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此题共16分,每题2分)

1.(2分)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它的运行轨道,距

地球最近点439000米,将43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0.439X106B.4.39X106C.4.39X1045D.439X103

2.12分)以下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D.1440°

4.12分)在数轴上,点A,B在原点。的两侧,分别表示数”,2,将点A向右平移1个

单位长度,得到点C,假设CO=B。,那么〃的值为()

A.-3B.-2C.-1D.1

5.12分)锐角/AO8,如图,

(1)在射线。4上取一点C,以点。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苒,交射线OB于点£>,

连接CD;

(2)分别以点C,。为圆心,C£>长为半径作弧,交会于点M,N;

(3)连接。W,MN.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A.NCOM=NCODB.假设OM=MN.那么N4OB=20°

C.MN//CDD.MN=3CD

6.12分)如果胆+”=1,那么代数式(亘蛆-+L•加2-〃2)的值为()

2m

inmn111

A.-3B.-1C.1D.3

7.12分)用三个不等式ab>0,L<工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

ab

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A.0B.1C.2D.3

8.(2分)某校共有200名学生,为了解本学期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收集了他们参加

公益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局部

时间t0W/V1010W/V2020^r<3030《fV40方240

人数

学生类型

性别男73125304

女82926328

学段初中25364411

高中

①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一定在24.5-25.5之间

②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在20-30之间

③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一定在20〜30之间

④这200名学生中的高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在20〜30之间

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此题共16分,每题2分)

9.(2分)分式工ZL的值为0,那么x的值是.

X

10.12分)如图,△4BC,通过测量、计算得aABC的面积约为川2.(结果保存一

11.(2分)在如下图的几何体中,其三视图中有矩形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

序号)

①长方体②圆柱③圆锥

12.(2分)如下图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那么°(点A,B,P是

网格线交点).

AB

13.(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a,切(“>0,b>0)在双曲线)'=匕上,点

X

A关于x轴的对称点B在双曲线丫=殳,那么ki+k2的值为.

x

14.(2分)把图I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

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那么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

15.(2分)小天想要计算一组数据92,90,94,86,99,85的方差so2,在计算平均数的

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90,得到一组新数据2,0,4,-4,9,-5,

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sR那么5|2M(填"或"<")

16.12分)在矩形ABC。中,M,N,P,。分别为边AB,BC,CD,D4上的点(不与端

点重合),对于任意矩形A8CD,下面四个结论中,

①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

②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矩形;

③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菱形;

④至少存在•个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二、解答题(此题共68分,第17-21题,每题5分,第22-24题,每题5分,第25题5分,

第26题6分,第27-28题,每题5分)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5分)计算:I-V3I-(4--rr)0+2sin600+(1)

4

4(x-l)<Cx+2

18.15分)解不等式组:x+7、

19.(5分)关于x的方程/-2x+2m-1=0有实数根,且机为正整数,求机的值及此时方

程的根.

20.(5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为对角线,点E,尸分别在AB,A。上,BE=DF,

连接EF.

(1)求证:ACA.EF;

(2)延长EF交CQ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BQ交AC于点O.假设8。=4,tanG=L,

2

求A。的长.

21.(5分)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竞争力的综合指数.对国家创新

指数得分排名前40的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局部信

息:

a.国家创新指数得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分成7组:30Wx<40,40<x<50,50W

61.762.463.665.966.468.569.169.369.5

c.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01234567891011)

d.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9.5.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1)?)

根据以上信息,答复以下问题:

(1)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

(2)在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中,包括中国在

内的少数几个国家所对应的点位于虚线/1的上方,请在图中用“O”圈出代表中国的点;

(3)在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比中国高的国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小值约为万

美元;(结果保存一位小数)

(4)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①相比于点A,8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加

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②相比于点B,C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2.(6分)在平面内,给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A,B,C,如下图,点。到点A,B,C

的距离均等于a⑦为常数),到点O的距离等于a的所有点组成图形G,/ABC的平分

线交图形G于点。,连接AO,CD.

(1)求证:AD=CD;

(2)过点。作垂足为£作OF,5c垂足为F,延长。尸交图形G于点

连接CM.假设AO=CM,求直线。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

23.(6分)小云想用7天的时间背诵假设千首诗词,背诵方案如下:

①将诗词分成4组,第i组有芍首,i=l,2,3,4;

②对于第i组诗词,第i天背诵第一遍,第(i+1)天背诵第二遍,第(i+3)天背诵第三

遍,三遍后完成背诵,其它天无需背诵,i=\,2,3,4;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

第I组XIXIXI

第2组X2X2X2

第3组

第4组X4X4X4

③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

解答以下问题:

(1)填入X3补全上表;

(2)假设XI=4,X2=3,X3=4,那么X4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3)7天后,小云背诵的诗词最多为首.

