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离骚(课件)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完整版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专题02离骚(课件)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完整版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专题02离骚(课件)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完整版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专题02离骚(课件)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完整版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专题02离骚(课件)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完整版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多年前的汨罗江水淹没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缕忠魂,从那一刻起,汨罗江水也就流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虽然屈原已经走入了永远的安宁,但他文字中记录下来的那些屈辱与呐喊,美德与真情却需要我们这些后人用真诚的心灵去静静的思索……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走入一代爱国诗人的精神世界。节选屈原

1.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常识;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3.理解比喻、象征表现手法及与作者理想的关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媒体展示,合作探究,检测拓展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的政治抱负,感悟并学习诗人坚持真理、热爱祖国、至死不渝的思想。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欣赏诗中的比兴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3.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4.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学.科.网学习重难点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楚辞体”或“骚体”),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总集,西汉刘向辑,收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在中国诗史上自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自《诗经》以后诗坛两三个世纪的沉寂。

走近作者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我们对他评价很高: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之一,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位文人诗人,第一位知识分子,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诗学传统。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有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包括两个内涵: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他的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是代表作。屈原投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离骚”的含义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离骚》是《楚辞》名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课文节选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组卷网下面请听朗诵——《离骚》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两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体现出整个句子的似断实连,若连若断。诵读提示第一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情怀,揭示“朝谇而夕替”的原因,表达“九死未悔”的意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为百姓的生活有很多灾难而悲伤。太息:叹息。以:连词,相当于“而”,表结果,以致(也有解释为表并列:一面叹息一面擦泪)。掩涕:掩面拭泪。兮:楚地方言土语,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哀:为……悲伤,形容词为动用法。民生:百姓的生活。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艰:形容词作名词,灾难。(或,多:形容词作副词,多么;艰:形容词,艰难。)我只是崇尚美德来约束自己啊可早上刚进谏而晚上就被贬黜。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虽:虽然,只是。好:爱慕、崇尚。修姱:修洁而美好。以: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鞿羁:鞿,马缰绳;羁,马笼头。比喻束缚、约束。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謇:句首语气词。朝、夕:在早晨,在晚上。名词作状语。谇:谏诤。替:废弃、贬斥。

被动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加上罪名。“既…又…”:固定结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替:贬黜。以:介词,因为。蕙:香草名,香蕙。喻高尚的德行。纕:佩带。

申:加上。之:代词,我。揽:采集。茝:香草名,白芷。喻高尚的德行。状语后置,以蕙纕替余,以揽茝申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也是我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让我死上多次我也决不后悔。亦:句首语气词,无实义。之:结构助词,的。所善:所字结构,所崇尚的美德。虽:纵然、即使。表示假设。九死:多次死亡。其: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怨恨君王的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忠心。怨:恨。灵修:神仙,这里喻指怀王。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浩荡:糊涂荒唐,没有准则。古今异义: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君恩浩荡:广大旷远)。察:体察。夫:复指代词,那。(后面跟名词)。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的高尚德行啊造谣诽谤,将好做淫荡事的罪名给我加上。众女:喻指许多小人(朝臣)。之:助词,的。蛾眉:即美貌,比拟自己的美德,高尚德行。谣诼:造谣、诽谤。淫:淫荡的事,形容词作名词。以善淫:状语后置句,将好做淫荡的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法则而任意改变措施。固:本来。时俗:世俗。工巧:善于取巧。工,善于。古今异义。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偭:背向,引申为“违背”。规矩:圆为规,方为矩,引申为法则。而:连词,表承接。错:通“措”,措施。改错,古今异义。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作为法度。背:违背。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喻为准绳、准则。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递进,而且,并且。追曲:随意歪曲。竞:竞相。周容:苟合奉承以取悦于人。以为:把……作为,宾语前置,以周容为度。度:法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侘傺:失意的样子。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乎此时:乎,相当于介词“于”,在。状语后置,吾独乎此时穷困也。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我宁愿突然死去来随流水长逝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溘:突然,忽然。(溘然长逝)。以: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流亡:如水流散,古今异义。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不忍:不愿意。为:动词,做出。此态:那种世俗小人(众女)的丑态。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雄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这样。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一般的鸟。不群:不合群。群:名作动,合群,相处。固然:本来这样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处的啊?何:哪有?疑问副词。方:方枘。圜:通“圆”,圆凿,形作名。周:合。孰:同前句“何”。夫: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和语气的作用。异道:不同道,即道不同。相安:相处,相容。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我使自己的心受委屈并使自己的意志受压抑啊我忍受着责骂和侮辱。屈:动词使动,使…受委屈。而:连词,表并列。抑:动词使动,使…受压抑。尤:指责,责骂。(怨天尤人)。攘:忍受。诟:侮辱。而:连词,表并列。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伏:守,保持。清白:形容词作名词,清白的节操。死直:为正义而死。死:动词为动,为…而死。所厚:推崇,赞许。所字结构,厚:形容词作动词。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长太息以掩涕兮掩涕:

