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菁优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一.选择题(共14小题)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属随迁是指老年人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到子女迁入地居住。调查发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1﹣1题。项目城市规模异地养老家属随迁人数占比(%)居留意愿(%)人数占比(%)居留意愿(%)小城市18.480.512.658.0中等城市9.888.49.271.0大城市43.778.033.869.0特大及超大城市28.184.844.467.81.据表可知,异地养老和家属随迁两类老年群体()A.小城市的人数占比均最小 B.中等城市的居留意愿最高 C.特大及超大城市人数占比均最大 D.在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最低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属随迁是指老年人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到子女迁入地居住。调查发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如表所示。据此完成2﹣2题。项目城市规模异地养老家属随迁人数占比(%)居留意愿(%)人数占比(%)居留意愿(%)小城市18.480.512.658.0中等城市9.888.49.271.0大城市43.778.033.869.0特大及超大城市28.184.844.467.82.影响家属随迁和异地养老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自身收入 B.生活习俗 C.消费理念 D.健康状况水泥熟料是以石灰石,黏土和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用煤炭烧至部分或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随者东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许多水泥企业前往东南亚地区建厂。目前,受“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我国多教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据此完成下面3﹣3小题。3.东南亚地区吸引我国水泥企业投资建厂,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A.我国近且交通使捷 B.产业发展基础好 C.劳动力和原料价格低 D.与我国文化相似水泥热料是以石灰石、粘土和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用煤炭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许多水泥企业前往东南亚地区建厂。目前,受“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我国多数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据此完成4﹣4题4.受“双碳”影响,我国多数水泥企业利润下滑,将给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提高产业集中度 B.扩大产业规模 C.降低了市场需求 D.增加进口数量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我国各城市约于2015年开始建设口袋公园,至2023年已建设和改造口袋公园近3万个。如图为我国某口袋公园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5.我国口袋公园产生的背景是()A.工业化进程加快 B.城镇污染较严重 C.旅游业发展迅速 D.城镇化快速发展6.口袋公园最可能分布在城市的()A.办公区域 B.主干道旁边 C.边角地 D.商业中心内7.口袋公园可以()A.提高城市等级 B.提升城市品质 C.缓解交通压力 D.提升旅游体验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对流层是()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9.对各层大气描述正确的是()A.甲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乙层大气平均密度最小 C.丙层底部气温低于顶部 D.丁层利于民航客机飞行城市市区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产生活每天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进而在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如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对图中大气运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①处上升 B.②处由郊区上空向市区上空 C.③处上升 D.④处由市区地表向郊区地表11.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A.市区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郊区 D.郊区以外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居住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下图是“某大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城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工业用地 B.交通用地 C.商业用地 D.居住用地1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具有的特征是()A.建筑物低矮 B.地价房租低 C.服务业落后 D.交通繁忙14.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我国南海岛礁传统民居建房选材用料主要是()A.珊瑚礁盘、冰块 B.黄土、石头 C.珊瑚礁盘、石头 D.黄土、冰块二.解答题(共2小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滑断层即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又称横移断层,在滑动过程中会积聚能量,可能会诱发各种自然灾害。贯穿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为走滑断层,存在时间已超过二千万年,旧金山位于这一断层带上。受断层影响,旧金山湾周围大部分地区处于下沉状态,严重威胁旧金山城市发展。图1示意旧金山及周围地区断层分布,图2示意旧金山湾东部某走滑断层活动方向,图3为圣安地列斯断层地表景观图。(1)指出图2与图3中走滑断层的主要特点。(2)说出图2与图3中走滑断层形成的地理事物。(3)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推测受走滑断层影响旧金山城市发展将面临的威胁。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三江平原(见如图)位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在大规模开垦前,该地区野生动植物丰富、人烟稀少,素有“北大荒”之称。20世纪50—60年代,大批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迁入,开垦了4600多万亩耕地,建成50多个大型国营农场。“北大荒”从此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大部分粮食销往外省,主要通过大连口岸转运至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三江平原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为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保护绿水青山做出了巨大贡献。(1)三江平原属于流水地貌。(2)三江平原地区分布有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填“黑土”或“红壤”)。(3)20世纪50—60年代,三江平原人口迁入具有(填“自发性”或“组织性”)特征。(4)三江平原北粮南运至广东省的运输方式是先选择方式运至大连,再选择方式运至广东省。(5)请为三江平原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

