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考试重点与难点_第1页
注册考试重点与难点_第2页
注册考试重点与难点_第3页
注册考试重点与难点_第4页
注册考试重点与难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供暖 41. 热量计安装位置 42. 水的热容量C=4.187KJ/kg.℃ 43. 《地面辐射采暖技术规程》P42之B.3.3:铜管系统下游管段不宜使用钢管等其他非铜金属管道。 44. 《空调工程》P398:非圆风口的当量直径 45. 关于建筑采暖热媒的规定 46. 散热器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47. 对数平均温差(《供热工程》P210) 48. 散热器面积计算(《供热工程》P45) 49. 不同供暖系统散热器材质选择 410. 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红宝书》P425) 411. 热力站热交换器设置的有关规定 412. 水的自然冷却对热水采暖系统的影响 513. 不等温降水力计算方法(《供热计量技术》P143) 514. 管路阻抗及其变化 515. 采暖系统混水装置的选择(《热网规》P42) 616. 不同材料绝热层厚度确定(《新措施》P252) 617. 不同水质要求 618. 干式凝水管、湿式凝水管(供热工程P128) 619.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的排气(供热工程P131) 620.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凝结水管在无止回功能的疏水器后上抬时,应设止回阀(参见《供热工程》P133之图5-11)。 721. 锅炉燃料选择(《新措施》P185之8.1.2) 722. 关于住宅小区锅炉房设置的有关规定 723. 关于居住建筑内部得热的处理 724. Z-1-93 725. 关于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 726. 关于暖风机采暖 727. 围护结构壁面温度的求法(《传热学》P31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P12,也可参考《红宝书》P252) 828. Z-3-194 829. 疏水器的类型、原理与特点 830. 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供热工程》P26) 831. 地源热泵系统最大释热量与最大吸热量(《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42) 8通风 101. 塔式高层建筑(住宅设计规范2.0.21) 102. 1PPM 103. 空气的质量热容:C=1.01kJ/(kg·℃) 104. 空气标准状态 105. 不同温度t下空气密度 106. 将Vt换算为标准状态下气体体积V0(《通风工程》P310) 107. 标准状态下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换算(通风空调P14) 108. VOC(《民建暖规宣贯教材》P88) 109. 全面排风方式消除室内余热时通风量计算(新措施P56-4.1.5) 1010. 送风式送风柜的送风量(《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8) 1011. 空气动力阴影区计算(考试教材P137) 1012. 局部排气罩阻力及风量测定(通风工程P344-345) 1013. 除尘器分级效率及总效率计算(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P59) 1014. 袋式除尘器的漏风率(《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P5) 1115. 旋风除尘器结构按相似尺寸比例增加,其压力损失几乎无影响,但效率要降低;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与其进口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袋式除尘器过滤层压力损失与过滤速度成正比(《历年仿真题》2-148)。 1116. 电机转速与电源频率关系及泵或风机流量、扬程及功率与转速关系 1117. 水泵或风机的功率计算(《液体输配管网》P151) 1118. 泵效率(《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P2) 1119. 风机的轴功率及配电机功率(红宝书P1185) 1120. 风机的比转数(红宝书P1190) 1221. 使用条件改变后风机性能换算(红宝书P1191) 1222. 通风机性能参数变化关系(《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289) 1223. 消声器的分类 1324. 通风机的声功率级(dB)(《新措施》P248) 1425. 多台风机联合工作时的总声功率级(《新措施》P250) 1426. 声音声压级的叠加(《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290) 1427. 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火阀动作温度 1429. 防火阀、排烟阀分类及性能(建规P352) 1531. 燃油燃气锅炉房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筑物耐火等级(《红宝书》P928) 1532. 关于自然通风中和面位置变化(《通风工程》P44) 1533. 公路隧道通风(《通风工程》P117) 1534. 空气排放速率计算(Z-11-PM7) 16空调 171. 空调房间内回风口人位置,对气流组织影响比较小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离开风口距离增加,吸风速度呈距离的二次方衰减。 172. 阿基米德数Ar(《空气调节》P153) 173. 有送风温升的二次回风各状态点的确定(见《空调工程》P209及Z-11-AM14) 174. 已知空气温度和含湿量,求空气的比焓(《空调工程》P18、Z-3-169) 175. 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态参数(《空调工程》P30) 176. 表面蓄热系数 177. PMV,PPD 178. 风机盘管冷量计算公式 179. 关于潮湿房间规定(《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P8) 1710. 一次回风集中空调系统,在夏季由于新风的进入所引起的新风冷负荷是新风质量流量与新风室外状态点与室内状态点焓差的乘积。(Z-3-42,《空调工程》P198) 1711. 关于过渡季(见《公建节能规》P59) 1712. 空调冷凝水管径选择表见《暖规》P302。 1713. Z-3-77 1714. 洁净厂房生产工作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洁净规》P24。 1815. 过滤器的面速和滤速(《空气洁净技术》P49) 1816. 非单向流洁净室稳定的含尘浓度计算《空气洁净技术》P121 1817. 室内人员发尘量《空气洁净技术》P138 1818. FFU的送风含尘浓度《空气洁净技术》P138 1819. 洁净室的换气次数《空气洁净技术》P139 1820. 《暖规》P69之6.6.12: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应按终阻力计算。 1821. Z-3-203 1922. 关于空调设计内外分区(《公建节能规》P60) 1923. Z-3-103 1924. Z-3-111 1925. 关于风盘新风 1926. 变新风比焓值控制 1927.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使用要求 2028. 热水空气加热器的防冻措施(《新措施》P87) 2029. 关于冷却塔供冷要求《新措施》P160 2030. 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公建节能》P4) 2031. Z-3-148 2032. 置换通风的特点及要求见《红宝书》P1928及《新措施》P84。 2033. 保冷材料的导热系数(《暖规》P182) 2034. 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公建节能》P33 2035. 保温/冷材料的氧指数、烟密度指数和湿阻因子 2136. Z-3-188 2137. 湿膜加湿器的饱和效率(《新措施》P88) 2138. 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效率(《新措施》P65) 2139. 空气管道的传热损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209) 2140. 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新措施》P98) 2241. 关于冷水机组循环水泵位置(《新措施》P95) 224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关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论述 2243. 空调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空调工程》P577) 2444. 冷却水监测与控制(《空调工程》P578) 2445. 空调冷水变流量系统和定流量系统(《空气调节》P430) 2446. 关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平衡管设置要求 2547. 