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南昌航空城是以航空工业为主体,相关产业为依托,集航空工业产品研发与制造、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航空博览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卫星城市。城市内部有航空产业区、机场试飞区、综合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航空产业集聚区。完成下面小题.1.推动南昌航空城兴起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科技 B.政策交通 C.科技环境 D.交通环境2.有利于南昌航空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合理规划平均分配土地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航空卫星城的兴起需政策引导与支持,同时南昌航空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强,需依托科技,故主导因素是政策和科技,A正确;交通和环境会影响航空城的兴起和发展,但不是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措施有利于南昌航空城未来建设,①③④正确;土地平均分配是错误的,应该因地制宜,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有土地、水源;经济因素有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社会因素有国家政策、便利的交通条件、信息网络的通达性、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城市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因反射太阳光常对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小明家坐北朝南,南北通透,每年有半年时间正午时分面临“两个太阳”(除南面太阳照射外,玻璃幕墙从北面反射阳光到室内,玻璃幕墙只考虑平面反射),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小明家可能位于我国的()A.鄱阳湖平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4.同学小丽家住宅与小明家住在同一栋楼,楼层相同,户型相同,每天正午时分面临“两个太阳”的时间比小明家稍后(玻璃幕墙东西向比住宅楼窄很多),则小丽家位于小明家的()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南面幕墙高100米,小明家位置高50米,楼间距50米,太阳辐射将从南面幕墙反射至小明家。由图可知,当正午太阳高度在0°~45°时,南面玻璃幕墙可反射阳光到室内,当太阳高度大于45°时,太阳光就反射不到小明家。由上述分析可知,小明家冬半年才能被反射光照到,可以推出该地两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得到当地纬度为45°左右,四个选项中只有东北平原的纬度在45°N左右,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正午稍后,太阳往西移。反射光应该往东移,结合材料可知,小丽家位于小明家的东面,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减去纬度差,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差值,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差值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东湖位于武汉市城区东部,高水位时面积约32km2,湖岸地带湖陆风现象明显。图示意武汉市东湖湖岸地带自动气象观测站(30°54′N,114°37′E)的风向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5.该自动气象观测站位于东湖()A东岸 B.西岸 C.南岸 D.北岸6.7时前后东湖自动气象观测站近地面等压面的变化是()A.由西高东低变为西低东高 B.由西低东高变为西高东低C.由与等高面平行变为与等高面垂直 D.由与等高面垂直变为与等高面平行【答案】5.B6.A【解析】【分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湖岸地带湖陆风现象明显,该自动气象观测站白天多吹东南风或东风,为湖风;夜晚多吹西南风,为陆风。由此判断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应位于东湖的西岸,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6题详解】北京时间7时前,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吹陆风,陆地气压高于湖泊,气压高,等压面上凸,又因气象站所在陆地位于湖泊西岸,因此等压面西高东低;7时后,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吹湖风,陆地气压低于湖泊,因此等压面西低东高,A正确,B选项错误;等压面与等高面垂直说明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垂直方向上,海拔越低气压越高,C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①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②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③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异;④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最终形成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法国大西洋沿岸某沙丘演变的三个阶段,其演变过程基本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阶段Ⅲ越界沙丘(即越过原先位置往陆地方向移动的沙丘)快速向松林扩张,而靠近海岸一侧新发育出前沙丘。完成下面小题。7.阶段Ⅰ期间,该沙丘()A.丘顶侵蚀较弱 B.流动性较好 C.丘顶植被覆盖少 D.迎风坡较缓8.阶段Ⅲ之后,越界沙丘难以继续向陆地方向扩张,主要是因为()A.沙源不足 B.沙丘高度较大 C.沙粒湿润 D.