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20分)1.泗洪县双沟镇,素有“鸡鸣听两省,酒熟香三县”之美称,酿酒历史悠久,下列酿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浸泡B.酒曲发酵C.蒸馏提纯D.装瓶密封2.同学们在夏令营的野外生存体验过程中,利用如图装置获取了少量饮用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净水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B.石块的作用是作催化剂C.玻璃杯收集到的水为硬水D.这种净化水的原理为蒸馏3.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下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B.锆元素是金属元素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4.展青霉素(化学式为C7H6O4)是霉烂水果上主要的霉素,苹果一旦发生霉变,正常部分也能检测出展青霉素,所以霉变的水果最好不要食用。下列有关展背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展青霉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6:4B.一个展青霉素分子中含有2个氧分子C.展青霉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展青霉素是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5.化学反应不但能提供新物质和能量,有时还会产生其他的作用。如图是学生自制的装置,向试管中加入试剂可以使小车向左移动。下列反应不能实现这一现象的是A.生石灰和水B.硝酸铵固体和水C.锌和稀硫酸反应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6.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C.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7.小灵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图)自制了一根“棒棒糖”。下列对制作流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A.甲→乙过程中方糖的溶解度不变B.乙溶液中烧杯底部为方糖中的杂质C.向丙溶液中加入方糖-定可以继续溶解D.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8.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D.该反中应碳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9.下列知识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②生活中通过煮沸将硬水软化③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①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高层楼房着火时立即乘电梯逃离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社会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②无机盐和水不属于营养物质③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①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②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③煤、天然气、石油、酒精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10.诗句“梅子留酸软齿牙”中的“梅子”含有较多的柠檬酸,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验证柠檬酸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13分)11.(7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很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1)“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注:“淘”指用水冲洗,去除杂质。“漉”是指液体慢慢地渗下)。其中“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实验室里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和玻璃棒。(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炼铁”如图1和“炒钢法”如图2。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②图2为“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______元素的含量。12.(6分)凹版印刷是四大印刷方式之一,手工雕刻腐蚀凹版工艺在清朝的《铜刻小记》中就有记载,以下是凹版印刷的主要工艺流程。请结合图文,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注:“墨”主要成分是炭黑、松烟等)(1)磨版时需用质地密实且坚硬的木炭反复打磨铜板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上蜡之前需将铜板在炭火上烘热,此过程中铜板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3)腐蚀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Cu+2FeCl3=CuCl2+2FeCl2,此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4)用制作好的铜版将墨迹印刷到纸上,印出的成品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其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17分)13.(8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航空母舰中的常用的储备气体,在急救、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图1中用于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CO2,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填“A”或“B”);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与A、B中选出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若用图2的“储气瓶”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端通入(填“a”或“b”);当反应停止后,取出“储气瓶”中氧气的操作为___________。14.(9分)《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1)如图1所示,步骤I的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2)探究:对烧杯丁中澄清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性质相似。②BaCl2易溶于水;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提出假设】“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猜想Ⅰ:只含有KOH猜想Ⅱ:含有KOH、Ca(OH)2猜想Ⅲ:含有_______猜想Ⅳ:含有KOH、Ca(OH)2、K2CO3(3)猜想_______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取少量丁中澄清溶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实验序号操作现象结论1向A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不含(4)________。2向B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始终没有明显现象不含K2CO3【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5)__________。【补充实验】实验序号操作现象结论3取少量丁中溶液于试管C中,滴加少量(6)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最终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延伸应用】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已知浓度为10%的K2CO3的pH=11.6,浓度为1%KOH的pH=12.2。根据如图2数据分析,选用(7)_________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四、推理、计算题(第15题5分,第16题5分,共计10分)15.(5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16.(5分)2020年1月17日,大连化物所的李灿院士团队,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成功运行。该项目的反应之一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CO2+xH2yCH3OH+H2O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方程式中x的值为________。(2)若吸收88吨的二氧化碳,理论上可以合成多少甲醇?(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CCBDABAC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没有条件、化学式书写错误、没配平的不得分,气体、沉淀符号书写有误的扣1分),计13分]11.(1)天然(1分);(2)CaCO3CaO+CO2↑(2分)(3)过滤(1分);漏斗(1分)(4)①使矿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1分)(答到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可得分);②碳(或C)(1分)12.(1)去除铜板表面划痕(或清除铜板表而污垢,答案合理可)(1分)(2)2Cu+O22CuO(2分):化合反应(1分)(3)降低(1分)(4)稳定(2分)(或不活泼),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方程式批改标准参照第二题),计17分]13.(1)铁架台(1分);(2)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满(1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分)(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以上两空意思正确可得分)(3)2H2O22H2O+O2↑(2分);a(1分);从分液漏斗注水,打开漏斗活塞,将氧气赶出(1分)(表述合理即可)14.(1)放热(1分);(2)KOH、K2CO3(1分)(3)Ⅳ;Ca(OH)2+K2CO3=CaCO3↓+2KOH(2分);(4)氢氧化钙[或Ca(OH)2](1分);(5)滴入的盐酸不足,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钾(1分)(表述合理即可);(6)氯化钡或硝酸钡[或BaCl2或Ba(NO3)2]等(1分);(7)浓度为1%KOH溶液(1分)(答到氢氧化钾溶液可给分)。四、推理、计算题(第15题5分,第16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