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宋朝人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扬州菜中,千层油糕是从河南的千层馒头演变而来的,大汤包与饺面是从淮安传来的,肴肉与拆烩鲢鱼头是从镇江学来的……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加强了南北地区文化交流3.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下措施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C.减轻劳役发展生产 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4.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发达的经济水平C.多彩的文学艺术 D.频繁的中外交流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杜甫的诗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出身的家庭背景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D.所处的职位不同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7.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令,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8.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陈桥驿兵变 B.李渊建唐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9.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10.《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A.抑制土地兼并的现象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1.北宋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汝窑胭脂、朱砂兼备,色釉莹澈。这反映了北宋()A.商业发展繁荣 B.农业技术先进C.青铜铸造发达 D.制瓷技艺高超12.宋夏之间曾在双方的边界附近开设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是两政权间的贸易窗口。但在宋仁宗、宋神宗时期都因为战争问题而将榷场一度作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B.经济交流受政治因素影响C.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加强 D.民族间的贸易往来是主流13.某同学制作有关辽和西夏知识点的表格,其中①②③依次填写的内容应是()政权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辽①③上京10世纪初西夏②元昊兴庆11世纪前期A.党项、契丹、铁木真 B.契丹、党项、耶律阿保机C.蒙古、契丹、阿保机 D.契丹、党项、铁木真14.电影《满江红》成为2023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电影的热度再次引发了纪念岳飞的热潮。人们纪念岳飞是因为他()A.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利益 B.是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的民族英雄C.沉重打击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 D.促成“澶渊之盟”使辽宋保持了和平15.13世纪,北方的草原部落在蒙古首领领导下得到了空前统一,使原本各自为战的马背民族,凝聚成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民族共同体,进而横扫欧亚,建立了令世人瞠目的蒙古帝国。材料中的“蒙古首领”是()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完颜阿骨打 D.元昊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18分,18题17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摘编自《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材料二长安城中通向城门的街道的宽度都在100米以上,其中介于宫城和皇城之间的横街宽达220米……最窄的是四周沿城墙的顺城街,宽度也有25米……唐长安城面积超过84.1平方公里,可容纳百万人口……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都城,如藤原京、平城京就是仿效长安城而建的。——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1)依据材料一写出该“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长安城的特点和长安的历史地位。(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赵普分析唐末以来天下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对此采取的措施。(8分)17.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18分)【展览一:改进中的生产工具】材料一 图1 图2 图3【展览二:发展中的区域经济】材料二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朝代黄河中下游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西汉3825678714364698宋朝288981213780812484——《宋史》【展览三:南方城镇的繁荣】材料三《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展览一中三幅图片为具有代表性农具,请分别写出这三件农具出现朝代及名称。(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南北方的人口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6分)18.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17分)时间事件(史事)618年唐朝建立629—646年__①__西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创的盛世局面:“__②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__③__”742—754年鉴真东渡755—763年安史之乱821—824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__④__”907年唐朝灭亡(1)根据表格提示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8分)(2)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两个中外交流或民族交往的历史事件。请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9分)

初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共45分)题号12345678答案DDCACBB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BDBBAB二、非选择(共3小题,共55分)16.(20分)(1)科举制(2分)历史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6分)(2)特点: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东、西合理布局;商业繁荣(2分)地位: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2分)(3)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方镇(藩镇)太重。(2分)措施: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行政: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地方;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财政: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军事、行政、财政三个方面各写一点,每点2分共6分)17.(18分)(1)图1:唐,筒车;图2:唐,曲辕犁;图3:宋,秧马(6分)(2)趋势:南方地区人口不断增加,北方地区人口不断减少。(2分)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分)(3)表现: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有草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6分)18.(1)①玄奘西行:②贞观之治:③开元盛世:4唐蕃会盟碑(各2分,共8分)(2)参考示例1:提取事件:玄奘西行:鉴真东渡(2分)观点: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或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活跃)(2分)论述: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分)综上所述,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交往,双向交流,兼收并蓄。(1分)参考示例2:提取事件: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