松林阻挡风沙流【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阶段Ⅰ期间,该沙丘丘顶有植被覆盖,侵蚀较弱,A正确;有植被覆盖,流动性较差;丘顶植被覆盖较多、迎风坡较陡,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据材料“阶段Ⅲ越界沙丘(即越过原先位置往陆地方向移动的沙丘)快速向松林扩张”可知,阶段Ⅲ之后,越界沙丘难以继续向陆地方向扩张,主要是因为松林阻挡风沙流,D正确;据材料“靠近海岸一侧新发育出前沙丘”可知,沙源充足,A错;阶段Ⅲ越界沙丘快速向松林扩张,沙丘丘顶灌丛覆盖减少,沙粒变干,侵蚀增强,高度变低,BC错误。故选D。【点睛】沙丘是由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其形态和成因具有多样性。但主要与气流、地形、水文等因素有关。包括纵向沙丘、横向沙丘、穹丘状沙丘、环形沙丘、垂直沙丘等。下图示意某都市商圈背景下M、N两个品牌的连锁咖啡门店区位模式及服务范围,调查发现,M连锁咖啡店采用传统零售模式;而N连锁咖啡店采用断零售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物流为支撑、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以需求大数据指导供给的零售模式。完成下面小题。9.与M咖啡门店相比,N咖啡门店的选址的优势在于()A.靠近消费市场 B.土地租金较低 C.交通运输发达 D.信息网络发达10.推测M连锁门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A.旅行游客 B.中小学生 C.都市白领 D.周边居民11.咖啡门店采取新零售模式,带来的影响有()①加快产品服务更新②缩小线下市场范围③节约门店运营成本④实体区位不受限制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答案】9.B10.C11.B【解析】【9题详解】据材料,N连锁咖啡店采用新零售模式;读图可知,N连锁咖啡店布局在城市外缘,地价较低。与M咖啡门店相比,N咖啡门店的选址的优势在于土地租金较低,B正确;远离城市中心的消费市场,A错误;交通运输不如市中心发达,C错误;信息网络同一城市差别不大,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据材料,M连锁咖啡店采用传统零售模式;读图可知,M连锁咖啡店布局在城市中心,其主要消费群体为都市白领,A正确;学校、居民区一般都不位于城市中心,故中小学生、周边居民较少,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咖啡门店采取新零售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物流为支撑、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利于加快产品服务更新,节约门店运营成本,①③正确;新零售模式扩大了市场范围,②错误;物流配送有一定的距离限制,故实体区位会受到配送范围的限制,④错误。故B正确。【点睛】“新零售”模式打破了线上和线下之前的各自封闭状态,线上线下得以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且相互依赖,线上更多履行交易与支付的职能,线下通常作为筛选与体验的平台,高效物流则将线上线下相连接并与其共同作用形成商业闭环。浮石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水上的岩石,因内部有很多孔隙,比重很小,其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汤加岛附近海域常漂浮有直径1~20cm大小不等的浮石块,它们聚集在一起会形成“浮岛”,2019年“浮岛”较往年以更快的速度飘到了大堡礁,专家称浮石的到来有助于大堡礁国家公园的生态恢复。下图为大洋洲局部示意图及浮石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浮石的形成机理,最可能是()A.岩石高温变质 B.岩石受热膨胀C.岩浆气体膨胀 D.海水侵蚀作用13.2019年,“浮岛”较往年到达大堡礁的速度快,可能是()A.赤道逆流流动速度变慢 B.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C.南半球西风带风速降低 D.热带太平洋东部水温降低14.浮石有助于改善大堡礁生态环境,主要是()A.浮石遮挡住了阳光对海底生物的辐射 B.浮石带来了大量附着其上的海洋生物C.浮石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 D.浮石飘浮阻止了捕捞船只的滥捕行为【答案】12.C13.D14.B【解析】分析】【12题详解】由图文信息可知,浮石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从图中浮石的特征可以看出其为玄武岩气孔构造,是岩浆喷出地表,温度降低,压力减小,大量气体在岩浆内膨胀逸出,从而形成大量孔隙,故A、B错,C项正确。浮石孔隙占比很高,且能浮于水上,外力作用形成的孔隙,是自外而内的,故是开放的,水填满孔隙后,会沉入水底,故不可能是海浪侵蚀,D错;故本题选C。13题详解】盛行风及洋流是浮岛运动的动力,图片中汤加在20°S附近,可排除赤道逆流和西风带的影响,AC错;2019年“浮岛”较往年到达大堡礁的速度快,主要可能受东南信风影响,当信风增强的年份,南赤道暖流增强,浮石漂流的速度自然增快。当东南信风增强时,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增强,东太平洋热带海域水温降低,故B错,D项正确;所以本题选D。【14题详解】浮石相当于一座漂浮的岛礁,在漂浮过程中会吸引大量浅海生物附着其上繁衍生息,到达大堡礁落脚后,可以促进岛礁生物的恢复,B项正确;海底生物需要阳光得到能量而繁衍,A错;浮石是岩石,其主要成分为矿物质,本身并非含大量有机质,C错;大堡礁作为国家公园,滥捕行为不可能是常见现象,D错。故本题选B。【点睛】浮石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水上的岩石,浮石是由于熔融的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因孔隙多、质量轻、能浮于水面而得名。堤垸是指人们在洞庭湖区修筑堤防、围挽土地,对外挡水,对内围田的一种土地利用模式。洞庭湖区的围垸垦殖始于宋、元,兴于明、清。到了清末,昔日八百里洞庭,已演变为堤垸如鳞,废堤、弃垸密布,湖洲之间隔水相望,河沟水系纵横交错的自然湿地景观。自民国时期开始,政府组织并垸合修,废除中间的间堤,将几垸、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下图示意明清与现在的堤防变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推测明、清时期人们大规模修建堤垸是为了()A.抵御敌人和野兽侵袭 B.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C.增加空气和土壤湿度 D.获得生活和生产空间16.