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临床医学(620101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主要岗位类别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所属专所属专对应主要职

(或技术领域)等级)

业大类业类行业业类别

举例证书举例

临床医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医药卫

临床医学卫生医师基本公共卫生助理全科医生

服务乡村医生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

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健康行业的全科医师、乡

村医生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

1.素质要求

⑴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⑵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

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

与意识。

⑶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

神、创新思维。

⑷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

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⑸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

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

惯。

⑹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

爱好。

2.知识要求

⑴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

⑵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⑶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⑷掌握预防医学、急诊医学和社区医学的基本知识。

⑸掌握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⑹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

⑺熟悉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与服务模式

和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策略。

⑻熟悉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和中医中药知

2

识。

3.能力要求

⑴能正确地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医疗文书书写的能力。

⑵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⑶能对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初步处理和正确转

诊。

⑷能正确地进行基本诊疗技术操作。

⑸能合理使用临床常用药物。

⑹能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公共

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类别门数总学时理论实践

1公共课模/p>

2专业基础课模块8558414144

3专业课模块10674528146

4选修课模块1032623690

5实践教学模块-1582--

合计(不含选修课)29297213941596

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比例53.70%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军事理论与军训(入学前3

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与

就业指导、体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等列入

公共基础必修课,根据专业需求,开设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规、

医学心理学、医用化学及医用计算机基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3

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医学遗传学、文学赏

析等纳入素质拓展选修课中。

(二)专业(技能)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

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8门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

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病理

生理学、预防医学等。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号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规律,正常人体各器

人体解剖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以及人体发生、发育

1

学过程和变化规律,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

固基础

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

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

2生理学

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

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基础知识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

3生物化学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肝胆生化和酸碱平衡等,使

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物化学基本知识

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等方面的内容,

病原生物

4旨在使学生具备必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

与免疫学

为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疾病的共同性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

5病理学竭的基本病理知识,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理

学基础知识

4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

病理生理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疾病发生、

6

学发展和转归的规律,理解疾病的本质,为学习疾病的

防治打下理论基础。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人群健康研

及基本公究的统计方法、人群健康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以及三

7

共卫生服级预防原则,能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达到预防疾

务实务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2.专业核心课程设置9门,包括中医学基础、诊断学、内

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及药理

学。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号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临床常见症状的常见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和鉴

别诊断;系统性问诊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常用

诊断学

的体格检查方法及其应用,不同系统和器官体格检查

1(医患沟

的特点和要求,各种体征的特点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

通)

系;常用辅助检查方法的应用和结果判断;医学文书

书写;医患沟通的方法及策略等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方法、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

2内科学防措施;内科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初步处理和转院

要求;内科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健康宣教和康复锻炼;

内科常用基本诊疗技术操作

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

预防和治疗原则;外科急危重症的临床特点、初步判

3外科学

断、急救处理和转院;外伤、手术后病人的基本心

理疏导、并发症处理、功能锻炼和康复技术;外科基

5

本操作技术

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原则;正常妊娠和分娩的过程

4妇产科学及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的诊断、预防、治疗原则;妇

产科病史采集、基本检查和病历书写要求;计划生育

宣传指导

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常用衡量指标和生长发育

评价;儿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

5儿科学疗原则和预防措施;儿科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

检查选择和基本的儿科诊疗操作;儿童保健和常见疾

病预防方案制定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等药理学的基本概

念、基本理论;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

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6药理学内分泌系统药物和化学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

理、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与禁忌证。国家基本药

物政策和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处方开具规范和

患者正确用药指导

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急诊医学、全科医学概论、康复医学、

五官科学、皮肤性病学、常用护理技术及针灸推拿技术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见附表2。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

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6

专任教师包括校本部政治理论、公共教学、体育教学及基础

医学部等部门教师,专业课由临床医学系专任教师及一附院副高

级以上职称医师共同承担,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低于

25:1,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高于60%,专任教师队伍职

称、年龄结构合理,且梯队式发展。

2.专任教师

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临床医学及相关专

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

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

年中累积1年到附属医院及相关岗位参加临床实践工作。

3.专业带头人

系主任由一附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硕士研究生毕业,

主任医师、教授;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及教务办主任均为教授职

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临床医学行业、

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临床医学专业

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

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从医疗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

精神,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

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

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

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7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接