2024年菁优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密卷3(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属随迁是指老年人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到子女迁入地居住。调查发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1﹣1题。项目城市规模异地养老家属随迁人数占比(%)居留意愿(%)人数占比(%)居留意愿(%)小城市18.480.512.658.0中等城市9.888.49.271.0大城市43.778.033.869.0特大及超大城市28.184.844.467.81.据表可知,异地养老和家属随迁两类老年群体()A.小城市的人数占比均最小 B.中等城市的居留意愿最高 C.特大及超大城市人数占比均最大 D.在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最低【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人口迁移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以及各种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答】解:据表分析可知,异地养老和家属随迁两类老年群体均在中等城市的居留意愿最高,在中等城市的人数占比均最小,A错误。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在大城市人数占比最大,家属随迁的老年群体在特大及超大城市人数占比最大,C错误。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在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最低,家属随迁的老年群体在小城市的居留意愿最低,B正确,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属随迁是指老年人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到子女迁入地居住。调查发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如表所示。据此完成2﹣2题。项目城市规模异地养老家属随迁人数占比(%)居留意愿(%)人数占比(%)居留意愿(%)小城市18.480.512.658.0中等城市9.888.49.271.0大城市43.778.033.869.0特大及超大城市28.184.844.467.82.影响家属随迁和异地养老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自身收入 B.生活习俗 C.消费理念 D.健康状况【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人口与城市.【分析】人口迁移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以及各种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答】解: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可推断选择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通常自身收入水平较高,思想观念较为开放,能够接受在自己所喜欢的异地养老定居,A正确。家属随迁受家庭等观念影响大,与消费观念关系较小,C错误。家属随迁与异地养老跟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水泥熟料是以石灰石,黏土和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用煤炭烧至部分或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随者东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许多水泥企业前往东南亚地区建厂。目前,受“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我国多教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据此完成下面3﹣3小题。3.东南亚地区吸引我国水泥企业投资建厂,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A.我国近且交通使捷 B.产业发展基础好 C.劳动力和原料价格低 D.与我国文化相似【考点】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东南亚地区经济较我国落后,该地区劳动力价格和原料丰富且价格低,是吸引我国水泥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距我国近且交通便捷、与我国文化相似,不是东南亚地区吸引我国水泥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AD错误。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较薄弱,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水泥热料是以石灰石、粘土和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用煤炭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许多水泥企业前往东南亚地区建厂。目前,受“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我国多数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据此完成4﹣4题4.受“双碳”影响,我国多数水泥企业利润下滑,将给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提高产业集中度 B.扩大产业规模 C.降低了市场需求 D.增加进口数量【考点】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环境污染与防治管理.【分析】“双碳”给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从产业集聚、产业优化、企业并购等方面分析。【解答】解:“双碳”目标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受“双碳”影响,我国多数水泥企业利润下滑,产能较差的企业淘汰,而一些实力强的企业通过兼并或收购,进行资源重组和产业优化,水泥产业集中度提高,A正确。受“双碳”政策影响,水泥企业的利润下滑,这通常不会促使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反而,由于成本上升和市场需求可能下降,企业更可能倾向于减少投资,控制规模,以应对经营压力,B错误。市场需求降低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水泥企业利润下滑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不能直接降低市场需求,C错误。在利润下滑的背景下,水泥企业不太可能增加进口数量,因为这会进一步增加成本。相反,企业更可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应对利润下滑的问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双碳”将给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我国各城市约于2015年开始建设口袋公园,至2023年已建设和改造口袋公园近3万个。如图为我国某口袋公园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5.我国口袋公园产生的背景是()A.工业化进程加快 B.城镇污染较严重 C.旅游业发展迅速 D.城镇化快速发展【考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分析】“口袋公园”是城市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周围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新去处的同时,让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因其规模较小而得名,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区高楼大厦之间“巴掌大”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建设的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微空间。【解答】解:工业化进程加快会带来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与口袋公园的产生无直接关系,A错误。城镇污染较严重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并非口袋公园产生的直接原因,B错误。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场所的建设无直接关系,C错误。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类型,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近距离的休闲场所,因此其产生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口袋公园产生的背景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6.口袋公园最可能分布在城市的()A.办公区域 B.主干道旁边 C.边角地 D.