将几垸、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废除中间的间堤,合修湖堤。主要是为了()A.扩大生产 B.养殖水产 C.抗洪排渍 D.拓宽航道【答案】15.D16.C【解析】【15题详解】明清时期,洞庭湖地区粮食生产较多,促使当地人口大量增加及大量江西、浙江等地民众移民进入,人们便在洞庭湖泥沙淤积成洲滩处围垦堤垸。到了清末,湖区已经出现堤垸如鳞、弥望无际的盛况,其目的应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更大的生活空间,D正确;抵御敌人和野兽侵袭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建设初期宋、元,A错误;大规模修建堤垸无法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增加空气和土壤湿度,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洞庭湖水患严重地区,随着大量堤垸修建,将会增加水患灾害。政府组织并垸合修,将几完、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废除中间的间堤,使小垸并成大垸,以利于抗洪排渍,C正确;合并后,获得较多的土地,但不是为了扩大生产,A错误;进行水产养殖并不需要合并形成大垸,B错误;合并后对航道的拓展并不明显,D错误。故选C。【点睛】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深圳几乎覆盖了除重工业以外所有的制造产业链,其中尤以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表现最为抢眼。近年来,深圳成为新能源汽车“疯长”之地。2021年全市公交、出租车均已实现电动化。下图为2016—2021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图(单位:万辆)。材料二目前,溧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了南京80%以上新能源大客车产能和70%以上零部件配套能力。溧水全区制造业产值前50强中,深圳企业占40%。深圳本土某企业,近期将在溧水建设一期150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集聚一批上下游的配套企业。溧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其城镇化水平。(1)简述深圳成为新能源汽车“疯长”之地的主要原因。(2)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溧水周边乡村的影响。(3)简述溧水成为新兴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心对中国其他城市产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7.有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备的产业生态;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较高。18.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改变村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就地城镇化;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耕地减少等。19.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产业链招商,提升产业协作能力;发展技术,引进人才,营造产业创新环境。【解析】【分析】本题以深圳和南京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资料,涉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深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这是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疯长”之地的主要原因,由材料“2021年全市公交、出租车均已实现电动化”可知,深圳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由材料“深圳几乎覆盖了除重工业以外所有的制造产业链,其中尤以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表现最为抢眼”可知,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配套比较完备;从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图可知,在深圳新能源汽车比较普及,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较高。【小问2详解】由材料“溧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了南京80%以上新能源大客车产能和70%以上零部件配套能力”“溧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其城镇化水平”可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溧水周边乡村的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村民由传统的农业向制造业转移,改变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大量农民就地城镇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制造业的发展,而当地企业数量的增加,会促进当地土地流转;由于部分农村劳动力前往新能源汽车工厂工作,农村闲置土地增多,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城市化、交通、工厂等建设用地会侵占一部分土地,故导致耕地减少等。【小问3详解】可以从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人才、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回答。中小城市普遍投资环境较差,可以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当地人才资金缺乏,可以到沿海地取比如深圳等得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营造公平、公开、务实产业创新环境,鼓励创新和创业。