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报告_第1页
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报告_第2页
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报告_第3页
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报告_第4页
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前言....................................................................................................................................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特点.................................................................................................................2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

1.4主要环境影响结论.................................................................................................3

2总则....................................................................................................................................7

2.1编制依据.................................................................................................................7

2.2评价目的...............................................................................................................10

2.3评价原则...............................................................................................................11

2.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1

2.5评价标准...............................................................................................................13

2.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20

2.7环境保护目标.......................................................................................................28

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

3.1项目工程概况.......................................................................................................31

3.2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50

3.3水平衡、物料平衡及蒸汽平衡...........................................................................72

3.4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87

3.5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90

3.6清洁生产分析.....................................................................................................118

3.7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21

3.8选址合理性分析.................................................................................................122

3.9“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27

3.10与其他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127

4区域环境现状................................................................................................................136

4.1自然环境概况.....................................................................................................136

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42

4.3周边环境现状及区域污染源调查.....................................................................157

5环境影响评价................................................................................................................162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62

5.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66

5.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209

5.4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218

5.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233

5.6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240

5.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247

5.8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51

6环境风险评价................................................................................................................253

6.1总则.....................................................................................................................253

6.2环境风险识别.....................................................................................................254

6.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259

6.4环境风险分析.....................................................................................................260

6.5环境风险小结.....................................................................................................286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88

7.1施工期环保措施评述.........................................................................................288

7.2运营期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292

7.3环保措施汇总.....................................................................................................317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21

8.1环保投资费用估算.............................................................................................321

8.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21

8.3小结.....................................................................................................................322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24

9.1环境管理体系.....................................................................................................324

9.2环境管理要求.....................................................................................................325

9.3环境监测计划.....................................................................................................337

9.4总量控制.............................................................................................................339

9.5环境保护措施及竣工验收要求.........................................................................340

10结论..............................................................................................................................346

10.1项目概况...........................................................................................................346

10.2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346

10.3环境现状调查结论...........................................................................................346

10.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47

10.5公众参与结论...................................................................................................350

10.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351

10.7总量控制...........................................................................................................351

10.8评价总结论.......................................................................................................351

10.9建议...................................................................................................................351

附件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项目备案表

附件3、企业营业执照

附件4、福安市环保局关于《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审查意见的函

附件5、福安市工信局《关于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

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行业类别的反馈》函

附件6、福安市发改局《关于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

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的复函》

附件7、监测报告

附件8、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1前言

1.1项目背景

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隆公司”)位于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

为浙江青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福安青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国隆公司致

力于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力争打造全球一流新能源正极材料产业链。国隆公司依托与

青山股份有限公司布局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福安青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青美公司”)的预留场地上进行该项目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以满足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

托车、不间断电源和小型发电站电能存储和转换的大容量、高功率的大型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在大量领域内使用电能取代石油能源,节约了大量宝贵的石油资

源,同时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缓解使用石油能源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环保

的呼声和不可再生能源紧缺给绿色二次能源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促进了电动自行车、

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安全性好和循环寿命

长的特点,成为电动车首选移动电源。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绿色二次能源具有巨大的

市场需求。

按照产业链,动力电池可分为电池成品制造和电池材料、部件制造两类企业,电

池材料又可分为电极(正极/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

在动力电池领域,适合做动力锂电的正极材料主要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和三

元材料。国隆公司利用镍铁合金作为主要原料,建设2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

2条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形成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能力。

根据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指的

是用于电子元器件、组件及系统制备的专用电子功能材料、互联与封装材料、工艺及

辅助材料的制造,包括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锂电池材料、电子陶瓷

材料、覆铜板及铜箔材料、电子化工材料等。本项目生产的磷酸铁锂材料和镍钴锰

(NCM)三元材料,属于生产锂电池的专用材料,由于生产过程涉及化学反应,因

此又属于电子化工材料。

根据福安市工信局《关于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

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行业类别的反馈》(附件5)函,本项目属于“C39计算机、通

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1

本项目属于“三十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81.电子元件及电

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化工材料”类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录》(2021年版),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2022

年8月11日委托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

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当即赴现场踏勘,

收集资料,与建设单位充分沟通、了解工艺,而后编制监测方案、现场调查计划等,

并开展了细致的调查研究、采样监测、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和模拟计算等过程,按照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完成该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送环保主

管部门审查。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1-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2-1。

1.2项目特点

⑴本项目系租用福安青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建厂房进行生产,供电、供热、纯

水制备、生活污水处理、初期雨水处理以及应急事故池均依托青美公司。

⑵本项目属于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项目,产品磷酸铁锂比容量>155Ah/kg,三元材

