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北省鄂东南省级学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该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文是《心理学追踪》杂志对《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作者之一埃尔德·沙菲尔的采访。问:您何时开始对稀缺感兴趣的?答:大概在8年前,穆来纳森想和我一起合作,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因为这个主题当时还没有人研究。历来有两种思考贫穷的方式:有一半人认为,穷人受环境所迫,从而是完全理性的,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成本收益决策;另一半人致力于研究贫穷的文化,穷人的价值观及穷人不善于规划的能力。我们认为还有第三种视角,我们不把任何人看作是完全理性的,也没有理由认为穷人是严重病态的。和其他人一样,穷人在生活中也是充满困惑的,也有自己的偏差。随着时间推移,收集的数据和案例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似乎穷人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陷入贫穷状态时,人们会涌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正是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糟糕的结果。问:稀缺是怎样带来糟糕的结果的?答:人的认知空间和心智带宽很有限。当你极其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没多少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了。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管窥”,当你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在稀缺问题上时,在其他地方投入的精力就会越来越少,而你投入很少的事情里,有些事情甚至比稀缺问题更重要。有大量文献表明,穷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没做好,和有钱人相比,他们通常是不那么上心的家长,生病时也是不大会按时吃药的人,甚至贫穷的农民在种植方面也不如人。问:请说说让你们获得这些结论的研究过程。答:一开始,我们观察了印度金奈一个大型商场里的水果、鲜花商贩。那些卖东西的妇女工作非常卖力,每天都规划得井井有条,从早到晚进货,用1000卢比的价格进鲜花或芒果,但先不用付款,转手以1100卢比的价格卖掉后,再给供货商1050卢比。她们以这种很高的利息进货,每个人平均做了10年。但如果她们多存一点点钱,或者从供货商那儿少借一点钱,她们早就还清债务了,而且收入会翻倍。这个买卖有自己的逻辑,那就是一天就管一天的事情,没有长远考虑、调整的能力。我们之后又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后发现,处理稀缺对人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首先,我们去了新泽西州的一个商场,请路人做测试,去度量他们的认知控制力和流体智力。我们在请路人做测试时,让他们想象一个财务场景,用150美元去修一辆破车,或者更难一点的场景,花1500美元在车上。我们根据路人的收入分层发现,在这两个场景里,商场里的富人在认知测试方面表现得一样好,而穷一点的人在150美元的场景里,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表现得和富人一样好。但是在1500美元的场景下,穷人获得的测试分数就下降了,仅仅是处理更严格的财务挑战就会让他们表现不好。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尽可能控制了实验条件,但最后依然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两种不同的表现,你可以说在健康和教育这类事情上,穷人和富人考虑的不一样。所以,我们又跑去印度研究甘蔗农,他们每年都在收获后才有一大笔收入,他们需要保证这笔收入足以支撑到第二年收获时。通常甘蔗农们在收获前是穷人,在收获后是富人,所以我们对同一批甘蔗农进行了认知测试。我们在收获之前和之后两个月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同一个农民,同样的教育程度和价值观,比起收获之后,收获之前这个农民的智商测试分数要低10分。问: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有什么影响?答:美国的穷人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工薪日贷款”,这种贷款在当下可能是好办法,但两周之后就会产生很高的利息。所以,我们决定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里做个研究——没人会说这些本科生不够聪明吧。我们设计了一个类似《家庭问答》的电脑游戏,并且把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他们答题的时间,分成时间富足的(每一轮问答50秒)和时间不多的(每一轮问答15秒)。还有一半参与者有权去借答题时间,但每借1秒钟,在整个游戏里的答题时间就要减少2秒。我们发现,时间很充足的人表现得很明智,不用那么担心时间问题,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借时间。但时间不多的参与者里,那些借时间的学生最后赚到的钱要少于没借时间的学生。尽管这些人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和那些穷人一样。问: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答:在你负担得起的程度之内,留给自己一点余闲。当你在处理时间稀缺问题的时候,规划出一些余闲,如空闲半个小时,这样如果有突发事件,你就可以用这半个小时来处理。我把这称作是“与自己相聚的时间”。当然,如果你很贫穷,这样做就不容易。但是为穷困期存钱,可以让你有能力处理意料之外的空头支票或违章停车的罚单,你可以从存款里取钱,这样日子可以继续过下去。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于历来的两种思考贫穷的方式,作者从普通人性出发,认为穷人和其他人并无本质不同,但他们在贫穷状态下似乎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B.作者引述穷人在1500美元场景下所得测试分数下降这一测试结果,意在论证,相较于富人,穷人不善于处理财务挑战。C.普林斯顿本科生中时间不多的参与者和穷人一样,也会因借用加剧稀缺,这导致其最后赚到的钱少于没借时间的学生。D.稀缺可能关涉物质、时间等多方面。作者在研究中发现,稀缺或许不仅仅是资源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状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稀缺”并非研究者一开始就明确的研究内容,他们在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时发现了“稀缺”状态。B.当有了“管窥”现象时,我们通常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在当下尽己所能,但到头来却可能会出现新问题。C.借用可解“燃眉之急”但两周后就会产生高额利息的“工薪日贷款”,这让美国的穷人变得贫穷并且难以自拔。D.时间不多的参与者中不借时间的学生赚钱会更多,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面临稀缺问题时,如果是“穷人”,应尽量不借用。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小贩们建立活期储蓄账户存钱且只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才使用,又或者购买了针对突发事件的保险。B.一位繁忙的职业经理人与其他两个人共用同一位助理,管理顾问提出调配助理去专门协助这位职业经理人。C.位于密苏里州的圣约翰医疗中心在手术量巨大的情况下,从原有的32间手术室中留出一间专门接纳计划外的急诊手术。D.对于健身这样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一位日理万机的人聘请私人教练,让他不时询问自己这周何时去锻炼。4.请简要说明“稀缺”会带来哪些糟糕的结果?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最终得出“稀缺会带来糟糕结果”这一结论?【答案】1.B2.C3.D4.①稀缺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②稀缺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稀缺会带来管窥,让人们忽略其他重要的事。