空调水系统负荷侧空调末端设备的能量调节方法(《空气调节》P431) 2548.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空气调节》P432) 2549. 空调区计算冷负荷《红宝书》P1560 2550. 空调建筑的计算冷负荷 2551. 空调系统的计算冷负荷 2652. 空调冷源的计算冷负荷 26制冷 271. 干式蒸发器、湿式蒸发器(《制冷术语》P10) 272. 不同蒸发器的节流装置特性见《新措施》P135。 273. 冷凝器的传热系数计算(《制冷原理与应用》P156) 274. 常用制冷机/压缩机优缺点比较(《红宝书》P2262) 275. 制冷压缩机功率、效率及取值(《红宝书》P2267、Z-4-103) 276. 压缩机无级调节和有级调节、直接驱动与齿轮驱动对比(《红宝书》P2277) 277. ARI? 278. 热气旁通能量调节(《制冷技术》P248) 279. 带有经济器(省功器)的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原理与应用》P90) 2810. 热气融霜(《制冷技术》P250) 2811. 回热循环与制冷剂蒸气过热对制冷性能影响(《制冷技术》P62) 2812. 制冷剂环境评价指标见《新措施》P136。 2913. 制冷剂的热力学特性 2914. 制冷系统制冷剂管路坡度及要求见Z-4-72。 2915. 制冷系统冷间设备供液方式(《制冷技术》P362,《制冷技术与应用》P194) 2916. 氨制冷系统的几个特点 2917. 氟利昂制冷系统 3018.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制冷技术与应用》P60) 3119. 有机制冷剂压缩机名义工况、无机制冷剂压缩机名义工况、有机制冷剂压缩机工况使用范围及无机制冷剂压缩机工况使用范围见《制冷技术》P117-118。 3120. 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容量的确定,应按照设计工况,对室外机的制冷(热)能力进行室内外温度、室内外负荷比、冷媒管长和高差、融霜等修正。(《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P6) 3121.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P3:多联空调机组按使用气候环境分为: 312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量调节(《红宝书》P1698) 312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次能耗与其他冷机的比较(《制冷原理与应用》P307、Z-4-109) 3124.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热力系数ξ(《制冷技术与应用》P239) 3225. 溴化锂冷水机组系统真空运行,属压力容器,其制冷量增加,热力系数未必增加。 3226. 溴化锂吸收液技术指标见《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P15;双工况制冷机COP见《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P33;冷却水质要求见《蒸气压缩循环冷水机组:工业或商业用冷水(热泵)机组》P20。 3227.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设备内,低压部分压力很低,处于低压部分的蒸发器和吸收器的压缩与绝对大气压力的比值为多少?(Z-1-34) 3228. 燃气锅炉燃气系统放散管要求见《新措施》P224;直燃机房燃气系统设计见《新措施》P156,燃气放散管要求见6.5.9-5。 3229. 分体式空调器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不能进行制热工况运行,主要原因是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致使压缩机不能正常运行。(Z-4-14) 3230. 盘管式蓄冰系统(内融冰、外融冰)(《蓄冷技术规程》P2) 3231. 冰蓄冷系统采用冷机优先策略可最大幅度节约运行费用。(该说法错误) 3232. 冷库制冷系统中氨泵流量与扬程确定(《冷库规》P32) 3333. 冷库围护结构最小热阻计算(《制冷技术与应用》P191,算例见Z-4-115) 3334. 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及是否结露的验算见Z-4-121。 3335. 装配式冷库实际采用隔热层材料导热系数应为多少?(Z-4-32) 33电工学 351. 传感器(《暖通自动化》P40) 3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及旋转磁场的转速(《电工学》P122) 353. 转子转动原理和转差率 354. 电动机的起动(《电工学》P128) 35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 366. 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电工学》P287) 367.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电工学》P287) 378. 数字电路的特点 379. 主电路与控制电路 3710. 接触器 3711. 主接线图和副接线图 3712. 传统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特点(《楼宇电器控制》P263) 3713. 可编程控制器特点 3814. DDC(《空调工程》P579) 3815. 空调系统控制信号的输入与输出,均是对控制器而言。从控制器向外发送信号叫output,传入控制器的信号叫input。参见《红宝书》P2527及P2559。 38

供暖热量计安装位置《新措施》3.5.2.4:在与热网连接的回水管上应装设热量计。《红宝书》P372:热量表安装在回水管上可延长使用寿命。《计量规程》3.0.6.2: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仪表安装要求,且宜安装在回水管上。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回水管上,有利于降低仪表所处环境温度,延长电池寿命和改善仪表使用工况。《暖规》4.9.5.2:分户计量表为避免户内系统损失热量应安装在供水管路上。水的热容量C=4.187KJ/kg.℃《地面辐射采暖技术规程》P42之B.3.3:铜管系统下游管段不宜使用钢管等其他非铜金属管道。《空调工程》P398:非圆风口的当量直径(m)F0—风口面积,(m2)。关于建筑采暖热媒的规定《暖规》P17之4.1.13-2规定:工业建筑,当厂区只有采暖或以采暖用热为主时,宜采用高温水做热媒;当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在不违反卫生、技术和节能要求的条件下,可采用蒸汽做热媒。《供热工程》P66: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或等于100℃的热水,称低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称为高温水。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多采用95/70℃(也有采用85/60℃)。低温热水辐射采暖供回水温度60/50℃。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散热器传热系数计算公式W/(m2·℃)Δt—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差,℃。对数平均温差(《供热工程》P210)℃td、tx—换热器进、出口端热媒的最大、最小温差,℃。当td/tx≤2时,可近似按算术平均温差计算,其误差不到4%,这时tp=(td+tx)/2℃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计算见本书P210。散热器面积计算(《供热工程》P45)m2Q—散热器的散热量,W;tpj—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β1—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1、β2、β3参见《红宝书》P396。注意,不可参照《供热工程》教材相关数据。不同供暖系统散热器材质选择参见《暖规》4.3.1及P215说明。换热器传热面积计算(《红宝书》P425)换热器传热面积F(m2):Q—传热量,W;K—传热系数,W/(m2.℃);B—考虑水垢的系数; 当汽—水换热器时,B=0.9-0.85; 当水—水换热器时,B=0.8-0.7;Δtpj—对数平均温度差,℃。热力站热交换器设置的有关规定《暖规》7.6.3:换热器的容量,应根据计算热负荷确定。当一次热源稳定性差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应乘以1.1-1.2的系数。《锅规》10.2.1:采用2台或2台以上换热器时,当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换热器应满足75%系统负荷的需求。《锅规》10.2.3:加热介质为蒸汽的换热系统,当一级汽水换热器排出的凝结水温度高于80℃时,换热器系统宜为汽水换热器和水水换热器两级串联,且宜使水水换热器排出的凝结水温度不超过80℃。《锅规》10.2.4:加热介质为蒸汽且热负荷较小时,热水系统可采用蒸汽喷射加热器或汽水混合加热器。水的自然冷却对热水采暖系统的影响《供热工程》P71: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由于重力循环作用压力不大,因此,在确定实际循环作用压力大小时,必须将水在管路中冷却所产生的作用压力也考虑在内。