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某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某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某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某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1工程根本资料说明1.1概况**市位于**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市**河穿越**市,黄河路—湨河入口段由于目前无河道整治工程,洪、枯水流路变化较大,主流顶冲点交替变化,造成沿河两岸毁田、塌园、毁地、塌房现象时有发生,给沿河两岸村庄公路带来很大的危害。并且由于**河沿岸尚未进行系统的截污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入河,加之向河道内倾倒垃圾,致使河内杂草丛生,泥沙淤积,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状况恶劣。因此,考虑**市开展需求,对该河段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兼顾左右岸、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规顺河槽,提高行洪能力,以到达防洪及保护两岸平安之目的。1.2工程任务从河道防洪、沿河两岸工农业开展对河道治理的要求考虑,本次**河河道整治从黄河路桥至湨河入口,全段长度1950米,主要任务如下:(1)强化河道弯曲边界,规顺洪水河槽,使其逐步稳定,有利于洪水的通畅渲泄,防御洪水泛滥,减少主流摆动范围,改善现有不利的河势。(2)通过河道整治,稳定岸线,加强堤岸,在水流顶冲下,防止及减轻河岸崩塌,保护沿河两岸耕地、公路及建筑物。1.3工程设计依据1.4工程地质1.4.1地形地貌工程区地貌为豫西北山地,地形比拟复杂,整治段位于**市区,四周有较多建筑物,交通便利。1.4.2地基土层本区土质主要由人工素填土、第四纪全新世冲积的粉质粘土、粉土及晚更新世粘性土、砂土等组成,成层状分布,其中粉土和粉质粘土在地表分布普遍。1.4.3地下水地下水由潜水及承压水组成,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粘性土,渗透系数及水量均不大,两岸地下水埋深5.7~6.6米,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位,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为地表水排泄地下水。另根据相邻场地地下水质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1.4.4不良地质作用与不良地质现象本次勘察在地表和勘察孔中内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和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古河道、暗浜、孤石、防空洞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埋藏物。1.5气象及水文资料**位于**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4°52′,东经112°57′℃℃℃。有效积温4633~4974℃,无霜期210天,年均日照时数2484小时。年均降水量552.4毫米,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等特征,全年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的7~9月份。现状条件下上游河道〔K1+550~K1+900〕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4m3/s,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29m3/s,下游河道〔K0+000~K1+550〕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41m3/s,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75m3/s。2整治方案2.1工程区现状**市**河穿越**市,目前,**河根本处于自然摆动状态,因河床抗冲能力较强,河道变形以横向展宽为主,造成河道弯曲加剧,形成较多典型的蜿蜒型河段,弯距较小,摆幅较大。由于目前河道整治工程较少,洪、枯水流路变化较大,主流顶冲点交替变化,造成沿河两岸毁田、塌园、毁地、塌房现象时有发生,给沿河两岸村庄公路带来很大的危害。黄河路—湨河入口段由于目前无河道整治工程。并且由于**河沿岸尚未进行系统的截污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入河,加之向河道内倾倒垃圾,致使河内杂草丛生,泥沙淤积,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状况恶劣。2.2整治目标结合本河道的实际情况,从河道防洪、沿河两岸工农业开展对河道治理的要求考虑,河道整治应到达的目标为:(1)逐步强化河湾边界,规顺洪水河槽,使其逐步稳定,有利于洪水的通畅渲泄,防御洪水泛滥,减少主流摆动范围,改善现有不利的河势,以到达有利于防洪保安之目的。(2)通过河道整治,逐步稳定洪水流路,控制河势,稳定岸线,采用边坡衬砌结合植草种树等生物措施,防止及减轻河岸崩塌,保护沿河两岸耕地及公路免遭大水淘冲之目的。2.3整治设计方案选定〔1〕断面形式选择河道整治横断面常采用矩形、梯形或复式断面。复式断面适用于河滩开阔的河道。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不需要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可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河属于小型泄洪排污河道,流量较小,不宜采用复式断面。梯形断面占地较小,结构简单实用,是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河道两岸保护范围用地,设置保护带,开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岸边边坡耕作,便于河道管理,确保堤防平安。矩形断面占地宽度最小,但两岸挡水墙投资及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本次设计中在全程采用矩形断面,主要是考虑到该段河岸有较多建筑物及企业用地,采用矩形断面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拆迁本钱,而且有利于河道整治后该河段穿越河道道路的铺设。(3)边坡衬砌方案河道坡降陡流速大,河床粉质土壤,耐冲力差,为减小河床变形,强化岸坡,顺畅宣泄洪水,矩形断面段两岸采用浆砌石挡土墙。3河道整治工程设计3.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确定****河河道整治工程等别为Ⅴ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新建堤防为2级堤防,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和临时性建筑物为五级。3.2设计根本资料河道断面按照50年一遇水位设计,100年一遇水位校核。上游河道〔K1+550~K1+900〕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4m3/s,100一遇洪峰流量为129m3/s,下游河道〔K0+000~K1+550〕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41m3/s,100一遇洪峰流量为175m3/s。河道设计控制点水位:治理段河道出口〔湨河入口,桩号0+000〕设计水位150.37m。3.2.2河段糙率经分析论证,确定本河段糙率采用值为0.027。3.2.3河道纵比降河道比降一般要求与沿线所经地面坡降相一致,防止大挖、大填方出现,同时也应与河道当前形态相协调,因势利导,主动控制流速,尽量减少沿河的侵蚀变形。治理河段的比降确定,还应考虑与上下游河道的衔接,经分析论证,确定本河段河床纵比降为4/1000。并在下游处与湨河河道进行衔接。3.3工程设计3.3.1河道横断面设计根据推算的设计洪水资料,过水能力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3-1)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R—水力半径〔m〕,,X为湿周;i—渠道纵比降;C—谢才系数,,n为渠道糙率。3.3.1.1主河道矩形断面水力试算根据主河道实际情况,拟设断面子槽底宽,糙率取0.027。50年一遇水位试算,初设水深h设=2.00m:A=B×h设×2.00=40.00m2X=B+2h设=20.0+2×R=A∕X=40.00/24.00==40/243/s3/s>Q50。50年一遇水位试算,初设水深2.30m:A=B×h设×2.09=m2X=B+2h设=20.0+2=24.18mR=A∕X3/s≈Q下游50,V亦满足不冲不淤流速校核(V不淤=1.5m/s,V不冲=4.0m/s)。根据以上断面试算过程,河道横断面设计成果见下表3-1。