③稀缺导致借用,进而落入稀缺陷阱,反受其害。5.①收集大量数据与案例,研究者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时,收集到大量数据与案例,分析出共同因素。②观察现实案例,进行合理分析。研究者观察印度商贩案例,并假设对比分析,验证自己的猜想。③设计控制变量实验。量化评估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新泽西商场实验突出稀缺程度这一变量但存在穷人、富人这一干扰变量。印度甘蔗农实验实现观测同一主体在缺钱和不不缺钱的状况下的不同行为方式,准确界定到“稀缺”因素。④设计实验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电脑游戏实验排除了智商的干扰,证明稀缺会带来不良后果的普遍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意在论证,相较于富人,穷人不善于处理财务挑战”错,这个实验表明,“处理稀缺对人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穷人处理更严格的财务挑战就会让他们表现不好,认知控制力和流体智力下降。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这让美国的穷人变得贫穷并且难以自拔”以偏概全,美国穷人变得贫穷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这只是其中一种。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最后一段观点是:在你负担得起的程度之内,留给自己一点余闲。D.此项中的做法是将重要事情纳入“管子”视野之内,有助于应对“稀缺”,但并非留有余闲。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我们之后又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后发现,处理稀缺对人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可知,稀缺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②由“人的认知空间和心智带宽很有限。当你极其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没多少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了。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管窥’,当你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在稀缺问题上时,在其他地方投入的精力就会越来越少,而你投入很少的事情里,有些事情甚至比稀缺问题更重要”可知,稀缺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稀缺会带来管窥,让人们忽略其他重要的事。③由“美国的穷人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工薪日贷款’,这种贷款在当下可能是好办法,但两周之后就会产生很高的利息”“我们发现,时间很充足的人表现得很明智,不用那么担心时间问题,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借时间。但时间不多的参与者里,那些借时间的学生最后赚到的钱要少于没借时间的学生”可知,稀缺导致借用,进而落入稀缺陷阱,反受其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概括相关信息的能力。①由“随着时间推移,收集的数据和案例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似乎穷人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陷入贫穷状态时,人们会涌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稀缺”可知,收集大量数据与案例,研究者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时,收集到大量数据与案例,分析出共同因素。②由“一开始,我们观察了印度金奈一个大型商场里的水果、鲜花商贩”可知,观察现实案例,进行合理分析。研究者观察印度商贩案例,并假设对比分析,验证自己的猜想。③由“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尽可能控制了实验条件,但最后依然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两种不同的表现……所以,我们又跑去印度研究甘蔗农……结果发现,同一个农民,同样的教育程度和价值观,比起收获之后,收获之前这个农民的智商测试分数要低10分”可知,设计控制变量实验。量化评估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新泽西商场实验突出稀缺程度这一变量但存在穷人、富人这一干扰变量。印度甘蔗农实验实现观测同一主体在缺钱和不不缺钱的状况下的不同行为方式,准确界定到“稀缺”因素。④由“我们决定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里做个研究——没人会说这些本科生不够聪明吧”“尽管这些人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和那些穷人一样”可知,设计实验排除其他可能因素。电脑游戏实验排除了智商的干扰,证明稀缺会带来不良后果的普遍性。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们通常将丑看成审美的对立面,这是不妥的,丑在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美的对立物,没有丑就没有美,反过来也一样。其次,美与丑是相对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对饥饿来说是好的东西,对热病来说却常常是坏的东西。在赛跑中是美的东西,在拳击中却是丑的东西。”这就是说,美与丑其实也没有绝对界限,它们的区分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美与丑也是相互渗透的,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美中有丑不一定减损美,有时反增加美的魅力,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容貌美丽,但她也有缺点:发音不清晰,经常将“二哥哥”说成“爱哥哥”,因而惹来林黛玉的嘲笑。这缺点也可以说是丑,但它不仅没有损害史湘云的美,反而因这一缺点,增加史湘云的可爱与活泼。丑中也可能有美,丑中的美不一定是美化了丑,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倒揭示了丑的复杂性。艺术中,这类丑中有美的人物也不少。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他也有光环,有迷惑人的地方。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认识到这种美实是丑的掩饰时,倒益增对其的厌恶。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成艺术美。这种转化,关键在艺术家的审美化处理,而且是成功的审美化处理。生活丑成为审美对象不是说它原来的丑恶的性质变了,比如不能说上了舞台的伊阿古变成好人或可爱的人了,他还是坏人。但是,舞台的坏人是演员扮演的,不是真的坏人,他对现实生活构不成实际的伤害;演员扮演的坏人,是演员依据现实真实与艺术规律所创造的角色。他演得像真的坏人,说明他创造的成功;如果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正确的、深刻的,富有创造性,那么,演员创造的坏人形象,必然比现实中的坏人形象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他的表演是创造性的,是既符合生活真实,也符合艺术规律的,并且是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技巧的,这就创造了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正是艺术美。丑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有些艺术家特别喜欢在艺术中表现丑,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他的雕塑作品《欧米哀尔》就是典型的例子,作品表现的是一位裸体的皮肤干瘪的风尘老妇人,如果在生活中见到这样的人,你会为她的丑陋而惊骇,但现在罗丹将她表现为艺术品。他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为什么呢?按罗丹的看法,在实际事物中,所谓丑的,就是毁形的、不健康的,或令人想起疾病、衰弱和痛苦的东西,或是不道德的、犯罪的人,总之是令人可厌、可恶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不美。