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_第1页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_第2页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_第3页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_第4页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摘要: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曾做过大学教师,并担任过浙江大学校长,为浙江大学赢得了“东方的剑桥”的美誉。他在浙大长达13年的任职期间,参加并主持了许多学术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大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注重实施通才教育。本文主要分析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总结竺可桢在浙大任职期间通才教育的具体实施。关键词: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启示一、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一)社会背景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北洋时代的军阀混战、中央政府软弱的现实,为新生的现代思想、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在大规模引进西学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背景下,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家群体作为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主要传播者,大规模地输入了西方大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初步奠定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等现代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但这样的局面在国民政府1927年定都南京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南京政府为了重建国家权威,推行党化教育。抗战后国民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的控制。随着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教育风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自由主义导向国家主义,由教育独立转向党化教育,由个人本位导向社会本位。1938年陈立夫就职教育部,通过了《文理法三学院各系整理办法草案》,规定了课程整理的三条原则和九点要项,强化了对大学课程的管理。1938年9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课程会议,公布了《文理法三学院共同科目表》、《农工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集中体现了通才教育思想。大学本科教学注重三种训练:一是工具科目的训练,国文英文;二是文化训练史地和社会科学;三是科学训练如数理化博物地质等,通才教育具体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当时所办的大学以设文、理、法三学院,或兼有商、工、农、医一科到两科的综合性大学为主。这是因为民国以后,由于文科培养成本低,毕业从政为官者多,文、法、商科的比例大大超过理、农、工、医等实用学科。在发展经济和抗战建国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从国家功利主义出发,不断纠正“重文轻实”的倾向,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科学实验、培养生产能力、养成职业技能,引发了高等教育界对大学培养目标到底是培养什么样人才的争论。(二)竺可桢的留学经历竺可桢于1910年赴美留学,由此开始了其长达八年的西式教育之旅。1913年从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竺可桢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竺可桢就读哈佛时,正是哈佛大学发展迅速、开始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重要时期。当时,哈佛大学正在进行选修制改革,从自由选修制转变为主辅修制度,“要求学生毕业的16门课当中,必须有6门是主修某一学科或领域……其他4门则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数学四个门类中各选修一科,另外6门让学生自由选修”。这一制度的实行使得哈佛学子的专业基础和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在八年留学生涯中,竺可桢不仅在专业上成果卓著,更经历了西方大学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全新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哈佛的通识教育给竺可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此他曾经在日记当中写到:“晚阅哈佛关于通人教育的报告,第二章54页谓:所谓通人教育,其目的在使民主国之国民能对于选人、择业知所取舍。通人教育不能使人为良医、大律师,但能使人与医生、律师接谈以后,知其良莠。”在竺可桢看来,培养专门人才固然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但大学精神的另一要义则在于使学生通达多个学科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正是竺可桢对哈佛通识教育的体验和哲思,为他主政浙大期间的通才教育改革开启了思想的源流。(三)其他通才教育思想家的影响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奠基者蔡元培,提出要培养融通文理的“硕学宏材”,要“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并在北大实行了废科设系、确立选修制、教授治校等措施,促进北大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对其他大学和教育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一书中,论述了其通才教育思想。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指出几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大通病就是通才教育不足;并认为实施通才教育的两条途径,延缓分院系的年限在第一学年增设通识教育课程。竺可桢很信任和尊重蔡元培,竺可桢做校长之前曾专门去找蔡元培征求意见。竺可桢对蔡元培办理北京大学的经验是非常认可和推崇的。竺可桢认为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能包涵万流,包罗万象,和蔡元培认为的大学应该兼容并包的思想是共通的。除了蔡元培,梅贻琦还有潘光旦、冯友兰等等当时社会和教育界的知名大家都提倡通才教育。这些声音不能不引起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的思考。此外,浙大本校的教授也有很多论及提倡现代教育思想的。做过浙大训导长的费巩认为当时的教育师生关系太疏,教育太过于注重技术的传授,忽略了人格的陶冶,故他主张实行导师制。浙大教育系主任陈立也认为大学不能全为了传授纯粹的知识,大学的理想应该是作育通人,应该是全人格的教育,否则便是病态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教育。郑晓沧结合英、德教育的培养目标,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士”和“君子”的涵义,认为中国应该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兼“士”的人格修养和“君子”的学问修养,应该是知识和人格修养完美结合的教育。这些思想和竺可桢的教育思想相同或相近,是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的重要补充。二、通才教育培养目标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绝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而主要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任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领导人才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能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就较早地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基于对大学目标的界定,竺可桢重视大学通才教育。竺可桢在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第一次演说中指出:“大学所实施的教育,本来不只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以期学者有自动追求知识不断研究的能力。”在他看来,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因为它包含多种学科。各种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才能使学术各科共同发展。