商业中心内【考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分析】“口袋公园”是城市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周围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新去处的同时,让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因其规模较小而得名,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区高楼大厦之间“巴掌大”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建设的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微空间。【解答】解:办公区域主要集中了大量的办公场所,其土地利用价值较高,不适合建设口袋公园,A错误。主干道旁边虽然交通流量大,但空间通常较为有限,并且车辆噪音和尾气污染可能会影响口袋公园的使用体验,B错误。边角地是指城市中的小块未利用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这些土地通常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面积较小,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口袋公园规模较小,可以利用这些边角地进行建设,既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又能够提升城市品质,C正确。商业中心内通常土地利用密集,商业价值高,不太适合建设口袋公园,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口袋公园”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口袋公园可以()A.提高城市等级 B.提升城市品质 C.缓解交通压力 D.提升旅游体验【考点】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城乡分布与规划.【分析】“口袋公园”是城市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周围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新去处的同时,让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因其规模较小而得名,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区高楼大厦之间“巴掌大”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建设的贴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微空间。【解答】解:城市等级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与口袋公园的建设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口袋公园不能提高城市等级,A错误。口袋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近距离的休闲场所,能够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改善城市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品质,B正确。口袋公园面积小,无法承载交通疏导功能,对缓解交通压力作用有限,C错误。口袋公园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其规模较小,对提升旅游体验的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口袋公园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对流层是()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乙的平均高度在12﹣55千米,分别表示大气层的对流层、平流层,丙和丁为高层大气。人类生活在大气圈的底层,图中显示,甲、乙、丙、丁四层中,甲层(对流层)为大气圈的底层,因此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对流层是甲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9.对各层大气描述正确的是()A.甲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乙层大气平均密度最小 C.丙层底部气温低于顶部 D.丁层利于民航客机飞行【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千米)、平流层(处于12千米与50千米高度之间)和高层大气(高度50千米以上)。(1)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3)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为对流层,乙的平均高度为12﹣55千米,为平流层,丙和丁在55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甲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且水汽和尘埃集中,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正确。大气层的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乙层(平流层)的高度偏低,不是大气平均密度最小的层次,B错误。图中显示,丙层底部气温高于顶部,C错误。丁层由于高度太高,空气过于稀薄,不利于民航客机飞行,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城市市区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产生活每天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进而在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如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对图中大气运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①处上升 B.②处由郊区上空向市区上空 C.③处上升 D.④处由市区地表向郊区地表【考点】热力环流原理及相关现象.【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城市市区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产生活每天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进而在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故①处气流受热上升,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处由市区上空向郊区上空,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处气温低,气流下沉,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④处由郊区地表向市区地表运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1.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A.市区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郊区 D.郊区以外【考点】大气污染的基本机理与危害.【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解答】解: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热力环流圈之外,故布局在郊区以外,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居住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下图是“某大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城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工业用地 B.交通用地 C.商业用地 D.居住用地【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分析】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一般在大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解答】解:读“某大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付租能力最强,其次是居住区,居住用地面积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1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具有的特征是()A.建筑物低矮 B.地价房租低 C.服务业落后 D.交通繁忙【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分析】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心往往是大部分交通干线的交汇处,公交线路交叉最多,交通便捷度最好,可带来大量消费人口,具备市级商业中心的条件,无论从中心地等级还是所出售的商品等级或服务等级都是全市最高的,服务范围遍及全市。