但是这些东西可能有性格,有个性。罗丹衡量美丑的重要标准是“内在真实”,在他看来,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而在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丑”的东西也许是真的。同时,罗丹认为艺术家具有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本领。他说:“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这种化丑为美,其实并没有改变丑在现实中的性质,但是因为经过艺术家的成功的艺术处理(这种处理是在深刻独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由客观性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式的存在,其意义其价值就不同了。(摘编自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材料二:中国文化贯穿着一种独有的审丑精神,成为中国艺术的一种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中国神祗大多更像是怪物,狰狞丑陋:九天玄女是人头鸟身的上古玄鸟,还有人首牛身的蚩尤,虎齿豹尾的西王母,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不胜枚举。它们虽狰狞可怖,但经过重组变形,对立而不相抗,天下宇宙因“中”而能“和”,“中”就成了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而这些狰狞的图案所反映的正是化丑(恶)为“和”之美、“中和”之美。所以化丑为美就可理解为化丑为中和之美,而非那种纯粹的西方式的形式之美。庄子在《德充符》、《人间世》等篇中刻意描写畸形丑人,后世唐宋人物画中的罗汉画则以这种包孕高尚德性的丑怪人物形象再现。唐代画面多怪异形象,但笔法劲道圆柔。如唐梁令瓒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畸形怪诞,绝非和谐之美。唐代文学家中亦有主张直面真实,对于现实中的美与丑,必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可隐瞒掩盖。这样才可表里相符、辞能达意,实现文学的价值,如韩愈在《答尉迟生书》中说:“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可掩。”他自己的诗文便是这一理路的体现。其他如孟郊尚苦寒,贾岛喜酸涩,卢仝显粗硬,李贺崇奇诡等等,都超出了美的规囿。讫宋,除了画家刻意以丑怪来形容人事,宋诗词所表达的丑怪更加集中和意味深长。苏轼有诗云:“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寄周安儒茶》)体现了一种儒道佛相融之后的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也很说明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荒冷僻的事物被重新编织,进入一个新的时空就可以“以丑为美”了。这自是一种很高超的艺术思维。(摘编自王洪岳《论中国古代艺术的审丑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作品中“丑中有美”的人物不在少数,因为丑中的美并不是美化了丑,有时它还能揭示丑的复杂性。B.演员如果能正确深刻且富有创造性地理解角色,那么他们所创造的坏人形象必然比现实中的人物更为深刻。C.中国神话里蚩尤人首牛身,西王母虎齿豹尾,面貌狞恶而不失“中和”之美,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心理。D.苏轼的《寄周安儒茶》体现出一种儒释道融汇的泯灭美丑的境界,彰显了宋代诗词中对丑怪表达的意味深远。2.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论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二段援引舞台上演员扮演坏人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证明生活丑成为审美对象不会改变他原有的丑恶性质。B.材料二中指出诗人马致远具有高超的艺术思维,将一组组瘦冷孤清的意象重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实现了化丑为美。C.材料一与材料二围绕“美与丑”的相关话题展开论述,前者更多涉及西方艺术,后者更侧重于中国古代艺术。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生活中的“丑”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审美对象,能不能化丑为美,还得看艺术家的审美造诣。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装扮不合时宜、好逸恶劳、作风不正,作者把落后人物的“丑”集于一身,使其具有典型性,内涵丰富。B.《祝福》中的“善女人”柳妈询问祥林嫂的过去,这种看起来的“善”,实则是人性之“丑”的掩饰,更增加读者对柳妈的厌恶。C.《变形记》中作者让格里高尔异化成丑陋的甲虫,以甲虫的脆弱、封闭等特征隐喻现代人的心理,这不属于“化丑为美”的审美化处理。D.“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等诗句不避讳现实中的“丑”,经过诗人艺术地处理,将生活中的苦难酿成了文学经典。4.在生活中,欧米哀尔这类人往往被认为丑陋异常,为什么雕像《欧米哀尔》却具有不朽的艺术美?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原因。(4分)5.随着自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互联网上兴起了一种独特的“网络审丑”现象,“怪咖呕像”“沙雕视频”“直播卖丑”等现象往往裹挟着巨大的流量。你对这种“网络审丑”现象持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说明。(6分)1.A【解析】曲解文意,原文中说的是“丑中的美不一定美化了丑”;且与“‘丑中有美’的人物不在少数”不构成因果关系。2.A【解析】材料一中援引该事例主要是为了证明生活中的丑通过艺术家的审美化处理,可以转化成艺术美。3.C【解析】格里高尔属于“化丑为美”的审美处理。4.①欧米哀尔这位老妇人在现实中表现为“丑”,但可能有个性,有性格,能体现艺术上的“真”,符合罗丹提出的“内在真实”标准。②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成艺术美,现实中老妇人丑陋衰老的身体经过艺术家成功地处理,“丑”便化成了美,由客观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了艺术美。(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审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其本质是化丑为“中和”之美。“网络审丑”并非艺术层面的“审丑”,而是刻意放大生活中的丑,这种丑无法转化为“中和”之美。②材料二主张直面真实,目的是实现事物的表里相符,实现文学艺术的价值;“网络审丑”虽能暴露现实、直面丑陋,但暴露的是一些畸形低俗的东西,毫无艺术价值可言。③材料二强调一种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对艺术中“丑”的描摹引人深思,意味深长。“网络审丑”为了吸人眼球和博取流量,对丑的暴露只是一种格调不高的肤浅娱乐,缺少细腻的艺术处理,更无谈高超的艺术思维。(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构建相互依存和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以弥补个体力量的有限及满足人类交往的需要,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尝试。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以及全球化的深入,人类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不再受到传统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共同体概念在原始形态的基础上不断在新的语境中重新建构,更多具有当代意义的共同体不断兴起,如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等各种形态。共同体概念甚至还逐渐上升至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高度。当下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即是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当代意义上的共同体形成必须经过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总体而言离不开共同的目标、认同与归属感三个基本要素。