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2 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_第1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2 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_第2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2 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_第3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2 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_第4页
2024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2 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国情教育板块课时2创新驱动发展(九上第二课)目录01.考点回顾02.模拟考题01考点回顾过教材

夯基础考点1

创新改变生活(5年2考)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P15—17)(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具体表现: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因。(P14、P17—

20)(1)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③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考点2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5年3考)★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带给我们的启示。(P20)(1)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就)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不足)(2)启示: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P18、P21—22、P24—27)国家(1)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教材·相关链接)(2)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3)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国家(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5)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6)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续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社会弘扬创新精神。个人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续表★3.教育的重要性。(P22)(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P23)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5.企业重视创新的原因。(P25)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6.创新精神的表现。(P26)(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易错易混】1.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强国。(

×

)[答案]

改正:我国还没有建成科技创新强国。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

)[答案]

改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唯一因素。(

×

)[答案]

改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答案]

改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5.每个公民都享受到了高质量教育。(

×

)[答案]

我国努力让每个公民享受到高质量教育,这一目标目前还未实现。考点3

知识产权(5年2考)1.【拓展】知识产权的含义。

知识产权,也叫智力成果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2.【拓展】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1)对个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2)对国家、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教材·方法与技能】保护知识产权的做法。(P27)(1)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2)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明重点

抓核心●创新改变生活1.创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增进人类福祉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______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_________,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第一灵魂不竭源泉3.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______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________进,唯________强,唯________胜。创新者创新者创新者●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5._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不断加强,

一些______________实现突破,________________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7.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______是第一生产力、______是第一资源、______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______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科技人才创新教育8.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__________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__________________道路。自主创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9.______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______________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______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主体10.教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____。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根本途径●知识产权11.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______、保护______。创造创新析热点

练思维逐梦太空,见证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从地月系到行星际再到太阳系……一次次逐梦太空的勇毅前行,一个个被刷新的新纪录,标注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见证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实步伐,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中国航天能够不断刷新纪录,靠的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志气,离不开“突破卡脖子问题”的骨气,也在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底气。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的目标,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中国航天必能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探月追星”梦想,中国式现代化必能不断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热点分析问题设计1.中国航天不断刷新纪录说明了什么?[答案]

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我国科技工作者弘扬创新精神,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等等。2.中国航天要“突破卡脖子问题”必须提升哪些能力?[答案]

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等。3.中国航天“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底气源于哪里?[答案]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先进的科研试验条件和成熟的重大工程组织管理体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才队伍;中国精神的支撑;等等。02模拟考题1.[原创新题]2022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规模保持6.9%的正增长,占全球市场比重达25%,2017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达48.8%。从国家算力指数排名看,中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处于领跑者国家行列。这印证了(

)

DA.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B.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力量C.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D.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原创新题]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不少市民的手机上收到了地震横波到达时间、震中距离的预警提醒。这表明(

)

C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全体公民的避震意识都有所提高③我国已经能够成功预测地震④互联网技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2023威海中考]

漫步繁华都市,5G智慧校园初具规模,远程诊断加速落地;深入广袤山乡,高速光纤入户,直播拓展销路;走进生产一线,千兆网络直通矿井,5G赋能数字车间……这表明(

)

AA.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了生产生活

B.城乡区域的发展基本没有差距C.传统生活已不再适应人们需求

D.数字经济已成未来经济的主体

[2023石家庄市毕业班练习]

仰望星空,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落火”、羲和“探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俯瞰大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成为亮丽的国家名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交响已经响彻中国大地。回答4~5题。4.上述成就共同体现了(

)

C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创新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军事和经济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建成世界科技强国需要(

)

B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企业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封闭创新④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原创新题]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建设教育强国(

)

A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②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民素质③要求把国家中心工作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④是基于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2023北京中考]

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图片是2022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单,由此可推断出(

)

BA.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我国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C.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有所增加D.我国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8.[原创新题]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2.1万件,指导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纠纷调解5万件。这

(

)

B①说明我国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②说明人们的创新热情不断高涨③说明我国运用法治手段保护知识产权④表明法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秦皇岛市海港区模拟]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