中心商务区的商业活动机构有: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专业化高级豪华旅馆和饭店、娱乐和文化设施等。由此可看出,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最繁忙之地。【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中心商务区建筑物高,A错误。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地价房租高,B错误。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人流量大,服务业发达,C错误。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交通繁忙,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城市中心商务区具有的特征,熟记相关知识即可。14.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我国南海岛礁传统民居建房选材用料主要是()A.珊瑚礁盘、冰块 B.黄土、石头 C.珊瑚礁盘、石头 D.黄土、冰块【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分析】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解答】解:用冰块作为建筑材料一般出现在纬度高的极地地区,故AD错误。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故B错误。南海岛礁地区瑚礁盘、石头等较多,可以作为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难度较小,阅读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即可。二.解答题(共2小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滑断层即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又称横移断层,在滑动过程中会积聚能量,可能会诱发各种自然灾害。贯穿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为走滑断层,存在时间已超过二千万年,旧金山位于这一断层带上。受断层影响,旧金山湾周围大部分地区处于下沉状态,严重威胁旧金山城市发展。图1示意旧金山及周围地区断层分布,图2示意旧金山湾东部某走滑断层活动方向,图3为圣安地列斯断层地表景观图。(1)指出图2与图3中走滑断层的主要特点。(2)说出图2与图3中走滑断层形成的地理事物。(3)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推测受走滑断层影响旧金山城市发展将面临的威胁。【考点】地壳运动与地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1)图2与图3中走滑断层的主要特点从移动方向、断面、地势起伏等方面分析。(2)图2与图3中走滑断层形成的地理事物主要从地势起伏、地貌、水系等方面分析。(3)受走滑断层影响旧金山城市发展将面临的威胁主要从海啸、地震、地壳、经济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由图2可知,走滑断层两侧沿断层面相对水平移动;且断面平滑,近于直立;由图3可知,在地表大致可见一条断层直线,断层两侧地表起伏较大。(2)由图3可知,在地表大致可见一条断层直线,断层两侧地表起伏较大,可形成山岭;由“受断层影响,旧金山湾周围大部分地区处于下沉状态”可知,可能形成盆地(或谷地)、陡崖(或断崖)、新的水系等。(3)由材料“走滑断层在滑动过程中会积聚能量,可能会透发各种自然灾害”,在滑动过程中会积聚能量,可能会诱走滑断层产生的能量可能诱发海啸和地震;引起地壳下沉,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等。故答案为:(1)走滑断层两侧沿断层面相对水平移动;断面平滑,近于直立;在地表大致可见一条断层直线,断层两侧地表起伏较大。(2)山岭、盆地(或谷地)、陡崖(或断崖)、新的水系等。(3)走滑断层产生的能量可能诱发海啸和地震;引起地壳下沉,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等。【点评】本题以走滑断层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貌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三江平原(见如图)位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在大规模开垦前,该地区野生动植物丰富、人烟稀少,素有“北大荒”之称。20世纪50—60年代,大批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迁入,开垦了4600多万亩耕地,建成50多个大型国营农场。“北大荒”从此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大部分粮食销往外省,主要通过大连口岸转运至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三江平原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为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保护绿水青山做出了巨大贡献。(1)三江平原属于流水堆积地貌。(2)三江平原地区分布有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黑土(填“黑土”或“红壤”)。(3)20世纪50—60年代,三江平原人口迁入具有组织性(填“自发性”或“组织性”)特征。(4)三江平原北粮南运至广东省的运输方式是先选择公路运输方式运至大连,再选择水路运输方式运至广东省。(5)请为三江平原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考点】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流水作用与地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1)流水地貌主要包括V型谷、阶地等流水侵蚀地貌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河心洲等流水堆积地貌。(2)东北地区以黑土为主;红壤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3)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以有组织的、政策导向的人口迁移为主;改革开放我国的人口迁移以自发性的迁移为主。(4)公路运输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最为机动灵活等特点,适合运输短途、量小、易变质的货物、鲜货等;水运具有运量最大、运费最低、速度最慢、受气候影响大等特点,适合运输运距远、运量大、时间宽松的大宗货物等。(5)三江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应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发展旅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角度作答。【解答】解:(1)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故三江平原属于流水堆积地貌。(2)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部,纬度比较高,终年气温比较低。受气候影响植物残体分解慢,长时间堆积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层,堆积形成黑土。植物营养元素分解比较慢,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土壤肥沃。(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因此20世纪50—60年代,三江平原人口迁入具有组织性。(4)东北地区的粮食向南运输,可以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到达港口以后,通过海运向南运输。东北地区河流不利于南北方向的运输。海运成本比较低,而且粮食运输对时间要求不是很严格;通过海运也可以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5)加大对退耕还湿的补贴力度;建立沼泽湿地的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保护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增强公民保护湿地的意识;发展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故答案为:(1)堆积(2)黑土(3)组织性(4)公路运输;水路运输(5)建立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点评】本题以三江平原可持续开发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类型、土壤类型、人口迁移原因、运输方式选择、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考点卡片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知识点的认识】1、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秋•宜昌期中)读图完成: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分析: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原因有二个,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另外一个原因是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能保存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而其的密度自下向上越来越高,所以吸收的热量越多。