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2280-2022 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_第1页
(高清版)GBT 42280-2022 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_第2页
(高清版)GBT 42280-2022 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_第3页
(高清版)GBT 42280-2022 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_第4页
(高清版)GBT 42280-2022 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2022-12-30发布2023-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42280—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南大学、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衡水瑞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建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湖北汇尔杰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巴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晋投玄武岩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谦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通鑫玄武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尔润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绿地大基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捷达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路桥有限公司、浙江伊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智深、王玉梅、刘建勋、魏星、陈兴芬、时成林、陶海征、肖鹏、汪昕、李军、1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本文件规定了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以下简称“短切玄武岩纤维”)的产品代号和规本文件适用于道路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短切玄武岩纤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549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GB/T4509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7690.5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玻璃纤维纤维直径的测定GB/T9914.1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GB/T18374增强材料术语GB/T38111玄武岩纤维分类分级及代号GB/T41065玄武岩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GB/T183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短切玄武岩纤维choppedbasaltfibers按一定长度切割的玄武岩纤维原丝段或玄武岩纤维无捻粗纱段。基质沥青baseasphalt用于掺加沥青改性剂生产改性沥青的基础沥青。玄武岩纤维沥青asphaltwithbasaltfiber基质沥青与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物。4产品代号和规格4.1产品代号产品代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表示短切玄武岩纤维的字母“BFCS”,后接“-”号;2b)表示纤维公称直径的数字,单位为微米(μm),后接“”号;c)表示标称长度的数字,单位为毫米(mm);d)表示浸润剂类别和产品用途的字符,放入括号中。示例:纤维公称直径17μm、标称长度6mm、浸润剂代号为261F的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短切玄武岩纤维代号为BFCS-17-6(261F沥青混合料)。基本规格见表1。其他规格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表1短切玄武岩纤维基本规格参数基本规格纤维公称直径/μm标称长度/mm3、6、9、12、155原材料用于生产短切玄武岩纤维的玄武岩纤维原丝或玄武岩纤维无捻粗纱应符合GB/T指标要求。38111中通用型6技术要求6.1外观颜色为金褐色或深褐色,色泽应均匀,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污渍、杂质或原丝团等。6.2化学成分总铁(以Fe₂O₃计)质量分数应不小于8.0%。6.3纤维直径和长度纤维平均直径应为纤维公称直径,允许误差为±10%;纤维长度应为标称长度,允许误差为±1mm。应不大于0.20%。6.5可燃物含量应为标称值,允许误差为±20%。以煤油为介质,应不小于150%。6.7短切率应不小于96%。36.8玄武岩纤维沥青剪切强度及提高系数掺量为沥青质量2%的玄武岩纤维沥青剪切强度及以70#基质沥青剪切强度为参比的提高系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玄武岩纤维沥青剪切强度及提高系数温度℃剪切强度kPa提高系数%57试验方法自然光照度,视距不大于0.5m的条件下,目视检查。7.2化学成分按GB/T1549的规定。7.3纤维直径和长度纤维直径按GB/T7690.5的规定。长度用分度值为0.5mm的钢直尺,随机取20束纤维进行测量。分别测量每一束纤维的长度,计算20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按GB/T9914.1的规定。7.5可燃物含量按GB/T41065的规定。7.6吸油率7.6.1仪器与试剂7.6.1.2烧杯:容积不小于300mL,数量不少于6个。7.6.1.5多功能分散砂磨机:搅拌器转速能控制在1000r/min。7.6.1.6纤维吸油率测定仪:振动速度240次/min,振幅32mm。7.6.1.7网篮:筛网规格为孔径0.5mm、直径100mm,数量不少于6个。47.6.1.8煤油收集容器:容积不小于1000mL的塑料或玻璃广口容器。7.6.2.1将至少50g的短切玄武岩纤维置于烘箱(7.6.1.3)中,在105℃下干燥2h,在干燥器(7.6.1.4)中,做振幅32mm、频率每分钟240次的颠击振动(10±0.5)min。使用电子天平(7.6.1.1)称量颠振后的网篮质量,准确至0.01g,记为m₁。称量质量后,将网篮放置于煤油收集容器(7.6.1.8)上待用。7.6.2.3用电子天平称取已经烘干并冷却后的短切玄武岩纤维试样5g,准确至0.01g,记为m₀。放入盛有200mL煤油的烧杯(7.6.1.2)中,使用多功能分散砂磨机(7.6.1.5),将试样在煤油中以1000r/min的速度搅拌(5±0.5)min,连同煤油和试样一起倒入放置于煤油收集容器上的网篮中,并用煤油将烧杯反复冲洗,确保将烧杯中残留的纤维冲洗干净,冲洗液倒入同一网篮。