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下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卷(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阳光中学举办“诗苑漫步,以诗会友”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小博梳理了一批易错字词,其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秘诀(jué)决(jué)定土块快意人生B.制裁(cái)装载(zǎi)栽培载(zài)入史册C.萧(xiāo)索严肃(sù)吹箫风流潇洒D.趋之若鹜(wù)好高骛(wù)远心无旁骛鸠占鹊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B.装载(zǎi)——zài,载(zài)入史册——zǎi;故选B。2.小雅同学撰写了古诗词学习心得,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我喜欢读诗,诗词里有万里山河画卷,金戈铁马的边塞、千里冰封的北国、温柔婉约的江南……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诗词里有世间悲欢离合,相聚的喜、思乡的愁、离别的痛……真情流露,无须矫揉造作;诗词里有五千年华夏精神丰碑,“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刚毅、“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忠贞、“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光芒四射,让人形销骨立。A.金戈铁马 B.美不胜收 C.矫揉造作 D.形销骨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金戈铁马: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句中形容边塞的特异之景,符合语境;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句中形容诗中美好的东西有很多,符合语境;C.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句中双重否定,表示诗歌情感自然,符合语境;D.形销骨立:意思是形容身体非常消瘦。句中用来形容诗歌中的“精神”给人的影响,不符合语境;故选D。3.小博撰写了“诗词朗诵会”活动开场白,其中词语搭配不当的一句是()①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是文学殿堂里的璀璨明珠。②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举行诗词朗诵会。③希望这次活动能点燃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④来吧,让我们一起漫步诗词天地,用声情并茂的朗诵演绎诗词的美好。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C.“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搭配不当,改“制造”为“营造”。故选C。4.小雅摘抄《经典常谈》关于诗歌论述时,漏抄了一句话:“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这句话最适合放在()诗的源头是歌谣。①上古时候,没有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②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③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④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中的“这”指代的应当与本句所描述的三个人唱歌、拿着牛尾,踏着脚的场景类似,①前面并未提及唱歌的情形,②前面是一个人唱歌的情形,③前面也没有提及多人唱歌的情形,因此结合“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可知,此处描写的是众人聚在一起唱歌,因此符合此句的情形,放在④处较为合适;故选D。5.小阳引用古诗文来分享活动感受,请在空白处帮他填上合适的诗句。读诗词,就是读人生。“①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有刘禹锡历经世事变迁、宦海沉浮依旧豁达,乐看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襟怀;“长风破浪会有时,②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里有李白历经挫折依旧坚定的自信与豪气;“但愿人长久,③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里有苏轼真诚的祝愿。【答案】①.沉舟侧畔千帆过②.病树前头万木春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沉、畔、直、沧、婵、娟”等字的正确书写。综合性学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博雅中学开辟学生菜园,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这片菜园从播种到丰收的所有阶段,都是由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完成。如今丰收在即,更要有仪式感,请你参加如下活动。6.【赋名】同学们为小菜园起了下面几个名字,你最喜欢哪个?并说明理由。A.东篱栏B.幽篁里C.稼穑园7.【赋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同学们用收获的果实进行烹饪,举办宴会,请运用至少一种修辞,为自己打造的菜品写推荐语。【答案】6.示例1:我喜欢东篱栏,该名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采菊于东篱,看到南山,物我合一,心情恬静自然。这个名字能够让我感悟到田园的乐趣。示例2:幽篁里。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传达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示例3:稼穑园。