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传统文化探索中职德育新途径_第1页
运用传统文化探索中职德育新途径_第2页
运用传统文化探索中职德育新途径_第3页
运用传统文化探索中职德育新途径_第4页
运用传统文化探索中职德育新途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职德育新途径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遇到招生难,面临学生管理难的问题。目前,各个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德育方式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职校园,将会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教育德育管理一、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迫切性(一)从我校学生心理现状来看: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时有发生。(二)从社会环境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腐朽糜烂的生活观,通过影视或网络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致使部分青少年的道德缺失、精神贫乏。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三)从家庭教育看: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二、勇于探索,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笔者作为一名德育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用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中华经典开展教育,以经典润心,以经典修德,构建长效教育机制,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紧紧抓住各大节点,组织开展了浓郁的传统特色活动,挖掘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徜徉在学校操场,一个宣传展板甚是醒目,犹如阵阵清风,沁人心脾。我校把《弟子规》的学习贯穿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在教室走廊制作了文化挂匾,将《弟子规》经典名句排印在上面,学校还给每位学生发放《弟子规全解读本》,每当开学之际,将《弟子规》纳入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安排教师深入各班进行专题授课,多管齐下让学生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通过耳濡目染学会感恩社会、孝敬父母。组织开展了以“传承美德、感恩成长”为主题的家长会活动,学生向家长汇报成长感悟,中华孝文化贯穿整个活动始终;组织学生每天餐前集体诵读餐前感恩词,每天课前向老师行感恩礼。三、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虽然笔者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免有这样的感受: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平面化的倾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未能与学校教育目标建立关系,未能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建立联系,只是被动、零碎、填补式、概念化、应景式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让学校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无处可寻到有章可循、有据所依,从而走出低效的困境?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中职校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一)学校建立健全德育教育体系首先,学校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保障和检查落实等工作,确保德育创新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其次,打造一支教工德育工作团队,提高学校德育质量。学校应通过对教职工培养训练,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世、治家、忠孝等方面的经典章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使教师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有独立德育工作能力的师资队伍。第三,学校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要真正对德育工作起到领导的作用,每学期开始部署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如新生入学强化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孝道感恩教育、毕业班的职业道德教育等,这些重点应该内容翔实,形式多样,涵盖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德育工作全程,每个专业部每个专业每个教学班按统一部署德育的组织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所在,感受人文情感和关怀。同时,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对德育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交流、有总结、有提高。要对每名学生的品行优劣进行建卡立档,根据记录,定期评选道德明星,给予道德明星精神和物质奖励,优先推荐就业等鼓励政策。争取“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二)精选范围,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不需要让学生都有涉猎,而应根据德育教育目标的指向性有步骤、有计划地精选内容。要有效地进行学生道德教育。一是主要选用《三字经》《弟子规》和《颜氏家训》等教材,使学生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二是选择《诗经》《道德经》《大学》《中庸》《学记》《论语》《菜根潭》中的有关章节以及包含中华传统美德的诗赋,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习、理解、自省,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的自觉性;三是依托中职语文课本中一些文质兼美的文言诗文和近现代诗文,充分挖掘和展示课本中的各种传统文化因素,并广泛而有选择地向课本外辐射,充满激情地讲,浅显明白地教,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激活了学生自主发展意识。(三)以传统文化为支撑,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一是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结合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理论体系,学生通过课堂系统学习,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二是学校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届次的“诵经典、明礼仪、践行动、塑形象”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以传统节日、法定假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知书达礼;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养成诚信美德。三是学校积极拓展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家庭方面,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方式,加以开拓和创新,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校园环境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信息源。学校要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营造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一是在学校教室、教学楼、宿舍墙壁、楼道上设置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世、治家、忠孝等方面的经典章句标语、图片、宣传画等,用先贤事迹和名言鼓励学生,用高雅文化陶冶学生。二是在校园广播、橱窗开展“道德古训专栏”“中国文化遗产”等专栏,每周更新内容,突出传统的和谐儒雅的“人境互动”,让文化在校园飘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建整洁、有序、优雅、健康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修身的人文氛围,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导向。总之,要抓好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弘扬中华美德。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