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枣庄三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山东枣庄三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山东枣庄三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山东枣庄三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山东枣庄三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秘密★使用前2020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2020.07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毕业学校、考场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的不得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贞观)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①得便尔?”征恳请,数却愈牢。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②草昧③,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⑤,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七)【注释】①庸:岂,怎么。②间关:道路险峻,这里是辗转奔波的意思。③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④封:封事,密封的奏章。⑤谯黜:斥责。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狱:(2)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宝:(3)朕方自比于金

方:(4)虽古名臣,亦何以加

虽: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尚书省滞狱不决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B.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C.为国家长利,征而已/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我》)D.或不切事,帝厌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2)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5.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1)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

。(2)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3)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4)担当是一种勇气。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5)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6)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6.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7.第(4)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8.请简述第(5)段的论证思路。9.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自是桃花情最深(1)“石曼卿,好酒不醉人亦侠气,也是位兵法家,奈何皇帝不爱听战事,郁郁然告老归隐。住隐山,常酒后拿起弓来,把数千个桃核儿当弹子,射入谷间。几年后,满谷桃花。‘月如无恨月长圆’,那满谷的旖旎当真衬得起石曼卿的倜傥?”(2)朋友圈里看到这段文字,心中不禁怦然。一谷美不胜收的桃花,绚烂出了满谷的诗情画意!(3)桃花,究竟在我们的古人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让他们赋予她那么多美好情感,也给中国传统文学留下那么多的至美诗篇?(4)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凡有关“桃花”的词,多多少少都有些传奇而温暖的色泽,回应的是“春”的内涵。凡有桃花的诗文,无不让人沉醉其中,或是大美,或是深情,灿烂如云蒸霞蔚,柔软如痛饮醇醪。想大笑,想痛哭,面对着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山,一世的桃花。(5)有关桃花的诗,大家多少都能吟诵一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6)在所有有关桃花的文章里,最有影响的莫过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这里,桃花源被塑造成人类的理想家园,被历代吟诵,久久流传。好个“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此神仙居所,谁又不想一探究竟?而“桃花源”从此成为世外居所的代名词,也成为千千万万文人雅士作品的主题之一,连王维都要一试其笔,把诗化的“桃花源”点化为诗,使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7)大多数情况下,桃花却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这已经成为一种深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共识了。最早的大概就是《诗经》里的《桃夭》,这是吟诵新娘出嫁的诗,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一方面把美丽的新娘比喻成鲜艳的桃花,一方面也渲染了喜气洋洋的气氛。最早把爱情与桃花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大概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们民族的爱情便有了一丝粉红与香甜。(8)用桃花取悦爱人,并把相爱之情发挥到极致的,则必是黄药师。他为自己的爱人营造了一座桃花岛,这是他们的伊甸园。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黄药师和冯蘅琴瑟和鸣,相互厮守。黄药师对冯蘅的爱深情真挚,却又悲情满怀。冯蘅去世后,黄药师在陆上捕拿造船巧匠,打造了一艘花船,拟将妻子带上,驾船出海,当波涌舟碎之际,按玉箫吹起《碧海湖生曲》,与妻子一齐葬身方顷碧波间:……(9)号称“东邪”的他,竟是这般柔肠万分……(10)与桃花有关的凄美故事,当然还有李香君和侯朝宗的故事。《桃花扇》的爱情,超越了郎才女貌式的纯粹男女之情,香君的那一抹鲜血不仅仅是对爱情的坚守,更是对民族大义的坚守。如今,李香君已成为一种精神存在,她的故居,也成为人们凭吊古人,深发幽思之地,这便是《桃花扇》留给我们的遗产吧。(11)所以,当下,全世界都在把玫瑰当成爱情的象征时,我们中国人骨子里仍然是一束绽放开来或者含苞待放的桃花,那才是我们的情感使者。也许,只是由于她的季节性,才让四时绽放而最后人工培养的玫瑰鸠占鹊巢罢了。(12)当然,桃花代表的并不仅仅是爱情,也有友情,还有文人士大夫的高蹈情怀。(13)李白就受汪伦“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之约,来到泾县,虽然发现有诓骗自己的嫌疑,但毕竟为汪伦的热情招待而感动,于是便有了连开蒙儿童都能熟读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篇流传。(14)既然写到桃花,还有一首诗绕不开。这就是唐寅的《桃花庵歌》,“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已成为后世许多大人物标榜自我,特立独行时,常所引用的。“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并不似影视剧里那样风流倜傥,实际上他一生大多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史载,他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他的诗书画俱佳,因而“风流倜傥”是后人对他善意的描摹,抑或是对他应该有的生活的一种想象吧。他“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的高士风范,既表达了对陶令情操和生活的追慕,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态的不满。(15)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看怎么对待和处理我们的生活了。可以歌可以酒,可以诗可以游,如果没有踏歌而行的态度,也就不会出现文章开头的传奇故事和那“满谷桃花”了。10.简要概括桃花在古人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古人赋予了桃花哪些情感?11.简要分析开头段的作用。12.文章的语言典雅优美,请对下面划线句子加以赏析。想大笑,想痛哭,面对着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山,一世的桃花。13.文章(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内容加以具体分析。14.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古人的“踏歌而行”分别是怎样的人生态度?李香君的“踏歌而行”:坚守爱情坚守民族大义(1)石曼卿的“踏歌而行”:(2)陶渊明的“踏歌而行”:(3)黄药师的“踏歌而行”:(4)李白的“踏歌而行”:(5)唐寅的“踏歌而行”:15.有人认为文章末段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段必不可少,你怎样看呢?请结合相关内容阐明你的理由。三、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16.“宅”最初的意思是“住所、住宅”,后来网络上流行的热词“宅”是指“长期足不出户”。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对“宅”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请你以“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字以内。(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17.2020年的春天是不平常的。这个春天,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字以内。(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1.(1)案件