在脱离了血缘和地域联系的当代共同体中,“共同情感”作为凝结差异化个体成员的动力与纽带正变得尤为重要。②长期以来,中国在跨文化传播中倾向于强调“大国理性”,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优先以理性认知模式和逻辑架构推进传播活动,“以理性的话语方式向国际社会推介大国形象”。然而,面向复杂多变的国际现实、基于文化差异与文化陌生感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情感沟通相比其他沟通形式更具本能性的迅速反应机制与认知基础。国际受众接触来自异质或陌生文化背景的媒介信息时,更可能优先启动直觉性的潜在情感反应机制实现信息判断和接收,而并非必然通过周密的理性逻辑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情感不仅能够调节个体对媒介信息的注意、判断、记忆等认知处理过程,同时还可能潜移默化地浸染和形塑个体间的社会化互动以及群体结构化进程。故而,将“情感机制”引入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以其探索中国故事如何凭借“共同情感”实现有效沟通与深化认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③媒介理想传播效果的达成离不开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共同参与,传播对象对信息实现内化认同是传播致效的要旨。传播对象的情感内化需经过若干环节。这一内化认同路径中,首要环节是吸引传播对象的注意力,继而完成信息选择、判断等“初级阶段”的认知处理,情感因素的合理纳入将推进这一过程的实现进度。而传播对象真正理解接收的信息内涵、避免误解和歪曲是至关重要的“中间阶段”。理解之增进寄托于传受双方沟通互动的顺利进行与深入联结,情感个体“沟通性”为双方互动交流搭建感性通路。以“共同情感”实现的沟通在情感上具备先在的一致性与亲近性,更可能创造“同向解码”的意义共享空间、奠定积极情感基调、促发正向态度生成。基于此,进一步达成凝聚认同的“终极阶段”,则需发挥情感的公共“凝聚性”,激发人类潜藏的内在情感动力,实现全球化范围的共情与聚合,维系群体间认同感、公共性及向心力,使得建构超越政治文化鸿沟的人类共同体成为现实。当然,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各环节或阶段并不总是如此分明地层级递进,情感机制的运用是一个需要能动性参与及针对性发掘的动态过程。④目前“情感机制”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仍存有极大可探索空间。中国故事难以走进传播对象内心深处实现内化认同,某种程度上在于缺乏对情感意涵、情感沟通、情感体验等情感机制的足够重视,如何与传播对象建立情感联结并使其产生情感认同是当下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难题。在如今开放性结构的社交网络化情境中,个体极大地释放情感效能以实现高效交往和心理认同,媒介本身也越来越多地将情感因素纳入生产和传输过程以寻求受众的共鸣。媒介制造的“情感生态”及个体展显的“情感能量”构建出一种“共生性情感表征”,为“情感机制”的运转营造现实场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融入这场情感的“变迁”已成为“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未来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选项。⑤情感研究已在社会治理、文化批判以及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逐渐兴起,然而在跨文化传播中,情感的效能还尚未被予以充分重视与发挥。当下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无论是从“建构主义”的宏观视角关注全球语境中规范与话语的构筑,还是遵循“理性主义”范式的“利益最优原则”处理国家关系,都不约而同地将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因素搁置一旁。但实际上,情感是人类在多元文化交流语境下难以忽视的重要因素,可为人类达成跨越文化与政治边界的交互活动铺展天然性的路径。跨文化传播中凭借情感机制将可能超越人为建构的符号、意义和逻辑体系,跨越差异化的语言文化与社会制度带来的障碍,以人类“具身化”的本能反应和心理状态来构建彼此真诚沟通和深入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传播范畴本身便含纳着“文化差异”的所指,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人类共同情感寻求最大程度的意义共享空间,推动传播对象对讯息的有效接纳,达成与传播者意图一致的解码图式。才能够实现传播对象对信息意义的内化认同。跨文化传播中,固守理性架构或区隔情感因素都是对人类心理机制的曲解,纳入情感要素并非要舍弃以往的理性路径,而是重新考量情感在人类传播活动中的角色及功能。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互动下才更可能寻得最佳传播路径,情感作为“新维度”的纳入将为跨文化传播创造性发展与革新注入新思路。(摘编自徐明华李丹妮《情感畛域的消解与融通:“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沟通介质和认同路径》)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意义上的共同体不再受到传统血缘和地域限制,必须具备共同的目标、认同和归属感,因此其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B.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情感沟通优于理性逻辑沟通,所以应该在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引入“情感机制”替代“大国理性”。C.“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的“这”,具体是指媒介与个体构建的“共生性情感表征”,为“情感机制”运转营造了现实场域。D.实现传播对象对信息意义的内化认同,不仅需要寻求最大程度的意义共享空间,而且需要达成传播对象与传播者目的相同的解码图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为了弥补个体力量的有限及满足人类交往的需要,一直以来尝试努力构建相互依存和协同发展的共同体。B.来自陌生文化背景的个体面对媒介信息时,不一定会进行周密理性逻辑分析,但会启动直觉性的反应机制,对信息进行判断与接收。C.传播对象对信息实现内化认同需要经过若干环节,在实际传播过程中,这些环节并不总是层级分明地递进,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媒介制造情感生态,寻求获得受众的共鸣,这样有利于传播。这种做法正是源于对人类心理机制的遵循。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与传播对象建立情感联结并使其情感产生认同从而实现‘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沟通与深化认同”这一论断的是()A.“国宝”大熊猫被视为和平与爱的象征,深受各国人民喜爱,选择派送大熊猫前往他国旅居,促进国家之间友好交流。B.在春节来临之际,将中国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春节祝福语剪辑在一起,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投放。C.电视剧《山海情》通过脱贫故事展示人们对真善美情感和富裕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国脱贫攻坚的非凡历程感动世界。D.邀请外国友人,来武汉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参加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了解武汉的历史文化变迁。4.根据材料中关于“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情感机制”的表述,下图中标示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注意 B.②认知 C.③共同情感 D.④凝聚性5.如何推动“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B3.C4.B5.①将“情感机制”引入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以其探索中国故事凭借“共同情感”实现有效沟通与深化认同。②重视情感机制,融入这场情感的“变迁”,建立中国故事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结并使传播对象对中国故事产生情感认同。③重新考量情感在人类传播活动中的角色及功能。