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美特桥鞋厂建设年产 30 万双布胶鞋生产线项目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辛集市美特桥鞋厂建设年产 30 万双布胶鞋生产线项目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辛集市美特桥鞋厂建设年产 30 万双布胶鞋生产线项目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辛集市美特桥鞋厂建设年产 30 万双布胶鞋生产线项目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辛集市美特桥鞋厂建设年产 30 万双布胶鞋生产线项目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增建筑面积,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等产生的噪声,随施工期结束而结束,因此只针对运营期进行分析。(1)废气运营期密炼、开炼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与密炼、开炼共用1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2)废水运营期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厂区设有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3)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经类比调查,噪声值在75~90dB(A)之间。(4)固体废弃物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包装袋、不合格产品、除尘灰、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废气处理工序产生的废活性炭以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见表14。表14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一览表污染物类型序号排污节点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废水—职工生活污水COD、SS、NH3-N用于泼洒抑尘,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生产用水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废气G密炼、开炼废气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硫化氢、臭气浓度布袋除尘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5m高排气筒排放G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废气非甲烷总烃、硫化氢、臭气浓度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5m高排气筒(与密炼、开炼共用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15m高排气筒排放噪声N生产设备等效连续A声级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风机进出口用软管连接固废S生产工序不合格产品收集后外售处理包装工序废包装袋收集后外售处理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废气处理工序废活性炭—布袋除尘器除尘灰收集后外售处理—职工生活生活垃圾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统一处理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密炼、开炼、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工序有组织非甲烷总烃0.2375mg/m3,0.0057t/a0.0625mg/m3,0.0015t/a有组织颗粒物25mg/m3,0.6t/a2.04mg/m3,0.05t/a有组织硫化氢0.0375mg/m3,0.0009t/a0.0008mg/m3,0.00002t/a生产车间无组织非甲烷总烃0.0006t/a0.0006t/a无组织硫化氢0.00009t/a0.00009t/a无组织颗粒物0.06t/a0.06t/a水污染物职工盥洗废水COD、BOD、SS、氨氮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生产用水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固体废物生产工序不合格产品0.2t/a集中收集后外售布袋除尘器除尘灰0.39t/a包装工序废包装袋0.1t/a乳酸粘合剂内衬袋0.01t/a暂存危废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活性炭0.8t/a工作人员生活垃圾0.75t/a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经类比调查,噪声值在70~90dB(A)之间。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增建筑面积,可增加厂区内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增建筑面积,不存在施工期,因此本环评不再对施工期进行评价。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主要废气为密炼、开炼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硫化氢、颗粒物,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硫化氢。①密炼、开炼废气本项目天然橡胶在经密炼、开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废气,密炼温度不超过100℃,开炼温度约为40~60℃。密炼、开炼废气成分复杂,通常以非甲烷总烃、硫化氢为表征。根据张兰芝编写的《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的排放系数》(橡胶工业2006年第53卷,美国橡胶制造者协会对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排放系数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橡胶制品密炼、开炼过程中污染物的最大排放系数:非甲烷总烃85.4mg/kg-原料(胶料)、硫化氢14.8mg/kg-原料(胶料)。本项目天然橡胶使用量为30t/a,则密炼、开炼废气中主要污染物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0026t/a,硫化氢产生量约为0.0004t/a;密炼、开炼过程由于加入钙粉,因此过程会产生粉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类比同类企业,粉尘产生量为0.6t/a。②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废气本项目挤出成型过程温度控制在150℃左右,挤出、刷胶、烘干、定型废气成分复杂,通常以非甲烷总烃、硫化氢为表征。本项目挤出、刷胶、烘干、定型工序废气产污情况类比张兰芝编写的《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的排放系数》(橡胶工业2006年第53卷,美国橡胶制造者协会对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排放系数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中的压延工段产污系数,橡胶制品塑炼过程中污染物的最大排放系数非甲烷总烃102mg/kg-原料(胶料)、硫化氢16.3mg/kg-原料(胶料)。本项目胶使用量为30t/a,则挤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0031t/a,硫化氢产生量约为0.0005t/a。项目在各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总量为0.0057t/a,硫化氢总量为0.0009t/a、颗粒物总量为0.6t/a。项目在密炼、开炼工序废气产生部位设置集气罩收集废气,经管道输送至布袋除尘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经1根15米排气筒排放;在挤出成型工序废气产生部位设置集气罩收集废气,经管道输送至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经1根15米排气筒排放(与密炼、开炼共用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管道设置调节阀,根据个工序运行情况开启或关闭,以提高收集效率。各工序年工作时间为2400h,设计集气罩收集效率为90%,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处理效率为70%,风机风量为10000m³/h。经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015t/a,排放速率为0.0006kg/h,排放浓度为0.0625mg/m³;硫化氢排放量为0.00002t/a,排放速率为0.0001kg/h,排放浓度为0.0008mg/m³。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硫化氢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排放标准值的要求。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按90%计,则废气排放量为0.05t/a(0.0225kg/h),排放浓度为2.04mg/m3。