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稼穑指农业劳动,而打理菜园就属于农业劳动,这个名字切合主题,最具有农耕气息。7.参考示例:烤红薯——烤到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拟题。选择其中一个名字,再表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我喜欢“东篱栏”。该名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东篱看到南山,物我合一,心情恬静自然,能够感悟到田园的乐趣。示例二:我喜欢“幽篁里”。该名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不被俗事打扰,表现内心宁静,远离尘俗的追求。示例三:我喜欢“稼穑园”。该名字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稼穑”指农业劳动,而打理菜园就属于其中,切合主题。【7题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语。推荐一种美食,抓住美食的特点,可从色香味等角度来入手写,注意使用修辞手法。示例:凉拌黄瓜——黄瓜吃起来清甜可口,犹如山涧清泉,不仅能带来清新的味觉享受,还能唤起愉快的味蕾之旅,它比任何水果都更具夏日风情。二、阅读(共52分)(一)古诗文阅读(18分)题岳阳楼①【唐】白居易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②,华堂张与贵人看【注释】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在被贬江州四年后再调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作此诗。②图障:指绘有图画的屏风。8.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春天的洞庭湖水满为患,不禁忧心忡忡。B.颔联“连梦泽”“近长安”极写洞庭湖的辽阔与壮美,可见诗人心中烦闷全消。C.颈联“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既点出了雁渡湖之难,也侧面烘托出了洞庭湖的浩瀚无际。D.尾联写诗人认为洞庭湖的壮美景色不宜画成图画,供华堂里的贵人品赏。9.颈联的“苦”仅仅是指猿猴啼叫苦吗?请说出你对诗中所言的“苦”的理解。【答案】8.C9.参考示例:猿啼雁渡之苦: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自己的羁旅漂泊之苦:眷恋京城却贬谪外地多年不得回京之苦。【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诗人孤独地登上岳阳楼远眺,看到了春天的洞庭湖想到了远离的都城长安,表达了对京都的思念,并没有“看到了春天的洞庭湖水满为患,忧心忡忡”。选项“看到春天的洞庭湖水满为患,不禁忧心忡忡”理解不正确;B.整首诗都流露出诗人的愁苦烦闷,“诗人心中烦闷全消”表述有误;D.诗句“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的意思是: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屏风,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由此可知,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选项“洞庭湖壮美景色难以画成屏风”理解不正确;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猿攀树立啼何苦”句意是: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猿啼”之苦衬托诗人的奔波之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句意是: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写善飞之雁难渡湖,大雁且飞渡不过,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何以轻易跨越?突出行旅艰难。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奔波之苦,听到“猿啼”,看到“雁飞”就感到世事的艰难,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之苦。游岳阳楼记【明】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①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②,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③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④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⑤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⑥,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有删节)【注释】①鹅溪练:书画用的一种名贵的绢,因其产地蜀中监亭的鹅溪而得名。②增堞籍兵:增修城垛,募集士卒。③束发:成童。这里指年纪轻。④报政最:指报最,即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朝廷。⑤毛锥子:毛笔,这里指诗文创作。⑥皤:指白色。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含义的理解或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首句加点的“时”与“四时之景”(《醉翁亭记》)的“时”都意为“季节”。B.“意致闲淡”与“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意”都是“意趣、情趣”之意。C.“亭午”这个词在《三峡》中也出现过,是“正午”的意思。D.中国古代表示贬官的词有“贬、谪、左迁”等。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作“左迁”。“迁客骚人”的“迁客”则专指被贬谪在外的官吏。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B.