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仪器检验校准规程_第1页
设备仪器检验校准规程_第2页
设备仪器检验校准规程_第3页
设备仪器检验校准规程_第4页
设备仪器检验校准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筑用砂试验筛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建筑用砂试验筛的检验。

一、总则

建筑用砂试验筛系用于按JGJ52-92测试建筑用砂粒径的专用设备。检

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仪器应有铭牌,包括制造厂、出厂日期、规格。

2、筛框平整光滑,无变形及折痕。

3、筛面封接处应能防止被物料堵塞。

4、一套试验筛包括8个筛及筛底、筛盖、筛框,内径均为200mm,

试验筛基本尺寸如表lo

表1

筛孔尺寸(mm)1052.51.250.630.3150.160.08

孔形圆孔圆孔圆孔方孔方孔圆孔方孔方孔

板厚(mm)1.51.01.0

丝径(mm)0.630.400.200.1120.03

5、圆孔筛的直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圆孔基本尺寸(mm)圆孔尺寸偏差(mm)最佳孔距(mm)最佳板厚(mm)

10.000.2112.61.5

5.000.146.9/

2.500.113.9/

6、方孔筛筛孔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

一1一

表3

筛孑L筛孔允许偏差(mm)筛孔尺寸在

金属丝直径

基本尺寸(W+X)和(W+Z)

最大偏差平均偏差中间偏差允许偏差

W之间的孔不大于

XYZ=(X+Y)/2(mm)

(mm)(%)

1.250.160.040.100.012

0.630.1040.0220.0630.010

0.3150.0670.0120.04060.007

0.160.0440.00690.0250.004

0.080.0300.00430.0170.003

7、单个筛孔尺寸不能大于基本尺寸W+最大允许偏差X。

8、筛孔平均尺寸不能大于基本尺寸W+平均偏差Y,并不得小于W-Yo

9、筛孔尺寸在(W+X)和(W+Z)之间的数不得超过筛孔总数的6%。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10、刻度放大镜。

四、检验方法

11、目测或手感应符合二、1、2、3的要求。

12、用刻度放大镜按二、4~9的要求检验。

13、筛板上沿夹角为90°或60°的两边直线方向进行测量,每一直线

的长度在100mm以上,且至少含有5个孔。

五、检验结果评定

14、试验筛必须满足技术要求的全部指标。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砂试验筛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数据检验结果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

(W+X)-(X+Z)%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

丝径偏差

方孔筛检定记录

孔径技术要求检定数据检定结果

9.50.21

4.750.14

2.360.11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3-

二、建筑用石子试验筛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建筑用石子试验筛的检验。

一、总则

建筑用石子试验筛系用于按JGJ53-92;测试建筑用石子粒径的专用设

备。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仪器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规格、出厂日期。

2、筛板平整无毛刺,安装时冲孔面朝上。

3、一套试验筛为孔径巾2.5〜100mm的13个筛(如表1)及筛底、筛

盖组成,筛框内径250mm。

一套试验筛各号筛的孔数、孔径、孔距及筛板厚度如表1。

筛孔内径

1008070605040302520151052.5

(净孔)(mm)

筛孔数(个)3457719376173121301931/

孔距(mm)///80665035302518137.55.0

筛板厚度(mm)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4、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四、检验方法

5、目测检查筛板总的状况,如没有发现孔形不规则,孔距不一等明显

缺陷,应按下条方法检验。

6、圆孔直径的测量。

圆孔尺寸偏差

圆孔基本尺寸W(mm)圆孔尺寸偏差(mm)最佳孔距(mm)

1000.85125

800.70100

700.6590

600.6080

500.5563

400.4550

300.4040

250.3531.5

200.3025

150.2618

100.2112.6

50.146.9

2.50.113.9

筛板上圆孔数多于20个时,沿夹角为90°或60°的角两边直线方向

测量,每一直线的长度在100mm以上,且至少含有5个孔。用卡尺检验。

五、检验结果评定

7、试验筛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石子试验筛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孔径孔距

