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课课件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课课件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课课件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课课件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课课件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分析二、教学学情分析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评价与反思目录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解读:本单元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二是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包括经济、文化领域)的变化和面临的危机。所以本课重点在于清朝专制的发展;难点在于清朝国家版图的奠定。“疆域的奠定”这个子目头绪较多不容易理清。注意讲清两点一是清朝前期对于边疆地区特别是北部、西部和西北边疆地区特别重视,采取了许多不同的办法;二是事实上对这些地区也有了超过以往的有效统治,所以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还有一个难点是认识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这一部分内容和14课明至清中期的经济与文化有联系,要做适当的拓展。一、教学目标分析课标及教材解读:第五单元讲述了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两大专题。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最终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只有充分理解第10课,才能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从背景、进程和影响三方面层层递进地讲述了前两次工业革命。重点在于阐明工业革命的影响。教材将两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整体来阐述,突出其促使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大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工作条件恶劣、工人缺少个人权利、大量使用童工等,为下一课的内容做好铺垫。知识和素养目标:1.了解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展的原因(落实历史解释能力)2.从时代巨变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和积极影响(落实唯物史观能力)3.从世界失衡理解工业革命的局限与弊端(落实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能力)从历史的长时段看近现代贯通、中西方关联、诸单元融合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资本主义社会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上承下启单元核心主旨:巨变巨变—困顿—憧憬本课主题:影响世界动因·巨变·失衡·憧憬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文本资源工业革命发展的促进因素;史料阅读;工业革命的进程介绍;

图片资源

珍妮纺纱机;贝尔试用电话;工业社会中妇女从事文书工作;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学思之窗,科技创新的作用(作为课后拓展更合适);垄断组织简单处理,放在第14课讲一战时处理;教材的选取与整合

本课的教材取舍与整合教材的舍弃或简单处理二、教学学情分析授课年级:高一年级。高一学生在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对这部分内容有所学习,且高一离初三不远,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高一学生整体的历史思维和素养能力还有所欠缺。授课学校:双流中学。近年升学率一本率近80%,本科上线率接近100%。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学生才刚刚上完本课内容,基本史实比较清楚。设计方案:一定程度淡化知识的讲解,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和落实核心素养,强调方法的指导与史观的引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能够进行历史解释。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堂导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围绕主题,贯穿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本课主题:影响世界动因·巨变·失衡·憧憬本课确立的主题为影响世界,从全球角度去看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动因—巨变—失衡—憧憬”为线索贯穿历史逻辑,解释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的特点以及造成社会的巨大变迁,同时造成国家社会多重力量的失衡,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促使人类再度思考,未来的理想社会究竟在何方?3.利用任务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任务驱动学生学习:1.了解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展的原因(落实历史解释能力)(1)学生自主归纳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的因素?(提示:从政治、经济因素: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科学、市场等角度分析)(2)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还有哪些其他观点?(4)两则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你认为其分析的优点和弊端分别是什么?2.从时代巨变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和积极影响(落实唯物史观能力)(1)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何特点?(2)对比两次工业革命进程可以发现什么特点?(3)从工业革命的特点得出工业革命的意义。(4)城市化看工业革命的意义。3.从世界失衡理解工业革命的局限与弊端(落实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能力)(1)寻找社会失衡的表现;(2)寻找阶级力量失衡的表现;(3)寻找南北力量失衡的表现;(4)寻找大国力量失衡的表现。4.首尾呼应,形成逻辑闭环四、教学评价与反思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