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光现象_第1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光现象_第2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光现象_第3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光现象_第4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光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一导入目标一自主探索一实验论证一表达交流一总结归纳。

教学器材: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明硬纸板、盛水的小

烧坏(水中放适量粉笔末)、果冻。

引入新课:

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课前预习:

1.光源是指«

2.在物理学中,用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并把它称为o

3.影子是由于形成的.

4.用步枪射击时,当准星、标尺和目标“三点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因为o

5.光在真空的速度大约是m/s,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m/s。

原理及探究:

新知1光源

(1)概念: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①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深海中的水母等.②人造光源:电灯、蜡烛、

霓虹灯等。

(3)注意:光源与非光源的区别.如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不是自己发光。

【例1】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

解析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是一种能在尾部

发光的小飞虫。是天然光源;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虽然看上去亮,但它和地球一样本身不能发

光,不是光源:电池也不是光源。

简单应用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晶莹的钻石B.耀眼的流星C.皎洁的月亮D.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新知2光沿直线传播

(1)实验:用激光演示器演示光在空气中、光在水中、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情况.通过观察发现:

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光沿直线传播的条

件是: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

(2)光传播的规律: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

头的直线.

注意:①光是真实存在的。

②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_(直线)r

箭头的直线。画法(箭头)光线

③用这种方式来表示物理中一些概念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模型法.

【例2】关于光的传播规律,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认清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简单应用

下列实例中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新知3光的传播速度

(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2.99792x108m/s,在

我们的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c=3.0x10sm/so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视为3.0x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

约为真空中光速3/4,在玻璃中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3)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天文长度单位.1光年=9.46x1012km。

【例3】有一位在北京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m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

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km,问:哪一个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

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解析:上海的听众听到的演奏声是靠无线电波传播,其速度c=3X10%n/s.北京的观众听到的演

奏声是靠空气传播,其速度为340m/so

解北京听众听到演奏声的时间为:

_30m

0.09s,

京340m/s

上海听众听到演奏声的时间:

=_1460km_=5x10-3s,

3x10s

因为‘京>£海,所以上海的听众先听到演奏声。

简单应用

民间有个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亿km。估算一下,牛

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长时间才能看到?

新知4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的现象

(D影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例如:手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如图2TT所示。

⑵日食和月食

当月球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如图2T-2所示;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

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

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如图2-1-3所示。

图2-1-2图2-1-3

【例4】关于日食的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天狗吞日的结果B.是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

C.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D.太阳一部分不发光

解析: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太阳发出的光部分或全部被月亮挡住的

缘故,人们看不到那部分光线,便形成了日食。

简单应用

发生月食的时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B,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亮在中间

C.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D.月亮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

新知5小孔成像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黑二

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塑料

薄膜上就出现烛焰的倒立的像,如图2T-4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小孔u图2-1-4

成像。

【例5】太阳光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产生的像的形状是()

A.“△”形的B."V”形的C."o”形的D.“口”形的

解析:此题属于小孔成像问题,成的是太阳的像,应该与太阳的形状相同,与小孔形状无关。

简单应用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的,这

种现象叫,这种现象可用原理来解释.

方法规律:

1.理想化模型法及作图法

为了更形象、简单地描述和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物理学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用光线来

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用作图法解决光学问题.作图法就是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灵活运用有关物

理概念和规律,通过作图求解未知量的方法.因此必须注意作图的规范性,掌握光线、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实像、虚像等画法的规定,逐步学会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2.光的直线传播的三类现象:

a.是直线光柱的形成,包括灯光柱、太阳光柱等;

b.是影的形成,包括日食、月食、手影、立竿见影等;

c.像的形成,小孔成像.

要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三种现象.

综合应用:

【例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

解析:光源是指自身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

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中所指的光源,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

1.(同类拷贝.中考预测)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正在工作的微机显示器

C.璀璨夺目的金刚石D.通电的电炉炉丝

【例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2-1-5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

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小孔成像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图2-1-5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解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半透明纸的下部:

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半透明纸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同类拷贝.中考预测)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日、月食的形成原因

C.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D.傍晚当太阳到了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到它

课后作业:

A卷(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I.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

C.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D.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

2.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3.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匕,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吗,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匕,它

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v]<v2<v3B.Vj>v2=v3C.Vj>v2>v3D.v)=v2=v3

4.晚上,人在马路上经过路边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径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小孔成像实验中,孔越大,像越清楚

二、填空题

6.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月亮、行星、点燃的蜡烛、开亮的电灯,其中不是光源

的是。

7.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在中的传播最快,速度为m/So

光年是天文学上使用的单位。1光年=km。

8.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者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教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

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在表演过程中,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