表3-1矩形水利断面计算水利要素年限底宽/m水深/m50年/(m³/s)100年/(m³/s)河道上游1042012920河道下游1412017520注:上游河道〔K1+550~K1+900〕,下游河道〔K0+000~K1+550〕。详细计算表格见附录1。3.3.1.2不冲不於校核不冲不於校核采用设计流量计算V=Q设/A(3-2)A=B×h设式中:V——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A——设计流量时的过水面积〔m2〕;B——底宽〔m〕;分别代入各设计段设计水位、流量、底宽计算流速;上游:V上=Q设/(B×h设)=104/(20.00×/s下游:V下=Q设/(B×h设)=141表3-2浆砌石不冲流速砌石浆砌石单层/(m³/s)—4双层/(m³/s)—5浆砌石料/(m³/s)4—6注:表格中的不冲流速对应R=1m时的不冲流速当R≠1时对应流速须乘以,对应取1/2—1/5。本次设计取1/4,对应的不冲流速如下表3-3。表3-3浆砌石不冲流速调整系数流速/(m³/s)系数流速/(m³/s)系数流速/(m³/s)2.8744.5955.7366.88在施工中采用浆砌石,取4m/s。所以对应流速比拟1.5m/s<V上=3.023m/s<4.4m/s;1.5m/s<V下=3.373m/s<4.59m/s;V亦满足不冲不淤流速校核(V不淤=1.5m/s)。河道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防洪工程的规模,因此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水面线的推算尤为重要,设计水面线是防洪工程建设的根本依据,设计洪水位用于确定工程顶部高程。采用《水工设计手册》推荐的河道水面线推算公式,即伯努里方程:(3-2)式中:、——上游断面的水位〔m〕、流速〔m/s〕;、——下游断面的水位〔m〕、流速〔m/s〕;——两断面间水头损失〔m〕,;——沿程水头损失〔m〕,;——沿程摩阻坡度,,为河道纵比降;——两断面流距〔m〕;——局部水头损失〔m〕,,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本河道水面线主要考虑沿程水头损失。本设计中河道无挡水建筑,故局部水头损失取=0m;取上游K1+500和K1+600断面计算,以K1+500断面所处水平面为参照面。其中9m,=3.023m/s,73m/s,4,=100m,g=9.8m³/s,=0m。将以上各值带入公式(3-2)可得:故可推得=0m。太行北路桥处K1+600断面的水位为+0=156.48m。以此类推,河道水面线推求成果见表3-4。表3-4河道水面线高程序号桩号河段长/mi河床高程/m设计水深/m设计流量设计水位/m1K0+0001001412K0+1001003K0+2001004K030001005K0+4001006K0+5001007K0+6001008K0+7001009K0+80010010K0+90010011K1+00010012K1+10010013K1+20010014K1+30010015K1+40010016K1+50010017K1+60010010918K1+70010019K1+80010020K1+90010021K1+950503.3.2河道堤防设计3.3.2.1堤身土料填筑标准与堤防沉降量河道堤身填筑时,应经济实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并满足防汛和管理的要求,一般选用河道开挖土筑堤。在土质的选用上应优先选用亚粘土,粘粒含量为15%~30%,塑性指数为10~20,土料填筑标准为压实度不小于0.92。根据《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对于一般堤段,堤防高度小于10m,且为压实土堤,堤防沉降量宜取堤高的3-8%,本工程新筑堤防堤高3.24-3.61m,设计以堤防平均提高的3%作为预留沉降量,即预留沉降量计算表如下表3-5。表3-5预留沉降量设计堤顶高度/m预留沉降标准/%预留沉降量/m上游30.10下游313.3.2.2堤顶高度设计设计堤顶高度=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堤顶超高按下式计算确定。Y=R+e+A(3-3)式中:Y—堤顶超高(m);R—设计波浪爬高(m);e—设计风雍增水高度(m),设计洪水中已包括风雍增水高度因素,故不另计算;A—平安加高(m)。〔1〕波浪爬高按照《堤防工程设计标准》附录C中公式C.3.1,当m=1.5~5.0时,波浪爬高按下式计算:(3-4)式中:—累积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根据护面类型按《堤防工程设计标准》表C.3.1确定,可查取=0.75;—经验系数,可根据v〔m/s〕、堤前水深d(m),重力加速度g(m/s2)组成的无维量v/,按《堤防工程设计标准》表C.3.1-2确定;v/=,故查取=1.17;—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可按《堤防工程设计标准》表C.3.1-3确定,对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13%;故查取=;m—斜坡坡率,本设计采用矩形断面,故采用m=0;—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可按《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公式C.1.2-1确定,公式见下;L—堤前波浪长度。可由平均波周期确定。与由下公式计算:(3-5)(3-6)式中:—平均波高,m;—平均波周期,s;V—计算风速,取风速为12m/s;F—风区长度,取100km;d—水域的平均水深,本次初设取2.09m;g—重力加速度,取9.81m³/s。将上值带入3-5及3-6公式,经计算得,=0.06m,=s。根据与L之间的公式关系,可试算得到L:(3-7)经试算L=m。由、、、m、、L等各要素数值,故波浪爬高:〔2〕平安加高参照《堤防工程设计标准》表2.2.1确定,二级堤防工程不允许越浪平安加高为0.8m。〔3〕堤顶超高堤顶超高为:Y=R+e+A=0.72+0+0.8=1.52m,故矩形断面堤顶高度为:+2=m;下游:1.52+2.09=3.61m;3.3.2.3挡土墙稳定分析本次河道设计采用挡土墙作为河道防护,需要做挡土墙稳定分析。〔1〕计算工况正常运用条件:堤后无水〔由于**河为洪、枯水流路变化较大,且年内多数时间为枯水期〕;〔2〕计算原理方法采用挡土墙验算软件进行挡土墙稳定计算。图3-1上游段挡土墙断面尺寸〔单位:m〕图3-2上游挡土墙演算程序截图图3-3挡土墙设计及计算程序结果截面图3-4下游段挡土墙断面尺寸〔单位:m〕图3-5下游挡土墙演算程序截图图3-6挡土墙设计及计算程序结果截图由以上演算结果知上游挡土墙、下游挡土墙在正常工况下均满足设计要求。3.3.3河道中心线设计中心线也称作整治线,是指河道经过整治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描述的是一种流路,给出了流路的大体平面位置,而不是某河段固定不变的水边线,中心线是确定工程布置的依据,也是确定河道整治工程的工程量及投资估算的根底。因此,中心线的拟定应在满足河道整治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整治河段的河势变化情况综合确定。(一)中心线确定原那么根据河道整治的总体目标,结合河道实际情况,在拟定规划中心线时,遵循以下原那么:(1)满足整治流量、整治河宽及排洪河槽宽度的要求,同时河湾要素平面几何尺度要比拟适宜,控导河势能力要强。(2)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及高滩陡坎,以减少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使现有工程和人工节点充分发挥作用,并为施工和管理创造有利条件。(3)尽量利用现状流路,以便修建工程,当河湾开展不理想,并有进一步恶化现象时,可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改善。(4)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流路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两岸的利益、工程设施尽可能在河道内修建,以减少工程占用良田。(5)较大支流汇入处,应充分考虑干支流流路的协调,防止由于支流入汇而干扰破坏规划流路现象的发生。整治段规划中心线布置见1/1000工程平面布置图。(二)规划中心线成果根据河道整治参数及中心线确定原那么,结合河道河势现状和沿河支流及沟道汇入情况,整治段从黄河路桥〔〕至湨河入口〔〕,全段长度1950米,共规划河湾处。河湾处特征点指标值见下表3-6。表3-6河湾特征点指标值圆弧弧长角度半径178.98°100240.52°100324.72°80485.47°100548.82°80〔三〕规划中心线合理性分析由于规划中心线的诸参数来源于现状河道主流线,且又是现状河道中的稳定河湾和直河段也在拟定中心线时得到利用,因而,规划中心线成果反映在造床作用下天然河道比拟稳定的外形,其河湾个数、弯曲率、弯道半径及中心角的变化范围等控制河道平面轮廓的主要参数与现状河道相近,因局部河段河湾开展不够理想,且有可能在大洪水时自由裁弯,因而在拟定中心线时,通过裁弯取顺,归顺流路。从1/1000布置图上看出,规划中心线相邻河湾间的迎溜、导溜、送溜关系良好,根本能到达有效地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目的。3.3.4河道护坡工程设计河道边坡护砌设计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防渗要求,参照和借鉴已有河道治理经验,结合**市自身特点,进行方案比拟。