(2)以……为宝

把……当宝贝

(3)正

(4)即使2.C3.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4.(1)你难道没有看到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吗?(2)话如果说得对,对朝廷有益:话说的不对,也无损于国家政治。5.(1)唐太宗是一个识人用人、爱才惜才的人。唐太宗把魏征比作“良匠”,拒绝魏征辞职,解佩刀赠房玄龄和魏征;认为“虽亮无以抗”。(2)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谏、谦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把自己比作是需要磨砺的金属,并虚心听取魏征的建议。【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1)句意: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狱:案件。(2)句意:擅长冶炼金属的工匠把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觉得它宝贵。宝:以……为宝,把……当宝贝。(3)句意:朕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方:时间副词,正。(4)句意: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越他们。虽:即使。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代词,……的山。B.介词,把;介词,凭借。C.介词,两个都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D.代词,有的奏章;副词,有时候。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魏征实践仁义,以辅佐朕,想使朕达到尧、舜的地步,即使是诸葛亮也无法同他匹敌。“仁义”是“蹈履”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朕躬”是个固定词组,是天子的自称,做“弼”的宾语,“欲”的主语是“魏征”,故在二者之间断开。“尧舜”是“致之”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虽”是让步关系连词“即使”,一般在前面断开。最终划分为: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公”,对对方的尊称;“独”,难道;“何足”,哪里值得,即不值得;“贵”,珍贵。(2)“是”,正确;“为”,判断词,是;“非”,错误;“无损于政”,状语后置,于政无损,即对政治没有损害。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第一段“多病,辞职,帝曰:‘……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可见,唐太宗重视人才,对于魏征的请辞,褒奖其优点并拒绝其辞职要求。“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对于人才不吝夸奖与赏赐,有识人用人之能,爱人惜才之实。从“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帝厌之,欲加谯黜,征曰:‘……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可见,他把自己比作金属,把魏征比作良匠,并谦虚听取魏征的建议纳谏,可见他是一个善于纳谏、谦逊英明的君主。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贞观七年,魏征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天子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抓住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为身体多病,提出辞职。太宗说:“您难道没有看到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吗?擅长冶炼金属的工匠把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觉得它宝贵。朕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把卿比作好的工匠,而加以磨砺。卿虽有病,但还未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官职,态度更加坚决。有一天,太宗宴请群臣,皇帝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进献忠诚的劝告,纠正朕的过错,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魏征一人而已。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越他们!”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们两人。皇帝曾经问群臣说:“魏征与诸葛亮哪一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备将相的才干,魏征不能同他相比。”皇帝说:“魏征实践仁义,以辅佐朕,想使朕达到尧、舜的地步,即使是诸葛亮也无法同他匹敌。”当时进献密封的奏章的人很多,有的不切合世事,皇帝厌烦,想加以斥责。魏征说:“古时,尧设立诽谤之木,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密封的奏章,就是古时谤木制度的遗留吧!陛下想知道政事的得失,就应当听任人们进言。话说的对,对朝廷有益;话说的不对,无损于国家政治。”