他舞蹈者,这是光的的缘故。

9.古代人们用“屠”来测算时间,在圆形石板(称唇面)上刻有时间的度数,圆心立一小棍(称唇针)。

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由短而长地映在暑面的刻度上,由此可标示时间.它是根据

的道理制成的。如果阴影是由短而长,则表示时间为(填“上午”或“下午”)。“一寸光阴

一寸金”就是由此而来的。

10.“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证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规律。

11.在100m跑的比赛中,如果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响时才开始计时,则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实

际跑步的时间(填“多''或"少”)了s«

B卷(巩固提IWJ)

三'作图题

12.如图2-1-6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并在光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四、综合能力题

13.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

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2-1-7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

高度与物体距离的关系。手电筒黑板擦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

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上的高度,记录数

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

距离〃cm

变,当手电筒由近处远离黑板擦时,影

黑板擦影子高度

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cm

高度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象(如图2-1-8)

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

影子的高度日大致是cm。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

影子变小得(选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黑板

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图2-1-8

教学反思

二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5)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学方法:

1.模型演示法:通过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

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突破性模型装置是帮助学生最直观的

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关键。

2.竞赛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展开竞争,激发兴趣。

3.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引导、归纳教学过程。

教学器材:能发出激光的手枪一把,平面镜、白纸板各一,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

引入新课:

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

课前预习:

1.如图2-2-1是光在平面上发生反射的情况,图中法线、反射角和入射

角分别是、、.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时,反射角变为40。。

3.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

学习或工作中使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2-2-2.是利用光的图2-2-1

规律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原理及探究:

新知1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反射回原来

的介质的传播现象。

【例1】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A.物体一定是光源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

图2-2-2

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人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从物体射来的光进入人眼引起视觉的缘故,而光的来源一是物体

本身发出的,二是物体反射的光。

简单应用

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有影子B.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新知2光反射时的规律

(1)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首先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其次要弄清楚一点(入射

点)、二角(指入射角和反射角)、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的含义,如图2-2-3.

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D”表示。

二角:指入射角i和反射角r。

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图2-2-3

三线:指入射光线AD,反射光线OB.法线ON。

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物

理含义,但在确定入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还能反述来说△.射角.笠壬反射角。

⑶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丽加集横尼超善彰挽获而三颉寸入,反射光一定逆着原来

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光的反射规律可以表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例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的夹角为()

A.50°B.130°C.105°D.110°

解析: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30°,法线与平面镜垂直,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60°。若入

射角减小5°则变为5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为55°。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

角为55°,由此可知,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110°。

简单应用

如图2-2-4所示,一束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它的反射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为()

A.30°B.60°C.90°D.120°图2-2-4

新知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平滑的表面,例如镜面、抛光的金属面等,能使平行的入射光线沿着

同一方向反射出去,即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图2-2-5甲)

(2)粗糙不平的表面,如屏幕,即使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后的光线也

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发生漫反射的时候,

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图2-2-5乙)

(3)物体表面情况不同,对光的反射不同,但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

对于每一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同样遵循反射定律.

日常见到的绝大部分反射面都会发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才能够使我们从:

教室里的黑板用毛玻璃、电影幕用粗布,都是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

现“反光”现象,就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使某些方向反射光线较强,从而看不见黑板上的字。

【例3】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己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解析:月光照在地面和水潭中的水面会发生反射,但路面和水面对月光的反射情况是不同的。路

面粗糙,月光照上去发生漫反射;水面平滑,月光照上去发生镜面反射。当人迎者月光走

时,月光照射到路面的漫反射光和水面的镜面反射光都能看到。镜面反射光强,漫反射光

弱,看到的水面比路面亮。故B正确,A错误.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月光照射到水面的

镜面反射光向人的正前方反射,不能进入人眼中,所以人看不到水面的反射光,只能接收

到路面的漫反射光,相比较,水面暗而路面亮些,故C、D错误。

简单应用

光照射到下列物体的表面上,不发生漫反射的是()

A.平面镜B.电影幕布C.墙壁D.书本

新知4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A

本讲解点是对反射定律的应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因此,这类空气、

题目在中考中出现的机率比较大,可以通过下面的题型将这部分知识学好。60队

【例4】如图2-2-6所示,AD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平永~o

面夹角为60°,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解析反射光线的方向根据反射定律可以确定,它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口,黑,2二?名八」

入射角、反射角。具体做法是:①首先确定法线。过入射点O作一条与界面垂直的直线为

法线DN,法线是用来确定角的辅助线,因此用虚线表示。②确定反射角。题目给定的入射

光线与水平面夹角600。不是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1,通过计算可知

Nl=3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2=30。。③作反射光线OB。用量角器

画一条与法线夹角为30。的射线OB,OB为反射光线,并标出箭头方向。

简单应用|4

如图2-2-8所不,0A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一条光线,请你补I田I出它的入

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方法规律:图2-2-8

能够进行有关光的反射规律的科学探究活动,这类探究活动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验证性探究实验。这类验证性实验关键是写出实验的器材、步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得出的结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必须能够说明结论。这类实验的实质是通过已经做过的实验