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互动下才更可能寻得最佳传播路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应该在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引入‘情感机制’替代‘大国理性’”错误。由原文“将“情感机制”引入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以其探索中国故事如何凭借“共同情感”实现有效沟通与深化认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可知,在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引入“情感机制”,但是并不是替代“大国理性”。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会启动直觉性的反应机制,对信息进行判断与接收”错误。由原文“国际受众接触来自异质或陌生文化背景的媒介信息时,更可能优先启动直觉性的潜在情感反应机制实现信息判断和接收,而并非必然通过周密的理性逻辑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可知,选项说法绝对化。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大熊猫”属于中国的保护动物,不属于“中国故事”。B.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能实现“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C.“对真善美情感和富裕生活的共同追求”是所有人类共有的情感,能够和传播对象无法建立情感联结,从而产生情感共鸣。D.武汉市中国城市,不能实现“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由原文“基于此,进一步达成凝聚认同的‘终极阶段’,则需发挥情感的公共‘凝聚性’,激发人类潜藏的内在情感动力,实现全球化范围的共情与聚合,维系群体间认同感、公共性及向心力,使得建构超越政治文化鸿沟的人类共同体成为现实”可知,认知路径的“终极阶段”是将认知凝聚起来,所以②应是“凝聚”,而不是“认知”。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面向复杂多变的国际现实、基于文化差异与文化陌生感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故而,将‘情感机制’引入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以其探索中国故事如何凭借‘共同情感’实现有效沟通与深化认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可知,将“情感机制”引入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构中,以其探索中国故事凭借“共同情感”实现有效沟通与深化认同。由原文“中国故事难以走进传播对象内心深处实现内化认同,某种程度上在于缺乏对情感意涵、情感沟通、情感体验等情感机制的足够重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融入这场情感的‘变迁’已成为‘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未来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选项”可知,重视情感机制,融入这场情感的“变迁”,建立中国故事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结并使传播对象对中国故事产生情感认同。由原文“跨文化传播中……纳入情感要素并非要舍弃以往的理性路径,而是重新考量情感在人类传播活动中的角色及功能。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互动下才更可能寻得最佳传播路径……”可知,重新考量情感在人类传播活动中的角色及功能。在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互动下才更可能寻得最佳传播路径。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中华经典承载了古圣先贤的志向、智慧与才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薮。而经典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亦有其超越时空的传世性和普适性。诞生于齐梁之际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元典,中国文章学巨著,中华文化宝典。这条精雕细刻的“文龙”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优美耐看,“灵动多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钱钟书语)《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经典范式”。海通以来,“西学东渐”。传统的“诗文评”被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所替代,范畴、术语、命题以及表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转换。这种转换更新了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催生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具有正面意义。但伴随而来的是“以西律中”的“强制阐释”,文学与文论的民族特点被遮蔽,以至于某些研究者对中国文论产生了隔膜,一味地“竞新逐奇”,自觉或不自觉地切割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联系。尽管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吸纳了“意境”等个别中国文论范畴,并引述“诗文评”的只言片语;其实不过是给西式文论做注脚,“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建设新文论,固然要“别求新声于异邦”,望今以制奇;亦须“资于故实”,参古以定法。而《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了“经典范式”。《文心雕龙》由“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和《序志》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文之枢纽”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这五篇可视为“文原论”;“论文叙笔”自《明诗》至《书记》,先“文”后“笔”,这二十篇可视为“文体论”;“剖情析采”从《神思》至《程器》,先“情”后“采”,这二十四篇可视为“文术论”。上述三个部分所包含的篇章是“其为文用”的四十九篇。《序志》主要说明写作动因、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论脉络是“道→圣→文(经)→体→术”。这种“内义脉注”“首尾一体”的严谨与绵密彰显了中国文论的系统性和自洽性。《文心雕龙》的示范意义由是可见。《文心雕龙》这部“艺苑之秘宝”,虽然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研究它,还不能说研究尽了。其精义妙理还有待深入挖掘,重新阐释。正如刘勰所说:“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愿这条“灵动多姿”的“文龙”化作藻耀高翔的“飞龙”。(摘编万奇《往者虽旧,余味日新:<文心雕龙>的现代意义》)材料二:我们往往因过多关注西方文论话语对中国文论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中所具有现代价值及其世界性意义。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许多“内在富源”都因在西方传统中找不到适当的范畴来理解,而被遮盖甚至被埋葬。正如乐黛云先生指出,目前学术界研究西方对中国的影响的著作较多,从反方向研究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专著几乎付之阙如!《文心雕龙》之所以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文论经典,与其综合全面的话语体系密不可分。由于西方传统一向对系统诗学评价甚高,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触角已从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这一“以西释中”的传统研究模式,开始转向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研究。于是在《文心雕龙》海外传播近百年的历史拐点和时代吁求之下,海外学者对《文心雕龙》有机的话语体系展开了跨语际研究。