24.(6分)如图,尸是窟与弦AB所围成的图形的外部的一定点,C是2L上一动点,连接

PC交弦AB于点D.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PC,PD,AO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

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对于点C在篇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PC,PD,AO的长度的几

组值,如下表:

位置1位置2位置3位置4位置5位置6位置7位置8

PCIcm3.443.303.072.702.252.252.642.83

PD/cm3.442.692.001.360.961.132.002.83

AD!cm0.000.781.542.303.014.005.116.00

在PC,PD,AD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的长度是自变量,的长度和

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

^~012343

*__1__J_R__k--J__U-_A__!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C=2P£>时,A。的长度约为cm.

25.(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中,直线/:y=fcv+l(AWO)与直线x=k,直线y=-%

分别交于点A,B,直线x=Z与直线y=-k交于点C.

(1)求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

(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线段A8,BC,C4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

为W.

①当k=2时,结合函数图象,求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

②假设区域W内没有整点,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

26.(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法-1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

a

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8,点B在抛物线上.

(1)求点8的坐标(用含〃的式子表示);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3)点P[1,-1),Q(2,2).假设抛物线与线段P。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

2a

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

27.17分)ZAOB=30Q,4为射线OA上一定点,OH=«+1,P为射线0B上一点,M

为线段上一动点,连接满足NOMP为钝角,以点P为中心,将线段顺时

针旋转150°,得到线段PN,连接ON.

(1)依题意补全图1:

(2)求证:ZOMP=ZOPN;

(3)点M关于点”的对称点为Q,连接QP.写出一个0P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的点M

的内部或边上,那么称DE为△ABC的中内弧.例如,图1中DE是△4BC的一条中内弧.

图1图2

(1)如图2,在RtZXABC中,AB=AC=2亚,D,E分别是AB,AC的中点,画出△

ABC的最长的中内弧踊,并直接写出此时施的长: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B(0,0),C(430)在△A8C中,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①假设/=1,求AABC的中内弧尼所在圆的圆心P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②假设在△ABC中存在一条中内弧赢,使得箍所在圆的圆心P在△ABC的内部或边上,

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021年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此题共16分,每题2分)

1.(2分)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它的运行轨道,距

地球最近点439000米,将43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0.439X106B.4.39X106c.4.39X105D.439X103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X10"的形式,其中间<10,〃为整数.确定〃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

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是负数.

【解答】解:将43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39X105.

应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的形式,其

中〃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的值以及"的值.

2.12分)以下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

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8、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时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

局部折叠后可重合.

3.12分)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

A.180°B.360°C.720°D.1440°

【分析】根据多边的外角和定理进行选择.

【解答】解:因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所以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外角和定理,关键是熟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4.(2分)在数轴上,点A,8在原点。的两侧,分别表示数”,2,将点A向右平移1个

单位长度,得到点C,假设C0=80,那么〃的值为()

A.-3B.-2C.-1D.1

【分析】根据C0=8。可得点C表示的数为-2,据此可得〃=-2-1=-3.

【解答】解:•••点C在原点的左侧,且C0=8。,

.•.点C表示的数为-2,

-'•a—~2-I--3.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分)锐角NA08,如图,

(1)在射线上取一点C,以点。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苒,交射线08于点

连接CD:

(2)分别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甫于点M,N;

(3)连接OM,MN.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A.NCOM=NCODB.假设。M=MN.那么N4O8=20°

C.MN//CDD.MN=3CD

【分析】由作图知CM=C£>=OM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逐一判断可得.

【解答】解:由作图知CM=CD=DN,

:.ZCOM=ZCOD,故A选项正确;

•:OM=ON=MN,

.♦.△OMN是等边三角形,

:.NMON=60°,

,:CM=CD=DN,

.,.NMOA=NAOB=/2ON=LNMON=20°,故8选项正确;

3

设ZAOB=ZBON=a,

那么NOCD=NOCM=18O,-a,

2

AZMCZ)=180°-a,

又•:NCMN=L/OCN=a,

2

ZMCD+ZCMN^180°,

:.MN〃CD,故C选项正确;

':MC+CD+DN>MN,豆CM=CD=DN,

:.3CD>MN,故。选项错误;

应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等

知识点.