技术要求检定数据检定结果技术要求检验数据检验结果

(mm)(mm)

90±0.85125±1

75±0.70100±1

63±0.6590±1

53±0.6080±1

37.5±0.4550±1

31.5±0.4040±1

26.5±0.3531.5±1

19.0±0.3025±1

16.0±0.2618±1

9.50±0.2112.6±1

4.75±0.146.9±1

2.36±0.113.9±1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注:板厚——孔径50〜100mm者为3mm,允许偏差+1-0.5;

孔径>15<50mm者为2mm,允许偏差±0.5;

孔径>7<15mm者为1.5mm,允许偏差为±0.5;

孔径>2<7mm者为1mm,允许偏差为+0.25;

-0.2o

-6-

三、集料容量筒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容量筒的检验。

一、总则

容量筒系用于按JGJ52-92和JGJ53-92标准测试建筑用砂、石和各种轻

集料堆积密度用专门仪器,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除砂子和轻细集料的容量筒的容积为1L外,石子和轻粗集料的容

量筒的容积随集料最大粒径而定,计有5L,10L,20L,30L共四种,它们

的公称尺寸及允许误差见下表

容积密度筒规格(mm)筒壁厚度

(L)内径允许误差净高允许误差(mm)

1108±0.3109±0.52±0.1

5185±0.4186±0.72±0.1

10208±0.5294±1.02±0.1

20294±0.5294±1.03±0.2

30360±0.5294±1.04±0.2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2、游标卡尺,量程400mm,分度值0.02mm及台称。

四、检验方法

3、用卡尺量取容量筒的内径和净高。

4、容量筒容积的校正

石子容量筒的校正—以20±5℃的饮用水装满重量为gl的容量筒,

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2),容量筒的容积:

V=(g2-gi)*C

式中,C为水的比容,设为lL/kg。

一7一

砂子容量筒的校正---以20±5℃的饮用水装满重量为g,的容量筒,

用玻璃板紧贴筒口滑移,如有水泡,则向筒内添水排除之,擦干筒外壁水

分后称重(g2),容量筒的容积:

v=(g2-gi),c

五、检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容量筒,其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容量筒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数据检验结果

内径108±0.3

1L净高109±0.5

壁厚2±0.1

内径185±0.4

5L净高186±0.7

壁厚2±0.1

内径208±0.5

10L净高294±1.0

壁厚2±0.1

内径294±0.5

20L净高294±1.0

壁厚3±0.2

内径360±0.5

30L净高294±1.0

壁厚4±0.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一8一

四、比重计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测定液体比重用的比重计的检验。

一、总则

比重计系用于按JGJ52-92测试砂子比重的仪器,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比重范围在1.151〜1.174和1.95〜2.0两种,其允许误差与标准器具

作对比应才1%。

三、检测用标准器具

2、液体比重天平

四、检验方法

3、配制所需比重的溶液,先用比重计测定其比重,读数后将该溶液倒

入液体比重天平测其比重。

五、检验结果评定

4、新的与使用中的比重计在与液体比重天平对比时,误差应在允许范

围内。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一9一

容量筒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液体比重天平测值比重计测值技术要求检定数据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一10-

五、水泥标准筛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水泥标准筛检验。

一、总则

水泥标准筛是用于按GB1345规定测定水泥的细度,分干筛和水筛两

种,均按GB3350.7-82规定制造。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外观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筛布规格、筛子规格、出厂年月。

2、没有伤痕、脱焊、筛布无皱折、松弛、断丝、斜拉或粘有其它杂物

等现象。筛布与筛框接缝要封死不留间隙,接缝部分宽约3〜4mm。

3、水筛座运转平稳灵活,喷头直径55mm其上均匀分布90个孔,孔

径0.5〜0.7mm。

(―)筛布方孔

4、透光边长平均新筛0.080±0.004mm

^0.110mm的孔数为零

0.097-0.110mm的孔数小于总孔数的6%

(三)筛框

5、有效直径:水筛125mm;干筛150mm;