解答: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在平流层内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高层大气是先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到了电离层,因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导致气温越高。故选:A。点评:本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2.热力环流原理及相关现象【知识点的认识】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示意图如下:【命题的方向】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读“热力环流侧视图”,分析完成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分析:大气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解答:A、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故正确;B、近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故ab大于cd,而近地面a下沉故为温度低收缩下沉,b为高温。b>a,故不符合题意;C、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故不符合题意。D、近地面大气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故ab大于cd,而近地面a下沉故为温度低气压高,b为低压,故气压排列是a>b>c>d,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结合课本知识即可。【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的了解,能熟练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案例(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示意图,并提高学生读图、读材料获取信息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知识点的认识】河流流经山区,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河流的河口段是河流的终段。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多适合农耕。【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读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分析坡面受流水作用,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深加宽.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在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强烈的地区,常常形成峡谷.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解答读图可知,该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选:D。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河流地貌的特征,熟记相关知识即可.【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河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4.地表形态的塑造37163:地表形态的塑造5.地壳运动与地貌【知识点的认识】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举例: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地壳运动以及产生的地貌类型,多为分析题。例:如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与地貌。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开始形成,并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分离。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外力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分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解答:据所学可知,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和缓,与图中地貌形态和材料中板块挤压、山地隆升等描述不符,A错误。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会使地表高低不平,与图中的地形类型结果一致,材料中的描述的板块挤压、山地隆升都属于地壳运动的表现,B正确。变质作用一般在地下深处缓慢进行,不会塑造高大的地形,与图文材料不符,C错误。岩浆活动塑造的地貌主要有火山和熔岩高原,火山分布范围较小,多为锥形,与图中山脉形态不符,D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关键是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和地质构造基本概念的了解,能够区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的表现,并能在不同的图中熟练应用。【解题思路点拨】分析题目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是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还是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再根据运动的类型进行分析,确定地貌类型,同时要记住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6.流水作用与地貌【知识点的认识】流水作用是指地球上由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等形成的水流对地表形态的侵蚀、沉积和运移等作用。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非常显著,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表形态,还可以塑造出各种地貌特征。1.流水作用可以导致地表岩石和土壤的侵蚀和搬运。在流水的冲刷作用下,地表岩石和土壤会被剥离并搬运到其他地方,形成各种地貌特征。例如,峡谷、河流阶地、冲积平原等都是流水作用形成的。2.流水作用还可以促进沉积作用的发生。当水流速度减缓或遇到障碍物时,水流中的物质会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地貌。例如,河流中的河漫滩、三角洲等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3.流水作用还会对土壤和植被产生影响。在湿润地区,水流可以促进土壤的发育和植被的生长,形成各种湿地和森林地貌。而在干旱地区,水流可能会导致土地的侵蚀和沙漠化的发生。流水侵蚀和搬运的具体分析:【命题的方向】主要考查流水作用以及流水地貌产生的地貌类型。例: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该校学生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如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实验模拟的河段()A.河谷呈“V”字形B.多在地势平缓地区C.乙处适宜发展聚落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分析:河流地貌应从地形、河流地貌位置、河流水文等方面分析。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平原、冲(洪)积扇。解答:该模型模拟的河道比较宽,表明模拟的河段主要为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地区,以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形;“V”字形河谷主要位于河流的上游,A错误,B正确。