6.12分)如果加+"=1,那么代数式(窣工-+L•加2-〃2)的值为()

m-mnm

A.-3B.-1C.1D.3

【分析】原式化简后,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2/n+m-n.(m+")(相_〃)=_①」.(m+〃)⑵一〃)=3(w+„),

m(m-n)m(m-n)

当)z+〃=l时,原式=3.

应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那么是解此题的关键.

7.(2分)用三个不等式ab>0,工〈工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

ab

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A.0B.1C.2D.3

【分析】由题意得出3个命题,由不等式的性质再判断真假即可.

【解答】解:①假设a>6,ab>0,那么!〈工,真命题;

ab

②假设“6>0,—<—>那么a>b,真命题;

ab

③假设—<—>那么必>0,真命题;

ab

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3个;

应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不等式的性质、命题的组成、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定义;

熟练掌握命题的组成和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12分)某校共有200名学生,为了解本学期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收集了他们参加

公益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局部

时间1OWfV1010WY2020WY3030WY40f240

人数

学生类型

性别男73125304

女82926328

学段初中25364411

高中

①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一定在24.5-25.5之间

②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在20-30之间

③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一定在20-30之间

④这200名学生中的高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在20〜30之间

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

趋势的一项指标.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

数是奇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

那么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答】解:①解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①(24.5X97+25.5X103)

4-200=25.015,一定在24.5-25.5之间,正确;

②由统计表类别栏计算可得,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15,60,51,62,12,那么中位数在

20-30之间,故②正确.

③由统计表计算可得,初中学段栏OWfVIO的人数在0-15之间,当人数为0时中位

数在20-30之间;当人数为15时,中位数在20-30之间,故③正确.

④由统计表计算可得,高中学段栏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0-15,35,15,18,1,当0W

f<10时间段人数为0时,中位数在10-20之间;当0Wt<10时间段人数为15时,

中位数在10-20之间,故④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与平均数,正确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此题共16分,每题2分)

9.(2分)分式三士的值为0,那么x的值是1.

X

【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到1=0且XW0,易得X=L

【解答】解:•.•分式目的值为0,

X

.'.x-1=0且xWO,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时,分式的

值为零.

10.(2分)如图,△ABC,通过测量、计算得AABC的面积约为1.9CT?/.(结果保存一

【分析】过点C作C£>J_AB的延长线于点。,测量出48,C。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即可求出AABC的面积.

【解答】解:过点C作CO_L4B的延长线于点。,如下图.

经过测量,AB=2.2c〃?,CD=1.7cm,

:.SAABC=L比S=Lx2.2X1.7=«1.9(CTO2).

22

故答案为:1.9.

&

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牢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是

解题的关犍.

11.(2分)在如下图的几何体中,其三视图中有矩形的是①②.(写出所有正确答案

的序号)

①长方体②国柱③圆锥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据此作答.

【解答】解:长方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矩形,

圆柱体的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

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有圆心的圆,

故答案为:①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知识,熟练掌握常见儿何体的三视图是解题的关键.

12.(2分)如下图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那么NB4B+如P84=45°(点4,B,P是网

格线交点).

AB

【分析】延长AP交格点于。,连接8。,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尸£>2=皿)2="22=5,PB2

=「+32=10,求得PD?+DB2=PB2,于是得到NPD3=9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

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延长AP交格点于D,连接BD,

那么P£>2=8Z)2="22=5,/>屏=12+32=10,

:.PD2+DB2=PB2,

;・NPDB=90°,

ZDPB=ZPAB+ZPBA=45°,

故答案为:45.

D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腰直角三

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中,点A(a,幻(4>0,b>0)在双曲线、=匕上,点

X

4关于x轴的对称点B在双曲线),=殳,那么的值为0.

X

k

【分析】由点A(mb)(a>0,b>0)在双曲线丁=—L上,可得匕=",由点A与点8

x

关于x轴的对称,可得到点8的坐标,进而表示出七,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解:・・•点A(〃,b)(tz>0,fe>0)在双曲线丁=匕上,

:・k\=ab;

又,:点4与点8关于入轴的对称,

:.B(a,-b)

♦.•点B在双曲线丫=乜上,

x

".ki--ab;

'.k\+ki—ab+(-ab)=0;

故答案为:0.

