈于今天子之前乎!〔选自《潜书》〕【注】①不得有:这里是养不起的意思。②唐子:作者自谓。③鬻:卖④:赠送。⑤汲:取水。⑥迨:等到。⑦崇;通“终〞,终了。⑧文王治岐:周文王迁都岐山后,实施仁政,使得百姓过上好生活。4、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岁丰而家人恒饥丰:收成好B以其妇佣乳于外乳:喂奶C婴儿之委于草莽者委:跟随D然灌东亩西亩涸涸:水干枯5、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作者有仁爱之心的一组是〔〕〔3分〕①

岁费千余金②常使视之③与之专而无疾也④恒为戚戚焉⑤心为之痛而手不能援⑥父母之心,人皆有之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肯定苏州由士大夫捐助来收养弃婴的行动,欣赏民间建立育婴堂养活不少孩子的善举。B作者指出,妈妈自私贪财、主板方疏于监管是育婴儿生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C作者认为,要天子施行仁政是不可能的,农民最终还是靠老天开恩,普降甘霖才干过好生活。D作者指出苏州建立育婴堂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期盼统治者施行仁政,使人民丰衣足食。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愿育者怀之而去,衣褓医药,无不备焉。(4分)〔2〕自有此堂以来,所活者多矣。(2分)〔三〕诗歌鉴赏〔6分〕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1〕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指出市中所运用的一种手法,并就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文学名著阅读(8分)9、以下对《红楼梦》中故事情节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探春理家时,发现了贾府管理的弊端。于是,她和宝钗等决定先免掉头优质粉线,然后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草等专人管理。B端午节前一天,宝玉回怡红院时发现门被关了。他叫了半天,袭人才来开门。宝玉以为是小丫头们,便一脚踢出,正中袭人之肋。当晚袭人竟吐出血来。C史湘云在黛玉房中休息,正巧宝玉过来。宝玉便让史湘云为自己梳头。这时袭人进来,看到宝玉已经梳洗完毕,不禁生起气来,不理宝玉。D鸳鸯在贾母面前发誓不愿做贾赦的小妾,并剪下半缕头发。贾母大怒,当场责怪起贾赦来。随后,贾母告诉邢夫人自己准备把鸳鸯收为干儿女。10、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这一情节。〔2〕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逼死尤二姐的经过。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化经典阅读〔4分〕1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4分〕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注】①后稷:人名。②树艺:种植。③契:人名。〔1〕以下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后稷教百姓从事稼樯、种植五谷,使谷物成熟来养活他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B孟子认为,百姓丰衣食足,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教养就会和禽兽差不多。C孟子认为,纵然百姓生活穷困,衣食没有着落,但对他们的教化也不能松懈、放弃。D孟子认为,在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之后,统治者应该以人的伦常关系来教导百姓。〔2〕概括文中所体现的孟子的观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3题。〔6分〕在未有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之前,大量个人经验被岁月的风尘淹没了。而以传记形式出现的对个人的陈述,实际上只能记载一些没有血肉的个人经历。这种类似于简历的传记,使我们根本无从了解传主的丰富的日常生活以及他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安·莫洛亚认为,传记有许多局限性。其显然的一点就是它无法进入内心生活。它只能写人物的外在动作,而无权写人的内心动作—一一写,就跌入虚假,而不写这个人物的内心动作又必定难以真实——这是传记面临的两难困境。在安·莫洛亚看来,传记与小说相比,在视点上也有局限。传记作者只能有一个视点,即他本人能够目击的视点。一句话,他必需写他看到的和别人也确实看到的。他不能超出目击者的身份。传记作者只能有一个视点,即他本人能够目击的视点。一句话,他必需写他看到的和别人也确实看到的。他不能超出目击者的身份。而小说作者的视点却可以有两个。他打了一个比方:“在一场进攻中,有个士兵躲在弹坑里,这时他原可以前进,但稍稍延迟了片刻,等炮火封锁解除后才赶上战友们……如果这个行为日后被他的传记作者知道了,他就会作为缺乏勇气的人进入历史……但对我们这个士兵本人来说,他实际上可能满怀勇敢的希望。他并不是胆小鬼,他想前进,但他的身体不同意他前进,几乎迫使他留在原地。这种状况,小说家就可能了解……他可以把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来。〞只有小说家才干听到这个士兵的内心语言,因而,也只有小说家才干公正地写出这个士兵。历代的传记,往往受一种统一的道德标准的要求,加之相当大一部分的撰写在官方的组织下进行的,因此这些传记所记无非是一些功名功德的上的事。当然也有一些今天看来非常个人化的传记。但这种传记毕竟凤毛记麟角。因而大量传记,并未用文字的形式向我们记载下一个活生生的人,造成个人经验的记载严重缺乏。