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2_第1页
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2_第2页
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2_第3页
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2_第4页
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高考历史复习

第一轮中国近代史专题基础复习一个形态四条线索阶段基本特点近代总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四条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二)中国军民为维护主权不断斗争抗争史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中法战争18941895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371945日本侵华战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抗日救亡全民抗日(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三)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1919五四运动18401949约80年约3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农、资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工人阶级)1949(四)中国近代化文明进程的发展史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民主科学观念兴起世俗生活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完全封建而言。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辨析----历史的进步----历史的沉沦(阶段的基本特点)社会性质独立自主主权完整的封建国家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式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最主要的矛盾)历史任务对内:反封建专制统治(反封建)进入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对外: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帝)思想观念封闭愚昧

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来救国(器物;制度;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阶级关系反封建专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壮大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你想过吗?史学家戴逸的观点:“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第5页马克思、恩格斯: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世界上一个顶富裕、也是一个最肥沃,耕耘得最合法最勤奋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6页“他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根本原因:强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损害到英国的商业利益。主观前提:爆发必然性: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中国封建主义社会江河日下)迅速崛起,国力强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中国地大物博但清朝封建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19世纪上半期中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经济政治外交19世纪上半期中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军事思想文化

中国

英国社会总体状况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经济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出超)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入超)----(鸦片贸易)

政治专政集权,政治腐败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装备陈旧、军备废弛坚船利炮,成为海上霸主

思想文化思想禁锢,压制人才思想解放,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外交闭关锁国(广州)侵略扩张鸦片战争前中英情况对比(背景)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1割地2赔款3开放五处通商口岸4关税协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除割地赔款外的特权(开放口岸、关税协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天主教在口岸自由传教权兵船到口岸巡查贸易领土主权被破坏开了列强勒索赔款的先例东南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中国近代史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犯中国的领海权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便于英国扩大在华的特权英国进一步侵略的据点

文化侵略,接受殖民奴役

片面最惠国待遇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起止时间

原因发动国家抗争史实

结果失败原因

影响

启示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

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实现征服侵略称霸的梦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阶段、镇压义和团运动英国英、法联军日本八国联军三元里人民抗英虎门销烟

邓世昌黄海大战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国战败,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挡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开始沦为中国近代史开端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落后必然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归纳: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岸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岸(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鸦片战争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游流域;中日甲午战争后深入到长江上游和最富庶地区,深入中国内地。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经济政治主权受到严重损害2.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财富和资源。1.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2.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3.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灾难的开始,也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凤凰涅槃”中获得再生的契机。灾难性:政治: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的建设性—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政治:动摇清王朝,闭关政策被打破,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近代社会发展潮流。2经济: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3思想:掀起“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潮,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2006年广东卷)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2009南通一中)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土得公司不顾中国人民的抗议,悍然拍卖圆明园兽首。这一行为为全国有正义感媒体的抨击,下列报道中最为客观公正的是A.兽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联军洗劫圆明园所得B.兽首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法国商人从北京非法获得C.拍卖者利用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感,劫持了这次拍卖D.佳士得公司必须无偿地把抢掠的兽首归还中国AC(2007上海)当台湾被日本割占的时候,江苏又有一座城市被迫开放,这座城市是

A.南京B.苏州C.南通D.连云港B高考题聚焦

(2006天津文综)在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980年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上两种投资设厂的本质区别在于①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③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④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09年江苏历史2)《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D(2005广东历史)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B、1843年C、1858年D、1860年B(2007广东文基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007全国文综一套19)图5(图略)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CC(2008南通三调)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中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2008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006年广东卷)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2009广东文科基础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CDA(07江苏南京)《帝国的回忆》中记载:“法国驻华公使葛罗现在非常希望游览长城……7月11日,这位公使在一群秘书和随员的簇拥下,到达长城附近”。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B(2007山东聊城11月)如右图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鸦片战争D(2007广东文科基础)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