【点评】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坐标的特征,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以及

互为相反数的和为0的性质.

14.(2分)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

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那么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12.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出。4=0C,OB=OD,AC1.BD,设OA=x,08=y,由题意

得:卜+尸5,解得:[x=3,得出AC=2OA=6,BD=2OB=4,即可得出菱形的面积.

IxwlIy=2

【解答】解:如图1所示:

•;四边形4BCD是菱形,

:.OA=OC,OB=OD,ACLBD,

设OA=x,OB—y,

由题意得:(x+尸5,

Ix-y=l

解得:卜=3,

1y=2

:.AC=2OA=6,80=208=4,

菱形ABC。的面积=LCXB。=工X6X4=12;

22

故答案为:12.

D

图1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熟练掌握正

方形和菱形的性质,由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5.(2分)小天想要计算一组数据92,90,94,86,99,85的方差scA在计算平均数的

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90,得到一组新数据2,0,4,-4,9,-5,

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sR那么s/=so?(填"或〃<")

【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

波动情况不变,即方差不变,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它的平均

数都加上(或都减去)这一个常数,两数进行相减,方差不变,

/.那么5i2=5o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一般地设"个数据,XI,…%的平均数为彳,那么方

差S2=L[(xi-X)2+(X2-X)2+…+5”-彳)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

n

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关键是掌握一组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方差

不变.

16.(2分)在矩形ABCD中,M,N,P,Q分别为边A8,BC,CD,D4上的点(不与端

点重合),对于任意矩形4BCD,下面四个结论中,

①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

②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矩形;

③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菱形;

④至少存在一个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

【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①如图,•••四边形ABCC是矩形,连接AC,BD交于0,

过点。直线和0M分别交AB,BC,CD,于M,N,P,Q,

那么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

故当MQ〃PN,PQ//MN,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

故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是平行四边形;故正确;

②如图,当PM=QN时,四边形MNP。是矩形,故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矩形;

故正确;

③如图,当尸M_LQN时,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菱形;故正确:

④当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时,MQ=PQ,

那么△AMQg/XDQP,

:.AM=QD,AQ=PD,

,:PD=BM,

:.AB=A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与任意矩形ABCD矛盾,故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

定定理,熟记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此题共68分,第17-21题,每题5分,第22-24题,每题S分,第25题5分,

第26题6分,第27-28题,每题5分)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5分)计算:I-V3I-(4-71)°+2sin600+(1)

4

【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基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塞

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1+2X零+4=遮-1+«+4=3+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4(xT)<x+2

18.(5分)解不等式组:Jx+7、

【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局部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4(x-l)<x+2①

【解答】解:四〉*②,

L3

解①得:x<2,

解②得xV5,

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

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那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15分)关于x的方程/-2X+2〃L1=0有实数根,且,"为正整数,求,"的值及此时方

程的根.

【分析】直接利用根的判别式得出m的取值范围进而解方程得出答案.

【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2X+2〃L1=0有实数根,

:.b2-4ac=4-4(2m-1)20,

解得:机W1,

为正整数,

••"2=1,

.".X2-2x+l=0,

那么5-1)2=0,

解得:X1=X2=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正确得出,"的值是解题关键.

20.(5分)如图,在菱形ABC。中,AC为对角线,点E,尸分别在A8,AD±,BE=DF,

连接EF.

(1)求证:ACA.EF;

(2)延长EF交8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8。交AC于点O.假设80=4,tanG=L,

2

求AO的长.

【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B=A。,AC1BD,OB=OD,得出AB:BE=AD:DF,

证出EF//BD即可得出结论;

(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G=NA£)O,由三角函数得出tanG=tan/AQO=£B=L,

0D2

得出OA=LOD,由80=4,得出。。=2,得出OA=1.

2

【解答】(1)证明:连接8。,如图1所示:

:四边形ABC。是菱形,

:.AB=AD,AC1BD,OB=OD,

":BE=DF,

:.AB:BE=AD:DF,

J.EF//BD,

:.AC±EF;

12)解:如图2所示:

:由(1)得:EF//BD,

:.ZG=ZADO,

tanG=tanZADO=-2^.=A.

OD2

:.OA=LOD,

2

":BD=4,

:.OD=2,

;.OA=1.

图2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熟练掌

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5分)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竞争力的综合指数.对国家创新

指数得分排名前40的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局部信

息:

a.国家创新指数得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分成7组:30Wx<40,40Wx<50,50W

x<60,60Wx<70,70<x<80,80Wx<90,90WxW100);

61.762.463.665.966.468.569.169.369.5

c.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

」」」」」II」!,

01234567891011

d.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9.5.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1)?)