这些反向研究中国传统文论的“他者”视角,为我们研究中国文论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中国文论的现代价值提供了可资参鉴的镜像。就文学功用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两种诗歌观,即“教化说”(文以载道)和“唯我说”(诗言志)。前者认为诗歌主要用于道德教化;后者认为诗歌是自我表现的途径。刘若愚认为刘勰是力图使两种诗歌观协调起来的典范。如《明诗》开篇他引用《尚书·舜典》大舜之言对诗歌作了定义:“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里刘勰的诗言志阐明诗歌的定义,指明其教化作用。接着刘勰又提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里又将诗歌的定义关联到表现自我的“情性”。刘若愚指出此处刘勰试图在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所固有的状态下进行调和,平理若衡。那些字面看似矛盾的说辞,实际是刘勰综合文学观的体现。刘勰在《情采》篇中指出两种诗歌观的结穴在于诗歌创作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并以此抨击当时文坛“为文造情”的浮靡之势。由此,刘勰不仅巧妙地缓解了两种诗歌观之间的张力,还使论说回归全书“正体”这一主线。海外学者从文学功用向度,深入考察《文心雕龙》的有机话语体系,尝试发掘有别于西方而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这是一种“共同而有差异”的原则选择,这一选择所带来的开创性研究,不仅给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视角和条件,也为海外非专业人士接触中国文论提供了新的契机。(摘编戴文静《<文心雕龙>话语体系的现代阐释》)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薮,承载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具有超越时空的传世性,堪称“恒久至道”。B.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的《文心雕龙》依然优美耐看,因而激发了人们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C.海通以来,“西学东渐”。目前,学术界研究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著作比研究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的要多得多。D.对于诗歌的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认为诗歌主要用于道德教化的“载道”和表现自我的“言志”两种观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代替了传统的“诗文评”,由此带来的范畴、表述方式等方面的转换具有正面意义。B.尽管某些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切割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联系,但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吸纳了“意境”等中国文论范畴,保持了民族特点。C.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者们首先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然后研究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D.《文心雕龙》中刘勰试图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目的是为了调和这两种诗歌观固有状态下的矛盾。3.根据材料一的有关论述,下列《文心雕龙》篇目都属于“文术论”的一项是()A.《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B.《风骨》《比兴》《养气》《夸饰》C.《乐府》《铨赋》《杂文》《章表》 D.《论说》《史传》《丽辞》《声律》4.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文中主要阐述的《文心雕龙》的特点。5.习近平主席倡议“用古老智慧照鉴人类文明未来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结合材料,就当下如何发挥中华经典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A3.B4.①具有严谨与绵密的系统性和自治性。②具有综合全面的话语体系。5.①深入挖掘,重新阐释中华经典的精义妙理。②重视研究中华经典对西方文化的影响。③发掘有别于西方而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中华经典话语体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强加因果,依据“这条精雕细刻的‘文龙’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优美耐看,‘灵动多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可知“《文心雕龙》依然优美耐看”不是“激发了人们阅读和研究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的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吸纳了‘意境’等中国文论范畴”错,依据“尽管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吸纳了‘意境’等个别中国文论范畴”可知,扩大范围,变“个别中国文论范畴”为“中国文论范畴”;“保持了民族特点”错,依据“其实不过是给西式文论做注脚”,可知没有“保持了民族特点”。C.“西方学者们首先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然后研究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错,曲解文意,依据“自上世纪中叶起,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触角已从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这一‘以西释中’的传统研究模式,开始转向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研究”可知,是这个时候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触角从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论,转向研究中国文论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的影响。D.“目的是为了调和这两种诗歌观固有状态下的矛盾”错,依据“刘勰试图在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所固有的状态下进行调和,平理若衡”,可知“试图保持两种诗歌观所固有的状态下进行调和”,并不能说明目的是“为了调和这两种诗歌观固有状态下的矛盾”;“刘勰试图保持‘唯我说’和‘教化说’两种诗歌观”,是刘若愚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刘勰本人的追求。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属于“文原论”;C.属于“文体论”;D.《论说》《史传》属于“文体论”,《丽辞》《声律》属于“文术论”。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依据材料一“这种‘内义脉注’‘首尾一体’的严谨与绵密彰显了中国文论的系统性和自洽性”,可知《文心雕龙》具有严谨与绵密的系统性和自治性。依据材料二“《文心雕龙》之所以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文论经典,与其综合依据材料全面的话语体系密不可分”,可知《文心雕龙》具有综合全面的话语体系。【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依据“《文心雕龙》这部“艺苑之秘宝”,虽然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研究它,还不能说研究尽了。其精义妙理还有待深入挖掘,重新阐释”,可知在当下发挥中华经典的作用应深入挖掘,重新阐释中华经典的精义妙理。