废气排放《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12mg/m3),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未被收集的废气无组织排放,其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为0.0006t/a,排放源强为0.00025kg/h,硫化氢的排放量为0.00009t/a,排放源强为0.000004kg/h,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为0.06t/a,排放源强为0.025kg/h。2、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依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①Pmax及D10%的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定义如下:PPi——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②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15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Pmax≧10%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③污染物评价标准污染物评价标准和来源见下表。表16污染物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功能区取值时间标准值(μg/m3)标准来源非甲烷总烃二类限区一小时2000.0《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H2S二类限区一小时10.0GB3095-2012PM10二类限区日均150.0GB3095-2012④污染源参数主要废气污染源排放参数见下表。表17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点源)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o)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流速/(m/s)烟气温度/℃年排放小时数/h污染物排放速率/(kg/h)经度维度非甲烷总烃PM10H2S排气筒115.21676138.03081140.015.00.420.011.024000.00060.02250.0001表18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矩形面源)污染源名称坐标海拔高度/m矩形面源污染物排放速率单位XY长度/m宽度/m有效高度/m新增车间115.21676138.03081140.02065.0非甲烷总烃0.00025kg/h115.21676138.03081140.02065.0颗粒物0.025kg/h115.21676138.03081140.02065.0硫化氢0.000004kg/h⑤项目参数估算模式所用参数见表19。表19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农村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41.9最低环境温度/℃-22.0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气候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海岸线距离/m/海岸线方向/°/⑥评级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下:表20Pmax和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评价标准(μg/m3)Cmax(μg/m3)Pmax(%)D10%(m)点源非甲烷总烃2000.00.01250.2154/点源硫化氢10.00.00130.2043/点源颗粒物1500.03540.9132 /矩形面源非甲烷总烃20000.05480.1369/矩形面源硫化氢10.00.05380.0217矩形面源颗粒物1500.68120.8045/注:Ci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Coi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Pmax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D10%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表21最大Pmax和D10%预测结果表(点源)下方向距离(m)点源颗粒物浓度(ug/m3)颗粒物占标率(%)50.00.60580.0583100.00.88410.8407200.00.86460.6456300.00.74730.4733400.00.59910.7912500.00.48590.8588600.00.46160.6161700.00.43960.3955800.00.41190.1185900.00.38320.83221000.00.35570.55721200.00.3230.22981400.00.29450.54531600.00.26770.67731800.00.24410.44112000.00.22360.23572500.00.19140.01373000.00.16710.6713500.00.15940.59364000.00.15020.50194500.00.14070.40755000.00.13160.31610000.00.08820.881711000.00.08440.844412000.00.07570.756613000.00.07290.728914000.00.06670.666815000.00.06110.610920000.00.04670.466725000.00.03690.3688下风向最大距离0.03540.9132D10%最远距离//表22最大Pmax和D10%预测结果表(面源)下方向距离(m)矩形面源颗粒物浓度(ug/m3)颗粒物占标率(%)50.00.46460.6461100.00.30320.0318200.00.17190.7191300.00.12870.2866400.00.11210.1209500.00.10210.0213600.00.09470.9468800.00.08380.8377900.00.07950.79491000.00.07570.75731200.00.06930.69321400.00.0640.641600.00.05940.59451800.00.05550.5552000.00.0520.52022500.00.04490.44913000.00.03940.39413500.00.03510.35094000.00.03180.31824500.00.02910.29145000.00.02690.268510000.00.0160.159811000.00.01490.148712000.00.01390.139113000.00.01310.131114000.00.01240.123915000.00.01180.117620000.00.00940.093825000.00.00780.0776下风向最大距离0.78050.805D10%最远距离//确定大气评价等级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点源排放的颗粒物,Pmax值为0.9132%,Cmax为0.0354u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卫生防护距离为了能够更好说明问题,再增加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确定的方法,利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荐的EIAA26模式计算,确定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具体预测模式如下: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面积S(m2)计算,r=(S/π)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表5查取。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根据当地平均风速及企业污染源结构来确定,按照最不利情况选定参数,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23。表23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各参数取值一览表参数污染物Q(kg/h)C0(mg/m3)风速(m/s)ABCD生产单元占地面积(m2)卫生防护距离(m)计算值取值非甲烷总烃0.000252.01.93500.0211.850.841600.32550硫化氢0.0000040.061.93500.0211.850.841600.0450颗粒物0.0250.91.93500.0211.850.841600.73150本工程颗粒物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0.731m,非甲烷总烃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0.325m,硫化氢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0.04m,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害气体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卫生防护距离应提级,因此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以生产车间边界向外扩展100m。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与周围敏感点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详见图3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见下图。