过水断面护砌方案对河道边坡护砌型式采用浆砌石护砌,**河河道坡降陡流速大,河床粉质土壤,耐冲力差,为减小河床变形,强化岸坡,顺畅宣泄洪水,通常水利工程护坡型式常采用的有草皮护坡、浆砌石护坡和混凝土护坡等三种型式。草皮护坡工程其优点是工程造价低,绿地面积大,施工简单,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两岸可与花卉结合景观可设计为许多种不同的造型,易到达一河一景的目标;但其缺点是防冲能力差,当河道满断面行洪时,糙率大。浆砌石护坡其优点是护坡型式较稳定,防冲能力相对较强,其缺点是工程造价稍高,护砌型式不太美观。混凝土护坡,其优点是护坡型式稳定,抗冲能力强,造型美观,较适用于坡高岸陡的河段;其缺点是工程造价高。经过综合比拟,河道采用矩形浆砌石挡土墙设计。3.3.5标准断面设计根据上述横断面水力计算及堤顶超高设计结果,并考虑到两岸护坡衬砌,确定标准设计断面如下。主河道标准断面:上游河底宽为20.0m,50年一遇设计水深m,100年一遇水深m,下游河底宽为20.0m,50年一遇设计水深m,100年一遇校核水深m,,浆砌石挡土墙迎水侧边坡1:,河底坡度为4/1000;,具体尺寸见图3-7、3-8所示。TOC\o"1-4"\h\u图3-7上游河道标准断面图〔单位:m〕图3-8上游河道标准断面图〔单位:m〕3.3.6细部结构设计〔1〕栏杆设计**河穿越**市,河道治理后形成市区的一处亮丽的滨河景观带,为居民提供了散步纳凉的好去处,从而提高城市品味和魅力。但鉴于平安方面的考虑应该在河道两岸堤顶内侧设置防护栏杆,另外出于经济考虑,本设计采用装配式不锈钢河道景观护栏,护栏设计为预制部件后装配整体。各部件尺寸及材料:立柱采用高标号C30混凝土,两柱子之间距离为m,柱子高1.07m,截面尺寸为17cm×17cm。柱子四角设4φ12纵筋,每隔150mm设置φ8的一级箍筋,两柱间采用管件装配成横栏,中间为耐风化材质的钢化玻璃填充同时兼做景区广告栏,长44cm,宽35cm,美观大方,两边各嵌入管件1.5cm。立柱底端预留cm钢筋头,通过浇筑和混凝土底座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增加了护栏的稳定性,底座底部边长19cm,顶部边长30cm,高19cm。〔2〕排水孔设计浆砌石挡土墙孔水孔,排水孔采用φ90mmUPVC管,排水孔入口设置反滤层。河道排水孔布置在断面处,分两层,第一层距河底m,第二层距河底线2.00m,两层呈梅花状交错布置。〔3〕伸缩缝设计河道两岸护坡沿纵向每隔15m设伸缩缝,缝宽5cm,沥青砂浆填缝,缝两侧铺设油毡层。有关细部结构设计的具体尺寸和装配请参见附图。

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富再创造过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给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根底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4.1施工条件4.1.1工程条件〔1〕工程位置与对外交通条件**河黄河路桥至湨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属于**市市区河道整治工程的一局部,工程区位于市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对外交通条件比拟便利,附近道路均能与省道和国道相通,建筑材料和设备可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由于施工期间通行车辆较多,为便于施工,对所经道路适当进行维修,并加强日常养护工作,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2〕工程内容该河段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有河道疏浚、堤防填筑、浆砌石挡土墙、堤顶硬化及绿化等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表4-1。表4-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工程工程实际挖方量/m³实际回填土方量/m³浆砌石量/m³柳树/株工程量15540878352411522600〔3〕水电供给及主要建筑材料来源由于工程区位于市区,工程区附近企事业单位较多,离河道近,施工用水、用电、用房均可就地解决,条件较好。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石料、砂等,可就近购入。汽油、柴油等燃料可在当地石油部门购置。4.1.2自然条件**市位于北纬35.05°,东经112.38°,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清楚,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有效积温4633~4974℃,无霜期219~231天,年均日照时数2484小时。年均降水量575~641毫米,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等特征,全年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的7~9月份。河道洪水由暴雨形成,年内最大洪水主要集中在6、7、8、9四个月,非汛期主要排泄污水,目前河道中污水排放量不多,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4.2施工准备工程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准备、施工现场准备。4.2.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具体有如下内容:〔1〕熟悉、审查设计图纸1、审查拟建工程的地点、建筑总平面图同国家、城市或地区规划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构建物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环卫、防火及美化城市方面的要求。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3、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局部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4、审查建筑总平面图与其它结构图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5、审查地基处理与根底设计同拟建工程地点的工程水文、地质等条件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与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管线之间的关系。6、明确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复核主要承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局部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7、明确建设期限、分期分批投产或交付使用的顺序和时间,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8、明确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筑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1、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烈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上下变化情况,含水层的厚度、流度、流向流量和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风和雷电等情况。2、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建设地区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地方能源和交通运输状况;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状况;当地生活供给、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地方消防、治安状况和参加施工单位的力量状况。〔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1、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是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组成局部之一。这是按照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施工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其取费标准,由施工单位编制确实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经济文件,它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结算、建设银行拨付工程价款、进行本钱核算、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2、编制施工预算。