料比容量>165Ah/kg,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第十六条汽车“电池正

极材料(比容量≥15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

⑶项目主要以电、蒸汽、天然气为能源,不采用生物质颗粒等,大大降低能耗,

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其中蒸汽由福安青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供给,不新建锅炉,后

期采用园区集中供热,天然气由园区供气站供给。

⑷项目在生产过程要求生产车间洁净,废气做到收集处理,生产废水预处理后采

用MVR蒸发不外排,间接循环冷却水浓水和生活污水收集进入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

厂二厂处理后排放,固废分类存放外运处置。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系租用福安青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建厂房进行生产,因此环境问题主要集

中在运营期,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涉及硫酸

镍、硫酸钴、硫酸锰、硫酸、磷酸、氨水、双氧水等风险物质,以及泄露、火灾爆炸

及事故排放等风险过程。

2

⑴废气: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废气污染源包括浸出酸雾、含氨废气、烧结、

破碎、制粉产生的粉尘和各工序进出料产生的粉尘。这些废气排放将对周边环境空气

产生一定的影响。

⑵污水: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排放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预

处理后采用MVR蒸发不外排,循环冷却水浓水及生活污水纳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湾

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二厂进一步处理后,进入白马港海域。

⑶噪声:本项目的主要噪声为生产设备的运行噪声,包括混合、破碎、烧结、冷

却水塔等生产设备噪声。最近的敏感点半屿新村距离青美公司厂区约50m,与本项目

最近的厂房距离约350m。

④固体废物:在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筛上物、磁性物质、

不合格品、袋式除尘收集的粉尘、浸出废渣、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废水蒸发结晶产物、

废矿物油以及生活垃圾等。这些废物堆存或处置不当可能污染厂区土壤,并将对区域

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⑤地下水:本项目运营期间,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造成环境污染,但当发生

污水处理设施池体破裂、管道、设备泄漏等非正常状况时,废水易渗漏进入到地下水

环境对水质造成污染。

⑥土壤:厂区内生产车间、原料储存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等采

取了防渗、防溢流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废水、危险废物均能够得到有效收集、处

理,原料、容积均能够密封储存,不会发生渗漏污染土壤环境。但存在池体防渗破损,

污染物垂直入渗进入土壤环境的情况。

⑦环境风险:本项目生产过程涉及到硫酸、磷酸、氨水等危险化学品,危险性主

要体现在:容器腐蚀、损坏后会发生有毒物质泄漏,泄出毒物或次生污染物挥发进入

大气或随事故水进入环境,可能对周边构成一定的风险。

1.4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1)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

目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及产品符合地方产业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

(2)项目周边环境质量较好,符合功能要求,有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

(3)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及产业规划,选址、布局基本合理,位于福安

市湾坞西片区冶金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符合《福安市湾

3

坞工贸集中区总体规划》、《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

稿)》及其评审意见的要求。

(4)本项目投产后,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循环冷却水排水及生活污水纳

入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厂二厂处理,对周边水环境影响很小。

(5)经预测计算,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

大浓度占标率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对周边大气环

境影响很小。

(6)在项目一旦发生重、特大风险事故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控制本工

程可能发生的各类、各级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并最终消除其环境影响,提供有效的组

织保障、措施保障。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7)在污水处理设施池底泄漏情景下,污染物会对地下水下游浅层地下水水质

造成持续的影响,但污染范围较小,影响距离较近。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泄漏事件的发生,并做好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防渗漏

工作。

(8)项目污染物的大气沉降对土壤的影响较小,同时在企业做好各项防渗措施

的情况下,垂直入渗对土壤的影响有限。综上所述,项目运营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9)项目使用清洁生产工艺,产排污量少,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10)建设项目在采取了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各污

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可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11)建设单位在福建环保网(/)进行了两次环境影响评价

信息公示,同时在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采取了两次登报(东南快报)公示。均未收到

任何形式的公众反馈意见。

(12)项目实施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水平,不会造成环境质量超标。

4

图1.1-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5

图1.2-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6

2总则

2.1编制依据

2.1.1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0月25日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起

施行);

(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2021年1月1日

起实施;

(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1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2012年7月3日;

(1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2012年8月7日;

(17)《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2013]103号),2013年11月14日;

(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

(1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安部联合颁布,2021年1月1日实施;

(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7

(21)《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2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国发〔2013〕37号,2013年

9月10日;

(2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

2日;

(24)《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国发〔2016〕31号,2016年5

月28日;

2.1.2地方法规、规章及规划

(1)《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2)《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

(3)《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闽政办〔2021〕59号);

(4)《宁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宁政办〔2021〕84号);

(5)《福建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6月8日;

(6)《福建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年4月15日;

(7)《福建省“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22年1月24日;

(8)《福建省“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规划》,2022年1月28日;

(9)《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月1日;

(10)《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2009年11月26日;