依据“我们往往因过多关注西方文论话语对中国文论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中所具有现代价值及其世界性意义”“这些反向研究中国传统文论的‘他者’视角,为我们研究中国文论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中国文论的现代价值提供了可资参鉴的镜像”,可知在当下发挥中华经典的作用应重视研究中华经典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依据“海外学者从文学功用向度,深入考察《文心雕龙》的有机话语体系,尝试发掘有别于西方而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这一选择所带来的开创性研究,不仅给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视角和条件,也为海外非专业人士接触中国文论提供了新的契机”,可知在当下发挥中华经典的作用应发掘有别于西方而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中华经典话语体系。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网络的出现真正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存在样式、传播方式和接受需求。从早期PC端的红楼同人小说、各红楼网站贴吧到当下移动端各传播平台、视频和有声读物、图文、视媒、声媒三大传播方式的叠加融合使得《红楼梦》的存在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定义。对经典的传播而言,媒介并非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其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意义和语境“修辞”。每种媒介自身都包含着影响传播内容、价值取舍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的方式密码,都借助自己塑造的媒介环境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一旦和受众产生具体的文学互动关系,就会使这种互动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向。比如聚集在“天涯社区”贴吧的红迷们,形成了强烈的解密式阅读趣味;B站聚居着大量喜欢《红楼梦》鬼畜视频、热衷通过弹幕分享自己感受的乙世代青年;抖音则是《红楼梦》美妆、美食爱好者的集散地。故而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本身已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价值偏向性的意义生产空间。因此媒介技术究竟是向善还是向恶,对经典的传播来说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都非简单对错之判。虽然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因为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关系是一种多层次、反馈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它们之间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从近期利用问卷星所做的全国调查来看,对于“您阅读和学习《红楼梦》的最大收获”一问,10623份答卷中选择“感悟人生存在的意义”占比66.27%,仅次于“丰富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66.73%,由此可见对文学经典精神境界的追求,已成为阅读经典最重要的动力和期望之一。(摘编自李丹丹《新媒体视域下(红楼梦)传播现状及规律》)材料二: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不同的互动实践与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语义规则,亦形成了不同的意义生成方式。因此,互动可以在修辞维度上加以认识——互动的语言,即是修辞的语言。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途”的页面悬停时长,由此决定叙事“前行”的时间结构,如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向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当不同的信息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逻辑时,用户便可以在自由选择中建立特定的时间概念或时间意识。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的融媒体产品《亚运山水间》,设置了富春江、良渚、西湖、钱塘江四个“探险”板块,用户点击不同的板块,即可触发漂流、迷宫、龙舟和射箭四个不同场景的游戏,从而体验特定场景的游戏内容。不同的选择顺序,形成的是不同的内容呈现顺序和结构,这便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的内容呈现顺序,由此摆脱了文本意义生成所高度依赖的时间逻辑。例如,“良渚”板块主要讲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文化,“西湖”板块注重呈现当下的自然美景——不同的选择顺序,决定了不同的感知模式,亦在时间维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杭州印象。在界面功能上,融合新闻允许用户长时沉浸、随时切换、及时退出某个场景,并允许用户在悬停时能够在空间场景中任意移动、放缩,比如拖动地图查看某个点位,放大画面查看某处细节等,全面浏览并深度挖掘界面空间中的信息。在《亚运山水间》中,用户进入“富春江”的船只,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自由地游览、观赏每一处景观细节。可见,用户通过对悬停时间的处理与支配,改变了叙事进程中的情节展开时长,而探索时间越久意味着用户越有可能突破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进入深度阅览状态,进而捕捉到画面中更多的细节,获得更为丰富的新闻信息。在空间维度,用户通过一定的导航选项或条件选项,可以自由地决定新闻内容的可见性,从而以互动为基础,形成不同的导航空间形态,或形成不同的虚拟空间图景,以此重组融合新闻的意义结构。换言之,某些内容能否显现并进入意义结构之中,完全取决于用户的个性偏好与自主选择。例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中心于2022年负责创建了一个融媒体项目——基于街道壁画地图的交互式时间轴《黑人的命也是命》。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2020年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开枪射杀后,美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反种族主义艺术品。进入作品界面后,用户可以根据艺术品类型、艺术家身份、创作时间、涉及的社会议题等类目对内容进行筛选,还可以点击地图上的作品名称,查看作品的具体信息。这种自主选择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文本的“输出”内容,而且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亦影响了用户的解读方式,如用户对于种族议题的观点和态度。(摘编自刘涛刘锦鹏《通往数字世界的修辞学:融合新闻叙事的数字修辞体系构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改变了文学经典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的融合使《红楼梦》不只以传统小说的方式存在。B.媒介作为经典传播风格和氛围的创生者,能以不同方式影响传播内容,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C.数字媒介使传统新闻文本封闭、固定的叙事形式变得不固定,其意义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D.融合新闻允许用户支配悬停时间,对界面信息深入探索,使其可能突破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内驱力,但在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因资本因素带来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趋向对此产生负面影响。B.体验《亚运山水间》项目时,如果用户点击“西湖”板块,那么他将在体验对应的场景游戏过程中领略杭州自然美景,这样的感知模式将带给他独特的杭州印象。C.用户在体验《黑人的命也是命》项目时,可以在壁画地图的界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目,查阅相应的内容,这样的新闻呈现将影响他们的信息获取和观点形成。D.