它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本钱支出、编制作业方案、考核用工、“两算”比照、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基层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4.2.2物资准备〔1〕材料准备1、根据施工预算、分局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材料、构〔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方案;2、根据各种物资需要量方案和合同,拟定运输方案,确保材料的顺利、及时进场。3、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材料按方案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和保管。4、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准备足够的模板、水泥等材料。5、编制材料需要方案,按月提出方案表,根据方案提前落实材料的订货,按方案组织进场。〔2〕机械机具准备1、施工机械设备应合理配套,以提高施工机械效率并按要求时间进场。2、施工机械设备分为长期使用设备和临时使用设备,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和需求陆续进场和退场,并保证不误施工。3、所有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都必须确保其完好率达100%,待维修设备一律不得进场。因材料进场是使用水上运输,要做好防潮措施,保证机械的完好。4、所有施工设备进场后都应进行维修保养〔新购设备除外〕,外刷油漆,统一编号。5、设备使用办理有关手续,坚持谁使用,谁付费,统一核算,设备的进、退场办理进退场手续。4.2.3劳动组织准备1、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要量方案要求,确定专业队伍,并建立队伍领导体系,使队组内部工人技术等级比例要合理,并满足劳动组合优化要求。2、根据劳动力需要量方案,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安排好工人进场后生活,然后组织上岗前培训。3、建立劳动组织部门。根据施工进度方案图统一安排每个阶段的施工人员数量、各专业人数比例、分工等。4、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按组织施工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混合施工队组、专业施工队组及其数量,制定出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方案。5、集结施工力量和组织劳动力进场。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方案,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平安、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6、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把本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清楚。7、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着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无章可循是危险的,有章不循同样危险。4.2.4施工现场准备1、中标后尽快落实施工配套条件,对现场原有的情况调查,进场后尽快安排现场控制网测量,搞好平面布置,搭设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2、为使现场使用合理,施工平面布置应有条理,尽量减少占用施工用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同时做到场容整齐清洁,道路畅通,符合防火平安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防止多个工种在同一场地、同一区域进行施工而相互牵制、相互干扰。施工平面设专人负责管理,使各项材料、机具等按已审定的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堆放。3、现场工程领导班子掌握现场动态情况,全面均衡安排,严格管理好施工总平面布置,确保施工方案贯彻实施。4、掌握气象资料,综合组织施工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季、大风天气的施工措施。5、根据施工总平面的安排,报建并搭设临时设施,安装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并调试完毕,经公司动力部、质安部检查验收后才投入使用,整理好材料堆放场地。6、搭设现场办公用房,施工临时设备、钢筋加工场、木工棚等施工及生活必须的设施。调查水电的供给能力,以便采取相应措施。7、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接通水、电源,储藏施工及消防用水,现场水电工根据方案要求,按平安操作规程敷设临时地下、地上水管和电线,将水、电送到各个用水用电施工地点,并做好现场排水工作。8、修通现场临时运输道路,施工场地硬地化。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就位,调试完毕。4.3主体工程施工4.3.1施工特点土方填筑采用装载机载运,8t自卸汽车和农用车运输,碾压机具应使用12t~15t平碾碾压。土方开挖以挖掘机为主,人工为辅。砂石料采用8t自卸汽车和农用车拉运,砌筑工程均采用人工砌筑。本次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1〕土方工程所占比重较大;〔2〕工程战线长,施工作业面宽广,有利于大型施工机械运作;〔3〕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对其它工程影响较小,可同时安排实施。4.3.2土方工程施工33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74kw推土机推平,74kw履带式拖拉机压实。土方回填时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土方压实度应到达0.92。多余土方就近摊平堆放在河道红线范围内,以备景观工程施工时用。4.3.3浆砌石工程施工浆砌块石护砌采用坐浆法人工砌筑,砂浆采用搅拌机拌制,胶轮翻斗车运料。〔1〕石料要求质量要符合标准要求,使用前必须用水湿润,并清洗外表附着的泥土和水锈,用大的块石砌角,石料大小搭配,砌筑体外表的块石厚度应不小于25cm,外露外表要平整,砌缝砂浆饱满。石质均匀,质地坚硬、不宜风化、无裂纹、无尖角薄边、黄皮等。〔2〕砌筑材料:砌筑采用Mu30,M7.5砂浆,要求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配制,所用水泥、砂、水材料质量标准应符合工程相应材料质量标准,砂子为中细砂,最大料径不大于5mm,砂浆全部采用机械拌和,时间为3-5min,随拌随用,一般应在2小时内用完。〔3〕砌筑1、砌体应为分层砌筑,砌筑砂浆饱满、密实,各砌层安放稳固。2、砌筑应注意错缝,不允许出现垂直通缝。3、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防止对下层砌体产生较大振动,如砌筑中断后恢复时,外表应加以清扫和湿润。4、砌体封顶时,应选用质地优良、块体较大的石料,作到封顶平整,巩固美观。〔4〕勾缝及养护1、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外表勾缝为平缝,勾缝前将灰缝剔深2cm左右,清扫冲洗,自上而下进行勾缝。2、浆砌体在砌筑12-18小时后及时体水养护或覆盖,保持外露灰缝湿润。4.3.4混凝土工程施工33机动翻斗车水平运输,综合运距200m以内,人工配合。混凝土震捣采用插入式震捣器与平板式震捣器结合,震捣密实。模板采用以钢模为主,非标准断面采用木模。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标准要求对材料的质量、规格、配合比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进行监督检查。混凝土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混凝土设计及施工标准。4.3.5雨期施工1、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设通讯专线。2、做好防雨,防滑、防冻材料的准备工作。3、施工区临时建设道路堆料场等必须有良好的防雨和抽排水措施,备好防雨抽水等材料和机具、并有紧急处理措施。4、浆砌石砌筑、混凝土浇筑严格按施工标准规定做好雨天防雨措施,雨水较大时停止混凝土、浆砌石的施工。5、做好运输道路的维护,采取有组织的排水系统,以保证雨期,汛期运输通畅。