要培养日后能担当的起建国重任的领导人才,不能单教专门技术,但只“侧重应用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实不谋道德办法”。因此他主张大学内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但是侧重于实施通才教育。三、竺可桢通才教育的核心理念——求是1.“求是”态度。就是不盲从迷信,不附和;不主观武断,不蛮横;保持清醒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头脑。他常对学生说:老师的话,你们不要当作金科玉律,不要盲从。他认为,学校要求学生轻信老师是很危险的。“一个民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民,特别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没有科学头脑,轻信、盲从,这样的民族就有亡国的危险。”2.“求是”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的内容、科学的方法可以随时随地改换,但科学的精神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另外还包括探索真理的奋斗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牺牲精神。他常以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徐霞客、孙中山、文天祥等人的事迹教育学生。他认为这些中外名人重真理、一生奋斗,为了真理不怕贫穷、唾骂,不怕囚禁、逆境,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求是”精神。3.“求是”途径。就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他说:“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四、通才教育在浙大的具体实践1.造就英才,重视基础课程。他重视基础课程,造就英才必须使之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他将数学、物理、化学、英文、国文、生物、通史都定为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开设课程共修科目修读学分学年安排备注三民主义4第一学年国文6第一学年英文6第一学年自然科学6第一学年包括地学通论、普通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或普通理化任选一种社会科学6第二学年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或人文地理,任选一种中国通史6第一学年哲学概论6第一学年理则学西洋通史中国地理总论464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二学年任课教师他认为“大学一、二年级中,工学院自宜打定数理良好基础,文法等院自宜重视文学,经济以及中外历史,以备专精。虽然彼此不可偏废,仍宜互相切磋,不限学院,庶几智识广博,而兴趣亦可昂然”。浙江大学研究室编,浙大教育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59他要求各系必须安排一流的教授来开基础课程(见下表),足以看出对大学基础教育的重视。浙江大学研究室编,浙大教育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59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和相应的任课老师表基础课程国文数学物理普通化学中国通史生物学任课老师祝文白苏步青钱宝琮王淦昌朱福忻周厚福储润科谭其骧蔡堡2.采用学分制,实施跨院系选修和主辅修制度。采用学分制,并把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学生除本系课程外,自二年级起也要选修其他学科的的训练。鼓励学生跨院跨系选修课程,选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于是,文学院的学生选读微积分、地学通论和物理等课程,理工科学生经常选读唐诗宋词,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打破了文理壁垒森严的局面。有的学院还建立主辅修制度,如化学系学生一般选择物理系或化学系为辅系,物理系学生辅修生物系,农业化学系学生辅修化工系等,加强了文理间的渗透、综合,以达到精通本学科,旁通他学科的效果。3.倡导体育锻炼和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竺可桢倡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文体活动,以达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既有益于增强体质,也有助于提高读书做事之效能,浙大将体育课定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且规定体育不及格者不得毕业。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可以陶冶品德、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为此竺可桢还聘请画家丰子恺开设艺术欣赏课,声学家沈思岩开设音乐欣赏课等。在他的倡导感染下,以理工科为主的浙江大学弥漫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竺可桢重视通过各种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他不但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而且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4.教学管理上,实行导师制。竺可桢刚担任校长时就尖锐地指出:“目前我国大学有一种极坏的现象,就是教师在校上课,退了讲堂以后,就与学生分手不见面,这种教而不训的制度,急应改良。”转引自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236页改良的方法就是借鉴剑桥、牛津的做法,实施导师制。导师制规定,采取师生自愿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不仅要辅导学业,还要指导学生的品德等,对学生全面负责。一二年级教为学之道,偏重道德修养;三四年级侧重专业指导,转引自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236页5.学校管理上,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当时的浙大各院院长、系主任、教务长等要职,都是聘请德才兼备的教授担任。在处理学校事务时,先征求教授们的意见,由大家集体讨论决断,如出现意见不一致时,则集体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竺可桢推崇学术自由,他的“教授之灵魂论”与蔡元培在北大所倡导的“兼容并包”、“民主办学”思想一脉相承。五、启示(一)本土与西方结合浙江大学卓越的通才教育实践不仅是竺可桢自身成功再造哈佛通识教育思想的有力明证,同时也是他的通才教育思想本土化实践的代表成果。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在借鉴西方思想和理论方面成就卓著,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教育理论研究,但如何将其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教育思想理论进行再造,在中国本土加以实践,形成适合中国自身的教育实践模式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历史与现实结合竺可桢结合我国的历史现实与时代背景,把中国传统书院精神与现代大学组织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通才教育思想。这无疑给我们现在实施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路径。(三)思想与实践结合教育界历来不乏新思想和新理论,但真正实施下去的却没有多少,竺可桢的通才教育可谓教育思想和实践贯通融合的经典之作。从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的萌生、发展和成熟,到在浙大部署力促通才教育的三大战略,达到培养通才之目的。只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成实践,才能实现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教育思想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 参考文献[1]竺可桢著.竺可桢日记(第一册)[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竺可桢著.竺可桢文集,科学技术出版社[M].1979年版.[3]竺可桢著.竺可桢日记(第二册)[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4]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5]许迈进.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办学实践的影响和作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办学历史透视[J].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12-14.[6]文胜利:竺可桢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J].载《现代大学教育》,2002(6):81-85.[7]朱雯,秦炜炜.竺可桢的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涵[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