而人类社会开始重视个人经验并慢慢有了书写个人经验的风尚,是因为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浮现个人经验的形式——小说,从此小说不可抑制地发达了起来。人们发现它在书写个人经验方面,是无可取代的文体。小说弥补了历史学家的必定性的失误。“它可以记录潜在于历史学家的不以个人为主的编年史之下的人类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说明历史。〔节选自曹文轩《小说门》,有删改〕12、以下关于“传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类似于简历的传记关于个人的陈述,实际上只能记载一些没有血肉的个人经历。B由于写作的局限性,传记关于内心生活经常陷入写与不写都难以真实的两难困境。C在安·莫洛亚看来,传记的局限性使作者只有一个视点且不能超过目击者的身份。D在统一道德标准和官方的双重约束下,历代传记多所写的全部是一些功名功德的事。13、作者为什么说“小说弥补了历史学家的必定性的失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6题。〔15分〕棋盘非鱼天色渐暗,四周沸腾的声音归于越来越重的宁静。四周的工厂传来一种很低落的嗡嗡声。对面的人站起来:回吧。回。古爷答应一声,并不站起来。他慢条斯理地收拾好每一颗棋子,在盒子里摆放整齐。又取出一块布,把棋盘仔细擦干净,朝胳肢窝下一夹,晃悠悠地回去。古爷把装棋子的盒子放在窗台上,棋盘却夹进卧室,当心地放在桌子下面。古爷下棋属于好打架没力气的类型,心思好像并不在棋上,不出十步就捉襟见肘,他也不着急,输就输了,大不了重来。好在和他下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辈子输赢太多,棋盘上高下也淡了,呵呵一笑,再来。日子这么多,慢慢打发。唯有一点,古爷爱惜他这个棋盘。下到得意处,一枚棋子拈起,“啪〞地一拍,棋盘不免晃几下。古爷就提醒:小点劲。别把棋盘拍烂了。以前古爷不这样。那会儿,他人高马大,走路一阵风,一杆旱烟别在腰里,烟荷包在屁股上一跳一跳。古爷做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老老少少见了他不管辈分,都喊他古爷。那时候,古爷可没功夫下棋,他忙啊。几百口人要吃饭,他不操心行吗?这个叫上官的村,是全乡乃至全县少有的宽裕村。就因为邻国道,地势平,一马平川,还都是水浇地,种什么都长,尤其是棉花,更旺。上官村人种棉花有经验。大集体时全村一盘棋,古爷就是优秀的棋手,可不像现在。他把棉花这盘棋下得有声有色。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棉花苗,枝条伸出老长,密密匝匝挤在一起。妇女们分散在一块一块的绿色里打顶掐芽捉虫,手底下麻利,嘴里也麻利,笑声串成了串,连成了片。到了秋天,上官村看起来更壮观,如一场大雪降落,到处铺盖成白色。古爷嘴里咬着青玉的烟嘴,那个乐。上官村人都乐,一群和古爷年纪相仿的女人,猛不丁抬起古爷,一下给扔到棉花垛上。别说全县了,上官村的棉花在全省都有了名。后来,地分了,古爷还当支书,上官村依旧是上官村,依旧一望无际到处是棉田。古爷老了,那些和他开玩笑的女人也老了,再也抬不动他了。古爷说:换人吧。全村人拗着,就不。前几年县里要征地,乡长和古爷谈,说上官村和其他三个村整体被征了,要建工业园。古爷头一拧:不行。这么好的地,惋惜了。乡长说:全县上下一盘棋,不能因为你上官村把这盘棋毁了。古爷一个人当然毁不了一盘棋,上官村也毁不了一盘棋。就是残局,这盘棋也得磨下去。当年年底,古爷不干了,说什么也不干了,说老了,思想落后了,跟不上形势。家家户户都拿到了补偿款,高兴地坐在家里盘算是该先盖房还是先存银行,年轻人天天跑工地看工期,迫不及待地想进厂当工人----这是征地时答应他们的。古爷也领到了补偿款,他对古奶说:这是老了烧我们的钱。从那以后,古爷就开始在街头下棋,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过问,好像他从来没有在上官村管过那么多年的大事小事,好像上官村和他无关。他只关怀下棋,却又不关怀输赢。古爷真心喜爱的是他那个棋盘。棋盘的一面是楚河汉界,另一面写着:国家重点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红漆很淡了,古爷用一块旧灯箱布蒙着,谁也看不到。〔选自《小小说》2010年第4期,有删节〕14、以下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古爷棋艺不精,每场必输,输了重来,说明他像其他老人一样心无牵挂,下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安享晚年。B、作者写“和古爷年纪相仿的女人〞把古爷“扔到棉花垛上〞的举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村民对古爷的喜爱之情。C、作者写年轻人“天天跑工地勘工期,迫不及待的想进厂当工人〞,是为了说明他们厌倦了乡村生活,急于摆脱土地是束缚。D、当了三十多年村支书的古爷干不了了,是因为工业的发展,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古爷思想落后了,跟不上形势的需要。E、本文采纳了倒叙的写法,首位呼应,结构严谨:开篇表达古爷爱惜棋盘,既而引出棋盘背后的故事,最后显示缘由。15、请简要分析古爷的性格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小说以“棋盘〞为题有什么作用?情节和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雷雨》片段,回答17-18题。〔5分〕鲁侍萍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周朴园要哪一件?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周朴园〔惊愕〕梅花?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周朴园〔缓缓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熟悉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17、以下各项中对选段的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朴园低声说出“是你〞,表现了他对鲁侍萍出现的惊疑和不敢声张的心理。