6、导管线、仓库要做好防雨防潮措施。4.4施工布置4.4.1施工布置原那么施工布置遵循以下原那么:〔1〕本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经济合理的原那么,集中布置生产、生活设施。〔2〕施工布置应尽量紧凑布置,节约用地,取土和弃土尽量利用荒地、滩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并不得阻碍行洪和引排水。〔3〕考虑工程的土方量大,且土方的开挖、土料的重返利用等因素,各种施工设施的布置,应能满足主体施工工艺要求,防止干扰,防止和减少料场的重复、往返运输,尽可能做到均衡生产。〔4〕考虑工程的建设顺序,各施工期之间工艺的衔接和施工的连续性,防止迁建、改建和重建。〔5〕尽量利用现有公路,减少施工道路临建工程量。〔6〕场地划分和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平安、防火、卫生、环境保护等规定。4.4.2施工场地布置本次河道整治的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开挖和堤防填筑及护坡工程,根据土方工程量的大小结合现场条件确定其施工布置。弃土区布置:开挖土方就近弃至河道两岸,作为筑堤土料及其它回填土方用。为减少土地占用,挖填品平衡后弃土区尽可能利用堤后空地、洼地及护堤地等。砂堆场布置:由于堤岸加固需大量的砂装进袋子里,为了提高速度,减少砂堆场到施工堤岸的距离。每在大约500米处设砂堆场一个。场地和临时设施布置:本工程的线路交通比拟方便,河道近邻大运一级公路,在附近有郭庄泉域管理处、团柏煤矿和霍州电厂等企事业单位,离河道近,施工用水、用电、用房均可就地解决,条件较好。砂石料场沿河道两侧结合施工导流分段布置。仓库可征集河谷内的现有民房内,施工房屋主要为生活办公用房和施工仓库,施工房屋布置在工程区内已征用的土地上。进场道路和场内道路:工程区位于市区,附近道路均能与省道和国道相通,对外交通十分便利。由于工程中没有超宽或超重的设备,因此,建筑材料和设备可直接采用公路运送至施工现场。场内交通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上述道路的维护,施工完毕后进行路面修复。4.5主体工程施工进度方案4.5.1编制原那么根据工程量分析和工期要求,施工时以中、小型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原那么,并考虑机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连续使用和通用的可能性,力求衔接合理,施工干扰最少,施工强度均衡。为尽快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时应合理组织施工、加强管理,确保工期落实可靠的原那么组织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和选用的施工方法及相应的施工机械,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SDJ338-89)和《堤防工程施工标准》(SL260-98)的有关规定,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方案。4.5.2施工进度安排〔1〕总体进度方案由于河道整治工程对洪水和季节要求高,一般都要求在枯水季节施工,拟安排在2009年3月开工,实际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通知开工或审批开工报告之日起计,总工期为180天。如发现某个分部工程施工滞后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进度到达10%时,那么总施工进度方案对各工序进行调整,赶回工期,保证在各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2〕各阶段进度方案该工程投资较大,疏挖河道施工难度大,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建议工程分三局部进行施工,第一局部为临时道路施工,第二局部为堤岸施工,第三局部为两岸草皮护坡工程以及岸上建筑物和景观绿化工程,局部工程可平行进行。施工准备阶段:方案14天,主要完成临时设施的搭设、材料机械的进场及测量放线的工作。临时道路局部:路基的挖、填各10天,淤泥软基处的砂桩施工10天,路基施工15天,基层、面层施工各10天,磨耗层施工5天。堤岸施工局部:河道围堰5天,清淤、土方开挖25天,边坡施工、衬砌45天,护栏安装10天。草皮护坡工程及景观绿化局部:移植及硬化堤顶20天,其他绿化5天。最后留7天的时间进行清场及竣工验收。施工中的材料供给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展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能按施工进度实施。因此,必须根据技术要求和施工进度方案,及时作好材料供给等项工作。

5环境保护设计5.1环境保护原那么及保护目标5.1.1环境保护原那么〔1〕减免或改善工程兴建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主要目标,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2〕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3〕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必须在各种设计专业间协调产生,从实际出发,使之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5.1.2环境保护目标本设计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5-1。表5-1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水环境控制施工河段近岸水域局部水污染,使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002〕Ⅲ类水标准大气环境采取措施使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噪声环境施工区处于市区,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一类标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治理度95%;宜林宜草区植被恢复系数9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25%以上人群健康加强周边居民及施工人缘的防疫、检疫,防止疫情的爆发流行,保护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身体健康5.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5.2.1设计依据〔1〕《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2〕《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国家方案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那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境局令第一号公布,1989年7月12日。5.2.2采用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l4848-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5.3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5.3.1主要有利影响〔1〕本工程和其它配套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河泄流能力及沿河主要堤防保护区、行蓄洪区的防洪标准;〔2〕通过综合治理将减小水土流失强度,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另外通过绿化美化建设,为当地群众和堤防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5.3.2主要不利影响〔1〕工程施工中挖压占地对当地土地资源有一定不利影响,局部农业生产将受到一定影响。〔2〕工程施工、新修道路等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局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会因此受到影响。〔3〕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三废"、噪声与交通运输等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施工时大量人员集中且生活条件较差,容易引起传染病的突发和流行。5.3.3评价结论总体上分析,本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抵御洪灾的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是巨大的,且具长效显著性。