皇帝很高兴,对进献密封奏章的人都加以抚慰后才让他们离去。6.(1)引用孔子《论语》中君子的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引出了本文中心论点: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2)同时,首段孔子《论语》中的话,又作为道理论据,权威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7.举例论证,列举了林则徐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和谭嗣同直面保守派屠刀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担当是一种勇气”的分论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8.本段首先提出“担当是一种境界”的分论点;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证,举了范仲淹虽被贬却依然心怀天下苍生,保持着担当的崇高境界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又引用孔子的话,从反面进行道理论证,论证了一个人只想着小家庭,就不能成为真君子;最后得出结论,拥有胸怀天下的境界,才是更有价值的担当,才能流芳千古。9.B【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在文中作用的能力。首段引用《论语》中“君子”的“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点题的同时也亮出本文观点: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孔子作为“大圣人”,引用他的话语能够增强文章说服力,让《论语》相关内容成为本文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四段先提出论点“担当是一种勇气”,接着以“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列举林则徐、谭嗣同等人勇于承担责任,不趋避祸事,甚至甘于献出生命的事迹,证明“担当是一种勇气”的论点,从而论证中心论点。使用举例论证。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本段先提出“担当是一种境界”的论点,再举例“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正面论证“担当是一种境界”的观点;接着引用孔子的话“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这是反面论证,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甲】处论述的是“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必须符合“身处困境”和“依靠责任感克服困难”两个条件,其中①中,司马迁“饱受摧残”是深处困境,“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是责任感。【乙】中论述的是“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要求“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即不只是关注自己的个人命运,更关注天下、国家的命运,③中,杜甫个人身处困境,心中所想却是“天下寒士”,心怀天下苍生,符合要求。②中,李白虽然身处困境,可“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的内容并没有体现责任感,关注的也只是个人的前途命运。④中,庄子专注于自身的悠然安闲,没有体现责任感和心怀天下。故选B。10.存在:①“桃花”有传奇而温暖的色泽,回应的是“春”的内涵;②或是大美,或是深情,灿烂云蒸霞蔚,柔软如痛饮醇醪。(每点一分)情感:①“桃花源”被塑造成人类的理想家园,成为世外居所的代名词;②桃花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③桃花代表着真挚的友情;④桃花寄寓着文人士大夫的高蹈情怀。11.开头:以传奇故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文章的文学趣味,引出下文对桃花的抒写。12.示例:运用短句,以数量词的叠用和倒装句,将状语“面对着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山、一世的桃花”置于谓语“想大笑,想痛哭”之后,突出强调诗文的作者看到桃花的感受与情怀;由“一瓣”到“一山一世”,由特写到全景,由近及远,既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读来又富有韵律感,突出了桃花让人沉醉的特点。1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了上文“桃花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代表了黄药师的爱情”“代表了李香君的爱情”;并引出下文对“李白的友情”和“唐寅的高士风范”的描写。14.石曼卿:坚持自己的抱负、追求,坚持自己的爱好。陶渊明:坚守高洁的情操坚守理想率性而活黄药师:坚守自己的爱情用生命完成爱的承诺李白:坚守友情纵情洒脱唐寅:坚持自我自由恣意15.不能删去。末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内容上借桃花表达作者的感悟启示,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即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要以踏歌而行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我们的生活。