北北100m100m图3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综上,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车间周围100m。经现场调查,本项目生产车间距最近的敏感点东北侧240m处的居民楼,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2、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主要污染物包括COD、BOD、SS、氨氮,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厂区设有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为防止污水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主要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旱厕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使总体防渗层达到极微透水~弱透水级;危废间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使总体防渗层达到极微透水~弱透水级。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途径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产噪声值在70~90dB(A)之间。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措施;同时,加强厂区绿化,利用绿化带隔声,经距离衰减,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运营期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营运期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产品、除尘灰、废包装材料、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废气处理工序产生的废活性炭以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产品产生量为0.2t/a,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为0.39t/a,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包装工序产生的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0.1t/a,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3)生活垃圾即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平均0.5kg/人•d计算,则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75t/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4)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可知,乳酸粘合剂内衬袋产生量为0.01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活性炭属于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39-49“烟气、VOCs治理过程(不包括餐饮行业油烟治理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脱色(不包括有机合成食品添加剂脱色)、除杂、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属于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性介质,于厂区危废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5)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填充质量为0.2t,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气体其吸附能力(用S表示)是不一样的,本项目平衡保持量取75%,排污企业产生浓度为0.12mg/m3,风量为10000m3/h,一天工作时长8小时算,0.2t活性炭达到饱合的时间为:T(d)=m×S/C×10-6(kg/mg)×F×t(8h/d)m:活性炭的质量,kg;S:平衡保持量,%;C:VOCs总浓度,mg/m3;F:风量,m3/h。则T=200×0.75/0.12×10-6×10000×8=100d>90d(1季度)因此本项目规定活性炭定期更换频次为1季度,每年更换4次,更换量为0.2t,则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8t/a,危废间建设应满足最大储存量。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定期更换产生的废活性炭、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废活性炭属于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39-49“烟气、VOCs治理过程(不包括餐饮行业油烟治理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脱色(不包括有机合成食品添加剂脱色)、除杂、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属于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性介质,于厂区危废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表17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情况HW49900-041-490.8固态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挥发性有机废气毒性收集后于危废间暂存后,交由资质单位处理HW49900-041-490.01固态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挥发性有机废气毒性企业在厂区建1间危险废物暂存间,危险废物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相关要求进行硬化,做到防雨、防渗、防晒、防漏,暂存间地面采取防渗措施,按照危废储存标准建设,渗透系数达到1×10-10cm/s;并设置堵截泄漏的裙角和泄漏物料收集装置,地面与裙角所围容积不低于堵截容积的最大储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分类收集盛放,置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内临时储存,之后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转移危险废物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立危险废物警示标志,由专人进行管理,做好危险废物排放量及处置记录。在防渗结构上(包括房间的底部及四周壁)均设置隔离层,并与地面隔离层连成整体;先用三合土处理,三合土上部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再用水泥硬化(防渗水池底部用8~10cm的水泥浇底),然后涂沥青防渗,并对房间内墙贴玻璃纤维布及环氧树脂,以达到防腐防渗的目的,其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判定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A,本项目属于“其他行业”,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项目”。本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6、环境监测计划根据本项目生产特征和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依据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制定本项目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各污染源监测因子、监测频率情况见表24-26。表24有组织废气监测方案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排放执行标准15m高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mg/m3每年一次《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mg/m3每年一次硫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0.33kg/h每年一次《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臭气浓度≤2000每年一次表25无组织废气监测方案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排放执行标准厂界非甲烷总烃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2.0mg/m3每年一次《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GB13/2322-2016)表2颗粒物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1.0mg/m3每年一次《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6标准硫化氢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0.06mg/m3每年一次《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臭气浓度≤20每年一次表26厂界噪声监测方案监测项目监测因子取样位置监测频率执行标准厂界Leq厂界外1m处每季一次《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橡胶鞋制造行业,经比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工程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如下。