高度:水筛80mm,干筛50mm。

注:只有筛布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为废品。

三、检测用标准器具

6、分度值0.05mm的游标卡尺。

7、细度标准粉(二级)。

8、投影仪(显微测量仪)或分度值为0.001mm放大35〜100倍显微镜。

一11一

四、检验方法

(-)外观

9、三条要求均用目测

(二)筛孔

10、在筛布的二个垂直方向分别选择3个检测区,每个方向检测区的

连线应不与经纬线平行,每个检测区的长度为5mm,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每

个检测区中每个孔的一相对边中点距离,然后分别计算。

(1)筛孔平均尺寸

W=2W/n

式中:W——筛孔平均尺寸,mm;

Wj-----某一个孔的相对中边点间距离,mm;

n——所测筛孔总数。

(2)0.097〜0.110mm孔所占百分比:

E=n0.97-0.110/n

n0.97-0.110——网孔尺寸在0.97〜0.110mm的孔数。

(3)找出所测筛孔中尺寸大于0.110mm的孔数

也可用标准粉重复测定二次细度来检验筛子,当平均筛余百分数与标

准粉的给定细度相差土8.0%以内时,即认为该筛孔在0.080±0.004mm范围

以内,可以认定合格,但不能给出筛布的具体尺寸。

11、使用中的筛子也可用第10条方法进行检测,用标准粉检定时,测

定值与标准粉给定值相差±15%以内时即认为筛孔在0.080±0.010mm以

内。

(三)筛框

12、用卡尺测量。

——12——

五、检验结果评定

13、新筛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14、使用中筛子符合第4条技术要求即认为合格。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水泥标准筛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项目检验数据结果

(1)铭牌

1、外观(2)筛布

(3)筛座与喷头

(1)横向:W=

(2)竖向:E=

2、筛布

(3)标准粉细度>0.110mm

(4)检定筛余%孔数=

(1)水筛:。高

3、筛框

(2)干筛

检验结果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一13一

六、水泥试模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或使用中的水泥试模的检验。

一、技术要求

1、试模与可装卸的三联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组成,隔板和端板应有

编号,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互相垂直,其有效尺寸:

试模尺寸制造尺寸(mm)使用后允许尺寸(mm)

长160

宽40-0.140+0.2

高40+0.140-0.2

2、模壁内应无残损、砂眼、生锈等缺陷。

二、检验用标准器具

3、游标卡尺:量程400mm;精度0.02mm。

4、天平:10kg,精度0.005kg。

5、直角尺。

三、检验方法

6、外观:用肉眼检查模内应无残损、砂眼、生锈等缺陷。隔板和端板

应对号组装,隔板与底板接触应无间隙。

7、模的每条隔板和端板用直尺测量两端处是否垂直。

8、每条模的长、宽、高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条各测两个点。

9、试模和下料漏斗用天平称重。

四、检查结果评定

试模尺寸符合技术要求1,即认为合格。

五、附录

检查记录表

—14―

水泥试模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试模编号试模尺寸(mm)垂直度检验结果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一15一

七、混凝土试模检验规程

一、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混凝土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的试模的分类、基本规

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试模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

二、引用标准

GB9439-88灰铸铁件

GB700-88碳素结构钢

三、产品分类与基本规格

1、分类

(1)试模分类

a.立方体试模

b.棱柱体试模

(2)立方体试模可为单个,也可为三联。

2、基本规格与代号

(1)试模的规格、尺寸应与表1相符。

试模的规格与代号(表1)

试模内部尺寸(mm)