7.6.2.4将网篮悬空静置至无连续煤油液滴滴落,将盛有试样的网篮放入纤维吸油率测定仪中,做振幅32mm、频率每分钟240次的颠击振动(10±0.5)min。称量颠振后的网篮和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按公式(1)计算每个试样的吸油率: (1)m₂——网篮和试样吸油后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m₁——网篮吸油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3个试样吸油率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整数位。7.7短切率7.7.2.1用电子天平(7.7.1.1)称取约15g试样,准确至0.01g,记为m。7.7.2.2用镊子(7.7.1.2)仔细挑出其中长度明显长于其他纤维束或一束纤维中部分切断部分未切断的7.7.2.3重复7.7.2.1~7.7.2.2,直至完成3个试样的测试。按公式(2)计算试样的短切率:5GB/T42280—2022式中:N——短切率;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未切断纤维束的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3个试样短切率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7.8玄武岩纤维沥青剪切强度及提高系数按附录A的规定。8检验规则8.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1.1出厂检验产品出厂时,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纤维直径、纤维长度、含水率、可燃物含量、吸油率、短切率。8.1.2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第6章中的全部项目。8.2检查批与判定规则8.2.1检查批与抽样8.2.1.1以同一原料产地、同一生产工艺、同一规格,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检查批。一个检查批的批量大小为30t,不足30t时,也可按一个检查批计。8.2.1.2一个独立的不可再分的包装为一个单位产品。从检查批中随机抽取3个单位产品,每个单位产品中随机抽取2kg组成一个批样本。8.2.2判定规则8.2.2.1外观、纤维长度、纤维直径、含水率、可燃物含量、吸油率、短切率按每个单位产品进行测定,采用不合格数的计数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以单位产品测试结果平均值的修约值进行判定,若有一项未达到要求,则计为一个不合格。若批样本中的不合格数不大于1,则接收,否则拒收。8.2.2.2化学成分、玄武岩纤维沥青剪切强度及提高系数按一个批样本进行测定,以批样本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判定,若符合6.2和6.8的要求,则接收,否则拒收。8.2.2.3同时符合8.2.2.1和8.2.2.2的接收条件时,判该批产品接收,否则拒收。69.1标志9.1.1产品标志应包括:a)本文件编号;b)产品名称和代号;c)生产厂名及厂址;d)净质量;e)生产日期;f)产品质量检验的合格标识;g)禁止食用、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等的警示。9.1.2产品标志可印刷或用标签纸粘贴在包装的外表面。9.2包装9.2.1应使用带有排气孔的塑料袋封装,外加塑料编织袋或牛皮纸袋、吨包袋、纸箱包装。封装或捆扎应牢固,确保运输和搬动过程中不散包、不破损。特殊包装可由供需双方商定。9.2.2每个包装中可有多个独立封装的小包装,每个包装中的小包装产品规格应相同。9.2.3每个包装的净质量应不少于标称净质量。9.2.4每个包装外表面除应标明产品标志外,还应按照GB/T191码层数极限”3种图形符号。9.3运输应使用干燥遮篷运输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避免淋雨。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贮存。堆码层数不应超过包装上标明的层数。7(规范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剪切强度的测定A.1仪器和材料采用GB/T4509规定的针入度仪,将仪器的标准针换成如下所述的总质量为(200.00±0.05)g的标准锥及配重块。a)标准锥:由锥头和锥杆组成。锥头由硬化回火的304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0.2μm~0.3μm,质量为(47.50±0.05)g。标准锥尺寸及形状如图A.1a)所示。数量至少3个。b)配重块:为保证标准锥总质量达到(200.00±0.05)g,一般需增加相应配重块。配重块为硬化回火的304不锈钢制成的带缺口圆环,质量(55.00±0.05)g,配重块尺寸及形状如图A.1b)所示。单位为毫米图A.1标准锥及配重块示意图A.1.2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带盖,内径不小于100m加热温度范围:室温至340℃,控温精度0.1℃。搅拌器转速能控制在1000r/min。A.1.5沥青70#基质沥青。8温度能控制在5℃~100℃,控温精度0.1℃,带有外循环水功能。A.1.7平底玻璃皿带有恒温循环水进出口。容积不小于2L,深度不小于80mm。最大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为0.01g。A.1.9不锈钢容器圆柱形,直径不小于100mm,容积不小于800mL,数量不少于3个。A.2.1制备两种试样,一种是参比试样,采用70#基质沥青;另一种是玄武岩纤维沥青,采用70#基质沥青掺加2%短切玄武岩纤维。每种样品同时制备3份试样。A.2.2将固体沥青放入165℃烘箱中2h,称取6份沥青试样,每份300.0g。其中3份分别注入3个盛样皿(A.1.2)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锥入深度的10mm以上,盖上盖子,作为参比试样。另外3份分别注入3个不锈钢容器(A.1.9)中,用来制备玄武岩纤维沥青试样。A.2.3称取3份短切玄武岩纤维试样,每份6g,准确至0.1g。放入165℃的烘箱中30min。A.2.4将3份短切玄武岩纤维试样分别加入3个已注入了称量好的沥青试样的不锈钢容器中。A.2.5将不锈钢容器置于温度为165℃的恒温电热套(A.1.3)中,用多功能分散砂磨机(A.1.4)以搅拌转子1000r/min转速搅拌5min。A.2.6将搅拌好的玄武岩纤维沥青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锥入深度的10mm,盖上盖子,完成3个玄武岩纤维沥青试样的制备。A.3操作程序A.3.1取一份参比试样和一份玄武岩纤维沥青试样,置于(5±0.1)℃的恒温水浴槽(A.1.6)中,保温不少于2h。A.3.2从恒温水槽中分别取出参比试样和玄武岩纤维沥青试样盛样皿,分别移入通入了温度控制在(5±0.1)℃循环水的平底玻璃皿(A.1.7)中的支架上,平底玻璃皿循环水水位高度应高于盛样皿中沥青高度至少10mm。A.3.3将标准锥和配重块安装到锥入度试验仪(A.1.1)上,检查标准锥的锥头,应洁净干燥,无残留沥青或其他异物。A.3.4将盛有试样的盛样皿置于锥入度试验仪(A.1.1)的平台上,测试点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0mm。慢慢放下锥连杆,通过反光镜反射观察,使锥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将锥入度试验仪的位移指示计复零位。A.3.6读取位移指示计的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