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和设备,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实现产业链招商,重视配套能力,提升产业协作能力,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等。促进产业分工合作,进而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生产效率。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属于深水型湖泊,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面积约27平方千米),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湖面海拔约3490米,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大部分支流河水清澈。末次冰盛期时巴松措流域的冰川面积达到982.3平方千米,约是现代冰川的4.5倍。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生长,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如图示意巴松措流域。(1)推测巴松措形成的过程。(2)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3)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答案】(1)冰川运动不断磨蚀、刨蚀,形成凹槽谷地;突发的冰川泥石流挟带大量冰碛物,堆积物抬高了冰碛丘陵;湖岸陡峭,快速汇集冰川融水、支流形成深水湖泊。(2)仲错弄巴曲含沙量小于扎拉河含沙量。影响因素:仲错弄巴曲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流程长,相对落差较小。(3)流域内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丰水季为夏季;夏季气温较高,湖区水生动物活跃;水生动物大量消耗浮游植物。【解析】【分析】本题以巴松措流域图为材料设置题目,社会湖泊的形成过程,湖泊的水文特征,自然地理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形成湖泊的必要条件:相对低洼的湖盆、较好的集水条件。巴松措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所以形成深水湖泊的过程有:在冰期时,巴松措流域的冰川面积大,冰川运动磨蚀、刨蚀出凹槽谷地,形成了相对低洼的湖盆条件;后来,突发的冰川泥石流携带大量的砂石、冰碛物等,抬高了冰碛丘陵,形成堰塞体。由于湖岸陡峭,湖盆内快速汇集冰川融水以及众多支流,形成深水湖泊。【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知,仲错弄巴曲流域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较少;且冰川分布区域海拔高,由图中冰川分布可推测海拔高差信息,由此可知,仲错弄巴曲流域地势起伏较小,河流比降较小,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而扎拉河流域内森林分布少,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较多,且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比降较大,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小问3详解】流域内冰川分布面积较大,且受南亚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因此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所以丰水季为夏季。夏季气温较高,湖区水生动物活动活跃,而水生动物大量消费浮游植物,所以虽然夏季水温较高有利于浮游植物繁殖,但由于水生生物的消耗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由于地下冻土存在,局部地区在春季3~4月份的融雪期融雪造成的黑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绘制了侵蚀率随时间变化图(图左)。横坡垄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有效减轻了融雪对黑土的侵蚀。图右为两种垄作方式示意图。(1)指出土壤开始大量侵蚀时间与不同解冻深度之间关系及原因。若要模拟3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接近甚至超过1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推测需改变的实验条件。(2)分析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比夏季雨水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3)与顺坡耕作相比,简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答案】(1)解冻深度越深,土壤开始大量侵蚀越晚。原因:冻结层起隔水层的作用;解冻深度越深,融雪径流下渗越多,大量产生地表径流越晚,开始大量侵蚀越晚。延长模拟实验时间;增大融雪径流量。(2)春季升温快(或昼暖夜冷),夜冻昼融交替变化,使表层土壤疏松,抗冲刷能力减弱;土地完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冻土阻隔,融雪径流下渗量少,地表径流量大。(3)横坡垄作:拦蓄融雪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小、减缓地表径流,减弱对黑土的冲刷;垄沟秸秆覆盖: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解析】【分析】本题以侵蚀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两种垄作方式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黑土侵蚀退化条件的分析、春季融雪侵蚀比夏季雨水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融雪径流量为3.7L/min的条件下,解冻深度为1㎝时,3~4分钟后侵蚀率迅速提高,开始大量侵蚀;解冻深度为2㎝时,9~10分钟后开始大量侵蚀;解冻深度为3㎝时,13~14分钟后开始大量侵蚀。因此归纳为:解冻深度越深,土壤开始大量侵蚀越晚。因为冻结层起到隔水层的作用,其上为透水层。解冻深度越深,积雪融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