试模代号

AL

HMA-100100X100X100

3HMA-100100X100X100

HMA-150150X150X150

HMA-200200X200X200

HML-100X300100X100300

HML-100X400100X100400

HML-100X515100X100515

HML-150X300150X150300

HMA-150X600150X150600

—16―

注:HML-100X515,为收缩试模代号。收缩试模应具有能固定测头或

预留凹槽的端板。

(2)试模的代号,以字母和数字(中间以半字线间隔)表示。

代号试例:

HMA-100:表示立方体单个混凝土试模,规格为mmlOOxlOOxlOO

3HMA-100:表示立方体三联混凝土试模,规格为mmlOOxlOOxlOO

HML-100X300:表示棱柱体混凝土试模,规格为mml00xl00x300

四、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试模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

件制造。

(2)试模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用性,在组装和成型试件时不得产生

变形。

(3)试模结构应能保证在组装时,试模侧板能正确定位,整个试模必

须连接紧密。其可拆装件应紧固可靠,在振动成型时不得松动,漏浆。

(4)试模结构应能保证与振动台固定牢固可靠,且简易方便。

(5)试模部件即侧板、端板和底板等应具有足够的定位面,拆下的零

部件应具有互换性。在试模产品定型生产时,应经过试验,确认能满足本

标准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时方可采用。

2、材料要求

(1)试模宜选用不低于HT200的铸铁制作;亦可选用Q235号钢制作,

允许采用性能指标不低于Q235号钢的其它牌号钢制作;或采用其它不吸水

材料制作。

采用铸铁时,应符合GB9439-88要求。

采用钢材时,应符合GB7OO-88要求。

一17一

当选用其它不吸水材料时,应经过专门经验,符合本标准要求,且具

有足够的耐久性能方可采用。

(2)试模铸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3、制造要求

(1)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试模内表面的粗糙度Ra不得大于3.2um。

(3)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应不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应不大

于土1mmo

(4)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

角,直角误差应不大于±0.3度(即每100mm,其间隙为0.5mm)。

(5)试模侧板、端板、隔板的内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

100mm应不大于0.03mm。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应不大于0.06mm。

(6)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mm。隔板与侧板的缝

隙不得大于0.4mm。

4、外观要求

(1)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疵症。

(2)试模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油漆,油漆表面应光亮、均

匀和色调一致。

(3)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五、检验方法

1、耐用性检验

(1)耐用性检验,采用快速检验方法模拟50次使用检验。

(2)将组装好的试模,检测其内部尺寸,垂直度和连接面缝隙。然后,

放置在震动台上振动60s,将试模拆开,重新组装,如此反复循环49次。

至第50次时,振动前后应检测试模内部尺寸、垂直度和连接面缝隙。

一18一

(3)经过50次拆装振动试验后,试模的内部尺寸、垂直度和连接面

的缝隙等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2、渗漏试验

在试模内装入坍落度为100〜120mm普通混凝土拌合物(不掺外加剂)

在震动台上振动30s,观察是否漏浆。

3、表面粗糙度检验

试模内表面粗糙度,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或工艺样板进行检验。

4、尺寸测量

试模内部尺寸采用分值为0.02的游标卡尺和深度尺进行测量。试模两

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其高度应在每个边长上取

三个点,用深度尺对称测量。棱柱体试模,在长度方向应相应增加2〜4个

高度测点。

5、垂直度测量

垂直度采用精度为0级刀口直角尺和塞尺测量。

试模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处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

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6、平面度测量

平面度采用精度为0级的刀口平尺和塞尺进行测量。

试模内表面和定位面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尺测量。刀口平尺的

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的对角线长度。

按封闭米字形布局进行测量。

7、缝隙测量

试模组装后,各连接面的缝隙用塞尺测量。

8、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应在明亮处目测。

一19一

六、检验规则

1、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1)试查分出厂检验(或交出检验)和型式检验。

(2)检验项目按表2。

试模检验项目(表2)

序号检验项目名称本标准所属条款

1耐用性检验四1(2)

2渗漏检验四1(3)