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C.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D.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13.袁中道有没有做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答案】10.A11.C12.示例:(湖面上)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如蝇头小字写在鹅溪练上一般。13.参考示例:没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变化而或悲或喜。袁中道游岳阳楼时的情感是随着景色而变化的:开始是“意致闲淡”“亦甚雄快”,随着风云变幻,湖浪汹涌,他开始感到悲伤,眼中含泪不能控制;后来用滕子京大哭的典故,大发议论感慨,说滕子京不应该哭,像自己怀才不遇、痛失手足、飘零异乡,才是“真可哭也”。可见袁中道并没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辨析。A.“时有小舫往来”意为: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时:不时,并非“季节”;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傍晚,如炮车般的黑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日暮”点明时间;“炮车云生”“湖浪奔腾”“雪山汹涌”分别描写乌云、狂风和波浪;“震撼城郭”写出雄伟的气势;故断句: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时:不时;小舫:小船;着:写。【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人物的言行分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就像范仲淹的心中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就不会“以物喜,以己悲”了。本文第一段“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意思是“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在看到眼前景色时,作者悲伤不已;第二段“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意思是“而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意思是“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作者又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和亲人去世悲伤难过。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多愁善感,介怀于自身得失的人,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点睛】参考译文:我们游览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熨烫过一样平坦。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如蝇头小字写在白色溪水的绢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发出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也很是快捷。傍晚,如炮车般的黑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墙招募士卒,告慰死者犒劳生者,边疆得以安宁,但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却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书弹劾。以后朝廷如此用人,(把滕子京贬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贬官)不久政绩卓著至极,有什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一天天地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2分)①当下社会,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②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③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④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⑤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静不下”四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当下社会一些人的常见病——焦虑、着急、不耐烦。B.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地阐释了耐心对于成功的作用。C.第③④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且论证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也完全相同。D.第④段画线处的三个短句意思逐层深入,顺序不能随意调换。15.结合语境,用【链接材料】邓清明的事例,为文章第②段括号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邓清明:平凡映伟大,备份亦英雄逐梦天宫,揽胜苍穹。11月29日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担负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奔向“天宫”,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为了这一刻,邓清明等了整整24年10个月!23年前,包括他在内的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终于,他的“披甲征战太空”成为现实。