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号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1页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号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2页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号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3页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号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4页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号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与老子

》说课稿2号第1页[说教材]《孔子与老子》是岳麓版高中历史第三册第一单元第1课内容。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及儒家思想发生、发展历程,“假如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头25前,去汲取孔子智慧”(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第2页[说教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过程与方法:经过对历史图片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阅读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孔子和老子主要思想;经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问答,体会孔子主张;领会孔子、老子思想对社会现实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自豪感。第3页教学重点:孔子政治、哲学、教育思想,老子政治思想。[说教材]教学难点:“仁”、“礼”、“中庸”思想内在联络。

第4页孔子、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要在一节课中把他们思想讲透,是一件难度极大事情,所以,教学方法和伎俩上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设备,补充相关史料,加强对孔子和老子知识直观记忆。

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为基础,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与感悟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观点,取得情感升华。[说教法]第5页[说学情]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并未深入包括,但有所了解。而且伴随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影响日益扩大以及儒家传统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往往又含有较强求知欲。

第6页[说学法]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所以在课前应让学生做充分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意识。

第7页[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分组及布置任务比如说全班有48人能够分成8组,由A组到H组,每组6人,然后给各组布置相同6个问题:(1)中国教师节是哪一天,世界教师节是哪一天?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域教师节呢?那么这些国家和地域教师节为何定那天呢?(2)孔子生平及其主要思想。(3)“仁”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礼”是什么意思?(4)到达礼方法是什么?“仁”和“礼”有什么内在关系?(5)老子生平及主要思想。(6)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Governagreatnationasyouwouldcookasmallfish”是什么意思?选自哪里?对现实有何意义?

第8页[说教学过程]

每小组都负担对上述6个问题研究,每个问题分别由小组中1人负担,第A组负担第1个问题同学简称A1,负担第2个问题同学简称A2,依这类推。再按负担问题分为6个新组,即A1、B1、……、H1为一组,A2、B2、……、H2为一组,依这类推。每一组都是负担同一个问题学生,可称为“教授组”,可得6个“教授组”,每组8个学生,教师把事先准备好资料发给“教授组”。包含图片、文章、图表等等。第9页[说教学过程]

2.课间合作:探究对应问题时,采取以下方案(1)进行“教授组”研究每个“教授组”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等方式讨论所负担问题,并达成一致意见。(2)“教授”讲解,小组讨论“教授组”组员各自返回原来小组,即原来A、B、……、H8个小组。由每个问题“教授”给其它同学讲解自己负担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对每个问题形成本小组意见。3.小组汇报4.归纳总结第10页[说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情境营造由教师节设疑导入,由小组说明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师节、马来西亚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尤其行政区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

第11页[说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其人由小组组员简练汇报孔子生平,其小组组员配合其汇报内容同时展示对应图片如: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二)孔子思想包含三个方面: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孔子政治学说包含“仁”学、“礼”学和“为政以德”三个方面,是孔子学说重点之一。孔子思想体系关键是“仁”和“礼”,经过幻灯展示三则与“仁”相关材料,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经过模拟对话、情景体验加强直观感知。第12页[说教学过程]

1.“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引导:从刚才对话,能够看出“仁”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爱人”?“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是在什么样社会背景下提出“仁”学说?统治者心存“仁”话会怎么做?孔子“仁”思想表现有哪些?第13页[说教学过程]

2.“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进而过渡:仁是内在一个美德和涵养,强调自律,但要改改造社会,强调自律是不够,这便有了礼。

第14页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孔子“礼”是什么意思?“到达礼方法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仁”和“礼”内在关系,说明“仁”是良好道德,“礼”是社会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外在约束;内“仁”方能外“礼”,外“礼”有助内“仁”,进而设疑:孔子关于“礼”主张值得必定吗?为何说它表达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进而明确其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对他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历史人物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能力。第15页同时过渡:仁与礼关系应该怎样把握呢?那还得有个方法,即中庸之道。关于中庸之道教材中

未包括,在处理上增加这一内容:

3.中庸

阅读材料:

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中庸,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说教学过程]

第16页进而教师引导:中庸,即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处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方法论,道德涵养最高境界。学生讨论活动:以何报怨?可能有以下几个结果: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不过按照儒家中庸思想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经过讨论深入了解中庸之道。[说教学过程]

第17页孔子鬼神观依然经过材料分析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说明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说教学过程]

第18页4、孔子教育思想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话。由一个小组同学列举孔子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在讨论中明确孔子思想历史地位。[说教学过程]

第19页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A.人民只知道政府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B.政府执政得到广大人民赞扬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政府假如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眼中,最好政府是第一个,这出乎普通人意料,老子思想真是非同寻常。进而过渡到第二目第20页二、老聃与《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

由小组汇报老子生平(情境创设,由小组组员展示图片)老师归纳总结:一件事情,一个东西,普通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说教学过程]

第21页(二)老子思想学生活动:小组汇报结果,归纳老子基本思想。1、“道”哲学概念2、辩证法思想3、无为而治政治思想[说教学过程]

第22页教师重点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难以用语言表示,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根源。道是老子哲学最高概念。)政治上“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说教学过程]

第23页古为今用假如说孔子学说对今天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观点能否利用于今天呢?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Governagreatnationasyouwouldcookasmallfish”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引发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想一想里根为何会引用老子治国主张?回到刚才选择题,深入了解为何老子认为最理想政府是无为而治政府。[说教学过程]

第24页板书设计第1课孔子和老子生平政治思想一、孔子哲学思想入世思想学说教育思想

对比生平政治思想二、老子思想学说哲学思想出世面对奴隶制度衰落两种不一样态度第25页【课后阅读思索】阅读《论语》和《老子》上网阅读评论孔子和老子文章,试比较二人思想异同。有些人认为孔子思想有保守之处,老子主张有消极地方,你看法呢?第26页【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和他们主张,到了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更是异彩纷呈,儒、墨、道、法、兵等家各执一词,自成一派。能够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时代,下节课我们接着探讨。第27页〖教学反思〗1.合作学习是本课一个特色。最显著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现有分工又有合作,组与组之间既表达个性又表达共性,在小组重新组合中知识得到重组和精细加工,在知识小组间转换中,组员取得了更丰富信息和提升,全班同学形成了一个纵横交织智力场,每个人都在这个智力场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同时也取得他人帮助,合作精华表达十分充分。第28页

2.在讲孔子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