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阳市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莱阳市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莱阳市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莱阳市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莱阳市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莱阳市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A. B.C. D.2.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西安半坡博物馆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3.“到巴士底去!”起义队伍中响起了呼喊声,起义者从四面人方涌向最后一座封建堡垒。为了纪念人民英勇攻占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该国把7月14日作为自己的国庆节。这一事件标志着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B.法国大革命开始C.俄国十月革命开始D.英国的内战爆发4.100多年前的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是个“生在南洋(印尼)、学在西洋(英国)、官在北洋(北洋政府任部长)、妻是东洋(日本)”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C.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D.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6.近代史上,美国内战和俄国废除奴隶制改革的相同点有①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都废除了封建性的剥削制度③都改变了两个国家的社会性质④改革前的两国,都存在阻碍国家发展的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7.张大爷是个京剧迷,没事就爱哼几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他唱的是三国时的A.曹操B.周瑜C.孙权D.诸葛亮8.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9.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上述文字的构成是()A.历史结论和史料实证 B.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10.日本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说:“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新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文中的邻国“以西洋人的方式”是指A.发动侵略战争B.开展资产阶级革命C.推翻封建统治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11.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A.埃及独立B.“非洲独立年”C.印度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12.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14.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关内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5.十九世纪中后期,亚洲有两个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最先改革的是一个东方岛国,后来改革的是一个天朝大国。两国改革都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结果是东方岛国改革成功,天朝大国改革失败.请回答:(1)东方岛国和天朝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出两国的改革名称。(2)在东方岛国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有哪两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和富有远见性?(3)天朝大国改革虽然失败,但其历史作用仍值得肯定。它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取得巨大进展,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故B符合题意;A开辟了新航路,故不符合题意;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不符合题意;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一是彩陶,图片二是半地穴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AB项元谋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时期居住的是山洞,使用的是石器;D项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所以法国把7月14日作为自己的国庆节,B项符合题意;A项是北美来克星顿的枪声,C项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D项是1642至1651年保皇派与议会派的斗争。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D【解析】

材料涉及到英国读书,娶日本妻子等。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符合题意;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与材料无关,排除A;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成为社会时尚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与题意不符,C排除。故选择D。5、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实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结论错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都存在着阻碍国家发展的制度,结束后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正确。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故②不符。美国内战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③不符。故排除ABC项。故选D。7、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选自京剧《空城计》。剧情讲述蜀汉与曹魏交兵,诸葛亮急中生智,乃设空诚之计,将城门洞开,命老军在城门口打扫街道,自己则在城楼饮酒抚琴,神情泰然地等候敌军到来,司马懿见状,疑有伏兵,不敢进城,退兵观望——空城之危得解。所以材料内容讲述的是诸葛亮实施的空城计。故选D。8、D【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左图是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和发展和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右图是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它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故答案选D。9、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可知体现的是历史叙述;“《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可知,体现的是历史观点,所以上述文字的构成是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A【解析】

根据题目材料“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所以“以西洋人的方式”是指发动侵略战争。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瓦解,使非洲“从狂风暴雨中走出”。A项埃及独立时间是1952年;B项非洲独立年指的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C项印度独立属于亚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不属于非洲。故选D。1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义和团运动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地主阶级洋务派,是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戊戌变法时期;选项C地主阶级顽固派,不属于“有识之士”;选项D资产阶级革命派,是辛亥革命时期,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长驱直入,很快便进攻到莫斯科郊区。在危急时刻,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与“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4、(1)南昌起义(2)中共十八大【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5、(1)日本、中国;明治维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2)向西方学习,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岛国指的是日本,清朝自称天朝大国,所以天朝大国指的是中国;1868年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898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