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曲塘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_第1页
江苏省曲塘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_第2页
江苏省曲塘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_第3页
江苏省曲塘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_第4页
江苏省曲塘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曲塘镇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doc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装……订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装……订……线……(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黄强校对:王鹏一(25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轻轻yín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桨举目tiào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①羌笛何须怨杨柳,。②窈窕淑女,。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⑤《与朱元思书》中表现看到眼前景物,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的句子是,。⑥《岳阳楼记》中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职仍能勤于政绩表示赞美的句子是,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31日发射的“月球十号”才进入了绕月轨道开展探测工作。美国从1961年8月23日至1965年3月24日发射的“徘徊者”系列九个探月器,都是采用硬着陆的方式,直到1966年8月10号发射的“月球轨道器一号”才进入绕月轨道。而我国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首个探月器“嫦娥一号”一开始即以绕月飞行方式开展科学探测,起点就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③其次,“嫦娥一号”在众多的首个探月器中重量最大。前苏联的“月球一号”仅重361.3公斤。美国的首个“徘徊者”仅重306公斤。日本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第一个探月器“飞天号”仅重209.2公斤,欧空局2003年9月27日发射的至今唯一的探月器“智慧一号”仅重370公斤。上述四个首发探月器重量之和为1246.5公斤,而“嫦娥一号“卫星本身就重2350公斤,几近前者总量的两倍,这说明我国首个探月器能携带更多的科学仪器,能完成更多的探测任务。事实上,”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达130公斤,计有六套25件科学仪器,同前四个首发探月器相比,它承担的探测任务是最繁重的。其中探明月球14中元素含量和分布规律的一项任务指标就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④再次,首次发射即获圆满成功。前苏联的“月球一号”原计划是要在月面实现硬着陆的,可惜未能击中。美国的徘徊者系列探月器,前六个都发射失败。日本发射第二个探月器才获得成功,仅比中国早40天。迄今人类共向月球发射了124个探月器,计俄罗斯64个,美国56个,日本2个,欧空局1个,中国1个,其中失败63个,成功率还不到50﹪,失败的原因60﹪缘于运载火箭故障。我国首次发射即获圆满成功,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广发好评。原计划“嫦娥一号”维系在地月转移轨道阶段要进行两至三次中途修正,由于飞行路线精确,实际只做了一次,本来,为了保证卫星的飞行安全,航天专家们针对其可能出现的84种故障,曾制定了148个相应的对策,结果直到它进入绕月工作轨道,所有的预案都没有实施。7.第一段中,加点的短语“这一壮举”指的是。(3分)8.为什么说我国的探月工程技术起步较高?(3分)9.“嫦娥一号”的探月方式先进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具体说明的?(4分)10.简要回答,划线句中的“预案”指什么?所有预案都没有实施说明什么?(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4题(14分)中国,挺住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透过这真实的一幕幕,我们的耳畔响起的是这样的声音——孩子,别哭!母亲挺得住!汶川,别哭!中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从12日下午赶赴四川,温家宝总理一连5天奔波在灾区。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一场抗击特大地震的攻坚战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装……装……订……线……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救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互相搀扶逃出危险区的农民,以及全国各地数也数不清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过分关注过他们,但正是他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夺目的光束,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灾难,不可避免;灾难,让我们在悲痛中更加坚强。正如俄罗斯新闻社在汶川地震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我们记住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国,挺住!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12.请分条写出汶川大地震为什么难不倒我们中国人民?(5分)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1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4分)【相关链接】材料一:北川县县长金大中,在这次地震灾难中,6个亲人,3个死亡,3个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顾不上悲伤,毅然走进了前线指挥中心,夜以继日地指挥着抗震救灾工作。——摘自5月17日《人民日报》材料二:映秀镇11岁女孩康洁,地震时被压在倒塌的校舍下,几经艰辛爬出。当时她右脚骨折,并被瓦砾割开了8厘米的伤口,但她未流一滴眼泪。——摘自《中新网》材料三:四川什邡的一个小女孩,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已被压断,双手也被砸伤。但她从被救出来到救助站一直都没哭,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甚至面对照顾她的志愿者露出了美丽的微笑。——摘自5月17日《工人日报》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装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装……订……线……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7分)母亲的守望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15.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3分)16.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3分)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17.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3分)18.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4分)⑴年轻时代:20年后回家时:;⑵变化原因:19.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注释】①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③白:使……露出白木。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齐使田忌将而往()②士卒亡者过半矣()③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④乃钻火烛之()21.下面加点的字,哪一项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中的“以”意思相同。(3分)【】A.以啮人,无御之者。B.固以怪之矣。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2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依据用原文回答)。(4分)三(65分,其中含写字分5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觉得是耳边轻柔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装……订……线……600九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参考答案1.吟眺浸(3分,每空1分)2.略(6分)3.D.(2分)4.①删去“超过”或“左右”②“未来”与“人类”调换位置。(4分)5.①幽静、清凉(2分)②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2分)6.(1)示例:①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②名著阅读还未被真正重视。③名著阅读现状堪优。(2分,答出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2)写对名著,l分。说清理由1分。(2分)(3)略。(2分)7.“这一壮举”指的是:祖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3分)8.探测月球的方式比较先进;在众多的首个探月器中重量最大;首次发射即获得圆满成功。(3分,一点1分)9.“嫦娥一号”首次探月即采取绕月飞行的方式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