【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凡有关桃花的诗词,多多少少都有些传奇而温暖的色泽,回应的是春的内涵。凡有桃花的诗文,无不让人沉醉其中,或是大美,或是深情,灿烂如云蒸霞蔚,柔软如痛饮醇醪”等内容可以概括桃花在古人心中的存在:①“桃花”有传奇而温暖的色泽,回应的是“春”的内涵;②或是大美,或是深情,灿烂云蒸霞蔚,柔软如痛饮醇醪。根据“在这里,桃花源被塑造成人类的理想家园,被历代吟诵,久久流传。而‘桃花源’从此成为世外居所的代名词,也成为千千万万文人雅士作品的主题之一”可知,此处“桃花源”被塑造成人类的理想家园,成为世外居所的代名词。从“大多数情况下,桃花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这已经成为一种深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共识了”可知,桃花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从“当然,桃花代表的并不仅仅是爱情,也有友情,还有文人士大夫的高蹈情怀”可知,桃花代表着真挚的友情,还寄寓着文人士大夫的高蹈情怀。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文章的第一段以在朋友圈看到的一段对石曼卿的故事开头,这段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常酒后拿起弓来,把数千个桃核儿当弹子,射入谷间。几年后,满谷桃花”,正是借这一传奇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文章增添了文学趣味。这一段提到了“满谷桃花”,点出了所要描写的对象,引出下文对桃花的抒写。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点句子的能力。文中画线句“想大笑,想痛哭,面对着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山,一世的桃花”一句中,作者首先在句子结构上做了改变,将状语“面对着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山、一世的桃花”置于谓语“想大笑,想痛哭”之后,这样做就突出了状语所描述的桃花的状态,从而突出强调诗文的作者看到桃花的感受与情怀。其次,这一句有多个短句构成,“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山,一世的桃花”中数量词的叠用,从“一瓣”到“一世的桃花”,从部分到整体,由特写到全景,由近及远,犹如电影镜头一般,既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同时,也在节奏上富有韵律感,让文章富有音乐的美感,从而突出了桃花让人沉醉的特点。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文章说到桃花所蕴含的意义,主要说了两种意义,一是“桃花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一是桃花代表友情和文人士大夫的高蹈情怀。而文章第(12)段恰恰就在文中描述桃花的这两种意义内容的中间,承接了上文“桃花是男女爱情的引子和象征”“代表了黄药师的爱情”“代表了李香君的爱情”,并引出下文对“李白的友情”和“唐寅的高士风范”的描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文章内容在过渡上更加平顺自然。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本题,主要是参考“李香君的‘踏歌而行’:坚守爱情坚守民族大义”的形式,根据文中人物事迹及性格特点写出相应的人生态度。以石曼卿为例,从文中“好酒不醉人亦侠气,也是位兵法家”“住隐山,常酒后拿起弓来,把数千个桃核儿当弹子,射入谷间”等内容可知,他虽然不被皇帝赏识,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抱负、追求,即使不能上战场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却“常酒后拿起弓来,把数千个桃核儿当弹子,射入谷间”,坚持自己的爱好。据此可以总结出他的人生态度。再以黄药师为例,从文中“黄药师对冯蘅的爱深情真挚,却又悲情满怀。冯蘅去世后,黄药师在陆上捕拿造船巧匠,打造了一艘花船,拟将妻子带上,驾船出海,当波涌舟碎之际,按玉箫吹起《碧海湖生曲》,与妻子一齐葬身方顷碧波间”等内容可知,他坚守自己的爱情,用生命完成爱的承诺。再看李白,受汪伦“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之约,来到泾县,并为汪伦的热情招待而感动,于是便有了连开蒙儿童都能熟读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篇流传。由此概括出:坚守友情,纵情洒脱。唐寅,“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可概括出:坚持自我,自由恣意。1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作者对全文做了总结,“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看怎么对待和处理我们的生活了”,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将人生的意义及对待人生的态度揭示出来,即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要以踏歌而行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我们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