B“舞台说明〞有助于表现周、鲁两人的神态,刻画他们的性格并推动情节的发展。C周朴园留着那件绣着梅花和“萍〞的绸衬衣说明他对鲁侍萍的爱始终如一的。D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说明了她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委屈。18、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运用〔11分〕19、依据必修3、必修4的课文内容写出下联。〔3分〕上联:北海牧羊报国志下联: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8分〕4月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留日同学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吵,并对母亲连刺9刀,致其母胃、肝尽破,险些丧命。据悉,汪某的家庭并不殷实,每年30万至40万元的留学开销,全靠其母每月7000人民币的收入来支付,还耗尽了家中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友举债。汪某在日留学5年,从未打工,并认为自家生活条件“蛮好的〞。〔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2〕上面的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索?请简要简述。〔不少于150字〕〔6分〕六、作文〔70分〕21、请以“追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1、〔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其势不俱生〔3〕别有幽愁暗恨生〔4〕一时多少豪杰〔5〕满地黄花堆积〔6〕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A〔相与:一齐,共同〕3、就是一般人对这种状况也感到羞耻,何况关于将相呢?〔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羞〞译对1分。〕4、C〔委:丢掉〕5、C〔①陈述士大夫之善行,③表达善人收养唐子家仆之女的状况,⑥唐子所述人之常情〕6、C〔“要天子施行仁政是不可能的〞说法有误。作者是借农众抗旱,“以人譬苗,以鱼譬政〞,希望国家行“文王治岐之政〞〕7、〔1〕愿意收养孩子的就把孩子抱走,孩子的衣服襁褓、看病吃药,育婴堂全都提供。〔或:育婴堂没有不提供完备。〕〔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怀〞“之〞“备〞译对各1分。〕〔2〕自从有了育婴堂后,所养活的孩子很多。〔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活〞译对1分。〕8、〔1〕登山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登山后,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由衷的惊喜和宽慰。〔支出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分析1分〕〔2〕示例:对比的手法。〔1分〕作者把人间“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发现山中花开得惊喜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借景抒情、拟人、比喻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9、D〔①贾母并没有当场责怪贾赦;②贾母只是告诉刑夫人自己不会让出鸳鸯,并没有准备把鸳鸯收为女儿的话〕10、〔1〕①黛玉夜访宝玉被晴雯拒之门外,黛玉疑是宝玉有意不见,含泪而归。②次日乃祭饯花神之日,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又勾起伤春愁思,③乃荷锄葬花,不由得感花伤己,④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词〞,以遣愁思。⑤将各色落花掩埋到花冢中去,⑥宝玉适至,说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2〕①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大发雷霆。②就想办法将尤二姐骗进府中。③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④一面又暗中鼓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后悔。⑤王熙风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⑥维系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一点1分,答对4点即可;语言表达1分〕11、〔1〕C〔文段中无此内容〕〔2〕孟子认为要让百姓生活富足,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教化。〔意思对即可〕12、D〔“全都是一些功名功德的事〞有误,原文有“当然也有一些今天看来非常个人化的传记〞等的说法〕13、小说所书写的个人经验可以帮助说明历史。14、BE〔A“像其他老人一样心无牵挂,下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安享晚年〞有误;C文中没有“他们厌倦了乡村生活,急于摆脱土地是束缚〞的意思;D“古爷干不了了〞“古爷思想落后了,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