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并具有短期可逆性,只要认真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对策措施,不利影响可得到减轻或根本消除。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本工程既是防洪治灾的兴利工程,又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开展的环境工程,不存在制约工程实施的环境问题。从环境角度分析,本工程是可行的。5.4环境保护设计对工程施工、淹没、占地、工程运行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噪声防治、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人群健康保护提出以下保护措施。5.4.1水环境保护和预期治理效果保护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混凝土拌合、养护碱性废水以及其它可能产生的废水。根据不同类型的废水,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可能减少产生的危害。对于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在燃油机械车辆冲洗保养场所设置隔油池进行燃油机械、车辆冲洗含油废水的处理;生活污水可以不处理,直接排放到低洼地带,使污水下渗、蒸发,但生活区厕所内的粪便要及时去除用于农业生产。预期治理效果:本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废水排放量较小,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排放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时间段一级,不会对工程区地表水造成污染。5.4.2大气污染防治和预期治理效果保护措施:工程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的污染源主要有土方工程中产生的杨尘、燃油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针对施工期可能产生废气,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防治和减免措施。对于机械设备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发动机在正常、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及时更新油耗多、效率低、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设备和车辆;对于杨尘防护,要加强施工道路管理和养护,及时清理场地路面渣土,晴天和大风天气及时洒水,在粉尘污染严重的施工地段,给施工人员发放防尘面罩。预期治理效果:由于施工区域位于城区,空气质量较好,在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施工区环境空气不会受大的影响,但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5.4.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预期治理效果保护措施:本工程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工程弃土、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对工程弃土堆放于弃土场,工程结束后弃土场可以复耕。由于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中不含有毒害物质,填埋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门的临时存放地点,施工点应摆放垃圾收集装置,工程结束后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送往弃土区填埋,同时保证外表有大于1m厚的覆土,满足复耕条件。预期治理效果: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小,处理后不会对工程区环境造成污染。5.4.4噪声防治和预期治理效果噪声防治措施:根据本工程施工期可能产生的噪声根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和减免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见表5-2所示。预期治理效果:通过噪声源的控制措施,结合施工人员劳动保护措施,使施工的噪声影响减到最低。表5-2噪声防治措施噪声种类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规划使用布局,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在居民区等敏感地点禁止夜间施工;打桩机、推土机、挖土机等强噪声设备的操作人员应佩戴耳塞,加强身体防护;加强设备的管理维护,保持机械的润滑,减少噪声的产生。运输车辆尽量选用符合国家机动车噪声限制标准的车辆,严格控制使用喇叭,限制车速。在交通道路两侧设施警示牌,提醒司机降低车速和减少噪声。施工安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尽量少安排时间,施工时间要严格控制,夜间安排施工要尽量控制声强,减少噪声危害。5.4.5生态保护和预期治理效果工程的生态保护主要是采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为工程建设区,根据工程特征、施工工艺和特点以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将工程区划分成6个水土流失防治区,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生态保护:①堤防工程区:主体工程中已经设计了挡土墙工程护坡,堤顶两侧种植绿化带进行防护,中间为防汛路面,这些均已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不需再做水保措施;②弃土区:主体工程中弃土主要来自河道开挖的不能结合筑堤、筑围堰局部的多余弃土,为减少占地主体工程设计将弃土就近填在堤防背水侧的低洼地上,并将其平整,不需再考虑水保措施。③料场区:施工期应有临时挡栏、排水沟等设施,对料场开挖的表土要妥善保存,结束施工后应用表土回填夯实,外表翻松绿化;④河道开挖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挖河弃土优先用于筑新堤防,多余的土方和表土均弃于弃土场中。施工期间,主要防止多余的土方乱堆乱弃。⑤施工临建区:场地硬化,周边排水,尽量种植树木。施工结束后翻松、绿化土地,交还使用。⑥临时道路区:道路硬化,两侧排水,两侧栽植树木。施工结束后场地翻松、恢复植被。预期治理效果: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并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及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工程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得到逐步修复,其影响是可以承受的。5.4.6人群健康保护采取以下措施对施工人员以及周边人群进行保护。〔1〕加强施工期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治工作,施工人员进场之前要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严禁患有传染病人员进入工区,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2〕抓好环境卫生,将生活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3〕严格管理饮食卫生,确保工人饮食平安;〔4〕做好施工人员劳动保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平安。