乙处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烈,不适宜发展聚落,C错误。丁处位于凸岸,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容易淤积航道,所以不适合修建河港,D错误。故选:B。点评: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相关知识,考査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解题思路点拨】流水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表岩石和土壤的形态,还可以促进沉积作用的发生活动,并对土壤和植被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7.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知识点的认识】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轻。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2、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其后果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并危害到我们自身的利益。【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峡(如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分析:(1)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区域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距离长短以及食物和水源的供给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印第安人从亚洲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首先要从印第安人到达美洲的目的来进行分析。应从食物来源、气温、水源补给等方面分析。(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因素。主要从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方面来进行分析。解答:(1)人们徒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峡变宽,需要跨越的距离较长;气候变暖,冰层变薄,而且沿途冰层不连续,会出现冰缝,危险度较高;冬季温度低,气候寒冷,且常伴有暴风雪;沿途没有陆地,没有食物和水源的补给。(2)在冰川全盛时期,亚洲东部冰雪覆盖面较大,食物来源较少,动物为了寻找食物,沿着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移动,美洲大陆没有冰川覆盖,夏季时,气候温和,食物丰富,动物和植物较多,适合人类生存。(3)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该地洋流的流向以及海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都要进行考虑,海峡两侧为山地,地形崎岖,因此建设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故答案为:(1)目前,海平面上升,海峡变宽,需要跨越的距离较长;气候变暖,冰层变薄,而且沿途冰层不连续,会出现冰缝,危险度较高;冬季温度低,气候寒冷,且常伴有暴风雪;沿途没有陆地,没有食物和水源的补给。(2)夏季。夏季气候温和,出行方便;夏季沿途动植物较多,人们食物来源丰富。(3)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结冰期长,夏季浮冰较多,对桥段建设的影响大;风大浪急,影响施工;海峡两侧为山地,地形崎岖,建设成本高;该地人烟稀少,水源和食物补给量少,基础设施缺乏,人力成本、物资成本较高等。点评: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交通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知识点的认识】1、国际人口迁移(1)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原始社会,追逐生活资料;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2)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3)二战后的人口迁移: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主要方向是由黄河流域向其他地区迁移。(2)改革开放前:严格的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改革开放后: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命题的方向】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分析: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使一部分人不必再去远方打工。解答:由题可知,我国出现了务工潮倒吸现象,即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主要是因为当地城市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民工不必去远方工作。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考查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人口迁移情况,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9.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知识点的认识】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2、形成原因:①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②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不同。③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1)该图反映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2)图中B表示的功能区为住宅区,对应地租水平E线(填字母)。(3)图中C表示的功能区为工业区,其分布趋势是向市区外缘移动和趋向于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分析:(1)土地租金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位置和交通便捷程度。(2)住宅区在城市分布最广泛。(3)工业区在城市的边缘区,地价比较低。解答:(1)该图反映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2)图中B表示的功能区为住宅区,对应地租E线。(3)图中C表示的功能区为工业区,它沿着主要交通线分布在市区外缘。故答案为:(1)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2)住宅;E(3)工业;市区外缘;主要交通干线。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熟知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并且要熟记经济原因的影响因素,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10.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分析: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解答: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对。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会加重城市环境问题,①错。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城市规模会更大,环境问题加重,③错。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对。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⑤对。综上分析,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能全面的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根据题意解决问题。11.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影响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按照主导区位因素划分,甲类工厂最有可能的是()A.石油加工厂B.棉纺织厂C.炼铝厂D.制糖厂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占成本的比例最大,因而其代表的工业类型是原料指向型。