《供热工程》P105:在机械循环系统中,循环压力主要由水泵提供,同时也存在着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管道内水冷却产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占机械循环总循环压力的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对机械循环双管系统,水在各层散热器冷却所形成的重力循环作用不相等,在进行各立管散热器并联环路的水力计算时,应计算在内,不可忽略。对机械循环单管系统,如建筑物各部分层数相同时,每根立管所产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近似相等,可忽略不计;如建筑物各部分层数不同时,高度和各层热负荷分配比不同的立管之间所产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不相等,在计算各立管之间并联环路的压降不平衡率时,应将其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的差额计算在内。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可按设计工况下的最大值的2/3计算(约相应于采暖季平均水温下的作用压力值)。不等温降水力计算方法(《供热计量技术》P143)不等温降的水力计算是在各立管或各用户水平分环管路温降不相等的前提下进行计算的方法。它以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的基本原理进行水力计算。在热水供暖系统的并联环路中,当其中一个并联支路节点压力损失ΔP确定后,对另一个并联支路,邓预先给定其管径d,然后根据平衡要求的压力损失去计算其流量以及实际温度降,最后确定散热器的数量。水力计算方法和主要步骤:根据各管段的设计热负荷,确定管段的流量(方法同等温降的水力计算);确定最不利环路及沿程比摩阻(方法同等温降的水力计算);假定最不利环路中产管(垂直式系统)或水平支管(按户分环式)的温降,一般按设计温降增加2-5℃。根据假设温降,计算流量,然后在推荐的流速范围内参照求得的平均比摩阻,确定管径和压力损失。根据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的原理,依次确定其他并联管路的管径、计算流量、温降及压损。已求得系统的计算流量之和ΣGi与要求温降所求得的实际所需流量ΣGt如不一致,需进行调整,即各管段乘以调整系数,最后求得各管段实际流量、温降和压损。校核各立管温降是否符合温降要求。管路阻抗及其变化阻抗已知管段的水流量G(kg/h),管段的总压力损失ΔP可表示为:令S=,则S即为管段的阻力特性系数,单位是Pa/(kg/h)2,它的数值表示当管段通过1kg/h水流量时的压力损失。(见《供热工程》P94) 由上式可见,S只随λ和∑ζ变化,而λ与流动状态有关。当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时,λ仅与k/d有关,所以在管路的管材已定情况下,λ值可视为常数。∑ζ项中只有进行调节的阀门的ζ可以改变,而其他局部构件已确定局部阻力系数是不变的。所以,对于给定的管路S是一个定数,它综合反映了管路上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情况,故称为管路阻抗。(见《流体力学泵与风机》P140)关于并联管路的阻抗变化S1S1S2阀S 由上式可见,当S1S2S阀关小时变大不变变大阀开大时变小不变变小由关到开,增加一个并联支路时不变变小由开到关,减少一个并联支路时不变变大采暖系统混水装置的选择(《热网规》P42)混水装置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Gh’—混水装置设计流量(t/h);Gh—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u—混水装置设计混合比;t1—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θ1—用户采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t2—采暖系统设计回水温度(℃)。混水装置的扬程不应小于混水点以后用户系统的总阻力。采用混水泵时,台数不应少于2台,其中1台备用。不同材料绝热层厚度确定(《新措施》P252)当选用本章绝热厚度表外的其它绝热材料,或导热系数与表中所列数值相差较大时,绝热层厚度应按下式修正:—修正后的绝热层厚度(mm);—查表得到的绝热层厚度(mm);—实际选用的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W/(m.k)]—表中所用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W/(m.k)]。不同水质要求与热源间接连接的二次水采暖系统的水质要求见《新措施》P40。与锅炉房直接连接的采暖系统(无压热水锅除外)的水质要求见《新措施》P41。无压锅炉一次水系统水质要求见《新措施》P41。冷水机组冷却水水质标准见《新措施》P159。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补水水质标准见《新措施》P168。地下水地源热泵用地下水水质标准见《新措施》P171。蒸汽锅炉水质标准见《新措施》P206-207。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要求见《热网工程》P13。对蒸汽热力网,由用户热力站返回热源的凝结水水质要求见《热网工程》P13。当供热系统有不锈钢设备时,供热介质中氯离子含量不宜高于25mg/L,否则应对不锈钢设备采取防腐处理。(《热网工程》P13)仅作为夏季供冷用的空调水系统,补水可不进行软化处理。(《新措施》P169)干式凝水管、湿式凝水管(供热工程P128)干式凝水管—在凝水管的横断面,上部充满空气,下部充满凝水,这种非满管流动的凝水管,称为干式凝水管。湿式凝水管—凝水管中全部充满水,凝水满管流动,称为湿式凝水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的排气(供热工程P131)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中,由于低压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自动排气阀应装置在散热器的1/3高度处,而不应装在顶部。高压蒸汽采暖系统凝结水管在无止回功能的疏水器后上抬时,应设止回阀(参见《供热工程》P133之图5-11)。锅炉燃料选择(《新措施》P185之8.1.2)锅炉房燃料的选用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确定;有条件或有要求时,宜优先选用清洁能源;设在民用建筑内的锅炉房,应选用燃油或燃气燃料;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半地下室锅炉房,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气体燃料。关于住宅小区锅炉房设置的有关规定《锅规》15.1.1.1、《建规》表3.1.1: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锅规》15.1.1.2:重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器及轻柴油的油箱间应属于丙类生产厂房。《锅规》15.1.2:锅炉房的外墙、楼地面或屋面,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并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锅规》4.1.6: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总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小区锅炉房属于季节性)。《锅规》6.1.7:燃油锅炉房内油箱的总容量,重油不应超过5m3,轻柴油不应超过1m3。关于居住建筑内部得热的处理《暖规》4.2.1条文说明:住宅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是间歇性的,这部分自由热量可作为安全量,在确定热负荷进可不予考虑。《住宅建规》10.3.1:严寒、寒冷地区的住宅应以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控制目标,计算包含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建筑物内部得热量三个部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3.3:所设计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扣除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内部的得热量,取3.8W/m2。Z-1-93住宅建筑集中采暖系统节能,要求调节、计量装置的做法,下列哪几项正确?设置分户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分室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分户(单元)计量装置预留分户(单元)计量装置的位置h1h1,tf1,tw1关于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新措施》P31之2.7.4: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用于全面采暖时,其热负荷应取常规对流式计算热负荷的80-90%,且不计算高度附加。2.7.6: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高度超过6m时,每增高0.3米,建筑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应增加1%。