本项目主要涉及风险物质为废活性炭、,储存涉及危废间废活性炭、,最大储存量分别为0.1t、0.8t。(1)评价等级划分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7-18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详见表27。表27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2)Q值确定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分析建设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参见附录B确分析建设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参见附录B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定量分析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和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按附录C对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等级进行判断。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1。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危险物质涉及废活性炭,最大储存量为0.8t。详见表28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表28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CAS号存在量(t)临界量(t)1废活性炭(非甲烷总烃)--0.850项目Q值0.016由上表可知,四种物质叠加后的Q比值为0.016,因此本项目Q<1,该项目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3)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针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对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工程实施后,废活性炭物质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着相应的环境风险事故。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识别项目生产过程及物料储存运输中的风险困素及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并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力求在建设中将潜在的风险危害程度降至最低。危废间(非甲烷总烃)风险防范措施定期巡回检查危废容器、地面、围堰等设施的完好性;按时巡检,巡检过程中发现环境突发事件立即电话上报预警。①日常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治危险废物的丢失。②如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如水量较大则将其引入厂区事故水池内,进行后续处理。③危险废物随雨水流失,污染土壤,进而影响地下水,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防尘口罩、穿耐酸工作服、防护面具、橡皮围裙和手套,长筒胶靴等劳保防护用具对其进行收集,并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④如有有毒气体逸散,立刻发出警报,迅速通知下风向的相关单位,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治事故进一步恶化。建设单位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加强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8、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29。表2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评价等级与范围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评价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评价因子SO2+NOx排放量≥2000t/a□500~2000t/a□<500t/a□评价因子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其他污染物(非甲烷总烃、硫化氢)包括二次PM2.5□不包括二次PM2.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附录D其他标准□现状评价环境功能区一类区□二类区☑一类区和二类区□评价基准年(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长期例行监测数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现状补充监测□现状评价达标区□不达标区☑污染源调查调查内容本项目正常排放源☑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现有污染源拟替代的污染源□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区域污染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模型AERMOD□ADMS□AUSTAL2000□EDMS/AEDT□CALPUFF□网格模型□其他□预测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预测因子预测因子(/)包括二次PM2.5□不包括二次PM2.5□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一类区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C本项目最大标率>10%□二类区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C本项目最大标率>30%□非正常排放1h浓度贡献值非正常持续时长()h(/)hC非正常占标率≤100%□C非正常占标率>100%□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C叠加达标□C叠加不达标□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k≤−20%□k>−20%□环境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监测因子:(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硫化氢)有组织废气监测☑无组织废气监测☑无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因子:(/)监测点位数(/)无监测评价结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距(/)厂界最远(/)m污染源年排放量SO2:(0)t/aNOx:(0)t/a颗粒物:(0.05)t/aVOCs:(0.0015)t/a注:“□”为勾选项,填“√”;“()”为内容填写项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密炼、开炼工序非甲烷总烃、颗粒物集气罩收集+布袋除尘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特别排放限值硫化氢、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工序非甲烷总烃集气罩收集+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与密炼、开炼工序共用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特别排放限值硫化氢、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SS、等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生产用水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固体废物生产工序不合格产品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固废全部妥善处置,不外排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包装工序废包装袋乳酸粘合剂内衬袋暂存危废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活性炭装置废活性炭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