甲类工厂最有可能的是制糖厂。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根据不同的工业分布图,分析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区位因素,熟记基础知识并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图文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2.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知识点的认识】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优点:很少受天气影响;安全;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运输批量大;可以高速运输;节能.虽然铁路运输具有这些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货车途中作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运费没有伸缩性;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车站固定,不能随时停车;物资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运量和周转量也有很大增长.公路运输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面广的特点,此外,公路运输在零担运输方面具备强大优势.公路运输按照技术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运输和快速运输.在一般公路上的运输活动称为一般运输,而在高速公路或等级高的汽车专用路上开展的运输活动称为快速运输.公路运输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运输费用较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高;运量受运输工具的限制较大等.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又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在出现铁路以前,水路运输同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陆上运输工具相比,无论运输能力、运输成本等方面,都处于优越的地位.从水路运输方式看,水路运输可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类.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占地少、节省资源、运费低.但是,水路运输也有一些缺点,表现为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如航道、气候、潮汐等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比较大.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两类物资,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物资,如贵重设备、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速度快.这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距离越长,航空运输所能节省的时间越多,速度快的特点也越显著.机动性大.飞机可以将地面上任何距离的两个地方连结起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飞行.舒适、安全.主要体现在客运方面,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0000m左右,飞行不受低空气流的影响,平稳舒适.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要发展航空运输,只要添置飞机和修建机场.这与修建铁路和公路相比,建设周期短、占地少、投资省、收效快.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是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气象条件对飞行的限制影响了飞行的正常核准性.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航空运输比较适宜于时间性强的鲜活易腐和高价值物资的中长途运输.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是物资在管道内借助高压气泵的压力往目的地输送物资的运输方式,其原理相当于自来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各家各户.管道运输的工具本身就是管道,是固定不动的,只是物资本身在管道内移动,它是运输通道和运输工具合而为一的一种专门运输方式.管道运输作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运输方式,其特点主要有:运输管道于运输工作合一;高度专业化,适于运输气体和液体物资;永远是单方向运输.管道运输的优点有: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并可连续作业;运输的物资不须包装,节省包装费用;物资在管道内移动,货损货差率低,如管道运输石油时,可大大减少石油在装卸车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和环境污染;费用省,成本低,运量大;单项运输方式,无回空运输问题;经营管理比较简单;建设速度快.当然管道运输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有:运输物资过于专门,仅限于液体和气体物资;永远是单向运输,机动灵活性小;一次性固定投资大.【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据表中情况,你认为应该使用哪种交通方式最合适?类别起止点交通方式500吨木材哈尔滨﹣大连游览三峡重庆﹣南京鲜花上市北京郊区﹣城区西气东输塔里木盆地﹣上海两箱急救药品乌鲁木齐﹣北京一万吨海盐天津﹣厦门分析: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运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解答: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输送石油、天然气和水.再分析每一次运输的具体情况:500吨木材由哈尔滨到大连,距离远、数量大,应选择铁路运输;重庆到南京游览三峡,两城市位于长江岸边,顺便游览长江三峡,应选择内河运输;北京郊区到城区鲜花上市,距离近、鲜活物品保质期短,应选择公路运输;天然气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距离远、运量大、时间久,我们最佳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乌鲁木齐到北京的两箱急救药品,数量小、时间紧迫、距离远,我们选择航空运输;天津到厦门一万吨海盐,数量大、距离远、两城市是海港,我们选择海洋运输.故答案为:类别起止点交通方式500吨木材哈尔滨﹣大连铁路运输游览三峡重庆﹣南京内河运输鲜花上市北京郊区﹣城区公路运输西气东输塔里木盆地﹣上海管道运输两箱急救药品乌鲁木齐﹣北京航空运输一万吨海盐天津﹣厦门海洋运输点评:本题考查了多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基础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记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实际来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3.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知识点的认识】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2、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命题的方向】考查了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宁至拉萨段全长1956千米,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高寒、冻土等恶劣的自然环境C.修路技术的提高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分析: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解答: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D正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寒、冻土等恶劣的自然环境都属于限制因素,所以排除AB;修路技术的提高,不是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所以C错;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交通建设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