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6.4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1页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6.4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2页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6.4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3页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6.4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4页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6.4祖国的首都-北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标解读(一)课标内容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二)课标分解教材分析《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2.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3.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三)地理实践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3.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四)人地观念目标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重难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2.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策略与目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思考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第1课时导入新课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讲授新课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注:认读包括两部分,学生认读和教师解读。教师要强调,学习目标包括方法思路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以自然环境特点为例,“自然环境特点”为内容目标,“运用政区图、地形图等资料探究总结”为方法思路目标。(一)优越的自然条件[过渡]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年的建都史。那么,她究竟具有怎样神奇的魅力,使得几代王朝都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探究活动一:地理位置读下面两幅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从纬度位置来看,北京(40°N)属于暖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两面分别紧靠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东南方向面朝渤海;从行政区划来看,北京周围被河北与天津环绕。[承转]那么,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探究活动二:位置与气候读“影响北京的冬、夏季风风向简图”(左图)和“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右图),探究以下问题。1.从冬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总结北京的气候特点。(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北京背靠群山,山脉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使冬季不致过分严寒;面朝大海,能够接受夏季风的滋润,使气候不致过于干燥。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探究活动三:地形与河流师:关于建都条件,古代典籍《管子乘马篇》云:“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注:教师可以适当地解读:城邑选址一定要选在高亢之处,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要有足够的用水;反过来说,城邑选址在低地时,不能离水源太近,否则容易遭受水害,还得修筑防洪设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合下图,分析北京在地形、地势与河流方面有哪些优势?(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北高、东南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内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拒马河等河流以及一些湖泊,地势较高而不燥,水源充足而无水患之忧,正是“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的最佳注解。(师:当然,北京作为古都的有利条件还可以从安全、交通、经济等方面分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资料进一步探讨。)板书设计一、优越的自然条件1.依山向海的地理位置2.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3.地形与河流教学反思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本节内容并没有像一般区域地理那样按部就班,而是把“古都”作为切入点,试图从古都有利的自然条件出发,探究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从而承载课标中“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的要求。这种编排,很好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思路,但也同时给教师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搜集相应的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第2课时(二)历史悠久的古城探究活动:观察下列图片,谈谈自己的感想。(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运用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并归纳出“历史悠久,文明厚重”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法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明长城明清紫禁城——故宫天坛——明、清帝王祭天和祈福的地方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群——明十三陵云居寺——收藏石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圆明园遗址传统民居四合院传统民居四合院结构图传统民居区——胡同国粹——京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出示材料:(可让学生读一读)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宏伟的古建筑、优美的园林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居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集中了许多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据统计,北京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4个,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14个,其他确定有文物价值尚待确定保护级别的有4000余处。现已出土文物达10万件之多。在众多的文物之中,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宫,有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明十三陵,有我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北海公园、香山公园及圆明园遗址公园,等等。具有历代文化和艺术特色的古寺庙2600多座,其中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寺潭柘寺,有收藏石经最多、堪称世界之最的云居寺,有我国最大戒台的戒台寺,有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天坛祈年殿,有居于全国第二位的祭孔古建筑——孔庙,有以杰出人物而兴建的文天祥祠、于谦祠、袁崇焕祠、杨椒山祠等。还有近代现代名人的纪念地,如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蔡元培故居、茅盾故居、齐白石故居、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故居等。阶段小结: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积淀。[承转]作为国家的首都,今天的北京有着哪些特殊的城市职能呢?(三)城市职能探究活动:依次观察下列三组图片,讨论它们分别体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职能?(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运用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并归纳出北京的城市职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法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人民大会堂是我国最高权力机构——人大常委会所在地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最高司法机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小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肩负着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这里有包括北大、清华等全国顶级大学在内的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社科院等各类科研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很多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展览馆……因此,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美国驻华大使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2014年北京APEC峰会外交部大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北京有众多的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多次成功承办大型国际会议,是中国与世界联系与交流的中心。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板书:1.政治中心2.文化中心3.国际交往中心[承转]神奇的北京,美丽的北京,伟大的北京,今天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四)现代化的大都市探究活动:自学教材39页到41页。总结:教材从哪几个角度举例说明了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和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阶段小结:1.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建设2.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3.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4.传统建筑的保护[承转]那么,北京是否就完美无缺了呢?(五)北京的尴尬——环境与发展探究活动: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并为北京的发展出谋划策。(设计意图:落实课标要求,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看北京,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这一地理科学的永恒主题,树立科学、和谐的发展观。)材料一雾霾中的北京材料二沙尘中的北京材料三保护?发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注:雾霾、沙尘暴等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单靠北京自己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在学生探究和讨论时,并不要求得出一个圆满的结论,只要能体现“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就应该给予肯定。)课堂小结随着北京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发展与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共存和良性互动,如何使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作业1.搜集资料,说明北京现代化发展的成就。2.搜集资料,说明北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矛盾。板书设计二、历史悠久的古城《世界遗产名录》三、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四、现代化大都市现代与传统五、环境与发展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教学反思北京的“历史传统”“城市职能”“现代化建设”等内容多以感性知识为主。看起来很简单,几乎没什么可“讲”。因此,提供典型的、直观感性的材料,由学生去感受、归纳。练习1.(2018·平南模拟)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气候类型属于(A)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2.(2018·黑龙江中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这体现了城市职能是(D)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C.交通中心 D.文化中心3.(2018春·东昌区校级期中)北京旧城的格局形成于哪个朝代?(A)A.元和明 B.明和清C.元和清 D.金和元4.(2018·广东中考)近年来,北京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关论述正确的是(A)①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PM2.5浓度②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③向雄安新区转移非首都职能产业④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教学环节教师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奥运会音乐片《北京欢迎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观赏。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北京文化。讲授新课第1课时(一)相约北京1.情景创设:展示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邀请函。2.下发回复单,组织活动要求:就近四人一组为单位,根据回帖内容学生小组限时讨论,并填写自己的回复单。续表教学环节教师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3.网上回复帖回复帖项考察的知识点回复内容选用的图回复帖一地理位置回复帖二地形及河流回复帖三气候4.师生总结:完成分析古城城址变迁的活动,以突出北京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优越性。[过渡]同学们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对于参加北京竞赛游肯定有一定的信心了,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吧。第2课时(二)走进北京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结: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一组回答,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欣赏图片,讨论。学生抢答。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助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提出北京成为古都的优势这一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领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中去。续表教学环节教师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小结: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3.现代都市:播放视频“一条商业街的沉浮”提问: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你能从视频里发现北京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学生回答: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读图:读课本图6.4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提问: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归纳: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播放视频“北京地铁”读图提问:读北京的市区交通图思考: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是什么?北京对外交通有什么优势?小结: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三)建设北京[过渡]表面上北京是现代大都市,但内里却有抹不去的古朴和怀旧。闲庭信步在逐渐逝去的胡同里,走进那热气腾腾的涮肉店,仿佛那才是真正的北京城。1.北京风情:配乐播放北京胡同素描图,让学生感受北京古朴的民风。小组讨论: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2.宜居城市案例分析:“首钢”迁出北京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作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1)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回答。观看视频,思考回答。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图片和视频资料为主,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做法及其达到的目的,培养学生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以及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续表教学环节教师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2)北京容易发生雾霾天气,这一现象从自然原因分析是哪类天气活动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3)曹妃甸位于塘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具有哪些区位优势?小结:北京市关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建设宜居城市的做法。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内容。板书设计北

