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程序课件_第1页
临床输血程序课件_第2页
临床输血程序课件_第3页
临床输血程序课件_第4页
临床输血程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程序咸宁市中医医院周丽

2013.10.22临床输血程序输血流程图

临床科室评估是否需要输血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科签收血标本及输血申请单复验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ABO及RH)输血科与护士双核双对双签后交接血制品根据病情选择血液制品输血时需要最少两位医护人员核对临床医生与患者沟通并签知情同意书申请单不完整的需打回科室重填标本不合格交由护士重抽核对无误后方可输注护士遵医嘱计费并抽取受血者标本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输血后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与血袋一起交输血科交叉配血不合,重抽标本复检血型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程序1.输血前2.输血中3.输血后临床输血程序输血前输血指征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1.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休克的病人,或病人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25%。回输自体血不受本指征限制,可根据病人血容量决定。2.浓缩红细胞: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补充红细胞、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a.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b.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c.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临床输血程序输血指征3.血小板:用于病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a.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b.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c.血小板计数在50--100x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d.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4.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a.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PT>22.5,APTT>54)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c.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输血程序输血指征二、非手术科室输血适应症

1.全血: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80g/L或出现失血性秀休克时输注。

2.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80g/L,或红细胞比积<0.30时输注。临床输血程序输血指征3.血小板:用于血小板数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伴有出血表现。a.血小板计数>50x109/L一般不需输注;b.血小板计数<30x109/L,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且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4.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临床输血程序输血指征5.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的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6.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和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症、高血钾症或缺IgA抗原但已有IgA抗体的患者。7.浓缩白细胞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中性粒细胞<0.5×109/L时输注。临床输血程序二、输血申请1.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治医师必须向病人及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2.决定输血并确认输何种血液成分后,由医师填写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标明输血适应症,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临床输血程序临床输血程序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申请3.输血申请单填写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第几孕第几产,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4.经治医师填写好输血申请单的同时,需要为受血者做输血前的相关检测,如HBV、HCV、TP、HIV、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等;填写好输血申请单及检验单后,交给护士计费及采集标本。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申请5.临床用血报批等级制度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规定:①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20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③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20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急诊用血事后应当补办以上要求手续。

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申请6.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的急诊抢救用血,输血量800ml以内者,由当班人员审签,用血量超过800ml以上的,由科主任审签。临床输血程序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黄色管和紫色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由护士或医生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检验申请单一起送交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程序受血者血液采集

注意:1.溶血标本不能使用,因溶血后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掩盖抗体引起的溶血2.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3.不允许从输液管中抽血,如遇紧急情况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并弃去最初抽取的5ml血液后再采集标本。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科配血

1.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献血者血型(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2.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科发血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注:根据卫医发〔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输血的整个流程(包括受血者标本送检、配血、发血、取血)都由医护人员完成。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注:双核双对双签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a.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b.血袋有破损、漏血;临床输血程序输血科发血c.血液中有明显凝块;d.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红色;e.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f.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g.红细胞层呈紫红色;h.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中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振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中注:三查七对一确认临床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确认制度(三查:查受血者血型和献血者血型、输血量、配血报告单;七对:对血型、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病案号;一确认:必须两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并在配血报告单上双签名、注意不得代替签名,方可输血。)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中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a.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b.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中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a.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b.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c.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d.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e.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f.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g.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临床输血程序输血后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交输血科,血袋至少保存7天。临床输血程序临床输血程序输血反应输血虽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治疗作用,但并非绝对安全可靠,可引起轻重不等的输血反应,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由于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高度多态性,且目前能输注的血液成分大多数供受之间不作HLA配型,易引起受血者产生相应的HLA抗体,患者HLA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大致成线性关系,受血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机会越多,出现输血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有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临床上一般讲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型输血反应。输血反应发生率可达1%~10%,即使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献血者挑选、血液采集、加工和贮存,仍然可能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急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h内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1.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其中以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主。表现:输血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寒颤、发热(可达39~40℃),伴有头痛、皮肤潮红,但血压可正常。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原因:致热源为细菌代谢产物,输血器具或抗凝剂被致热源污染;或病原血清中有对献血员的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抗体。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血,给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输注血小板时勿用);肌注异丙嗪25mg。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溶血反应处理方法2.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而且是死亡率最高的输血反应。表现:a.血管内溶血: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内,多由ABO血型不配合所致。来势凶险,以休克和肾功能障碍为主,突起寒战、发热、头痛、心悸、血压下降、剧烈腰痛、血红蛋白尿、尿少、黄疸、广泛渗血、高钾血症、抢救不及时可致死。b.血管外溶血: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因当时抗体效价低,反应不明显,数天后效价升高,出现迟发性反应。这种溶血主要发生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表现为黄疸,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中有球形和聚集的红细胞,个别严重者可发生肾衰。原因:血型不合(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标本、定型配血、取血、输血等发生差错;或血液受冰冻或加温过高、震荡、加药、细菌污染等因素引起溶血;红细胞本身有缺损等。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处理措施:a立即停止输血;b疑有溶血反应时抽取病员标本(注意防止人为溶血),离心观察血浆层色泽(与输血前标本比较),可大致判断有无溶血及溶血轻重;c复查血型及配血试验,必要时加做抗人球蛋白试验;d治疗重点在抗休克和保护肾功能。应早期换血,输血浆或白蛋白、使用地塞米松、碳酸氢钠、利尿剂,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3.过敏反应表现:轻者出现荨麻疹、搔痒,重者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原因:见于由过敏史者的受血者,献血员血液中含有受血者敏感性物质,或有过敏体质的献血员将体内有关抗体(例如青霉素抗体),通过输血传递给受血者,而受血者正接触有关过敏源(如正在使用青霉素),或因多次输血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受血者体内已产生白细胞、血小板抗体或抗IgA等。处理措施:停止输血;注射抗过敏药,如肌注异丙嗪25~50mg或皮下注射1g/L肾上腺素0.5~1ml,喉头水肿或休克者,可立即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对多次输血由过敏反应者,改输洗涤红细胞或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输前口服或肌注异丙嗪等。4.细菌污染反应表现:中毒性休克,可有寒颤、高热、潮红、烦躁、呼吸困难;全麻病人可只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创面渗血,可发生DIC;白细胞数骤升,可达(20~70)×109/L;后期可发生多器官(肝、肾、肺)功能衰竭。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发法原因:输血器具或保存液灭菌不彻底;或局部皮肤和空气消毒不严;或血液保存温度过高,血液取回病房后在室温中放置过久;或无菌操作不严;或血袋破损。引起严重反应者多为致病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血;袋内余血作细菌涂片染色,镜检有无细菌。同时将余血和病员血液作细菌和药敏试验;大剂量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以抗休克和抗感染、使用升压药(多巴胺等)、输液、利尿、降温,纠正酸中毒等。5.大量输血的副作用表现:心力衰竭,如头胀、胸闷、心悸、脉速、心律不齐临床输血程序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可伴有出血倾向,如创面渗血或皮肤、鼻、牙龈出血,血尿等。手足抽搐和震颤等。原因:输血量大(一般一次输血量>3000ml)或速度过快;或贮血中血小板、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如Ⅴ、Ⅷ等)及钙离子缺乏,柠檬酸及钾离子增多。处理措施:一般输血速度控制在60±20滴/min,大出血时可加快输血,但对老年、幼年以及心脏功能不良者,输血宜慢(1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