3表面粗糙度四3(2)

4尺寸误差四3(3)

5垂直度误差四3(4)

6平面度误差四3(5)

7缝隙四3(6)

8外观四3(1)、四4

9包装、标志七1(2)-七2

2、出厂检验

(1)试模生产过程按表2中4、5、6、7、8项内容逐项逐个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方可入库。

(2)试模出厂必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的质量检验合格

证,方可出厂。

(3)试模出厂检验按表2中4、5、6、7、8、9项内容,按批抽查检

验。批量划分,按同规格、同材料的试模每100个为一批,不足100个时

亦作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三个试模进行出厂检验。

3、型式检验

(1)试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飞

b.产品结构、制造工艺或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20—

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批量生产时一,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工

(2)试模型式检验包括所有技术要求条款及表2全部项目。

(3)型式检验,应在制造厂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每种材料、每

种规格的试模,各抽取三个样品。

4、判定规则

(1)型式检验时,在抽取样品中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抽取,如经检

验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不予通过。

(2)出厂检验时,在抽取试品中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抽取,如检验

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判为不合格品。

(3)所有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品,定为合格品。

七、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标志

(1)每个产品应有厂家标牌,并固定在明显部位。

(2)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代号;

b.出厂编号;

c.制造日期;

d.制造厂名称。

(3)产品出厂的包装箱上应注明:

a.产品名称、代号;

b.制造厂名称;

c.出厂日期;

d.数量和重量;

——21——

e.收货单位、地址、邮编;

f.包装箱应有防潮、防碰撞等标志。

2、包装

(1)试模装箱时,应用塑料薄膜袋封装。

(2)包装箱应牢固可靠,如采用木箱等。

(3)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等有关文件。

3、运输和贮存

(1)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抛投、雨雪淋湿。

(2)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

八、附录

检验记录表。

—22—

混凝土试模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每边极限内表面极限相邻面极限

序号外观结论

尺寸误差平面度误差垂直误差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23—

八、混凝土维勃稠度仪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或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维勃稠度仪检验。

一、总则

维勃稠度仪系按GBJ80-85用维勃稠度法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专

用仪器。它的制造,应符合GBJ80-85中第322条规定。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震动台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型号、出厂编号与日期;

2、表面平整光洁,振动平稳;

3、带有控制器,绝缘性能良好,机壳留地脚螺丝孔;

4、振动频率:50±3HZ;

5、装有空容器时台面振幅:0.5±0.1mm;

(二)容器

6、容器应用蝶式螺丝与台面连接,内径:D=240±5mm;

7、高h=200士2mm;

8、壁厚S23mm;

9、筒底厚27.5mm;

(三)坍落度筒与捣棒

10、坍落度筒与捣棒应符合《坍落度筒与捣棒的检验规程》要求。

(四)旋转架

11、透明圆盘直径d=230mm±2mm;

12、透明圆盘厚度6=10±2mm;

13、测杆、圆盘及荷重块总质量2750±50g;

14、测杆及喂料斗的轴线应与容器的轴线重合,同轴度£W2mm。

——24——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15、二级机械式测振仪;

16>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量程300mm;

17、台称,称量10kg;

18>钢板尺,量程大于300mm,分度值为0.5mm。

四、检验方法

(一)外观与工作状态检验

19、用感官和启动试验检查,要符合1、2、3条规定。

(二)技术参数检验

20、用测振仪测量振动频率。

21、振幅测定:用测振仪测装有空容器时,台面的振幅。

22、测量容器的内径DI、D2、D3,高度h及筒壁厚度6卜筒底厚52。

23、按《坍落度筒及捣棒检验规程》的要求,检验坍落度筒与捣棒。

24、用卡尺测透明圆盘直径dl、d2、(13及厚度33。

25、用台称称荷重块质量。

26、用钢板尺测量测杆的轴线与容器的轴线是否重合。

五、检验结果标定

27、新维勃稠度仪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28、使用中的维勃稠度仪符合4、5、6、7、8、9、10、11、12、13、