市自然条件优越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经历读图、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自主获取新知的成功体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练习1.(2018·芜湖中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D)A.全国文化中心 B.全国经济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2.(2018·湖北中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以下关于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B.北京位于东北平原C.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D.泰山是北京的名胜3.(2018·莘县一模)2018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下午3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C.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D.“鸟巢”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4.(2018·港南区二模)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北京的是(D)A.平遥古城 B.丽江古城 C.皖南古村落 D.故宫5.(2018·灌南模拟)读图,关于首都北京,说法正确的是(D)A.位于40°N,116°W,属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形平坦,位于华北平原南部C.东临渤海,有多条铁路线交会 D.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一、北京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即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一家人有钱或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北京合院与各地合院之不同有下列几点: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方向。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只有北京周围才是这样做法,其他地方的民居房并非如此。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在院中赏心悦目,十分适合活动。二、北京饮食文化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夹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等。三、京剧京剧,曾称评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北京名字由来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大都,元代的离宫,以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五、自然资源水资源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蓟运河除外)。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201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3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14.5亿立方米,增长4.3%;工业用水5.6亿立方米,下降3.4%;农业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3.2%。矿产资源2013年北京已发现的矿种共67种,矿床、矿点产地476处,列入国家储量表的矿种44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4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11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5种。共有产地300处,其中黑色金属产地49处,有色金属产地3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产地43处,化工原料非金属产地68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产地75处,煤炭产地30处。植物资源北京市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大部分平原地区已成为农田和城镇,只在河岸两旁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姑等为主的洼生植被,但多数洼地已被开辟为鱼塘,在搁荒地及田埂、路旁多杂草;湖泊、水塘中发育着沉水和浮叶的水生植被。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表性的植被类型是栓皮栎林、栎林、油松林和侧柏林。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森林覆盖率增大,其下部以辽东栎林为主,海拔1000~2000米,桦树增多,在森林群落破坏严重的地段,为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属占优势的灌丛。海拔1800~1900米以上的山顶生长着山地杂类草草甸。动物资源北京地区的动物区系有属于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的区系成分,也有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的动物区系成分,故北京的动物区系有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截至2009年,此动物区系中有兽类约40种,鸟类约22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60种。六、教材活动参考答案与点拨P35~36活动活动目标: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答案提示:1.(1)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2)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2.(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向北移动了一些,规模不断扩大。(2)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而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P38活动活动目标:以故宫为例了解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答案提示:提高门票价格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会很明显,也加重了游客的负担;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可以有效保护故宫;游客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是保护名胜古迹的关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胜古迹,但是不能取代实地的参观。P42活动活动目标:认识北京的现代化答案提示:1.城市的现代化包括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信息畅通、服务到位等。2.对于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要因地制宜进行保护,对于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要坚决保护,并且不断完善生活设施,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对于特色不明显的四合院和胡同,可以拆除用于城市发展。学习目标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学习重难点1.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2.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学习过程情景导入导学过程【自主探究】(独立自主,快乐收获)一、位置(读图完成)1.纬度位置:读图可以看出北京的纬度为,经度为。