或创造性的实验说明已经成立的物理规律或结论。

如:(1)请设计实验验证:在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这句话的正确性。

(2)请设计实验验证:在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这句话的正确性。

另一类是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也需要写出器材、步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探究性实验的实质

是写一个探究性实验报告。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一般需要写出几组探究数据和记录数据的数据表格。

通过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建立起基本的光路模型,光线、法线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为了研

究问题方便而抽象出来的模型,这里用到了物理学解决问题的常用研究方法:模型法。

如:(1)探究在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探究在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例1】(中考母题.2007天津)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70。,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也为70。,

A错误;入射角增大50。时,反射角也增大50。,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C

错误;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1.(同类拷贝。综合应用)为庆祝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在河南省召开,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举办了焰火晚会.如图2-2-9所示,一簇簇礼花

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湖中的"礼花”是由于光

的现象而形成的。

【例2】(中考母题.2007广东)画出下图2-2T0中的入射光线。

解析:先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

作出入射光线.

2.(同类拷贝综合应用)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

光竖直射入深井中,如图2-2-12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

射角的度数。

A卷(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图2-2-12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B.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C.入射角随反射角的变化而变化D.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关于法线概念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法线是垂直界面的一条光线,它的入射角为0。

B.法线是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所作的几何直线

C.法线经过入射点,并且与界面垂直

D.法线总是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3.以下四种说法中,能正确体现“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一思想的是()

A.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也从该平面镜中看到甲同学的眼睛

B.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脚,乙同学也从该平面镜中看到甲同学的脚

C.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从该平面镜中看到甲同学的脚

D.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脚.乙同学从该平面镜中看到甲同学的眼睛

4.教室里的黑板“反光”,使一部分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黑板油漆不够B.黑板的油漆太多C.发生了漫反射D.发生了镜面反射

二'填空题

5.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光,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

入了我们的眼睛。

6.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

则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7.我们能看到周围的物体,如树木、公路、行人等,是因为这些物体在太阳光下发生_______反

射。远处沥青马路上有一段“反光”,是因为那里发生了反。我们能看清楚物理课本

是因为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______的。太阳光

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J”

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图2-2-13所示光路中,________4

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当液............j々《平线

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填“左”或“右”)移动。

图2-2-14

9.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

光电屏

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2-2T4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

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液面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仅应适当(填“增大”或“减小”)

BB2-2-13

B卷(巩固提高)

三、作图题

10.如图2-2-15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光线与平面镜成30度角射入.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

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1.如图2-2-16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12.如图2-2-17所示为一个反射式路灯,S为灯泡位置,图中己画出灯泡射出的两条最边缘的出

射光线.MN是一个可以调节倾斜程度的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灯S照亮路面的范围(保留作

图中必要的辅助线),请提出一种能够增大灯照亮范围的方法。

四、综合能力题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光可窃听?

激光窃听器,就是用激光发生器产生的一束极细的红外激光,射到被窃听房间的玻璃上,当

房间里有人说话的时候,玻璃因受室内声音变化的影响而轻微地振动,从玻璃上反射回来的激光

包含了室内声波振动信息,人们在室外一定的位置上,用专门的接收器接收,就能解调出声音信

号,用耳机监听到室内人的说话。由于激光本质上是一种频率极纯、极高的电磁波,加上其方向

性好,照射和反射的能量集中,所以解调并不困难。解调反射激光的基本原理与用收音机收听广

播的原理是相似的。激光窃听法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在窃听的房间里安装任何窃听器就可以实

现窃听。由于激光窃听法对激光的发射点、接收点和被窃听点的位置关系要求很严格,以及易受

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很容易影响激光窃听的效果。现在有人设想,用易于穿透玻璃的某种频率的

激光,瞄准房间里的一物品照射,用其反射的激光来达到窃听的目的。因为这些物体只随室内的

声波振动,而不受外界噪声的干扰及玻璃是否振动的影响,窃听到的谈话声可能比较清晰,从而

提高激光窃听的效果。

请回答:

(1)激光窃昕法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文中“激光窃听法对激光的发射点、接收点和被窃听点的位置关系要求很严格”

这句话?请通过作图来说明。

教学反思

三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I.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设问、点拨、讨论交流

教学器材:平面镜、手电筒、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引入新课:

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

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

课前预习:

1.能够呈现在_____的像叫实像;_______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2)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我们要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

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像这样做凭借

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4.平面镜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二是。

5.球面镜分为、两种。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凹面镜对

光有作用0

原理及探究:

新知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的距离相等;③像、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像、物左右相反;⑤像是虚像。

可简记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规律。

(3)平面镜的应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路。

在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基础上,做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轴对

