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教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骈散之美。2.品析关键句子,寻找文中的君子风骨(重点)。3.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领悟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人格追求(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咱们学校想举办一场诗文诵读比赛,主题暂定为“诵经典扬君子美德,赞青春抒________”。后面几个字老师还没有想好,需要借助同学们的智慧。老师想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你看来,什么是“君子”呢?生:君子是有才能的君子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仪表堂堂的……师小结:君子,不只指外在形态的美好,更具有内在品格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与“君子”有关的文章,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一室一花见风骨——<陋室铭><爱莲说>群文阅读》二、初读,品骈散之美1.读准字音德馨(xīn)苔痕(hén)案牍(dú)鸿(hóng)儒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亵(xiè)玩不蔓(màn)不枝2.读清节奏3.分析骈散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赏读,品君子之美铭、说说到“铭”,我们知道有座右铭、墓志铭,铭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这种文体言辞精炼,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力度,篇幅较短,最短的不过10字,《陋室铭》81字,还算铭文中的长篇。《陋室铭》中的陋室,是作者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时,住的一间简陋的房子,刘禹锡写下这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志向。“说”,古代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比如《爱莲说》,描写莲花的特点,抒发作者对莲花的喜爱,表现作者高洁的品质。将来还会学到《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等。“说”这种文体,在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活泼自由,篇幅也不太长。再次齐读,感受这两种文体的特点。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同一类人——君子,《爱莲说》中“莲,花之君子者也。”《陋室铭》文末引用了孔子的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君子”的品质?《陋室铭》_文本描写角度特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周围景色环境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人物博学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人物活动雅致闲适_《爱莲说》_文本莲的特点君子品质出淤泥而不染

洁净不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不妖艳低调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笔直正直通达

香远益清清香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庄重高洁

自尊自爱2.作者用什么手法塑造的君子形象?【活动:假如古人有朋友圈】假如刘禹锡和周敦颐那个时代有朋友圈,你觉得他们会发哪些图,配什么文字呢?思考:作者爱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资料助读】买花[唐]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明确】“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牡丹在当时是名利的代表,世人对牡丹的喜爱相当于对名利的追逐。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明确】菊花代表的含义有很多,但在陶渊明和周敦颐眼中,菊花是隐逸者的代名词。【思辨题】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周敦颐式的还是陶渊明式的?_陋室中的君子淤泥中的君子异侧重君子与世人、与外界的相处应对侧重君子自我内心的要求同都有豁达淡泊的处事态度,有坚定执着的人生信念,有兼济天下的生命追求;在腐朽的社会、污浊的官场中他们不逃避,不沉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堕青云之志。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同时,不忘坚守家国情怀。3.刘禹锡和周敦颐在文中如此崇尚君子,那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何“德”?【资料助读1】刘禹锡一贬再贬的经历【资料助读2】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背景一写: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二写: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三写:陋室铭【资料助读3】在贬谪之地所作的政绩刘禹锡被贬连州后建书院,设讲坛,仅用3年时间就培养出连州第一个进士,后又出现了138位进士,连州从文化沙漠成了进士摇篮。他在连州的生活就如他诗里写的“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在连州的五年,除了兴教化,刘禹锡还引进了医药的概念。因为连州人不会治病,有病只会跳巫医,刘禹锡就编写了医术《传信方》,让民间以药治病。明确:刘禹锡身上的君子风骨——①科举得意,意气风发[文采斐然]②遭贬谪被为难,不妥协不谄媚[率真正直]③贬谪之地勤政爱民,不消极颓废[乐观向上]《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资料助读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敦颐力与辩,逵不听,敦颐乃委手版,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续资治通鉴》【资料助读2】他为官30年,却两袖清风;虽俸禄微薄,他还是把一部分积蓄分给了故里宗亲。他曾自述“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保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明确:周敦颐身上的君子风骨——①正直无私,不畏权贵②性情朴实,看淡钱财小结:刘禹锡借陋室和周敦颐借莲花来抒发情感,表达志趣,刘禹锡身处陋室依然快乐,被排挤不低头,乐贫乐道,高洁傲岸,乐观豁达;周敦颐爱莲花,因其象征君子,表现他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正直不阿的品质,他们都有君子的品行。四、悟读,析人格追求寻找共同之处:两人都是借一个物/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志向,这是什么手法?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都会借助外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志向,你还能想到哪些景或物,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情感呢?学生补充:梅花——傲雪凌霜竹子——刚正不阿松柏——坚强不屈石灰——清白坚贞……【拓展朋友圈】刘禹锡和周敦颐发了朋友圈,有哪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会超越时空的局限给他们点赞呢?苏轼陆游范仲淹欧阳修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辛弃疾韩愈文天祥……完善诗文诵读主题:送经典扬君子美德,赞青春抒家国情怀学习古人情操斯人已逝,学习古文,除了积累字词,扩大知识面,还要传承文化,学习古人的精神。了解了刘禹锡和周敦颐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