永不停歇的逐梦脚步,其后是一颗赤诚的飞天初心。16.根据下面方框图中议论性文章的缩写原则,缩写文章。(100字以内)把握原文,突出论点缩写原则关键论据,适当保留关注论证,主干清晰语言流畅,文意通达【答案】14.C15.参考示例:航天英雄邓清明多次备份,屡屡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但他追梦的脚步没有停歇,近25年始终坚持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训练,与耐心同行终圆梦太空。16.参考示例: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耐心成就成功之美,是成功的“通行证”;耐心成就过程之美,像丰子恺一样苦雨荒山信手弹琴,人生就可多收获一份静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耐心锤炼和塑造人的意志品质。总之,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C.第④段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第③段的观点是“耐心成就过程之美”,第④段的观点是“耐心成就意志之美”,两段的观点不相同。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论据。围绕本段论点“耐心成就成功之美”概括链接材料内容。结合“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终于,他的‘披甲征战太空’成为现实。永不停歇的逐梦脚步,其后是一颗赤诚的飞天初心”可概括为:航天英雄邓清明多次备份,屡屡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但他追梦的脚步没有停歇,近25年始终坚持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训练,与耐心同行终圆梦太空。【16题详解】本题考查议论文的缩写。首先把握原文,突出论点。结合第①段“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可提炼中心论点: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其次,结合第②③④段的中心句提炼出分论点: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并依次用“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比喻论证)、“丰子恺一样苦雨荒山信手弹琴”(举例论证)、“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道理论证)来证明。最后结合最后一段“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注意字数要求。(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题目一:稻香题目二:沟长作者:侯发山①过了5月,稻子刚开始扬花,寨上寨下就弥漫出稻花特有的味道。时间越往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那种味道就越发浓郁,使人不由得想呼吸再呼吸,好像要拿这种味道把五脏六腑过滤一遍。②这个寨子地形独特,山顶上是一片森林,林中有一水源,旱涝不竭,为寨里的人畜和庄稼提供着便利,因此这片树林被当地哈尼人称为“寨神林”。“寨神林”往下,直到山脚,是呈阶梯状的稻田,一块又一块,月牙形环绕着。③索姆是寨子的“沟长”——负责着整个寨子的水沟,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通往每家每块稻田的水沟,哪块稻田没水,他就得及时引水过去;哪块稻田积水过多,他还得及时疏导。④这天,天还没透亮,索姆怀里揣两个煮熟的土豆、背着馒头就要出门。⑤儿子福来从被窝里探出头,说:“爹,见天上山啊?"⑥自从索姆去年秋天被大家推选为“沟长”后,天天上山,一天也没歇过。别看“沟长”是个最不起眼的头衔,但责任却重大。若是责任心不强,让“寨神林”的水像小孩子那样仰八叉尿尿随便流,要么冲毁稻田,要么稻子吸收水分不够,影响产量和质量。⑦索姆叹口气,说:“今年山上的水较往年小了许多,若是再不上心,稻子很可能要减产。到那时,大伙儿会怎么看我?” ⑧这也太拿土豆当干粮了,不就是个“沟长”吗?福来扑哧笑了,说,爹,去年秋到今年春,雨水少得像猫尿,要说这账也该算到老天爷的头上。⑨老天爷是老大,谁敢拿他说事?索姆闷声闷气道。⑩福来知道爹的脾气,假如硬顶他,他就像发了疯的牛,惹不起。福来马上换了个话题,说,爹,今年咱家的稻子还可以吧?⑪索姆点了点头。他知道,福来问这话是有原因的。往年的“沟长”是旺达,这家伙懒散,但对自家的稻田很上心,把自家的稻田侍弄得很是丰美繁茂。譬如去年,他家收了30袋稻子,而跟他的地亩数一样多的索姆家,只收了17袋稻子。也正因为旺达的自私和懒惰,在大伙儿的强烈要求下,村里罢免了他,推选了索姆当沟长。⑫索姆刚要跨出门槛,福来又开口了,说爹,我昨天上山了,看到咱家的稻子像是营养不良的黄毛丫头。⑬索姆迟疑了一下说,我心里有数。索姆的声音低低的,很没底气。⑭父亲说话的语气一贯如此,福来也就没再多想。眼下稻子还不到灌浆的时候,或许老爹心里真的有数呢。⑮索姆刚到山上,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稻田边转悠,那是旺达。⑯看到自家的稻田被涓涓的溪水滋养着,稻子长势甚是精神,旺达的嘴角咧出一丝笑容。这时,他也发现了索姆,便不冷不热地说道,索姆沟长,若是今年歉收,哼!说罢,没等索姆张嘴,他便转身走了。⑰索姆愣了一下,看到旺达走远了,开始沿着水路巡视。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这里扒扒,那里捅捅。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呼吸着稻子的气味,看着稻子在微风中点头,像是在对他问候致意,索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无影无踪了……⑱转眼到了8月,空气中的稻香味更浓了更纯了,稻子该收割了。⑲虽然今年的雨水不多,但是稻谷的收成并不差,像旺达家,跟去年差不多,收了整整29袋。唯一收成不好的是索姆家,只收了17袋稻谷,跟去年一样。⑳不只是福来,大家都知道,这是水分滋养得不够。㉑把“丰收”背到家里——哈尼族人称背“稻谷”为背“丰收”,福来见鸡骂鸡,见狗打狗,很显然,他在生老爹的气。㉒索姆不知道怎么劝慰儿子,只是像做了错事似的,默默地端着旱烟袋,一个人蹲在院子里吞云吐雾。