2.7.9: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舒适度确定,但不应低于3米,也可参照表2.7.9确定。关于暖风机采暖《供热工程》P64:暖风机的台数可按下式计算(台)Q—暖风机热风供暖所要求的耗热量,W;β—富裕系数,宜采用β=1.2-1.3;Qd—每台暖风机的实际散热量,W。需要指出的是,产品样本中给出的是暖风机空气进口温度等于15℃时的散热量,当空气进口温度不等于15℃时,散热量也随之改变。此时可按下式进行修正。Q0—样本中给出的当进口空气温度为15℃时的散热量,W;tpj—热媒平均温度,℃;tn—设计条件下的进风温度,℃。《暖规》4.6.5:采用暖风机采暖时,室内空气的换气次数,宜大于或等于每小时1.5次。《新措施》2.8.11:吊挂式小型暖风机的设计与布置,应使室内空气每小时的循环次数,不少于1.5次。围护结构壁面温度的求法(《传热学》P31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P12,也可参考《红宝书》P252)δδ,λh2,tf2,tw2(W/m2·K)W/m2K—传热系数;q—通过平壁的热流密度;tf1—高温测空气温度;tf2—低温测空气温度;h1—高温测对流换热系数;h2—低温测对流换热系数;tw1—高温侧壁面温度;tw2—低温侧壁面温度。Z-3-194知空调风管内空气温度t1=14℃,环境的空气温度t2=32℃,相对湿度80%,露点温度tp=28℃,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0.04W/m·K,风管外部的对流换热系数α=8W/m2·K。为防止保温材料外表面结露,风管的保温层厚度应是多少?疏水器的类型、原理与特点类型原理特点机械型疏水器钟形浮子式自由浮球式倒吊筒式利用蒸汽和凝水密度的不同,形成凝水液位,以控制凝水排水孔自动启闭工作漏气量小,能排出具有饱和温度的凝水;排水孔阻力小,启动疏水压力小,背压较高;缺点是体积大,排量小,活动部件多,筒内易沉渣垢,阀孔易磨损,维修量大。热动力型疏水器圆盘式脉冲式孔板或迷宫式利用蒸汽和凝水热动力学(流动)特性的不同来工作圆盘型疏水器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缺点是有周期性漏汽现象,在凝水量小或疏水器前后压差过小(P1-P2<0.5P1)时,会发生连续漏汽;当周围环境气温较高,控制室内蒸汽凝结缓慢,阀片不易打开,会使排水量减少。热静力型(恒温型)波纹管式双金属片式(耐水击)液体膨胀式恒温疏水器(仅用于低压蒸汽系统上)利用蒸汽和凝水的温度不同引起恒温元件膨胀或变形来工作温调式疏水器特点:排放凝水温度60-100℃,适用于排除过冷凝水,加工工艺较高,安装位置不受水平限制,但不宜安装在周围环境温度高的场合。为使疏水器前凝水温度降低,疏水器前1-2m管道不保温。疏水器的作用自动阻止蒸汽逸漏,且能迅速地排出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同时能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他不凝性气体。疏水器选择要求在性能方面,应能在单位压降下的排凝水量较大,漏汽量要小(小于实际排水量的3%),同时能顺利地排除空气,而且应对凝水的流量、压力、温度的波动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活动件少,便于维修,体积小,金属耗量少,寿命长。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供热工程》P26)tn—室内空气温度;tw—室外空气温度;τn—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Rn—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见《暖规》P15表4.1.8—3;R0—围护结构传热阻。τn值应满足内表面不结露的要求,内表面结露可导致耗热量增大和使围护结构易于损坏。室内空气温度tn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τn的温度差还要满足卫生要求。当内表面温度过低,人体向外辐射热过多,会产生不舒适感。上式为稳定传热公式,实际上随着室外温度波动,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也随之波动。热惰性不同的围护结构,在相同的室外温度波动下,围护结构的热惰性越大,其内表面温度波动越小。地源热泵系统最大释热量与最大吸热量(《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42)地源热泵系统最大释热量与建筑设计冷负荷相对应。包括:各空调分区内水源热泵机组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空调负荷和机组压缩机耗功)、循环水在输送过程中得到的热量、水泵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将上述三项热量相加就可得到供冷工况下释放到循环水的总热量。即:最大释热量=∑[空调分区冷负荷×(1+1/EER)]+∑输送过程得热量+∑水泵释放热量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与建筑设计热负荷相对应。包括:各空调分区内热泵机组从循环水中的吸热量(空调热负荷,并扣除机组压缩机耗功)、循环水在输送过程失去的热量并扣除水泵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将上述前二项热量相加并扣除第三项就可得到供热工况下循环水的总吸热量。即:最大吸热量=∑[空调分区热负荷×(1-1/COP)]+∑输送过程失热量-∑水泵释放热量]最大吸热量和最大释热量相差不大的工程,应分别计算供热与供冷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的长度,取其大者;当两者相差较大时,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辅助散热(增加冷却塔)或辅助供热来解决,一方面经济性较好,同时,也可避免因吸热与释热不平衡引起岩土体温度降低或升高。

通风塔式高层建筑(住宅设计规范2.0.21)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1PPM1PPM—表示百万分之一的意思。按体积计,即在1m3空气中含有害气体1毫升。(国防工程设计手册P15)空气的质量热容:C=1.01kJ/(kg·℃)空气标准状态《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均规定,标准状态指温度273度,压力为101325Pa时的空气状态。不同温度t下空气密度(B=101325Pa时)将Vt换算为标准状态下气体体积V0(《通风工程》P310)标准状态下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换算(通风空调P14)Y—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mg/m3);M—有害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C—有害气体的体积分数(×10-4%或mL/m3)。VOC(《民建暖规宣贯教材》P88)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调查和分析表明,在我国,气体污染物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其中以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散发的VOC为代表。全面排风方式消除室内余热时通风量计算(新措施P56-4.1.5)L—通风换气量(m3/h);Q—室内显热发热量(W);tp—室内排风设计温度(℃);ts—送风温度(℃)。送风式送风柜的送风量(《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8)当通风柜置于采暖或对温、湿度有控制要求的房间时,为节约采暖、空调能耗,可采用送风式通风柜。从工作孔上部送入取自室外或相邻房间的补给风,送风量约为排风量的70-75%。空气动力阴影区计算(考试教材P137)由于气流的冲击作用,在建筑物的迎风面将形成一个滞留区,这里的静压高于大气压,处于正压状态。一般情况下,当风向与该平面的夹角大于30度时,便会形成正压区。室外气流绕流时,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后侧将形成弯曲的循环气流。屋顶上部的涡流区称为回流空腔,建筑物背风面的涡流区称为回旋气流区。这两个区域的静压均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区,称为空气动力阴影区。空气动力阴影区覆盖着建筑物下风向各表面(如屋顶、两侧外墙和背风面外墙),并延伸一定距离,直至气流尾流区。空气动力阴影区的最大高度为(m)A—建筑物迎风面的面积,m2。屋顶上方受建筑影响的气流最大高度(m)局部排气罩阻力及风量测定(通风工程P344-345),ξ=qv—排风罩风量(m3/s);μ—排风罩流量系数;D—排风罩连接风管直径(m);Pj—连接管上断面A-B的静压(Pa)。 除尘器分级效率及总效率计算(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P59)—除尘器的分级效率,(%);f1d、f3d—进入除尘器和捕集下来的某粒级的粉尘质量分散度,(%);G1、G3—进入除尘器和捕集下来的粉尘的总质量,(kg)。f1d—进入除尘器的某粒级的粉尘质量分散度(%);ηd—某粒级粉尘的分级效率。除尘器串联的总效率:η=1-(1-η1)(1-η2)……(1-ηn)除尘器并联的总效率:gi—进入第i级除尘器的粉尘质量份额(%);ηi—第i级除尘器的效率。袋式除尘器的漏风率(《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P5)袋式除尘器的漏风率是袋式除尘器的出口风量与入口风量之差和袋式除尘器的入口风量的比值。