(11)《福建省固体废物环境信息化应用管理规定(试行)》,2021年11月22

日;

(12)《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福建省人民政府,2010年1月;

(13)《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福建省人民政府,2012年12月;

(14)《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11~2020年),闽政〔2011〕

45号;

(15)《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2016年2月1日起施行);

(16)《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闽

政〔2014〕1号;

(17)《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

〔2015〕26号;

(18)《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8

闽政[2016]45号;

(19)《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

办法(试行)的通知》,闽环发[2014]13号;

(20)《福建省环保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物价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排污权

储备和出让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闽环发[2014]15号,2014年7月16日;

(21)《宁德市“十四五”冶金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2)《宁德市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宁德市人民政府,2000年12月;

(23)《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

(宁政文[2014]160号);

(24)《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文〔2015〕

218号);

(25)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文〔2017〕49号);

(26)《宁德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印发宁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1年

修订)的通知》(宁市环委〔2021〕1号);

(27)《宁德市“三线一单”研究报告》;

(28)《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总体规划》;

2.1.3技术导则及规范

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2);

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

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⑼《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⑽《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公告2017年第43号);

⑾《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

⑿《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无机化学工业》(HJ1035-2019);

9

⒀《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

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无机化学工业》(HJ1138-2020)。

2.1.4文件与技术资料

⑴《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1月);

⑵《福安国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和4000吨三元材料项

目节能报告》(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1月);

⑶《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福建省环

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安环保[2018]44号);

⑷《福安市湾坞西片区污水处理二厂工程(近期1.5万t/d)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厦门蓝海绿洲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3月);

⑸《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福

建闽冶环保科技咨询公司,2018年11月);

⑹《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5月);

⑺项目环评委托书。

2.2评价目的

(1)通过对拟建项目建设内容的分析,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宁德市、福安

市、湾坞工贸区总体规划、环境规划,对拟建工程的产业政策、选址、总体布局进行

符合性或合理性分析。

(2)了解工程的建设内容、生产规模、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为污染物核算提

供依据,并提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对策意见,并提出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

(3)通过拟建项目工程分析,掌握拟建工程“三废”排放特征和治理措施,分

析拟建工程清洁生产水平,分析三废能否达标排放,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4)应用合适的预测模式,预测和评价拟建工程的排污给环境造成影响的范围

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通过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区域污染源调查、了解和掌握拟建工程周围区域

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状况和环境污染程度。

(6)通过拟建工程投产后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按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要求,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10

(7)通过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证拟建工程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性。

(8)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法令和法规,确定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提出

排污总量控制建议方案。

总之,通过对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其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并为建设

工程执行“三同时”制度和建成后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提供依据。

2.3评价原则

为了严格执行国家、福建省、宁德市和福安生态环境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建

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本次评价将遵守下列原则:

(1)突出该项目的特点:重点摸清该项目的污染环节、污染源强,对环保设施

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及对策建议。

(2)采用简明、实用、经济和可行的评价方法,对项目所造成环境影响进行评

价。

(3)对项目的污染源、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以取得科学、客观、

准确的资料及数据。

(4)贯彻“达标排放”原则,对建设项目的污染源治理要求做到达标排放。

(5)贯彻“总量控制”原则,结合地方总量控制要求,确定建设工程的总量控

制方案和措施。

(6)贯彻“推行清洁生产”原则,在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的同时,注重“变末端

治理”为“建设与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2.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工程的工艺特点、建设内容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等,对本项目的环境影

响因子进行了识别与筛选,项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见下表。

本项目租用青美公司厂房,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以污染影响为主,生态环境影响

为辅,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影响,这些影响多为可逆影响,

且影响是短暂的。

本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以及运行期对土

壤、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其次是生产废水回用处理的可行性分析、生产噪声对周边敏