称图形;②物体运动时,像也随着运动,且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对于平面镜来说是相等的:③轴对

称图形的知识是平面镜作图的基础。

[例1]一个身高1.8m的人站在竖放的1m高的平面镜前2m处,像高为m,像和人的距离

为m;当人向平面镜走近了1.5m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像的大小(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镜面距离相同.当人在距平面镜前

2m忖,人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是2m,像和人的距离为4m,像高和人高相同,即1.8m;

当人向平面镜走近了1.5m,则人距离平面镜为0.5m,人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应

是0.5m,像高仍然不变,与人高相等。

简单应用

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前.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新知2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是本节中的难点内容.如图2-3T所示.发光点S发

出的光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是发散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由于人们习惯上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

过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射出的.s'便是发光点s的虚像。

这个虚像是光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因此它不能在光屏上显示出来。

【例2】如图2-3-2所示,点燃的蜡烛AB在平面镜中成虚像A'B'。若从

A'B'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遮光板EF,则人眼_£

(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B。J

解析: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进入人眼的光线并非是从像发出的。

简单应用

当人站在穿衣镜前照镜子时,人的左右部位跟像的左右部位对换,而人的上下部位跟像的上

下部位保持一致,这是因为()

A.人和像是以某一个点对称,而不是以镜面对称B.人眼有错觉

C.人体结构左右对称,而上下不对称

D.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成正立的,左右相反的虚像

新知3球面镜

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做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

叫做凹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k机

⑴凸面镜的特点

如果将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J-

如图2-3-3所示.找一凸面镜照照自己的脸.你会发现凸面镜所'/Qf/

成的像是缩小的,如图2-3-4所示,但是从凸面镜中观察到的范"一

围比从大小相同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范围大.汽车上的后视镜用图2-3-3图2-3-4

凸面镜,就是为了使司机从镜中能观察汽车后面较大范围内的物体,以利于行车安全.马路拐弯

处安装大的凸面镜,可以使来往车辆和行人看到弯路那边较大范围内的交通情况.避免发生交通

事故(2)。凹面镜的特点义:-: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因此凹面镜使平行光线会聚,:

如图2-3-5所示。Z~

图2-3-5

由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利用会聚的太阳光可以烧水、煮饭,既节省燃料,

又不污染环境,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越多,温度也就越高,大的

太阳灶甚至可以用来熔化金属。

【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探照灯是将灯泡安在凸面镜的焦点上

B.太阳灶是利用平行光线射到凹面镜上会聚的原理制成的

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D.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能照亮耳道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凸镜、凹镜对光的作用和应用。A是错误的,探照灯是将灯泡放在凹

镜的焦点上,将光会聚后平行射出。

简单应用

手电筒的灯碗相当于镜,它能使平行光;街头拐弯处的镜子是

镜,它能使平行光。

新知4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有两种方法:(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应用该方法S•

时。应强调每个物点应画两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注意虚线和

实线的位置。其次,虚像要画虚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这种方

法也就是几何对称法作图。应用该法作图时应注意:①作构成物体形状的W7FW

关键的几个点的对称点:②像、物对应点线必须与镜面垂直:③像必须要图2.3-6

画成虚线。

【例4】用两种方法作出发光点s的像(如图2-3-6所示),并简要说明作图步骤。

解方法一:用光的反射定律来作图。步骤:①从发光点S任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作出两

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

光线;④作出两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s,,s,即为发光点s的像,如图2-3-7

所示。

方法二: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步骤:①过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垂线,并延长;②取一点.s,

使s到镜面距离等于。s到镜面距离;③标出像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如图2-3-8

方法规律:

1.替代法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为了确定平面镜成像的位置,我们让一个与像相同的物体在像的

附近移动,当它与像完全重合时所在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像这样用一个实际的物体去代替另一

个难以把握的物体的方法称为替代法。

2.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综合作图

光的反射中“二角”和“三线”的关系及作图(“三线”中知“二线”作另“一线”)、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

图。作图规律如下图表所示。

「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

'反射光路图《已知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RJ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镜面

的「成像原理图

综合应用:

【例】(中考母题桂林)如图所示,在房间的墙上水平排

120072-3-104平面镜

列着两个字母“FB”,

:①“FB"或②"8T’(填写序号);若A墙与曰墙相距4

则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mo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

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相反,故小明通过平面镜图2-3-10

看到字母的像是②;又因为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像与物体

之间的距离为物体到镜面距离的2倍,故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

离为4mx2=8mo

1.(同类拷贝.中考预测)如图2-3-11所示,江边山峰最高处距江面

江水深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填“实”

120m,10m,图2-3-11

或“虚”)像,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m«

A卷(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0.8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0.2m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在镜中的像变大了一些B.他在镜中的像向他靠近了0.2m

C.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为0.6mD.像大小不变,离他的距离也不变

M

2.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