14条技术要求的规定。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25——

维勃稠度仪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数据结果

1、铭牌

外观与工作状态2、平稳性

3、控制及其它

频率:50±3HZ

振动台

振幅:0.5±1mm

H:200±2mm

技8123mm

术82N7.5mm

参240+5mm

数D:230±2mm

S310±2mm

G2750±50g

£W2mm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26——

九、混凝土试验用烘箱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或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烘箱的检验。

一、总则

烘箱系用于按JGJ51-92、JGJ52-92、GB2842-81及GBJ82-85,测试砂、

石、轻集料以及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时,烘烤试样及试模的专用设

备。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与日期。

2、外表应平整光洁,音响正常。

3、绝缘性能良好。

4、调温范围为50℃〜200℃。控制温度允许误差为±5℃。

5、恒温时,温度应在半小时左右稳定。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6、0〜200℃标准温度计。

四、检定方法

(-)外观与工作性状检定

7、用感官和启动试验及电笔来检查,要符合第二项中的1、2、3条规

定。

(二)技术参数检定

8、工作室内温度测定

在箱顶温度计孔中插入一支标准温度计(0-200℃),接上电源,将控温

器旋转至所需温度,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值与控制温度是否一致,应测出下

列温度值:50℃、60℃、70℃、90℃、105℃、115℃。控制温度允许误差

±5℃o

—27—

9、恒温稳定时间

当温度升到所需恒定温度时,用手表计时,半小时左右应稳定至所需

温度O

10、对于控制器无温度刻度表示的烘箱,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试验温

度由箱顶温度计标定,控制允许误差为±5℃。

五、检验结果评定

11、外观与工作性状应满足第二项中的1、2、3条规定。

12、工作室的温度控制,应满足第二项4、5条规定。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烘箱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数据结果

1、铭牌

1、外观与

2、平稳性

工作状态

3、控制及其它

温度范围:50℃-200℃

2、技术参数控制温度允许偏差±5℃

恒温稳定性

3、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28—

十、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或使用中的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的检验。

一、总则

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系按GBJ81-85>GBJ82-85制作试件时搅拌混凝

土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JJ21-84,JJ22-84有关规定。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型号、出厂编号与日期。

2、外表面应平整光洁、启动平稳,工作正常。

3、应带有控制器,绝缘性能良好。

4、达到混凝土匀质性要求的搅拌时间为:

自落式:W50s强制式:W45s

均质性指标按GB4477-84标准中单位粗集料含量误差△GW5%,混凝

土中砂浆的含量误差,△MW0.8%。

5、满载后停机5min后再启动,应能正常运转。

6、超载10%的情况下能正常运转。

7、卸料时间:强制式W15s,自落式W30s。

8、噪声:V80dB(A)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9、精度0.1s的秒表。

10、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

11、台称:称量100kg,感量50g。

12、试验用标准振动台。

13>筛:孔径为5mm。

14、声级计:误差小于±2dB(A)

——291

四、检验方法

(-)外观

15、用感官和启动试验检查,要符合1、2、3条规定。

(二)技术参数检验

16、达到混凝土匀质性的搅拌时间,按GB4477-84的有关规定进行检

定。

17、观测满载停机5min后再启动,应符合第5条规定。

18、观测超载10%搅拌机运行情况,应符合第6条规定。

19、按GB4477-84标准规定2次测试,用秒表计时,混凝土残留量W

5%的卸料时间,应符合第7条的规定。

20、按GB4477-84标准规定,10m以内为空旷地,四周无高大建筑物,

检测操作端离机1m,高度L5m处在搅拌作业时的噪声,应符合第8条的

规定。

五、检验结果评定

21、新搅拌机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22、使用中搅拌机应符合2、3、4、5、6、7、8条技术要求。