感目标的影响及固体废物的影响。

11

表2.4-1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

影响特征

项目

环境要素污染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利长期可逆直接累积

阶段与不与短与不与间与非

利期可逆接累积

施工废水及施工人施工场地周边地表水体

水环境

员生活废水受到污染-1SRDNC

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周

施工扬尘、施工机

大气环境边部区域环境空气受到

械及车辆废气-1SRDNC

污染

施工机械噪声、运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周

施工声环境输车辆噪声及施工边局部声环境质量受到-1SRDNC

期作业噪声影响

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对周

建筑垃圾及施工人

固体废物围环境(地表水、土壤、

员生活垃圾-1SRDNC

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开挖填方、土地平对地表土产生扰动,使原

生态环境整、施工人员践踏有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造-1SIRDNC

等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地表水环生活污水及生产废

污染周边海域水质

境水-1LRDC

污水处理设施、危

地下水环

化库、罐区不正常污染周边地下水水质

境-1SRIDC

排放发生渗漏

颗粒物、硫酸雾、

硫化氢、氨、二氧

造成局部大气环境的污

大气环境化硫、氮氧化物、

染-2LRDC

非甲烷总烃、金属

化合物

运营以大气沉降以及废水泄

期废气沉降、废水泄漏等方式进入周围土壤,

土壤

露从而使局地环境质量逐-2LIRIDC

步受到影响

可造成项目内部及周围

声环境生产设备噪声

区域声环境质量下降-1LRDNC

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对周

生活垃圾及生产性

固体废物围环境(地下水、土壤、

固体废物-1SRDNC

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地表

环境风险事故风险水、地下水、土壤、大气-2SRDC

环境)造成污染

注:说明:“+”、“-”分别表示有利、不利影响;“0”、“1”、“2”、“3”数值分别表示无影响、

轻微影响、中等影响和重大影响;“L”、“S”分别表示长期、短期影响;“R”、“IR”分别表示可逆、

不可逆影响;用“D”、“ID”表示直接、间接影响;“C”、“NC”分别表示累积与非累积影响。

12

2.4.2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对本项目的工程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各环境要素的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筛选确定以下评价因子,具体详见下表。

表2.4-2主要评价因子一览表

项目阶段环境要素评价类别评价因子

水环境影响分析COD、SS、石油类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扬尘、施工尾气

施工期

声环境影响分析等效连续A声级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镍及其化合物、钴及其化合

污染源分析物、锰及其化合物、硫酸雾、硫化氢、NH3、SO2、

NOx

SO2、NO2、PM10、PM2.5、CO、O3、非甲烷总烃、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锰及其化合物、硫酸雾、硫化氢、NH3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镍及其化合物、钴及其化合

影响分析物、锰及其化合物、硫酸雾、硫化氢、NH3、SO2、

NO2、

、、、、氨氮、镍、钴、锰、总铬、

污染源分析pHCODBOD5TP

铁、铜、硫酸盐

水温、盐度、悬浮物、溶解氧、pH、活性磷酸盐、

地表水环境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石油

现状评价

类、汞、铜、铅、镉、砷、锌、总铬、叶绿素、非

运营期离子氨、无机氮、总磷、总氮

影响分析污水处理去向可行性分析

、总硬度、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硫酸盐、

现状评价pH

地下水环境耗氧量、氟化物、Cr6+、As、Cd、Hg、Pb、Ni

影响分析COD、硫酸盐、氨氮、镍

声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固体废物污染源和影响分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现状评价(试行)》(GB36600-2018)要求的45项基本因

土壤环境子

影响分析镍、钴、锰、总铬等重金属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生产、储存、运输过程的各危险单元

2.5评价标准

2.5.1环境功能区划及质量标准

依据国家标准、《宁德市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宁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

方案及编制说明》等,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执行质量标准如下:

13

大气环境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要求;硫酸雾、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按HJ2.2-2018《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附录D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

非甲烷总烃1h浓度限值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家环保总局科技

2-6标准司编)环境空气中的2.0mg/m3选用。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详见表2.5-1。

表2.5-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序标准限值

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单位执行标准

号二级

年平均≤60μg/m3

3

1SO224小时平均≤150μg/m

1小时平均≤500μg/m3

年平均≤40μg/m3

3

2NO224小时平均≤80μg/m

1小时平均≤200μg/m3

24小时平均≤4mg/m3

3CO

1小时平均≤10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μg/m3(3095-2012)表1、表2标准

4O3

1小时平均≤200μg/m3

年平均≤70μg/m3

5PM10

24小时平均≤150μg/m3

年平均≤35μg/m3

6PM2.5

24小时平均≤75μg/m3

年平均200μg/m3

7TSP

24小时平均300μg/m3

1小时平均300μg/m3

8硫酸

24小时平均100μg/m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

9硫化氢1小时平均10μg/m3

气环境》中附录D表D.1

10氨1小时平均200μg/m3

11锰及其化合物24小时平均10μ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非甲烷总烃小时平均3

1212.0mg/m详解》

海水

根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11~2020年》,赛岐以南、白

马角—台角连线以内海域划分为白马港三类区(FJ013-C-Ⅲ),半屿码头至青屿仔连

线沿岸海域划分为白马港东侧四类区(FJ015-D-Ⅲ)。白马港三类区主导功能为港口、

航运、纳污,白马港东侧四类区主导功能为港口、纳污,水质近期、远期执行《海水

14

水质标准》(GB3097-97)中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指标见表2.5-2。

表2.5-2海水水质标准

执行标准

序号单位标准

项目第三类

1pH6.8~8.8

2溶解氧>4

3化学需氧量≤4

4生化需氧量≤4

5无机氮≤0.40

6活性磷酸盐≤0.030

7硫化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