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1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2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3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4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T734—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C/T734-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与QC/T

734-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负压法测量密封性能的试验方法(见5.2.2,A.1);

b)修改了正压法的腔压值要求(见5.2.3,2005年版的4.2.1);

c)删除了过滤纸浸油宽度的限值要求(见2005年版的5.2.2);

d)修改了型式检验的要求(见6.2,2005年版的5.2);

e)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QC/T734-200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QC/T734—XXXX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的技术要求、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536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GB/T13871.1—2022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GB/T15326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外观质量

QC/T684-201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

JB/T7757.2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发动机缸头、缸体部分的密封性能应符合产品图样的技术要求,各密封件应符合密封材料的相关

标准。

4.2发动机各密封加工面精度应符合产品图样要求,并应符合GB/T1184-1996的规定。

4.3发动机各油封的基本尺寸和公差应符合GB/T13871.1-2022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GB/T15326

的规定。

4.4发动机的石棉橡胶密封垫的选用应符合QC/T684-2013的规定。

4.5发动机各O形橡胶密封圈的尺寸选用应符合GB/T3452.1-2005的规定。

4.6O形橡胶密封圈的物理性能应符合JB/T7757.2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夹渣和裂

痕等缺陷。

4.7与O形橡胶密封圈接触的辅助密封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μm。

4.8在发动机装配合箱时必须将轴(或者轴套)箱体密封面、箱盖密封面及密封垫片清洁干净,防止

杂质进入密封部位。

4.9发动机应符合装配要求,螺栓(螺钉)预紧力应符合产品有关技术要求。

4.10发动机与密封有关零部件的尺寸、加工精度应分别满足相应机械密封产品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4.11发动机气密性试验分为正压法和负压法。

4.11.1正压法:加压保压时间不少于15s,压降式气密机腔压损失应不大于80Pa,流量式气密机泄流

量不大于60mL/min。

4.11.2负压法:保压5s,不得有渗漏。

5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5.1试验设备

1

QC/T734—XXXX

5.1.1发动机密性能试验用专用气密机、真空泵、压力表。

5.1.2如能证明其他设备与其等效的也可使用。

5.2试验方法

5.2.1正确调整发动机各通气部位并做好检测记录,试验前应将系统内充满压缩空气。

5.2.2负压法:抽真空压力不小于-0.095MPa(高原地区除外)。

5.2.3正压法:腔压值不小于0.035MPa。

5.2.4当系统压力达到规定值时计算检测时间并测量渗漏量。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发动机密封性能试验应在发动机所有要求密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能检验应符合

4.11的规定。

6.1.2发动机必须经密封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6.2型式检验

6.2.1型式检验是指发动机经过台架20h磨合、60h可靠性、100h耐久性后分别进行密封性能检验,

台架试验方法应按照GB/T5363的规定执行,型式检验应在台架试验后1h内完成。密封性能检验时应

将发动机箱内机油放净,试验人员应采取防烫伤的措施。

6.2.2密封性能试验方法按5.2的规定,测试结果应符合4.11的规定。

6.2.3发动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市场反馈出现渗漏事故时;

f)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等上级管理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若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加倍取样,重新检验,若检测不合格则判定不合格。

2

QC/T734—XXXX

A

A

附录A

(资料性)

密封性试验方法

A.1正压气密性检测技术要求

如图A.1所示,将活塞旋转至压缩上止点,堵住气缸的进排气孔,从曲轴箱通气孔通入0.035MPa压

缩空气,加压保压15s。

图A.1正压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A.2负压气密性检测技术要求

图A.2负压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3

ICS43.140

CCST85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34—XXXX

代替QC/T734-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

要求与试验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sealingperformanceofmotorcycleand

mopedsengine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1.15)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QC/T734—XXXX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的技术要求、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536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GB/T13871.1—2022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GB/T15326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外观质量

QC/T684-201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

JB/T7757.2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发动机缸头、缸体部分的密封性能应符合产品图样的技术要求,各密封件应符合密封材料的相关

标准。

4.2发动机各密封加工面精度应符合产品图样要求,并应符合GB/T1184-1996的规定。

4.3发动机各油封的基本尺寸和公差应符合GB/T13871.1-2022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GB/T15326

的规定。

4.4发动机的石棉橡胶密封垫的选用应符合QC/T684-2013的规定。

4.5发动机各O形橡胶密封圈的尺寸选用应符合GB/T3452.1-2005的规定。

4.6O形橡胶密封圈的物理性能应符合JB/T7757.2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夹渣和裂

痕等缺陷。

4.7与O形橡胶密封圈接触的辅助密封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μm。

4.8在发动机装配合箱时必须将轴(或者轴套)箱体密封面、箱盖密封面及密封垫片清洁干净,防止

杂质进入密封部位。

4.9发动机应符合装配要求,螺栓(螺钉)预紧力应符合产品有关技术要求。

4.10发动机与密封有关零部件的尺寸、加工精度应分别满足相应机械密封产品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4.11发动机气密性试验分为正压法和负压法。

4.11.1正压法:加压保压时间不少于15s,压降式气密机腔压损失应不大于80Pa,流量式气密机泄流

量不大于60mL/min。

4.11.2负压法:保压5s,不得有渗漏。

5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5.1试验设备

1

QC/T734—XXXX

5.1.1发动机密性能试验用专用气密机、真空泵、压力表。

5.1.2如能证明其他设备与其等效的也可使用。

5.2试验方法

5.2.1正确调整发动机各通气部位并做好检测记录,试验前应将系统内充满压缩空气。

5.2.2负压法:抽真空压力不小于-0.095MPa(高原地区除外)。

5.2.3正压法:腔压值不小于0.035MPa。

5.2.4当系统压力达到规定值时计算检测时间并测量渗漏量。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发动机密封性能试验应在发动机所有要求密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能检验应符合

4.11的规定。

6.1.2发动机必须经密封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6.2型式检验

6.2.1型式检验是指发动机经过台架20h磨合、60h可靠性、100h耐久性后分别进行密封性能检验,

台架试验方法应按照GB/T5363的规定执行,型式检验应在台架试验后1h内完成。密封性能检验时应

将发动机箱内机油放净,试验人员应采取防烫伤的措施。

6.2.2密封性能试验方法按5.2的规定,测试结果应符合4.11的规定。

6.2.3发动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市场反馈出现渗漏事故时;

f)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等上级管理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若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加倍取样,重新检验,若检测不合格则判定不合格。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