23、如第一次试验不合格,可再复测一次,以复测的检测结果为评定

结果。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30—

混凝土搅拌机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技术要求检验数据检验结果

项目

新的使用中的

外观及工作情况

自落式W50s

搅拌时间

强自式W45s

△G<5%

均质性

△MW0.8%

满载停机5min

负载能力后,启动和超载

10%时运转正常

自落式W30s

卸料时间

强制式W15s

噪声<80dB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31——

十一、混凝土成型用标准振动台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的及检修后的混凝土成型用振动台的检

验。检验周期为半年。

一、总则

混凝土成型用标准振动台系按GBJ81-85>GBJ82-85成型混凝土试件的

专用设备。

二、技术要求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与日期。

2、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振动平稳,声音正常,台面应水平。

3、电气部件绝缘性能应良好。

4、基座与基础用地脚螺栓固定。

5、振动台面尺寸:1000X1000±5mmo

6、振动频率:50±3HZo

7、空载时的有效振幅为0.5±0.1mm。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8、二级测振仪。

9、2m长钢圈尺,精度1mm。

四、检验方法

(一)外观与工作状态检验

10、用感官和启动试验检查,要符合第1、2、3、4条规定。

(―)技术参数检验方法

11、用钢卷尺测量振动台面的尺寸。

12、用测振仪测振动台的频率与有效振幅时,应待振动台振动平稳后测,

测振点布置于振动台的四周边,共4点,如不能同时测四个点时,至少要

—32—

同时测两个点。所测四个点均应符合第6、7条的要求。

13、振动频率可根据电机转速测定,也可以采用测振仪测定。

五、检验结果评定

14、新振动台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15、使用中的振动台应符合6及7条技术要求。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混凝土成型用标准振动台检验记录表

单位:仪器编号:检验编号:

技术要求检验数据检验结果

项目

新的使用中的

外观及工作情况

长1000+5mm

振动台台面尺寸

宽1000+5mm

振动频率50±3HZ50±3HZ

1

+0.1mm+0.1mm

振动2

0.50.5

振幅3

-0.1mm-0.1mm

4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33—

十二、混凝土坍落度筒检验方法

本方法是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及维勃稠

度仪用的坍落度筒的校验。校验周期为一年。

一、概述

坍落度筒是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的专用设备,用于骨粒最大粒径不

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二、技术要求

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

凸部位。底面和顶面应互相平行并与锥体的轴线垂直。

2、坍落度筒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应焊两个手指,下端应焊脚踏板。

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直径200±2mm顶部直径100±2mm

高度300+2mm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4、捣棒直径(16±0.2)mm,长(600±5.0)mm的钢棒,表面光滑

平直,端部应磨圆。

三、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

1、校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筒各部位尺寸检查

2、校验用

(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1mm

(3)直角尺

四、校验方法

1、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内壁是否光滑有,有无凹凸部位。

2、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底面和顶面是

—34——

否平行并与锥体轴线垂直,测量捣棒长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准确至0.1mm;测量筒底及

顶部的直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mm。

4、用直角尺量测底面、顶面是否与筒轴线垂直。

五、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结束后,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在结论栏内

写“合格”;任一项目不合格时,校验结论为“不合格”,并给出不合格项

目的数值。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坍落度筒校验记录

单位:仪器编号:校验号:

项目校验数据结果

1、内壁:

外2、底面和顶面:

观3、底面与锥体轴线:

检4、顶面与锥体轴线:

查5、手把、脚踏板

6、捣棒

筒1、壁厚:1;2;3;平均

各2、底面直径:1_____;2_____;3_____;平均_____

部3、顶部直径:1_____;2_____;3_____;平均_____

位4、高度:1;2;3;平均

尺5、捣棒长度:__________

寸6、捣棒直径:__________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日期:年月日

一35一

设备仪器校准、检验方法与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三处西汉项目经理部工地试验室

二oo三年H^一月

、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