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预防措施_第1页
肺栓塞的预防措施_第2页
肺栓塞的预防措施_第3页
肺栓塞的预防措施_第4页
肺栓塞的预防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栓塞的预防措施文章:肺栓塞的预防与治疗策略肺栓塞的预防措施1.针对老年、肥胖、肿瘤等血栓高风险人群,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2.长途旅行者应定时活动下肢,避免久坐;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解开鞋带或穿着拖鞋,以减轻脚踝压力,缓解下肢水肿。3.静脉曲张患者可穿戴加压弹力袜,定时抬高双腿,促进下肢血液循环。4.肺栓塞常在患者活动或排便时发生,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血栓形成初期及溶栓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避免大幅度活动,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和长时间蹲坐。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显著降低DVT后PE的发生率至5%以下。5.对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手术后应给予抗凝、祛聚治疗,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6.存在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在溶栓治疗和安装滤器前,应尽量减少肢体活动。【发病机理】老年肺栓塞(PTE)的发病机理涉及以下因素:1.老年人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内膜斑块形成与脱落,血流速度减慢。2.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高脂血症等,这些疾病可增加血液黏稠度。3.老年人活动量减少,长时间保持坐位或卧床,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大多数PTE患者存在高危因素,仅少数(约6%)无法找到明确原因。老年人发生PTE的高危因素包括: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血栓性深静脉炎:这两者是PTE的主要原因,约60%-85%的栓子来源于下肢和盆腔静脉。2.心肺疾病:常见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也易并发PTE。3.肿瘤:肺癌等肿瘤可导致转移性瘤栓或高凝状态,造成肺动脉阻塞。【临床特点】老年PTE的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由于反应迟钝且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误诊漏诊。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咳痰、晕厥。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晕厥在老年PTE中的发生率高于年轻人。老年PTE患者还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持续低热、精神状态变化、无呼吸道症状或类似呼吸道感染表现。常见体征包括发热、呼吸加快、心率增加、突发心房颤动、肺部哮鸣音、湿啰音和胸膜摩擦音。【治疗策略】治疗老年PTE的原则是稳定病情,缩小或消除血栓,缓解心肺功能紊乱,并预防PTE复发。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虽不能直接溶解血栓或减少深静脉血栓,但能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显著降低致死性PTE的发病率。初始抗凝治疗采用静脉注射普通肝素、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或磺达肝癸钠。长期抗凝治疗主要使用华法林,疗程至少3-6个月,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2.溶栓治疗对高危PTE患者,在肝素初始抗凝后进行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rt-PA)。老年PTE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率与年轻患者相似,出血风险未见显著增加。3.介入治疗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PTE或DVT患者,可考虑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以防止血栓进入肺循环。介入治疗为有创操作,需权衡利弊。4.外科手术治疗目前老年PTE患者仅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肺动脉取栓术,如肺动脉主干或左右肺动脉严重栓塞,溶栓治疗失败或有禁忌证。【预防】避免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尽早拔除深静脉导管,治疗静脉曲张。长期卧床者应鼓励其在床上进行下肢主动活动,穿戴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泵,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积极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