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措施;同时,加强厂区绿化,利用绿化带隔声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运营后,加强厂区绿化,将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辛集市美特桥鞋厂建设年产30万双布胶鞋生产线项目扩建项目(2)建设单位:辛集市美特桥鞋厂(3)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代码及类别:C1954橡胶鞋制造(4)建设地点:辛集市位伯镇西五村村西272m,安新线西侧。(5)工程投资和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占总投资的10%。(6)项目占地:本项目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增建筑面积。(7)生产规模:扩建后年产40万双布胶鞋。(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新增劳动定员5人,实行单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300天。2、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为允许类项目;另外,本项目不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冀政[2015]7号文《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年本)》中限制类、淘汰类建设项目;同时,本项目已经于辛集市行政审批局备案,备案编号:辛行审投资备字〔2019〕208号。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本项目选址位于辛集市位伯镇西五村村西272m,安新线西侧,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3′00.66″,北纬38°01′50.35″。项目北侧为乡村道路,隔路为手套厂,东侧为汽修厂,西侧为玻璃厂,南侧为制线厂。西北距西吕村497m,东距西五村272m,北距大白店村430m,东北距居民楼240m。本项目选址附近无国家、省、市规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革命历史古迹、集中式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另外,本项目符合位伯镇用地规划(位伯镇人民政府已出具证明)。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4、环境质量现状结论本项目位于辛集市位伯镇西五村村西272m,安新线西侧,区域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下水水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增建筑面积,不存在施工期。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废气运营期密炼、开炼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排放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H2S、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挤出成型、刷胶、烘干、定型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与密炼、开炼共用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H2S、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本项目排放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与周围敏感点的卫生防护距离100m。经现场调查,本项目生产车间距最近的敏感点东北侧240m的居民楼,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2)废水①本项目冷却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主要污染物包括COD、BOD、SS、氨氮,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厂区设有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②为防止污水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主要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旱厕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使总体防渗层达到极微透水~弱透水级。危废间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使总体防渗层达到极微透水~弱透水级。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途径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措施;同时,加强厂区绿化,利用绿化带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因此,本项目噪声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本项目废包装袋、不合格产品、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定期更换产生的废活性炭、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废活性炭属于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39-49“烟气、VOCs治理过程(不包括餐饮行业油烟治理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脱色(不包括有机合成食品添加剂脱色)、除杂、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乳酸粘合剂内衬袋属于HW49其他废物-非特定行业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性介质,于厂区危废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7、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结论结合本项目的排污特点,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按照实际排放量给出,为COD:0t/a、氨氮:0t/a、SO2:0t/a、氮氧化物:0t/a;非甲烷总烃:0.24t/a;颗粒物:0.288t/a。8、项目可行性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采取了较为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以实现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项目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在认真执行“三同时”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二、建议:1、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管工作,实现文明施工。2、必须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一要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要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做到专人负责。3、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各类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内容:本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内容见表30。表30本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项目内容环保措施验收指标验收标准废气密炼、开炼、工序非甲烷总烃集气罩+1套布袋除尘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新增环保设备)有组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mg/m3;《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点≤2.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GB13/2322-2016)表2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无组织:厂房外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6mg/m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特别排放限值无组织:厂房外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0mg/m³硫化氢有组织: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33kg/h;《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