旋风除尘器结构按相似尺寸比例增加,其压力损失几乎无影响,但效率要降低;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与其进口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袋式除尘器过滤层压力损失与过滤速度成正比(《历年仿真题》2-148)。电机转速与电源频率关系及泵或风机流量、扬程及功率与转速关系,,,P—电机磁极对数;f—电源输入频率;Q、H、P—流量、扬程、功率。水泵或风机的功率计算(《液体输配管网》P151)有效功率有效功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体从离心式泵或风机中所获得的总能量。用字母Ne表示,它等于重量流量和扬程的乘积:(W)Q—水泵或风机的流量,m3/s;H—水泵的扬程,m;P—风机的全压,Pa/m2;轴功率实际上,流体通过泵或风机时要引起一系列损失,如流动损失、轮阻损失和内泄漏损失,机械传动损失等,势必多耗功。从而使得原动机传递到泵或风机轴上的输入功率必然增加,原动机传递到泵或风机轴上的输入功率为轴功率,用N表示。效率泵与风机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为总效率,用η表示。Ne—水泵或风机的有效功率,kW;N—水泵或风机的轴功率。η—水泵或风机的效率。泵效率(《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P2)泵效率为泵输出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的百分数:kWη—泵效率,%;Pa—泵轴功率(输入功率),kW;Pu—泵输出功率(有效功率),kW;ρ—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g=9.81m/s2;Q—流量,m3/s;H—扬程,m。风机的轴功率及配电机功率(红宝书P1185)Nz—风机的轴功率(kW);Q—风机所输送的风量,(m3/h);P—风机所产生的风压,(Pa);η—风机的效率;ηm—风机的传动效率,见下表。配用电机功率:N=K*NzK—电动机容量安全系数。风机的传动效率ηm(%)传动方式电动机直联联轴器连接三角皮带传动ηm1009895电动机容量安全系数K电动机容量(kW)0.50.5—1.01—22—5>5K1.51.41.31.21.13风机的比转数(红宝书P1190)同一类型的风机,其比转数必然相等。一般离心式通风机的比转数为15—80,轴流式通风机比转数为100—500。使用条件改变后风机性能换算(红宝书P1191)选择风机时应注意,性能曲线和样本上给出的性能,均指见机在标准状态下(大气压101325Pa,温度20℃,相对湿度50%,密度ρ=1.2kg/m3)的参数。如果使用条件改变,其性能应按下面各式进行换算,按换算后的性能参数进行选择,同时应核对配用电机功率是否满足作用条件状态下的功率要求。改变介质密谋ρ、转速n时当大气压力P0及其温度t改变时Q=Q0Q0、P0、N0、η0、n0、Pb0—标准状态或性能表中的风量、风压、功率、效率、转数和大气压;Q、P、N、η、n、Pb、t—实际工作条件下的风量、风压、功率、效率、转数和大气压和温度。通风机性能参数变化关系(《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289)厂家给出的通风机性能参数表是按国家标准在大气压力B=101325Pa,空气温度t=20℃,用密度ρ=1.2kg/m3的空气做实验得出的。当条件发生变化后,对通风机的性能将产生影响,其变化关系见下各式。空气密度ρ发生变化:叶轮直径D发生变化:风机转速n发生变化:ρ、n、D同时发生变化时:消声器的分类阻性消声器机理分类阻性消声器的消声机理,是在管道内壁上贴附吸声材料或在管道中按一定方式排列吸声材料或结构,当声波进入吸声材料的微孔内,由声波引起小孔或间隙内的空气发生运动,而靠近孔壁或纤维表面的空气,由于粘性作用不发生运动。由于小孔内空气发生运动而产生的摩擦阻力和粘性作用以及不发生运动的粘滞阻力的共同作用,使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声波衰减,达到消声目的。主要用于消除以中、高频为主的噪声。管式在管道内壁贴附吸声材料制成的管状消声设备.其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适用风量较小的通风空调系统。管式消声器的消声量与内贴材料的吸声系数、管道周长成正比,与管道截面积成反比。截面积越小消声效果越好,但同时阻力也增大,一般通过管式消声器的风速以小于10m/s为宜。管式消声器仅对中、高频噪声有一定的消声效果,对低频性能较差。片式和格式消声器管式消声器对低频噪声的消声效果不好,对较高频率又易直通,并随断面增加而使消声量减小,因此对于较大断面的风道可将断面划分成几个格子,这就成为片式及格式消声器。片式消声器应用较广泛,构造简单,对中高频吸声性能较好,阻力也不大。格式消声器具有同样特点,但因要保证有效断面不小于风道断面,故体积较大。应注意的是这类消声器中的空气流速不宜过高,以防气流产生湍流噪声而使消声无效,同时增加了空气阻力。蜂窝式消声器从管式消声器可知,消声量与周长成正比。为了增大周长,提高消声器的消声量,可以把多个管式消声器并联起来,形成蜂窝式消声器。蜂窝孔分四孔、六孔、九孔三种。这种消声器消声效果比管式好,但阻力较大,结构也较复杂。折板式见《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339。声流式见《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339。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又称宽频带消声器) 为了集中阻性和抗性消声器的优点,使从低频到高频范围内的噪声都能得到较好控制,常把阻、抗两种形式的消声结构组合在一起构成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抗式消声器机理分类内部不装任何吸声材料,仅靠管道截面的改变或旁接共振腔,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声阻抗的改变,产生声能的反射与消耗,从而达到消声目的的消声装置。抗性消声器主要用于消除以低频或低中频噪声为主的设备声源。扩张式消声器其是在管道的一处或多处设置突然扩大的截面的消声装置,使沿管道传播的声波反射回声源或产生干涉,大而达到消声的目的。特点:结构简单,消声量大,适用于消除低中频噪声,但其阻力较大。它的消声量大小和扩张比(扩大后的截面积比)成正比。所以,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尽可能增大扩张比。共振消声器它通过在管道上开孔与共振腔相联,穿孔板小孔孔颈处的空气柱和共振腔内的空气构成一个共振吸声结构。当噪声频率和弹性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小孔孔颈处空气柱强烈共振,空气柱与颈壁产生剧烈摩擦,从而使声能转化为热能。特点:结构简单,消声量大,阻力较小,适用于消除窄频带的中、低频噪声,但体积较大,占较大空间。其消声频带很窄。微穿孔板消声器管道内设置带有微小圆孔的孔板组成的消声设备。其原理是:具有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的特点。当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声波进入微孔板的小孔内,从而使小孔内的空气发生运动,由于空气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和粘滞作用,一部分声能变成热能,从而消除一部分噪声。另一方面由于管道外壁和微穿孔间有一空腔,微孔内的空气柱和空腔内的空气组成一个共振吸声结构,当声波通过管道时,吸声结构发生共振,也同样消除一部分声能。特点:用金属制造微孔板,耐高温、耐湿、不怕油雾和水蒸汽,不怕气流冲打,在高速气流下或受到火焰喷射也不易损坏。阻力小,当气流速度为10-15m/s时,阻力损失为10-40Pa。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中将该消声器定为复合式消声器,并指出其有较宽消声频带。消声器的选择选用消声器时首先应根据通风机的噪声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环境噪声标准及背景噪声确定所需的消声量。消声器应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有较大的消声量。对于消除以中频为主的噪声,可选用扩张式消声器;对于消除以中、高频为主的消声器,可选阻性消声器;对于消除宽频噪声,可选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通过消声器的气流含水量或含尘量较多时,不宜选用阻性消声器。消声器应体积小、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维护方便、造价低、寿命长、压损小。消声器的通道流速一般控制在5-15m/s,以防产生再生噪声。消声器额定风量应大于或等于通风机的实际风量。对于净化空调系统不应采用纤维性吸声材料的消声器,可采用金属结构的微穿孔板消声器。干涉消声器机理分类利用声波互相干涉来消除噪声的设备。旁路干涉在管道的侧面接出一旁通道组成的消声设备。当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一部分声能分岔到旁通管里,其它声能继续沿直管向前传播,当旁通管长度比主通道长度大半个波长或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两股声能在两个通道内走的路程不同,声波在最后终点汇合时,将出现互相干涉抵消现象,达到消声目的。特点:结构简单,阻力小,但消声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单一频率的噪声。电子消声器利用电子设备发出与噪声同频率的声音,相位相反,使声能互相干涉的设备。