2.海陆位置:北京市距离D海较近。

3.相对位置:北京与A省和C市相邻。位于平原西北部。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为高,低。西部为山脉,北部为山脉,东南部为平原的一部分。

2.气候(1)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夏季,冬季。北京在春季多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2)北京位于(干湿地区),(温度带)。

3.河流北京的主要河流有河、河、河,属于海河水系,河流自流向注入渤海,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1.从我们刚刚了解这些自然方面考虑,新中国在北京建都有哪些优势?现在,结合刚才知识和课本35页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1)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民大会堂,新华通讯社均在北京,说明北京是中国的中心。

(2)北京有很多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众多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场所,说明北京是中国的中心。

(3)国际交往中心(P34):众多著名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国际组织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很多国际活动在此举行。如2008北京奥运会。3.新中国选在北京建都,其实800多年前就有朝代在此建都了,你能知道有哪些朝代是在此建都的吗?4.这么多朝代在此建都,当然这里会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你知道哪些名胜古迹?(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状,皇城居于城市地带,形成字形的城市格局。

(2)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内涵丰富和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瑰宝。

(3)北京的戏曲代表国粹,老北京的传统民居和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

5.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城市中心的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北京的这些现代化的重点功能区。(1)北京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但是也面临很多城市问题。如人口剧增、住房紧张(),沙尘暴天气加剧()、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2)把下列各字母对应的解决措施填到各问题后面的括号内。A.西北地区植树种草,城市周边修建防护林B.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城区修建环形和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修建地铁C.兴建新区,卫星城,减少主城区的压力D.南水北调工程E.搬迁首都钢铁等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6.出示交通网络地图,这是北京的市区交通图,你看它的交通有什么特点?北京的市区交通(2012年)7.北京在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上是面临着争议的,比如四合院和胡同保护还是拆除问题就是有不同意见的?你对此有什么观点?理由又是什么?小组讨论。【构建网络】(盘点收获,总结提升)我们的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你收获了什么?构建本节课知识网络图。【达标测评】(懂了,不等于会了)1.(2017秋·市中区校级期末)关于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紧临渤海②名胜古迹众多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④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2018·湘西州中考)北京是我国首都,具有多重城市职能,下列不属于北京市城市职能的是()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重工业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3.(2018·贵港一模)北京市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众多 B.经济发达C.交通方便 D.科研力量雄厚4.(2018·通州区一模)2018年春节,北京市实行了严格的“限、禁”放烟花爆竹条例,这项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空气质量 B.促进商业发展C.增加节日气氛 D.解决交通拥堵5.(2018·广东模拟)北京四合院在去留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四合院占地面积大,居住人员比较少,应该拆除B.四合院传承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对于保存完好的我们应该使其传承下去C.现代化的大都市和北京四合院格格不入,还是拆了吧D.四合院适合南方气候特点,应该在南方地区大力建设6.(2018·云南二模)今年“春季”期间,乐乐在北京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是()7.(2018·邓州一模)宜居城市,顾名思义,即适宜人类居住(工作、生活)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世界潮流。据此回答: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在部分人心目中,北京是很难和宜居画上等号的。你认为北京不宜居的原因有()①国际化都市②拥挤的人群③恶劣的空气④艺术的圣地⑤高价的住房⑥混乱的交通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