6工程预算6.1预算内容本设计中工程预算完成的主要工程量有:土方开挖万m3,土方回填万m3,浆砌石m3,柳树2600株,工程估算总投资2539.2.万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1521.64万元,独立费用115.71万元,预备费95.91万元。6.2编制依据〔1〕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2〕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3〕按设计图标准计算的工程量。〔4〕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6.3根底价格6.3.1人工预算单价人工预算单价分为工长、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四档计算。根本工资标准按六类工资区,年应工作天数251工日,日工作时间8工时/工日。经计算,人工预算单价分别为:工长142.31元/工日,元/工时;高级工239.47元/工日,元/工时;中级工183.86元/工日,元/工时;初级工158.00元/工日,元/工时。6.3.2材料预算单价材料预算单价以**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和**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颁发的《**省郑州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2011年第4期〕为主进行计算。未列出的材料预算单价采用2007年第二季度**省郑州市区市场调查价。6.3.3机械使用费机械使用费主要依据《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2〕计算。6.4工程单价依据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规定,建筑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四局部组成。〔1〕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三局部组成。其中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按预算单价乘以定额用量计算;其它直接费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和其他,取费标准以直接费为根底,费率为建筑工程3%,安装工程4%。现场经费按河道工程现场经费费率计算,以直接费为根底,土方工程4%,石方工程6%,模板工程6%,砼浇筑工程6%,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7%,疏浚工程5%,其他工程5%。〔2〕间接费:按河道工程间接费费率计算,取费标准为直接工程费的9%。〔3〕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4〕税金: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和企业利润之和为计算根底,税率按建设工程在市区或县镇以外的,为3.22%。6.5独立费用〔1〕工程建设管理费包括建设单位开办费、建设单位经常费,按照建安量的2.4%计列。〔2〕生产准备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只计算生产及管理单位提前进场费和管理用具购置费,按照合计建安量的0.53%计列。〔3〕科研勘测设计费:包括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勘测费和设计费,总共取4.8%。〔4〕工程监理费:按照国家物价局和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工程监理费按照工程预算的百分比计收,费率为1.2~1.3%。〔5〕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取1.2%。〔6〕工程保险费按一至四局部投资合计的0.475%计列。6.6预备费根本预备费按工程费与独立费合计的5%计算。价差预备费不计列。6.7预算表格**河河道治理工程预算汇总表见表6-1。表6-1蟒河治理工程预算总表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单价(元)工程费土方开挖m³15540812.63土方回填m³783529.66浆砌石m³41152221.48C15砼垫层m³4693.5205.00栏杆管件4m30219144管件6m460035161000管件8m772850386400C30砼m³Φ12mm钢筋tΦ8mm箍筋t伸缩缝沥青砂浆m³71.21油毡m21424.1117反滤层反滤料m³1077石子m³2345212168细砂m³35112844928粗砂m³49215978288排水管UPVCΦ90mmm300026.0078000柳树株2600100260000临时工程%独立费工程建设管理费134628建设单位人员经常费112190工程管理经常费22438工程建设监理费%生产准备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其他费用工程保险费%其他税费%

7工程效益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开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开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河经过河道整治,到达了防洪、生态、休闲等目标。7.1防洪效益河道堤防的功能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汛,由于黄河路桥至湨河入口段河道年久失修,沿岸大量向河谷倾倒工业和民用垃圾,致使工程区河道缩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将会给**市造很大的经济损失。该工程实施后,大大提高了该河段泄洪能力,减轻沿河两岸地区的防汛压力,河道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到100年一遇,防洪效益十分显著。防洪工程的效益是不因修建防护工程而减少的洪灾损失作为效益,这种潜在效益通常难以计算,因此发挥效益分析是一个随机问题,具有不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本次防护工程分析由于缺少资料只能通过借鉴以往经济和地形地貌相似地区的假设干次轰动水洪水资料分析确定。调查得知,在修建防洪工程以前,20年一遇的洪水损失为0亿,50年一遇的洪水造成的损失为1.0亿,60是年一遇的洪水造成损失为2,7亿。百年一遇的洪水造成的损失为4.9亿。在修建以后百年一遇的洪水不成灾。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堤防工程的防洪效益,见表7-1。表7-1洪灾损失计算表工程情况洪水频率经济损失/亿元频率差/∆P/亿元∆P//万元年平均损失/万元年平均效益/万元无工程0156323323267有工程00000根据表7-1所列数据知,有堤防工程比无堤防工程年平均减少洪水损失323万,即年平均防洪效益b=323万。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在防洪保护区内的财产是逐年增加的,一旦遭遇淹没其单位面积上的损失值也是逐年递增的,考虑的防洪损失的年增长率j和经济分析的社会折现率i,进行动态经济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开展状况防洪效益年增长率j定为3%,社会折现率i分12%、7%两种进行计算和比拟,粗拟堤防工程的年维护费为10万,建设期为一年,正常运行期50年,计算期51年。防洪效益及费用现值及年值计算见表7-2、表7-3。表7-2堤防防洪效益及费用现值及年值计算〔i=12%〕年份投资/万元年运行费/万元年效益/万元20112539201210323×201310323ײ………………206110323×总现值25393250年值2539391注:1.投资现值K=2539万元,投资年值k=2539万元。2.年运行费的现值U=10×[P/A,i,n][P/F,i,m=1]=10××0.8929=74.1万元,年运行费的年值u=年运行费现值××0.12042=8.9万元。3.防洪效益现值B=〔++…+〕[P/F.i.m=1]=323×[P/F.i.m=1]=3250万元,防洪效益年值b=B[A/P,i,n=50]=3250×0.12042=391万元。由表7-2可求出该工程在计算期内的投资现值K=2539万元,年运行费的现值U=74.1万元,即该工程的费用现值C=K+U=2539+74.1=2613.1万元。该工程的防洪效益现值B=3250万元,经济净现值ENPV=B-C=636.9万元〔>0〕,效益费用比B/C=3250/2613.1=1.244(>1)。由此说明当社会折现率i=12%。该工程对国民经济是有利的。表7-3堤防防洪效益及费用现值及年值计算〔i=7%〕年份投资/万元年运行费/万元年效益/万元20112539201210323×201310323ײ………………206110323×总现值25391296872年值2539498注:1.投资现值K=2539万元,投资年值k=2539万元。2.年运行费的现值U=10×[P/A,i,n][P/F,i,m=1]=10××0.9346=129万元,年运行费的年值u=年运行费现值××0.12042=9.4万元。3.防洪效益现值B=〔++…+〕[P/F.i.m=1]=323×[P/F.i.m=1]=6872万元,防洪效益年值b=B[A/P,i,n=50]=3250×0.12042=498万元。由于水利建设工程在评价中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之于驱策和估计,许多数据难于准确定出。为了分析这些数据变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当采用社会折现率i=12%对防洪工程将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是,经济净现值ENPV=B-C=636.9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B/C=3250/2613.1=1.244(>1),因此初步认为该工程对国名经济有利,但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当采用社会折现率i=12%对防洪工程将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是,经济净现值ENPV=B-C=4204万元〔>0〕效益费用比B/C=6872/2668=2.576(>1).