其原理是,当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装在管道内的传声器接收到声波的信号,然后变成电信号送到电子延时装置。在电子延时装置内把接受到的声波的相位延迟半个周期,再把延迟后的声能送到扬声器发生与噪声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声音,两声音互相干涉,即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特点:可在较大气流速度下,达到降低风机噪声和气流噪声的目的,占空间小,造价便宜,但只能消除单一频率的噪声。通风机的声功率级(dB)(《新措施》P248)离心式通风机:Lw—通风机的声功率级,dB;Lwc—通风机的比声功率级,dB;L—通风机的风量,m3/h;H—通风机的全压,Pa。当未知风机的比声功率级时,其声功率级可按下式估算,它与实测值的误差在±于4dB以内。多台风机联合工作时的总声功率级(《新措施》P250)多台风机联合工作时的总声功率级,可按下列公式先计算两台风机的总功率级,再与第三台叠加,依此类推。Lwz—总声功率级,dB;Lwg—两台中声功率级较高的风机的声功率级,dB;Δβ—声功率级附加值,dB,见表9.3.2。声音声压级的叠加(《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290)当几个不同的声压级叠加时,可用下式计算∑LP—各个声压级叠加的总和,dB;LP1、LP2、LPn—分别为声源1、2、n的声压级,dB。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火阀动作温度《新措施》P68之4.8.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越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补风管道的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21之6.5.4:机械加压防烟管道和排烟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需要穿过时,过墙处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管道应设置温度大于7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2排烟管道应设置温度大于28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条文说明:加压系统风道上的防火阀熔断温度为70℃,是因为火灾初期进风道内送入低温新风,防火阀熔断器不会很快熔断而影响使用,如设置280℃的熔断器,则因熔断时间迟于排烟阀的动作,造成不安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352表29:加压送风口,靠感烟探测器控制,电讯号开启,也可手动(或远距离缆绳)开启,可设280℃温度熔断器重新关闭装置,输出动作电讯号,联动送风机开启。用于加压送风系统的风口,起赶烟、防烟作用。锅炉房、直燃溴化锂制冷机房的通风要求(新措施P60)防火阀、排烟阀分类及性能(建规P352)防排烟组合关系(高规P195)燃油燃气锅炉房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筑物耐火等级(《红宝书》P928)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特征生产部位建筑物耐火等级甲爆炸下限<10%的气体天然气调压站、计量室不低于二级乙闪点≥28℃<60℃的液体-35号、-50号轻柴油贮存输送系统不低于二级丙闪点≥60℃的液体-20号、0号、10号轻柴油贮罐、油箱、油泵间不低于二级丁利用固体、气体、液体作燃料燃烧的生产锅炉房的锅炉间一、二级《防火规》P354:燃油锅炉房所用油的闪点温度一般而论大于60度,个别轻柴油的闪点为55-60度,大都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关于自然通风中和面位置变化(《通风工程》P44)FA、FB—下部和上部孔口面积,m2;μA、μB—下部和上部孔口的流量系数;Ti、T0—室内外空气热力学温度,K;h1、H—中和面至下部孔口中心高度和上下孔口中心距离,m。中和面的位置与上下开口面积、开口流量系数和室内外的热力学温度有关。当上、下开口的面积及流量系数相等时,若T0/Ti<1,则h1/h2<1,表明中和面在上、下开口中间略偏下一些;中和面将随着下部开口的增大而下降,随着上部开口的增大而上移。中和面也将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室内有机械排风时,会使中和面上长;有机械进风时,使中和面下降。当T0/Ti>1时,将出现上部孔口进风而下部孔口排风,冷加工车间即出现这种情况。公路隧道通风(《通风工程》P117)全横向式通风定义:用通风孔将隧道分成若干区段,新鲜空气从隧道一侧的通风孔横向流经隧道断面空间,将隧道内的有害气体与烟尘稀释后从另一侧通风孔进入风渠排出洞外,各通风区段的风流基本上不流至相邻的通风区段,故称为全横向通风。适用范围:2km以上中长隧道,是各种通风方式最可靠、最舒适的一种通风方式。特点:=1\*GB3①能保持整个隧道全程均匀的废气浓度和最佳的能见度,新鲜空气得到充分利用。=2\*GB3②隧道纵向无气流流动,对驾驶员舒适感有利,同时利于防火。=3\*GB3③隧道长度不受限制,能适应最大的隧道长度。=4\*GB3④投资和运行费用最高。半横向式通风定义:由通风机将新鲜风经风道送入风渠,并沿隧道长度的各个截面的通风孔进入隧道通行区内,废气由自两端隧道口逸出。适用范围:适用于1.5-3km的中型隧道。特点:=1\*GB3①最大优点是一旦发生火灾,送风机改为逆转而成为吸出式,风流从火灾点附近的送风口进入风渠,防止了火灾的蔓延。=2\*GB3②投资、运行费用均比全横向式有很大降低。=3\*GB3③送风均匀,沿车道长度有害气体浓度均匀分布。=4\*GB3④单向行驶的汽车不能有效地利用交通活塞风的作用。=5\*GB3⑤中性面的位置偏移,导致该处通风效果差。=6\*GB3⑥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纵向式通风定义:新鲜空气从隧道一端引入,有害气体与烟尘从另一端排出。在通风过程中,隧道内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沿纵向流经全隧道。特点:=1\*GB3①能充分发挥汽车活塞作用,所需通风量较小。=2\*GB3②无额外的通风渠道,隧道断面小,工程费用低,使用经济。=3\*GB3③靠近送风口空气新鲜,随着空气流向距离越远,污染越严重。如果要求CO浓度降至允许浓度,通风量必然要加大,空气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4\*GB3④以隧道作为通风道,规定气流速度较高,司机有不适感。=5\*GB3⑤由于存在烟囱效应,不利于控制火灾,往往需要避车洞。空气排放速率计算(Z-11-PM7)某工厂新建理化楼的化验室排放有害气体甲苯,排气筒高度12m,试问符合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接近何项?解:查《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知:当排气筒高度为15m时,二级排放标准甲苯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1kg/h。注意,不可查表1,因为表1只用于1997年1月1日前建立的污染源。由Q—某排气筒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c—表列排气筒最低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h—某排气筒的高度;hc—表列排气筒的最低高度。得Q=3.1(12/15)2=1.984kg/h根据7.4:新污染源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其排放速率标准应按7.3的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所以,Q’=50%*1.984=0.993kg/h

空调空调房间内回风口人位置,对气流组织影响比较小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离开风口距离增加,吸风速度呈距离的二次方衰减。阿基米德数Ar(《空气调节》P153)g—重力加速度,m/s2;d0—喷口的当量直径,;F—喷口的面积,m2;u0—喷口出流的平均速度,m/s;T0—射流出口温度,K;Tn—周围空气温度,K。有送风温升的二次回风各状态点的确定(见《空调工程》P209及Z-11-AM14)已知空气温度和含湿量,求空气的比焓(《空调工程》P18、Z-3-169)h—空气的比焓,kJ/kg;t—空气的温度,℃;d—空气的含湿量,kg/kg干空气;2500—0℃时的水的汽化潜热,kJ/kg;1.01—干空气的比定压热容,kJ/(kg·K)。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态参数(《空调工程》P30)已知状态为hA、dA的空气qA(kg/s)与状态为hB、dB的空气qB(kg/s)相混合,混合后的空气状态为hC、dC,流量为qC,则有表面蓄热系数表面蓄热系数:在周期性热作用下,物体表面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在1h内,1m2表面积贮存或释放的热量。(《民建热规》P22)表面蓄热系数的计算见《民建热规》P38。PMV,PPDPMV(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指数是根据人体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的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PMV指数表明群体对于(+3—-3)7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指数。