㉓福来刚要数落父亲几句,忽然看到乡亲们来了,他们的肩上都或多或少背着稻谷,那是他们答谢“沟长”索姆的。㉔无论索姆如何拒绝,乡亲们说着感谢的话,把稻谷倒下便乐呵呵地走了。㉕当天晚上,又有人悄悄背来了一袋稻谷,那人是旺达。㉖事后,福来拿布袋量了量,仅乡亲们送的稻谷就有15袋。福来心里一下子敞亮了,他觉得对不起父亲,想对他老人家说句道歉的话。但是,当他站在老父亲眼前时,说出口的却是,爹,今年的稻子真香!17.阅读文章,依据“逻辑:原因→结果”顺序梳理文章主要情节。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索姆家的稻子又一次歉收了,儿子福来很生气;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乡亲们不约而同送稻谷来答谢索姆,福来心里敞亮了,想向父亲道歉。18.第⑰段画线句是对索姆的描写。请简要分析画线句是如何刻画索姆这个人物的。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这里扒扒,那里捅捅。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呼吸着稻子的气味,看着稻子在微风中点头,像是在对他问候致意,索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无影无踪了……19.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不仅要明眸善睐,还要灵动有神。这篇小说有两个不同的题目,通读全文后,你认为用哪个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17.①.索姆管水时大公无私,没有格外关照过自家的稻子;②.索姆管水认真负责、大公无私,乡亲们都获得了丰收,索姆自家却歉收了;18.参考示例1:“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又一块”“一条又一条”等语句写出了索姆沿着水路巡视的路线,表现了索姆为了乡亲们稻田的丰收不辞辛劳,突出了索姆作为“沟长”的尽职尽责;“扒扒”“捅捅”则写出了索姆工作时的认真细致;“听着”“呼吸着”“看着”“比喝了蜜还甜”“无影无踪了”等句子通过听觉、嗅觉、视觉以及稻子在风中点头、问候致意的拟人手法,表现出了索姆认真工作、享受工作的心理状态。参考示例2:这个片段描写了索姆沿着水路巡视的路线,“一块又一块”“一条又一条”“扒扒”“捅捅”等细节突出了索姆的辛劳,认真细致、恪尽职守;调动多感官和想象描写索姆和稻子的互动,表现出了索姆认真工作、享受工作的心理状态。19.参考示例1:题目一好。“稻香”一语双关,既指弥漫在寨子里的稻子的芳香,也指索姆和乡亲们品德的馨香——主人公索姆“天天上山”观察调整全寨农田的灌溉状况,勤劳、认真、恪尽职守;大公无私,在雨水不多的情况下,先紧着别人家的稻田灌溉,致使自家的稻谷因水分滋养不够而低产;乡亲们不约而同背着稻谷来答谢索姆,体现了他们的知恩图报、淳朴真诚。而结尾旺达的悔改、福来的转变,更突出了这种品德馨香的动人。用“稻香”做标题,“稻香”既是线索贯穿了全文,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品德的馨香滋养灵魂,更好地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乡亲们品德馨香的赞美,对乡亲们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赞美。“沟长”作标题虽然交代了索姆的身份,突出了主人公责任心强、尽职尽责、大公无私等优秀品质,但不如“稻香”这个标题内涵丰富。参考示例2:题目二好。“沟长”一方面直接交代了主人公索姆的身份,另一方面通过“沟长”身份引出前任沟长旺达,两任沟长的对比使现任沟长索姆的形象、品质更加突出:他不辞辛劳、认真负责,天天山上巡查水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在雨水少的情况下保证了稻田的用水,让乡亲们都获得了丰收,只有自家减产。乡亲们都被索姆感动,主动送稻谷答谢,连旺达都改变了态度,主动前来送稻谷,这是对“沟长”索姆无声的肯定和尊敬。“沟长”这一称呼不仅代表索姆,实际上还包含着对认真负责、善良真诚、大公无私的普通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的赞美。“稻香”这个标题过于含蓄,“沟长”则更醒目,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能引人思考。【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情节。①空:结合第⑳段“不只是福来,大家都知道,这是水分滋养得不够”可知,索姆家的稻子又一次歉收的原因是索姆作为沟长,并没有因为自身的优势格外关照过自家的稻子,所以自家的稻子长势不好,歉收了;②空:结合第③段“说索姆是寨子的‘沟长’——负责着整个寨子的水沟,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通往每家每块稻田的水沟,哪块稻田没水,他就得及时引水过去;哪块稻田积水过多,他还得及时疏导”第⑲段“虽然今年的雨水不多,但是稻谷的收成并不差,像旺达家,跟去年差不多,收了整整29袋。唯一收成不好的是索姆家,只收了17袋稻谷,跟去年一样”可知索姆管水认真负责、大公无私,没有因为自身的优势格外关照过自家的稻子,致使自家稻子歉收,乡亲们因为沟长的认真无私,都获得丰收,所以都不约而同送稻谷来答谢索姆。【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根据题干要求,需从语言、手法、内容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分析。对人物进行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都需围绕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结合“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这一句话是写索姆巡视时需要走的路,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索姆需要走过的路十分长,但是索姆仍然一次一次地走,日复一日地走,而索姆走这些路不是为了自家的稻田,而是为了能让乡亲们的稻田获得丰收,由此可以看出索姆的勤劳和尽职尽责及为乡亲们不辞劳苦。“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是听觉,“呼吸着稻子的气味”是嗅觉,“看着稻子在微风中点头,像是在对他问候致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听觉、嗅觉、视觉等的描写,并结合索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无影无踪了”可以看出索姆工作时十分认真,并且十分享受这一工作。