材料“提供一种创造‘个性’意义的场所和条件”,与材料二“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3.结合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媒介的“修辞”作用的一项是()A.抖音播放量超1000万的红楼视频合集有一部分涉及仿妆话题,其中一条红楼美妆视频评论就超过10万,这种由媒体营造的精致化生活氛围吸引大众与之同频共振。B.国产志怪类动画《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在首支预告的动画场景绘制中使用AI技术出图,其中三分之二的背景制作都使用了AI技术。C.新华社推出的AR作品《天地工程》,允许用户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通过自由移动、放大或旋转火箭,自主体验火箭发射的过程,使用户对科技强国有切身体会。D.“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天坛公园主办的天坛赏月直播活动,在展示传播新锐设计产品的同时,融入古建、古乐与中秋之月的互动场景,彰显文化与诗性。4.下列图表是关于《红楼梦》相关传播情况的调查。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表一及材料一可知图文、视媒、声媒等多渠道传播方式,使经典《红楼梦》的传播变成文化产业链的一环,技术的便利带来了新的传播契机和可能。B.从表一受众了解《红楼梦》的渠道占比看,占比最高为视频类,说明在当下短平快的整体传播背景下,视频成为人们获取相关知识时最受欢迎的方式。C.从表二《红楼梦》当下传播现状的满意度来看,近九成的受众表示满意,可见当下的媒介技术是人们可接受的,体现了文学经典传播大众化的趋势。D.表二中有约一成的受众对传播现状不满意,可见对于经典的传播,从长远来看,新媒体传播方式前景不容乐观,表一“学校课堂”占比低验证了这一点。5.两则材料在论及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时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答案】1.C2.A3.B4.D5.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在文学经典传播中,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指出新媒体传播方式应观照人的精神世界,互动着眼点偏向于新媒体传播。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在融合新闻中,基于新媒体打造的自主时空,用户对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作用,互动着眼点偏向于用户。【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其意义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错。材料二说“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可见,原文是说数字媒介是和用户是互动的,并不是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选项的说法太绝对化。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因资本因素带来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趋向……”错,于文无据。材料一是“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控技术带来的问题,规避文学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趋向,依然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媒介”可见,原文并没有说在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因资本因素带来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趋向。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从两则材料中可知,媒介“修辞”指的是在媒介与用户的互动中提供的场景空间及价值影响因素。B.体现的是AI技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不能体现“修辞”之意。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图表的能力。D.“从长远来看,新媒体传播方式前景不容乐观”错误,与材料观点“对当下的传播现状不能悲观,但也绝不能乐观”不符,正确与否要看使用的目的和方式。且表一的相关内容与表二部分人的不满意态度不构成论证关系。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关涉到审美、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话语权力及资本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文学毕竟是人学,阅读和接受经典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并塑造人,因此,观照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永恒主题。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传播的结合,对读者而言无论是功用的还是娱乐的,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自身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生存在意义的确认”分析,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在文学经典传播中,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指出新媒体传播方式应观照人的精神世界,互动着眼点偏向于新媒体传播。由材料二“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途’的页面悬停时长”“在界面功能上,融合新闻允许用户长时沉浸、随时切换、及时退出某个场景,并允许用户在悬停时能够在空间场景中任意移动、放缩”“在空间维度,用户通过一定的导航选项或条件选项,可以自由地决定新闻内容的可见性”分析,材料二侧重论述在融合新闻中,基于新媒体打造的自主时空,用户对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作用,互动着眼点偏向于用户。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小题。“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范围更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域。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这里的“诗”是指广义的文学,“书”则是指与书籍撰写、制作、流通、存藏有关的技术、产业与运作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诗”与“书”是山水审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也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与书籍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滋养与资源。山水与诗书互相形塑,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文化江南”。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与作为主体创造物的文学、书籍互相成就,互相促进,而作为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即是这种互相交融的原动力。“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创造江南的山、水、诗、书的过程,也是江南山、水、诗、书滋养、形塑人的过程。晋室南渡之后,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信州所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对于山水与诗(文学)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学“得江山之助”的命题。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诗(诗词曲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