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语文知识(共25分,1—5题每题3分,6题6分,7题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汲取(jí)根深蒂固(dì)持之以恒(héng)B.诘难(nán)锲而不舍(qiè)味同嚼蜡(jiáo)C.滞碍(zhì)吹毛求疵(cī)狂妄自大(wàng)D.诓骗(kuāng)豁然贯通(huò)袖手旁观(guān)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帆风顺模式不求甚解B.不知所措创意歇斯底里C.孜孜不倦灵感寻章谪句D.不言而喻推敲开卷有益3.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1)是否存在____________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2)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____________事物的真相。(3)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____________虚心的态度。A.富余发现拿B.富有发现抱C.富有发明拿D.富余发明抱4.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觉得学习一点就差不多了,这种想法是自欺欺人的。B.电影院里突然起火,观众顿时乱作一团,全都向大门涌去,前仆后继,被踩死、踩伤的人不计其数。C.苏轼在《赤壁怀古》一诗中怀古伤今,写景状物,借江山之胜、英雄之业,抒发内心激愤之情,令人耳目一新。D.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很多文化遗迹及自然景物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之中。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6.三个读书人凑在一块聊读书。甲说:“读书好。”乙说:“好读书。”丙说:“读好书。”请问他们各自的意思是什么?(6分)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下面提供的小说情节出自哪部作品?选其中两项按要求填表。(4分)

①鲁达拳打镇关西②刘备三顾茅庐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序号小说名称仿照所提供情节的表述方式,简要写出该书另一个情节二、古诗文8.古诗文默写(10分)(1)记忆默写(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无意苦争春,。(陆游《卜算子·咏梅》)②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闻说双溪春尚好,____________,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⑤诚宜__________,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⑥、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2)理解默写(四题选两题作答)①陆游《游山西村》中常被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出师表》中诸葛亮“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3)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9.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6分)①楚人怜之②欲信大义于天下③先帝不以臣卑鄙④置人所罾鱼腹中⑤遂用猖蹶,至于今日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三、古诗文(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10.翻译句子: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2分)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3分)11.秦王问唐雎“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的用意是什么?(2分)12.“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说这句话有何用意?表现他什么精神?(3分)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上片,完成下列问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13.词中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四、现代文(共34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5题。(7分)①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②(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锁”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③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在验血时为了看清它们,才将它们染上白色。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它主要有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类型。中性白细胞能够对细菌展开攻击并加以吞噬,淋巴细胞能辨认感染、外来细胞及其他外来物质,并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作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④血小板是人体血液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们的外形和边缘规则的平板不同。血小板多数是两面凸起的椭圆球体,还有些是不规则的碎片。血管只要受伤,它们就会在伤口聚集,将伤口塞住,随后血浆中的化学物质就会促使血块形成,将伤口封起来。⑤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三种不同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悬浮在血浆中,就构成了人体的血液。14.按要求对下列两个问题作出判断(4分)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A.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B.人体内奔腾的江河C.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D.人体血液的构成(2)本文第②段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部分C.从结果到原因D.从主要到次要15.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人体的血液由和组成,说得再具体些,血液中含有、、、__________四种成分。(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8题。(9分)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④失掉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自己。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16.第③段、第④段、第⑤段所运用的反驳方式是通过反驳论证来反驳论点通过反驳论据来反驳论点通过立论来反驳论点17.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摆出论敌的论据和论点。请你结合选文第①段和第②段进行具体分析。论点:论据:18.作者在第④段说:“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自己。”这句话和前文的哪句话相呼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23题。(18分)题目: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抱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19.整体感知:(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2分)A.偶遇B.换票的悲剧C.换票D.成功与失败(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20.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第一次相遇:第二次相遇:2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4分)成功者:拾破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22.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3分)23.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3分)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24.两题任选一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痛,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的文章。(2)著名导演张艺谋18岁时迷上了摄影,可在当时连吃饭都困难,哪有钱买照相机学摄影呢?于是,他瞒着家人,偷偷跑到城里去卖血,一连去了5个月,终于攒够了买一架照相机的钱。凭着那架照相机给他带来的艺术积累,他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可以这样说,是那架照相机或者那段卖血的经历,给了他特殊的人生经验,鼓励他不断挑战逆境,走上了成功之路,实现了人生价值。但当人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成功人士名利光环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他们成功的秘诀。请以《成功的秘诀》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章不要出现真实姓名。考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考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答卷一、语文知识(共25分,1—5题每题3分,6题6分,7题4分)123456.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考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序号小说名称仿照所提供情节的表述方式,简要写出该书另一个情节二、古诗文8.古诗文默写(10分)(1)记忆默写(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默写(四题选两题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9.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6分)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15分)1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四、现代文(共34分)14.(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4分)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