PPD(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指数为预计处于热环境中的群体对于热环境不满意的投票平均值。PPD指数可预计群体中感觉过暖或过凉“根据七级热感觉投票表示热(+3),温暖(+2),凉(-2)或冷(-3)”的人的百分数。(《暖规》P3)采暖与空气调节室内热舒适性的PMV和PPD值:-1≤PMV≤+1;PPD≤27%。(《暖规》P7)ISO7730标准对指标的推荐值为:PPD≤10%,-0.5<PMV<+0.5。(《红宝书》P1458)风机盘管冷量计算公式ts—风盘进风湿球温度,℃;tg—风盘进水温度,℃。关于潮湿房间规定(《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P8)潮湿房间系指室内温度为13-24℃,相对湿度大于75%;或室内温度高于24℃,相对湿度大于60%的房间。一次回风集中空调系统,在夏季由于新风的进入所引起的新风冷负荷是新风质量流量与新风室外状态点与室内状态点焓差的乘积。(Z-3-42,《空调工程》P198)关于过渡季(见《公建节能规》P59)过渡季指的是与室内、外空气参数相关的一个空调工况分区范围,其确定的依据是通过室内、外空气参数的比较而定的。由于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过程中,室外参数总是牌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即使夏天,在每天的早晚也有可能出现过渡季工况(尤其是全天24h使用的空调系统),因此,不要把过渡季理解为一年中自然的春、秋季节。空调冷凝水管径选择表见《暖规》P302。Z-3-77关于维持正压房间的空调冷负荷,表述正确的是:C。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中包括了新风负荷,故房间的冷负荷比房间得热量大;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就是空调房间的得热量;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最终就是由对流换热量组成的;空调房间的瞬时辐射得热量与对流得热量之和为房间的冷负荷。洁净厂房生产工作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洁净规》P24。过滤器的面速和滤速(《空气洁净技术》P49)过滤器面速是指过滤器的断面上所通过的气流速度(m/s),用下式表示Q—通过过滤器的风量,m3/h;F—过滤器的迎风截面积,m2。面风速是反映过滤器的通过能力和安装面积的性能指标。滤速指滤料面积上通过的气流速度,用下式表示V—滤速,m/s;f—滤料净面积,m2。滤速反映滤料的通过能力(过滤性能)。一般高效和超高效过滤器的滤速为2-3cm/s,亚高效过滤器的滤速为5-7cm/s。非单向流洁净室稳定的含尘浓度计算《空气洁净技术》P121非单向流洁净室稳定的含尘浓度按下式计算N—非单向流洁净室稳定含尘浓度,pc/L;G—洁净室内单位体积发尘量,pc/(min·m3);M—室外空气含尘浓度,pc/L;K—换气次数,次/h;S—回风量与送风量之比;ηx—新风通路上过滤器的总效率;ηH—回风通路上过滤器的总效率。室内人员发尘量《空气洁净技术》P138G—室内人员发尘量,pc/(min·m3);q—室内人员密度,人/m3;β—劳动强度系数,一般为5,强度高为7,强度低为3。FFU的送风含尘浓度《空气洁净技术》P138Ns—FFU的送风含尘浓度,pc/L;S—循环风(回风)的比例;αFFU—FFU对粒径≥0.5μm尘粒的计数总效率;αc—新风机组粗效空气过滤器对粒径≥0.5μm尘粒的计数总效率;αz—新风机组中效空气过滤器对粒径≥0.5μm尘粒的计数总效率;αm—新风机组末级空气过滤器对粒径≥0.5μm尘粒的计数总效率;Nr—回风浓度(pc/L),工程设计计算时可采用室内平均含尘浓度N;M—大气含尘浓度,pc/L。洁净室的换气次数《空气洁净技术》P139G—室内人员的发尘量,pc/(min·m3);nc—洁净室含尘浓度计算的换气次数,次/h;N—洁净室要求达到的含尘浓度,pc/L;ψ—洁净室不完全颁布系数。《暖规》P69之6.6.12: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应按终阻力计算。《洁净规》P24之B.0.2: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应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更换初效、中效空气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高效空气过滤器阻力达到初阻力的1.5-2倍。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Z-3-203某洁净室,室外风速v=4.5m/s,密谋ρ=1.293kg/m3,求满足洁净室要求的最小压差。解:《洁净规》6.2.2:洁净区与室外最小压差为10Pa。PaΔP=13+10=23Pa关于空调设计内外分区(《公建节能规》P60)建筑物外区和内区的负荷特性不同。外区由于与室外空气相邻,围护结构的负荷随季节改变有较大变化;内区则由于远离围护结构,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对它几乎没有影响,常年需要供冷。冬季内、外区对空调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宜分别设计和配置空调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方便运行管理,获得最佳的空调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冷热抵消,节省能源消耗,减少运行费用。对于办公建筑来说,办公室内、外区的划分标准与许多有关,其中房间分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设计中需要灵活处理。例如,如果在进深方向有明确的分隔,则分隔处一般为内、外区的分界线;房间开窗的大小、房间朝向等因素也对划分有一定影响。在设计没有明确分隔的大开间办公室时,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通常可将距外围护结构3-5米的范围内划为外区,其年包容的为内区。为了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也可以将上述从3-5米的范围作为过渡区,在空调负荷计算时,内、外区都计算此部分负荷,这样只要分隔线在3-5米之间变动,都是能够满足要求的。Z-3-103下列哪几项是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主要特点?(a、c)空气可达低含湿量,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可实现运行节能空气可达低含湿量,系统复杂,初投资高,运行能耗高空气可达低含湿量,可利用低品味热能,可实现热回收,可实现运行节能空气可达低含湿量,可利用低品味热能,可实现热回收,无法实现运行节能Z-3-111大型计算机房使用普通柜式商用空调机可能会有缺陷。下列哪几项正确?(a、b、d)风量不足且过滤效果差机房湿度过低,造成有破坏性的静电机房湿度过高,造成计算机元件无法正常工作局部环境可能过热,导致电子设备突然关机关于风盘新风《公建节能设计标准》P15之5.3.12:设计风机盘管系统加新风系统时,新风宜直接送入各空气调节区,不宜经过风盘机组后再送出。P61说明:如果新风经过风盘后送出,风盘的运行与否对新风量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易造成浪费或新风不足。《暖规》P289: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中的“加新风系统”是指新风需经过处理,达到一定的参数要求,有组织地送入室内。如果新风与风盘吸入口相接或只送到风盘的回风吊顶处,将减少室内的通风量,当风盘停止运行时,新风有可能从带有过滤器的回风口吹出,不利于室内卫生;新风和风盘的送风混合后再送入室内的情况,送风和新风的压力难以平衡,有可能影响新风量的送入;因此推荐新风直接送入室内。《新措施》P82之5.3.4-3:各房间采用风盘等空气循环空调末端设备时,集中送新风的直流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新风机组和新风管应满足在各季节需采用不同新风量的要求;设有机械排风时,宜设备新风排风热回收装置。变新风比焓值控制《公建规》P23之5.5.7:采用定风量全空气调节系统时,宜采用变新风比焓值控制方式。P80说明:在大多数民用建筑中,如果采用双风机系统(设有回风机),其目的通常是为了节能而更多地利用新风(直至全新风)。因此,系统应采用变新风比焓值控制方式。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室内、外焓值的比较,通过调节新风、回风和排风阀的开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风来节能。技术可靠时,可考虑夜间对室内温度进行自动设定控制。目前也有一些工程采用“单风机空调机组加上排风机”的系统形式,通过对新风、排风阀的控制以及排风机的转速控制也可以实现变新风比控制的要求。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使用要求《暖规》6.3.11:当采用冰蓄冷空气调节冷源或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对要求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或要求较大送风量的空气调节区,不宜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热水空气加热器的防冻措施(《新措施》P87)寒冷和严寒地区冬季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及新风系统的热水空气加热器,应采取防冻保护措施,必要时采用下列方法:设置热媒温度达下限进自动关闭风机的控制环节;新风入口密闭调节阀的启闭与风机的开停联锁。