掩面拭泪

(2)余虽好修姱(kuā)以

(jī)羁兮

羁:

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

(3)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①谇:

谏诤②替:

废弃、贬斥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①众女:

喻指许多小人

②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

(5)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①谣诼:

造谣、诽谤

②淫:

淫荡(6)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古今异义词,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7)固时俗之工巧兮

工巧:古今异义词,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8)偭(miǎn)规矩而改错

①偭:背向,引申为违背

②改错:古今异义词,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错:通“措”,措施

(9)竞周容以为度

度:法度、准则

(10)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

郁邑:通假字,通“郁悒”,忧愁苦闷(11)宁溘(kè)死以流亡兮

①溘:突然、忽然

②流亡:古今异义词,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12)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

通假字,通“圆”

(13)夫孰异道而相安

异道:

不同道

(14)鸷鸟之不群兮

群:

名词作动词,合群

(15)屈心而抑志兮

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16)伏清白以死直兮

①伏:守、保持

②死:

为动用法,为……而死

(17)忍尤而攘诟

尤:

指责、责骂

(18)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穷困:古今异义词,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今义:经济困难)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文:(1)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被贬黜。句式特点:(被动句)(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文:(2)这虽然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我)多次死去也不后悔。句式特点:(省略句)合作探究:

1.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兮”,却“謇朝谇而夕替”,请问有哪几个原因?并结合文章回答。(6分)【提示】:①小人投机(“众女”“谣诼”);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zhuo)谓余以善淫;②君王“不察”;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③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宁溘(ke)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zhi)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屈原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采取了什么态度?(用原文诗句回答)【提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热情。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又想返回。

相:观察,选择。之:主谓之间,取独。察:看清,明察。延:久久。伫:久立。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将:欲,想要。反:通“返”,返回。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掉转我的车马返回原路啊趁着走迷路还不算远。

回:使…返回,掉转。朕:第一人称代词。复路:返回原路。及:趁着。行迷:走迷了路。使我的马车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步行啊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时停下来休息。步:步行,动词使动用法,使……步行,赶着。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状语后置,于兰皋步余马。驰:快跑。省略句:驰(于)椒丘,又是状语后置句。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焉:兼词,于彼,在那里。止息:停下来休息。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在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所用还要遭受指责啊我就退隐回乡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进:在朝为官。不入:不被君王所用。离:通“罹”,遭受。尤:指责。退:退隐,隐居。复修:重新整理。初服:当初(未出仕前)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请分析“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的含义!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剪裁荷叶把它做上衣啊缀缝荷花把它做为下裳。制:裁剪。芰荷:荷叶。以为:以之为,把它当做。衣:上衣。集:缀缝。芙蓉:荷花。裳:下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020全国1卷)《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没人了解我也就算了罢只要我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不吾知:宾语前置,“不知吾”。其:句中,语气词。亦已:也就罢了。苟:只要。信:确实。芳:美好,形容词。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使我高耸的帽子再加高些啊使我长长的佩带再加长些。高、长:使…加高,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之:定语后置标志。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古今异义词,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因为)芳香和污浊(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芳:芳香。泽:污泽、污浊。一说“光泽”。唯:唯独。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亏:亏损。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反顾:回头看。以:连词,表目的。游目:放眼观看。往:去。乎:句中,舒缓语气,无实义。四荒:辽阔大地。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戴着缤纷多彩的装饰啊服饰品浓郁的花香会更加明显。缤纷:繁多。繁饰:众多装饰品。芳菲菲:服饰品的芳香浓烈。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显著,明显。(欲盖弥彰)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爱美并且认为是常规。所乐:爱好喜欢的东西。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以为常:认为是常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即使身体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虽:即使。体解:肢解。未变:不会改变。岂:难道,表示反问语气。惩:受创而改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道:观察、选择道路