入可互联网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

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

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配备医用化学、基础医学实验室、临床医学实训平台及临床

检验实训室,学校建有医学模拟中心及OSCE考站、综合急救训练

室和模拟手术室,有专职实验管理教师,实训室在非上课时间可

以有计划地对学生开放。

⑴形态学综合实验中心:以正常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病

理学实验教学为主体,建有国内一流人体生命科学馆,配置解剖

台、显微互动系统、人体解剖和胚胎标本与模型、组织病理切片、

多媒体和虚拟仿真学习资源等。

⑵机能学综合实验中心:以生理学、药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

实验教学为主体,配置有动物实验台、相应手术器械、心电图机

和肺活量等生理指标测量设备、生物信号采集设备。

⑶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配置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涵盖执业助理

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基本操作项目的标准化视频,按区域功能

配置相应实训操作设备,可组合形成客观结构化的临床技能考核

(OSCE)体系。包括:外科刷手室、模拟手术室、外科基本技能

(切开、止血、清创、缝合、换药、拆线等)训练设备等;心肺、

胸腹部体检模拟系统,胸穿、腹穿、腰穿和髂穿模拟人等内科及

诊断学实训设备;妇科检查、骨盆测量、产科触诊和分娩机转等

妇产科实训模型;儿童发育及营养测量设备;心肺复苏、外伤急

救等模拟设备;静脉穿刺、胃管置入、导尿、吸氧、吸痰等基础

8

护理实训设备。

⑷医学影像及检验专业实验室:按医学影像技术及医学检验

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设置的实验室,能够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室

检查及医学影像诊断教学需求。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临床医疗、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

师确定,实训的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本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机构两类。

综合性医院实训、实习基地符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等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要求,科室分类齐全,医疗设备、教学

设备和技能培训中心等能够满足临床教学需要,有专门的临床教

学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包括二级甲

等及以上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综合性医院。

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应该能够承担在校学生的专业理论课教

学、临床见习和部分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在校生均住院床位>

0.5张。实习医院用于实习教学的床位数不低于接纳本专业实习

生总数量的5倍;具备示教室、学生自习室等专门的临床教学场

所,满足临床实践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基

本的住宿、餐饮等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险保障。实习岗位应包括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感染科、五官科等科室的

门诊和病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训、实习基地主要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符合相关建设规范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服务人口

不少于3万人,基本科室设置完备,服务项目齐全,有实习教学

9

管理人员和带教人员,实习岗位必须包括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

实习带教人员(指导教师)应具有医师执业资格、中级及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具有扎实的专

业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带教意识,经过相应的兼

职教师培训,能按照实习计划(大纲)为实习学生讲授专业知识、

训练专业技能、培育职业素养、指导临床实践、评估实习效果、

鉴定实习成绩,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临床医疗、基本公共卫生

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临床医学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

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

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

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

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

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

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选用优质理论及实训教材,

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开发适应临床

医学专业教学新标准,符合“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新模式,对

10

接临床疾病诊疗新规范、新指南,临床检查及诊断新技术的新型

活页式校本教材。

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

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

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涵盖基

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学科、卫生法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等

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图书和一定数量的国内外专业期刊;要有满足

本专业师生需要的电子图书、期刊、在线文献检索等电子阅览资

源和设备。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

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

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专任教师应认真备课,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岗位需求选取教学

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等适合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积极探索应用信息

化教学手段,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或使用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1.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

核并重的评价方法。

11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任务

完成情况、实践技能训练与提高情况、职业素养表现等,体现学

习过程中的全程客观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学期末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理论考试主要包括:对某一疾病或某一系统的疾病学习后的

阶段性理论测试,以及学期(期中与期末)理论考试。技能考核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包

括实训课的参与情况、与同学的协作关系、以及技能操作的熟练

程度及提高情况等;终结性评价主要以OSCE(客观结构化的临床

技能考核)形式进行,考核学生的临床诊疗项目的操作能力和对

常见疾病的诊治技能。

2.成绩构成:

⑴校内学习期间:①理论考核:60%(过程考核20%、期末考

核:40%);②实践技能考核:40%(过程考核20%、OSCE20%)。

⑵临床实习期间:①月考,每月通过学习平台在线发布一次

执业助理医师临床医学综合知识模拟考试。共8次,分别占第3

学年总成绩5%,共占40%。②实习中期考核,理论考核通过学习

平台在线发布执业助理医师临床医学综合知识模拟考试,临床实

践技能操作考核由实习生所在医院承担。各占第3学年总成绩的

10%,共计占20%。③毕业考核,即OSCE,包括住院病历书写、执

业助理医师临床医学综合知识模拟考试、病例分析、实践技能操

作4个方面,分别占第3学年总成绩10%,共占40%。

3.鼓励学生考取1+X证书

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进一步发挥好

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

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

12

幼儿照护、健康财富规划等多类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

业创业本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者可按学校相关规定折抵

相应选修课学分。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临床医学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

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

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

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临床医学系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

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

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

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

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

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毕业后自愿参加临床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免费在线辅导,学校助力学生考取资格证书。

4.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

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三年修业期满应达到毕业规定的最低学分标准为

156学分,其中必修课144学分以上,包括:课内必修课95分、

军事理论及入学教育3学分、专业技能实训3分、临床见习及实

习40分。选修课12学分以上,包括:必须获得专业基础及专业

选修课共8学分以上;素质拓展体育专修2学分;素质拓展公共

13

艺术限选课1学分以上;素质拓展任选课1学分以上。

毕业考核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毕业实习实行出科

考试。毕业考试实行三站式考核,理论知识笔试、实践技能考核

及劳动与实践积分,考核办法详见毕业当年《毕业生考核方案》。

14

附2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

三学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

序2学3学5.6学

科课程学1学期4学期

目分

号期期期

总计讲授实践

181814

3周15周2周40周

周周周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36656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2464461822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形势与政策265651111

4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115151

公5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228282

课6军事理论(入学前3周)3842460

必7劳动教育116610每学期4学时

课8体育272106222

9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规1.5302642

10医用化学2.54836122/4

11大学英语4.572726/4

12医学心理学1.5302462

13医用计算机基础3542826生4/2

小计31644436208

学综临

14人体解剖学5906030教6合床

育实实

15组织胚胎学2362412与2训习

16生理学5906822防6/4

专教

17生物化学5906624育6/4

基病原生物与免疫(含寄生虫

础1859066244/6

必学)

课19病理学35440142/4

块20病理生理学2363062

预防医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

2147260124

务实务

小计31558414144

22药理学59068226/4

专23诊断学(含医患沟通)8144102428

必24中医学基础3.56050104

课25外科学总论35430242/4

块26外科学各论35646104

27内科学5.58472126

15

28妇产科4.56656104/6

29儿科学2.5464064/2

30传染病学2363062

31五官科学2383442/4

8456

小计39674528146(3学(3学

分)分)

课内总学时及周学时1011876137849826/2827272726

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学时40104010401040

毕业1.专业综合技能考核

考试2.理论考核

每学期开课门次10988

(参

3.劳动与实践

考)

注:1、第1学期进程:前6后9;第4学期进程:前9后5。

2、课内总学时(学分)包括国防教育、综合实训。

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基础选修课及专业选修课模块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类课序学1学2学3学4学

课程分总讲实5.6学期

别程

号期期期期

计授践

/9周18周18周14周40周

1医学影像诊断学23620162临

专床

业2临床应用解剖1181082/

基实

基础医学执考在

选1

3236360

修线课

小计5906624

1皮肤性病学1.5282262

2急诊医学1.52818102临

专床

业3康复医学2362882实

选习

4针灸推拿技术23618182

课5常用护理技术23618182

临床医学执考在

块1

623636

线课

7全科医学概论2363062毕业实习

小计1323617066

16

三年制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素质拓展模块--公共艺术及体育类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1学2学3学4学

类课序学5.6学期

别程课程分总讲实期期期期

计授践

/9周18周18周14周40周

1艺术导论116106/2

2音乐鉴赏116106/2

3美术鉴赏116882*8毕

共4影视鉴赏116882*8

5戏剧鉴赏116882*8实

6舞蹈鉴赏116882*8习

7书法鉴赏116882*8

8戏曲鉴赏116882*8

小计81286860

1足球23663011

2篮球23663011

3排球23663011

4乒乓球23663011

5羽毛球23663011

6健美操23663011

7太极拳23663011

体业

育8太极剑23663011

9田径23663011实

10体育舞蹈23663011习

11健身气功23663011

12太极功夫扇23663011

13轮滑23663011

14跆拳道23663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