当空气处理机组的空气加热器设有水路电动调节阀时,宜采取下列措施:设置热水阀先于风机和风阀开启,后于风机和风阀关闭的联锁装置;设热水调节阀最小开度限制,并在空气加热器出水温度达下限进开大热水调节阀;两管制水系统当冷却和加热水流量相差悬殊时,宜根据冷热水流量分别设置冷水调节阀和热水调节阀。必要时可采取下列保证换热盘管流速的措施:当两管制水系统冷却和加热水流量相差悬殊时,可根据冷热量分别设置换热盘管,或设置两组冷却盘管并联使用,冬季使用靠近进风侧的一组盘管作为加热盘管;设置末端循环小水泵;设置空气预热器,预热器水路上不设自动调节阀。关于冷却塔供冷要求《新措施》P160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公建节能》P4)P41条文说明:空调系统需要的新风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稀释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满足人员的卫生要求;二是补充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前者的指示性物质是CO2,使其平均值保持在0.1%以内;后者通常根据风平衡计算确定。对于出现最多人数的持续时间少于3h的房间,所需新风量可按室内的平均人数确定,该平均人数不应少于最多人数的1/2。例如,一个设计最多容纳人数为100人的会议室,开会时间不超过3h,假设平均人数为60人,则该会议室的新风量可取30m3/(h·p)*60p=1800m3/h。另外假设平均人数为40人,则该会议室新风量可取:30m3/(h·p)*50p=1500m3/h。Z-3-148对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内保温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b、d)内保温更易避免热桥外保温更易提高室内的热稳定性外保温的隔热效果更佳主体结构和保温材料相同时,外保温与内保温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相同置换通风的特点及要求见《红宝书》P1928及《新措施》P84。置换通风为下部送风的一种特例,其机理是送入的冷空气层依靠热浮升力的作用上升带走热湿负荷和污染物,而非依靠风速产生送风射程,因此只适合于全年送冷的区域;当送入热风或送风速度较大时,便不再属于置换通风范畴,为一般下部送风。保冷材料的导热系数(《暖规》P182)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25tm[W/(m.K)]玻璃棉管、板:λ=0.031+0.00017tm[W/(m.K)]硬质聚氨酯泡沫橡塑:λ=0.0275+0.0009tm[W/(m.K)]tm—保冷层的平均温度,℃。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公建节能》P33离心玻璃棉:λ=0.033+0.00023tm[W/(m.K)]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375tm[W/(m.K)]《新措施》P252各种绝热材料导热系数计算公式。保温/冷材料的氧指数、烟密度指数和湿阻因子氧指数氧指数oxygenindex,简称OI。是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体积百分数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是评价塑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相对燃烧性的一种表示方法,以此判断材料在空气中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的难易程度非常有效,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已颁布的相应的氧指数法的国家标准有GB2406-80(塑料)和GB5454-85(纺织物)。烟密度指数烟密度是指材料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发烟量的量度,它是用透过烟的光强度衰减量来描述的.烟密度越大的材料,对火灾时疏散人员和灭火越为不利。湿阻因子(《暖规》P347)湿阻因子是用以衡量保冷材料的抗水渗透能力,即空气的水蒸汽扩散系数D与材料的透湿系数δ之比。对于低温管道,保冷材料的内外壁两侧始终存在着温差和湿度差,在水汽分压差的持续作用下,水汽会不可避免地渗入保冷材料内部,因水的导热系数[0.56W/(m.k)]十数倍于材料的初始导热系数,故材料的导热系数会逐渐增高,致使原有按初始导热系数选定的保冷层厚度变得不足而产生结露。可见,保冷材料的湿阻因子μ,即抗水汽渗透能力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保冷材料的使用寿命。湿阻因子μ值越高,导热系数增加越慢,使用寿命越长。选择材料时,湿阻因子较高的材料,初始可选用较薄的厚度即可达到同样的使用寿命。Z-3-188空调房间冬季tn=20℃,φ=50%,无湿负荷。一次回风,新风量50%,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绝热加湿和加热后送入房间。标准大气压下,当室外焓值小于多少时,应设电加热器?解:《空气调节》P200:在北方地区,当采用绝热加湿的方案时,对于要求新风比较大的工程,或是最小新风比而室外设计参数很低的场合,都有可能使一次混合点的比焓值hC低于机器露点hL,这种情况下应将新风预热(或新风与回风混合后预热)。hC=0.5hN+0.5hW<hL,hL=28.25kJ/kg(95%)。解得hW<18.1kJ/kg。湿膜加湿器的饱和效率(《新措施》P88)其物理概念是:等焓加湿过程中,空气加湿到所需湿度的含湿量,占空气加湿至饱和状态(φ=100%)的含湿量增值的比率。热回收装置的热回收效率(《新措施》P65)评价热回收装置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热回收效率。热回收效率包括显热回收效率、潜热回收效率和全热回收效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机理和冬、夏季的回收效率分别见下图和公式。排风排风新风t4,d4,h4t1,d1,h1t3,d3,h3t2,d2,h2冬季新风新风排风t2,d2,h2t3,d3,h3t1,d1,h1t4,d4,h4夏季季节冬季夏季显热效率ηt潜热效率ηd全热效率ηh空气管道的传热损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P209)在管内外有温差的条件下,空气通过时所产生的温升(降)可按下式计算:L—风量,m3/s;ρ—空气密度,一般取1.2kg/m3;cp—空气比热,一般取1.01×103 J/kg·℃;Δt—空气温升(降),℃;K—风管壁的传热系数,W/(m2·℃);F—风管表面积,即管道周长乘以长度,m2;tDW—管外空气温度,℃;tDN—管内空气温度,℃。另:《红宝书》P1497关于风管温升的计算。另:一般空调系统送回风管(不包括低温送风管道)的温升可参照《新措施》P78之5.2.6执行。冷水通过水泵后的温升和因此而引起的冷负荷附加率参见P79之5.2.8。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新措施》P98)循环水泵的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水泵的流量,m3/h;Q—水泵所负担的冷(热)负荷,kW;K—水泵流量附加系数,取1.05-1.1;Δt—供回水温差,℃。关于冷水机组循环水泵位置(《新措施》P95)空调冷水泵宜安装在冷水机组蒸发器的进水口侧(水泵压入式);当冷水机组进水口侧承受的压力大于所选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承压能力,但系统静水压力在冷水机组蒸发器承压能力以内,且末端空调设备和管件、管路等能够承受系统压力时,可将水泵安装在冷水机组蒸发器的出水口侧(水泵抽吸式),水系统竖向可不分区。注:当空调冷水泵设在冷水机组蒸发器的出水口侧,但定压点设在进水口侧时,如机组阻力较大,建筑和膨胀水箱高度较低,水泵入口有可能产生负压。因此,一般情况下空调冷水泵宜安装在冷水机组蒸发器的进水口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关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论述散热器外表面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量比涂刷金属性涂料时能增加10%左右。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指标,是衡量同一材质散热器节能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标志。(P56)公共建筑的高大空间,采用辐射采暖时,室风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很小;同时,由于有温度和辐射照度的综合作用,既可创造比较理想的热舒适环境,又可比对流采暖进减少15%左右的能耗,因此,应该提倡。(P57)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具有在建筑物内进行冷热量转移的特点,但其运行节能的必要条件是在冬季建筑内部有较为稳定、可观的余热。在实际设计中,应进行供冷、余热和供热需求的热平衡计算,以确定是否设置辅助热源及其大小,并通过适当的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是否采用此系统。(P61)关于排风热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