通过分析“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可知这是写索姆上山巡视的情形,通过写他从山下到山上,再从山上走到山下,一块稻田又一块稻田,一条水沟又一条水沟,可以看出他的工作十分辛劳,而结合“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呼吸着稻子的气味,看着稻子在微风中点头,像是在对他问候致意,索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无影无踪了……”又可以看出他工作时十分认真十分享受。根据以上分析进行整理即可。【19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两个题目“稻香”和“沟长”各有优点,认为任何一个好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认为题目一好,本文是围绕“稻子”来写的,“稻香”表面上就是指稻子的芳香;而这篇文章重点叙述了索姆为了乡亲们稻谷的丰茂不辞劳苦,自己家的稻谷却因水分滋养得不够而收成不好,由此看出了索姆的勤劳、有责任心及无私的精神品质,而乡亲们自家获得了丰收还惦记着答谢“沟长”索姆,而结尾旺达的悔改、福来的转变,更突出了这种品德馨香的动人,这体现了他们知恩图报的精神品质。故“稻香”的深层含义还指索姆及乡亲们的高尚的品德。所以“稻香”一语双关,内涵丰富。示例2:认为题目二好,根据“索姆是寨子的“沟长’,——负责着整个寨子的水沟”,可见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主人公索姆及其身份;根据“往年的‘沟长’是旺达,这家伙懒散,但对自家的稻田……也正因为旺达的自私和懒惰,在大伙的强烈建议下这才罢免了他,推选了索姆”,可知前任“沟长不得人心。通过两任沟长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索姆的公正无私品格,表现了“沟长”的重要性。索姆担任“沟长”认真负责,起早贪黑为他人,在雨水少的情况下保证了稻田的用水,让乡亲们都获得了丰收,只有自家减产。乡亲们被索姆感动,主动拿着粮食去索姆家道谢,这种做法是对索姆这个“沟长”的肯定和尊敬,所以沟长这一称呼实际上包含着对认真负责的、心地善良、大公无私的普通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五)名著阅读(8分)20.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A.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C.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A.这句话是郑振铎对泰戈尔诗作的评价,不是对艾青的评价;故选A。21.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其作用不可忽视。请任选以下一部作品中的一个次要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该人物在小说中的独特作用。A.《水浒传》中的镇关西B.《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孙侦探老马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D.《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尼德·兰次要人物在小说中主要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通过次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推动情节发展②衬托主要人物。通过对其他人物的叙述和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③丰富或升华主题。起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答案】示例:孙侦探的恐吓敲诈,使祥子丢掉稳定的工作、没了存款,买车的梦想破灭了,生活又像从前一样贫穷。孙侦探让祥子见识到人性的黑暗,但未能打垮祥子,改变祥子“勤劳致富”的梦想。孙侦探的出现既展现了祥子的老实、懦弱的一面,也体现祥子骨子里的善良好强,勤劳。这样的祥子最终依然走向堕落的深渊,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堕落,以及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A.《水浒传》中,正是由于镇关西强占金翠莲为妾,金氏后被其妻赶出门,金氏父女到酒楼卖唱还钱给郑屠,遇到鲁智深,引出后文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避官司上五台山等一系列事件。B.在《骆驼祥子》中,正是由于虎妞引诱祥子并与其结婚,祥子买了属于自己的车;后又因虎妞难产去世,祥子再次丢了车,祥子由此变了,引出后面故事的发生。《骆驼祥子》中老马对祥子的影响是:让祥子感觉到即使自己拼命拉车,到老了,也是会无法维持生计的,何况小马儿祖父也有自己的车,但到老,还是一个穷样。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C.《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传授了很多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炼就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D.《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性格稳重,规规矩矩,为人热情;突发意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形状外貌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全书中有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三、写作(共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加法”可以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