因此初步认为该工程对国名经济有利,同样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见表7-4。表7-4敏感性分析〔单位:万元〕社会折现率敏感性因素效益B费用C效益费用B/C经济净现值B-Ci=12%根本方案3250+B增加15%C减少15%+B增加20%C减少15%3900+i=7%根本方案68722668+4204B减少15%C增加15%+2773B减少20%C增加15%+由表7-4计算结果可知,当防洪工程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社会折现率i=7%,根本方案的B/C=2.576,B-C=4204万元,在费用C增加15%、效益减少15%-20%的情况下,B/C=-,B-C=+~+2773万元,说明当效益B和费用C两项主-1.756,B-C=万元,这说明该工程当社会折现率i=12%是对国民经济是有利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修建该工程能够可以很好的保护沿岸居民及工矿的财产平安,有较高的经济效益。7.2生态效益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河道建设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渴望见到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生态河道。河道治理工程配合草皮护坡以及堤顶道路绿化带,可增加植被,美化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附近沟道淤塞,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增强河道沿岸绿化。7.3社会效益以景观建设带动滨河开发也是最近许多城市河道建设的重点之一。在蟒河综合治理的根底上,加快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内河游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水系建设,从而带动中小河道整治和加快沿岸绿化景观建设,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目标。可以选择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人文历史景观丰富的河段启动景建设和旅游开发,并在市区形成中心水环。这样大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水土保持美化了环境,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吴持恭.水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P199-222。林益冬、孙保沭等.工程水文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P123-149。河海大学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第三版,P142-149,P331-336。卢廷浩.土力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P192-208。林益才.水工建筑物.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P386-396。魏山忠等.堤防工程施工工法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P36-9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1993。防洪标准.GB.50201-1994。00。堤防工程设计标准.GB.50286-1998。水利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标准.SL.72-199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SDT.338-1989。施熙灿.水利工程经济.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第三版。胡一三.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张俊华.河道整治及地方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附录-1矩形水力断面计算b底宽/mh设计水深/m湿周/mA过水面积m²R水利半径/mn糙率C谢齐系数i纵比降Q/(m³/s)20.001.0022200.909136.453443.96441.05210.950236.723247.54491.10220.991036.981251.22341.15231.031437.228354.99751.20241.071437.465458.86441.2525137.693262.82191.30261.150437.912366.86771.35271.189438.123570.99951.40281.228138.327275.21531.45291.266438.523979.51321.5023301.304338.714083.89121.55311.342038.898188.34751.60321.379339.076392.88041.65331.416339.249197.48821.70341.453039.4167102.16931.711.460339.4496103.11421.721.467639.48241.731.474939.5149105.01251.741.482139.5473105.96591.75351.489439.5794106.92221.80361.525439.7376111.74521.85371.561239.8913116.63711.90381.596640.0409121.59651.95391.631840.1865126.62181.961.638840.2152127.63471.971.645840.2437128.65021.981.652840.2721129.66831.991.659740.300392.0024401.666740.3284131.71202.05411.701240.4667136.86572.061.708140.4939137.90402.071.715040.5210138.94472.081.721940.5480139.98792.091.728740.5748141.03362.10421.735540.6015142.08172.15431.769540.7330147.35882.20441.803340.8614152.69592.25451.836740.9868158.09192.30461.869941.1093163.54572.35471.902841.2290169.05632.40481.935541.3461174.62262.411.942041.3692175.74252.421.948541.3922176.86452.431.954941.4151177.98882.441.961441.4379179.11522.45491.967941.4606180.2437附录-2工程量计算表桩号桩号实际挖方量/m³长度/m每段挖方量/m³实际回填土方量/m³长度/m每段填方量/m³实际浆砌石量/m³长度/m浆砌石量/m³10+00050134450438450108820+10010096641002944100217630+200112643328217640+30067844992217650+400108163008217660+50058884224217670+60066564080217680+700126083712217690+800859237762176100+90096960034562176111+000672030082176121+100665633922176131+2001024036482176141+300646445442176151+400755253122176161+500864054401920171+600544032641920181+700537634561920191+8006976384011920201+900812845441920合计1554087835241152附录3外文翻译英语原文(节选):中文译文:关于在枯燥田间条件下局部滴灌对土豆产量影响的水分利用问题的研究摘要用于灌溉的水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一种节水灌溉实践进行探索。局部根区枯燥(PRD)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策略,已经在很多农作物上进行了实验。本次试验研究了3种—201mm的灌溉用水接近田间持水量,在这2年时间里,使其保持相同的水分条件;,局部根区枯燥(局部根区枯燥)获得21.7毫米与140毫米的传统灌溉,在2004和2005年分别。由于2004年实验期的降雨,局部根区枯燥实验只在在短时间内只增加在晚块茎膨大和成熟阶段的产量。在2005年,局部根区枯燥实验强加在整个时期块茎膨大、块茎的成熟。本次局部根区枯燥实验的主要做法是在不同时间分别只灌溉土豆植株的一侧,时间间隔为5-10天。特别是在2005年,气孔导度是更低的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