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高一历史(必修上)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东北处,该遗址中部的宫城被围墙环绕,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但众多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墓葬的随葬品差异巨大。由以上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历史状况是()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分化明显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宗法制、分封制成为统治基础2.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这一措施的主观目的是()A.方便国家征收赋税 B.促进商品经济的流通 C.完善君主专制制度 D.推动小农经济的繁荣3.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A.扩大刺史军事范围 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根除诸侯王国封地 D.优化国家监察机制4.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们既想用佛法保佑他们国运昌隆,又想用佛教缓和严重失望的人民情绪。所以,苻坚虽然重在崇儒,但是对佛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姚兴一方面大兴儒学,同时也十分重视佛经的翻译和传播。这反映出当时()A.思想文化多元的现状 B.北方经济发展不如南方C.儒学正统地位很稳固 D.统治者利用宗教安抚民众5.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图中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A.① B.② C.③ D.④6.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繁荣民族的较高文明征服。”以下符合这一历史规律的事件是()A.魏国李悝的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C.秦统一东方六国 D.司马炎代魏称帝7.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根源是A.宦官专权 B.唐末爆发的农民起义 C.藩镇割据 D.唐代统治集团日益腐朽8.如图为“西汉、唐朝到北宋南北方人口(户)的折线图”。图中人口(户)变动主要是因为()A.生产关系的发展 B.国家控制的松弛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治中心的东移9.辽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辽朝的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金朝基本沿袭了唐宋制度,同时还实行猛安谋克的管理系统。这些制度的实施()A.完全受中原制度影响 B.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C.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D.体现其因俗而治的特点10.宋朝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A.婚姻实现自由 B.门第观念淡化 C.宗法影响消 D.社会身份平等11.1421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永乐皇帝在诏令中规定“赍敕及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赐诸(朝贡)国”,并为他的船队提供了银两铜钱等,以便在印度洋国家进行贸易。此诏令体现了郑和下西洋()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目的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实施了开放的海洋政策12.“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传统商业和先进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近代商业和官僚的剥削结合 D.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13.顾炎武认为,凡是有益思考,必定结合“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据此可知,他的主张是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工商皆本 D.经世致用14.汉代选拔人才,以荐举制取代世袭制,以察举、征辟诠选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把选才权收归朝廷,把人才分为九等,选才标准规范、缜密,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知,汉到魏晋时期人才选拔的趋势是()A.更趋向于公平公正 B.更趋向于选拔权的归属C更趋向于重视血统 D.更趋向于才学和能力15.中国近代的政治派别中赞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的是()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16.某诗人读近代一战争史事感怀而作:“黄海炮声烈,长惊来者心。英雄功永在,弱主过何深。质脆瓯方破,堤决地必湮。中华入盛世,还要戒胡孙。”该战争为()A.三元里抗英 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反割台斗争17.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郊民巷曾被改为“使馆大街”……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被改名为“克林德街”。与这些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为防止袁世凯专权,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践行了三民主义理论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C.给予人民民主的权利 D.实现了各民族平等19.据统计,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二年间,前后更换了十三位总统(包括临时大总统、临时执政、摄政内阁大元帅等称谓),更换了四十六届内阁。材料主要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A.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B.国家政治局势动荡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国际地位大幅下降20.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共产党将阶级斗争思想通过通俗的宣传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拉开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序幕。之后相继爆发了安源路矿工人、开滦煤矿工人等罢工运动。材料表明()A.工人运动是当时党的中心工作 B.国民革命推动工人运动发展C.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1.下图是1913年和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图中信息表明()A.轻工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强 B.民族工业地理分布不平衡C.民族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D.时局稳定有利于工业发展22.美国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说:“人类的这一壮举是无与伦比的。也许,它同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挥师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向莫斯科进军多少有点相仿,而且出乎我的预料,还同美国大队人马翻越群山和草原向西部扩展有一些相似之处。”他说的“这一壮举”是()A.南昌起义部队进军广东 B.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农村C.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3.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73年2月,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这一变化说明()A.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新中国外交开始走向成熟 D.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分裂24.沿海与内地的工业总产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七三开,到1978年是六四开。内地修建了众多重大工程,增强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极大地缩小了东西差距。带来这一变化的是()A实施了“一五”计划 B.完成了三大改造C.开展了三线建设 D.实行了改革开放25.这场“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经此一战,…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战争指的是()A.武昌起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26.1956年,中国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第一个远景规划,1964年,我国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次重大突破,这次重大突破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十五号飞船升入太空27.1934年5月30日,《红色中华》报刊登一则消息稿,新闻里记述了瑞金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一家农民先后送8个儿子参加红军的故事,中缝还配了一幅漫画,在当时的“扩红”运动中引起轰动,掀起群众参军热潮。群众积极参军主要是因为()A.国民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 B.土地改革激发了群众的热情C.报纸宣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D.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已开始28.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A.基层民主 B.土地流转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思想理论()A.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B.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指导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D.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30.小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收集到如下素材:《“复兴号”与“和谐号”相会的一瞬间》《“神威·太湖之光”: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行走》。据此判断,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A.“中国快速增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B.“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C.“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材料三: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的形成过程?(2)材料二《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什么?材料三中维新派的主张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3)依据材料二、三、四三则材料,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3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底,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日本帝国主义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中共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共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材料二1947年10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必须迅速建立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此,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以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使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逐步打消了对蒋介石集团的幻想;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争取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工作;在政治上号召“组成民主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上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及过程(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比,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变化(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统一战线的认识。33.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立沿海经济特区,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这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深圳是最成功的特区。经济特区的意义不单是开辟对外开放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探索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路径,并具有示范和吸引效应。……以后,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从沿海到沿江,再到内陆边界口岸。——章百家《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变迁》材料二李捷认为,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