根据以上信息,答复以下问题:

(1)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17;

(2)在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中,包括中国在

内的少数几个国家所对应的点位于虚线4的上方,请在图中用“O”圈出代表中国的点;

(3)在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比中国高的国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小值约为2.8万

美元;(结果保存一位小数)

(4)以下推断合理的是.①②.

①相比于点A,8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加

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②相比于点8,C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分析】⑴由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9.5以上(含69.5)的国家有17个,即可得出结果;

(2)根据中国在虚线/i的上方,中国的创新指数得分为69.5,找出该点即可;

(3)根据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即可得出结

果;

(4)根据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即可判断①②

的合理性.

【解答】解:(1)•••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9.5以上(含69.5)的国家有17个,

,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前40的国家中,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17,

故答案为:17;

(2)如下图:

(3)由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可知,在国家创

新指数得分比中国高的国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小值约为2.8万美元;

故答案为:2.8;

(4)由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可知,

①相比于点A、B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加

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合理:

②相比于点8,C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合理;

故答案为:①②.

【点评】此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等知

识;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和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22.(6分)在平面内,给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A,B,C,如下图,点。到点力,B,C

的距离均等于aS为常数),到点。的距离等于a的所有点组成图形G,/ABC的平分

线交图形G于点D,连接CD.

(1)求证:AD=CD\

(2)过点。作£>E,8A,垂足为E,作OFL8C,垂足为F,延长。F交图形G于点M,

连接CM.假设AO=CM,求直线Q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

B・•C

【分析】11)利用圆的定义得到图形G为△ABC的外接圆。0,由NABO=NCB。得到

AD=CD>从而圆周角、弧、弦的关系得到AD=C£>;

(2)如图,证明CQ=CM,那么可得到8c垂直平分。M,利用垂径定理得到8c为直

径,再证明OOLOE,从而可判断DE为。0的切线,于是得到直线OE与图形G的公

共点个数.

【解答】(1)证明:•••到点。的距离等于a的所有点组成图形G,

图形G为△ABC的外接圆。。,

平分/A8C,

NABD=NCBD,

AAD=CD)

:.AD^CD;

(2)如图,":AD=CM,AD=CD,

:.CD=CM,

'CDMLBC,

;.BC垂直平分。M,

/.BC为直径,

AZBAC=90a,

VAD=CD)

ODVAC,

:.OD//AB,

':DE±AB,

:.OD±DE,

.•.OE为OO的切线,

直线OE与图形G的公共点个数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

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也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

23.(6分)小云想用7天的时间背诵假设干首诗词,背诵方案如下:

①将诗词分成4组,第i组有制首,i=l,2,3,4;

②对于第i组诗词,第i天背诵第一遍,第(计1)天背诵第二遍,第(注3)天背诵第三

遍,三遍后完成背诵,其它天无需背诵,,'=1,2,3,4;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

第1组XIXIXI

第2组X2X2X2

第3组

第4组X4X4X4

③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

解答以下问题:

(1)填入X3补全上表;

(2)假设xi=4,%2=3,X3=4,那么X4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5,6

(3)7天后,小云背诵的诗词最多为23首.

【分析】(1)根据表中的规律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

(3)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

第1组XIXIXI

第2组XIX2X2

第3组X3X3X3

第4组X4X4X4

(2)•••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

.•.XI24,X324,X424,

,XI+X328①,

,.31+X3+X4W14②,

把①代入②得,X4<6,

.•・4WX4W6,

・・・X4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5,6,

故答案为:4,5,6;

(3)・・•每天最多背诵14首,最少背诵4首,

・・・由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得,

M+X2W14①,X2+A3W14②,Xl+X3+X4=14③,X2+X4W14④,

①+②+④-③得,3X2^28,

.•.X2〈至,

3

XI+X2+X3+X414=-5-2.,

33

.".Xl+X2+X3+X4<23—,

3

,7天后,小云背诵的诗词最多为23首,

故答案为:23.

【点评】此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不等式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

关键.

24.(6分)如图,P是众与弦AB所围成的图形的外部的一定点,C是会上一动点,连接

PC交弦AB于点、D.

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PC,PD,AO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

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对于点C在篇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PC,PD,4。的长度的几

组值,如下表:

位置1位置2位置3位置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