(2)及行迷之未远

及:趁着

(3)驰椒丘且焉止息

止息:停下来休息(4)退将复修吾初服

初服:

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5)高余冠之岌岌兮

岌岌:

高耸的样子

(6)忽反顾以游目兮

游目:放眼观看

(7)佩缤纷其繁饰兮

缤纷:

繁多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未变:不会改变

(9)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

通“罹”,遭受

(10)芳菲菲其弥章

章:

通“彰”,明显,显著(11)延伫乎吾将反

反:

通“返”,返回

(12)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②余独好修以为常

以为:①用…做

认为

(13)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

③余独好修以为常修:①

美好

整理

③美,美好(14)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

使动用法,使……步行

(15)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

使动用法,使……加高

(16)长余佩之陆离

①长:使动用法,使……加长

②陆离:古今异义词,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文:(1)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句式特点:(省略句和被动句)(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文:(2)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文:(3)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文:(4)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句式特点:(被动句)合作探究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延伫”“步”“止息”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忧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悔:追悔(反省、反悔)。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前者是表示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后者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它是下文的开启之词。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诗人为何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提示】:(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无悔选择。(3)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3.作者主要通过哪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了这一“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提示】(1)比兴手法。“蕙纕”“揽茝”“鸷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jí)兮,长余佩之陆离”“芳”等字句告诉我们作者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都表现了作者对美德的追求,表现了作者人格的高洁。“众女”则喻指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的轻蔑与不屑。

(2)对比手法:对比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3)象征(或夸张)手法。诗人以异花香草来象征自己的品德,已富有优美的形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更把诗人的形象刻画得崇高、伟岸、挺拔,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异样的光芒和色彩。4.回顾《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说说本文的比兴与《诗经》中的比兴有何不同。【提示】(1)《诗经》中的比兴比较简单,分量很小;《离骚》中的比兴内容复杂,对象众多,分量较重。《诗经》中的比兴位置也比较固定;《离骚》中的比兴充斥全文,随处可见。(2)《离骚》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表现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色彩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从而具有了浪漫主义色彩。5.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做人的启发?【提示】①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的理想奋斗,决不动摇。②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了真理应不屈不挠。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高洁品质。【课外拓展训练】①修余独好修以为常:形容词,美退将复修吾初服:动词,整理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修造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高掌修国史:动词,撰写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动词,修订、修改②信苟余情其信芳:副词,确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形容词,诚实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信赏必罚:动词,讲信用低眉信手续续弹:形容词,随意③相悔相道之不察兮:动词,观察、选择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副词,相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词,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

杂然相许:代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杂然相许拼音:záránxiāngxǔ解释:纷纷表示赞同。杂:共同,全部。然:……的样子。相:互相,动作偏指向一方。许:赞成,赞同,同意。杂然:纷纷的样子。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④反忽反顾以游目兮:动词,回头延伫乎吾将反:动词,通“返”,返回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动词,反叛、造反⑤固固时俗之工巧兮:副词,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