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国大义,一往情深——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与妻书》教学设计【教材解析】《与妻书》为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的第二篇,人文主题是“抱负与使命”。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时代精神,关注时代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担当精神,从而达成“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的课程目标。《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问题意识,愿意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存在问题,但对于篇幅较长且情感细腻的文字,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认真品读,抓取关键语句作为情感突破口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人论世,通过观看微视频和阅读文字材料了解林觉民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熟知本文的写作背景;2.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重点)3.理解作者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难点)【设计意图】紧密围绕单元人文主题——使命与抱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革命先烈对家国深厚的爱,以及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宁愿舍弃小家的崇高献身精神。学习先烈,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先辈身上的这种爱国精神,担当精神,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并为伟大的理想努力奋斗。【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诵读批注、合作讨论、课堂练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创设为了更好地传承林觉民先烈的革命精神,当地政府拟对林觉民故居进行升级改造,邀请你来参与展厅的设计。(出示林觉民故居相关图片,以便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在正式教学前,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有代入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二、教学活动【任务一】设计展厅前言展厅前言,相当于展览的序,是参观者在开始展览前会看到的一段话。一般与展览内容、形式、布展理念等相关,使人对展览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前言这是一封___________的_________家书,在这封书信里,你将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速读课文和了解相应背景的基础上,来回答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同时对学生信息的概括提炼能力进行训练。【任务二】细看展品悟深情出示林觉民写《与妻书》的方巾图片,让学生通过方巾上的字迹、书写排布来品悟,林觉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方巾上的字迹由一开始较大逐渐变为蝇头小字,行距也越加紧凑,这都说明在写此份书信之时,林觉民的内心情感如波涛汹涌,有万千话语想要说出口,有太多对妻子的不舍,有对国家的大爱,凡此种种皆从字迹当中流露出来。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对照实物,发挥合理想象,深入林觉民的内心,去体悟其内心的情感变化,可以更好地感受作者心中的“深情”。【任务三】情声微吟朗读亭《与妻书》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书”“千古第一情书”“世界上最美的情书”,为了更直观地让游客体会到文中的深情,在林觉民故居内拟修建一座朗读亭,你会在朗读亭录制哪个句子的朗读?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品位。本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朗读文本,找出最触动人心的深情文字,并进行配乐朗读。如“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等句子,去理解作者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做到了两种爱的统一,进而突破教学难点。【任务四】撰写展厅结束语展厅结束语,是展厅的最后一个部分,会对这次展出进行凝练的总结和立意的升华。作为当代青年,你会留下什么话题遥寄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呢?结语一封《与妻书》,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通过撰写结语,一方面是对本文主旨的概括,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能够以先烈为榜样,厚植家国情怀,肩负使命担当。小结《与妻书》更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美情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一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课后作业】参观林觉民故居后,你被林觉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品质所打动,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林觉民故居,请为林觉民故居写一则宣传语。【设计意图】学习情境要贯穿教学始终,通过上述教学任务的达成,学生对林觉民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其作出的选择也有了深入理解,通过撰写宣传语,一方面是锻炼学生对这种认识和理解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深化对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反思】总的来说,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围绕具体到学习任务,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课堂气氛活跃,顺利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但面对篇幅较长的文本,部分学生还是课前的预习落实不到位,导致不能跟上课堂的节奏,探究问题也都是泛泛而谈,都说明没有深入地走进作者,走进文本,今后在课前预习方面,还是要加强,但预习不应该是口头布置给学生,还应该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支架,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完成与文本的第一次接触。同时,我也认识到,类似于《与妻书》这样深情的文字,我们也绝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在课堂上完成教学,还应该让学生透过本课,看到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如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