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4.5.21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明的起源不是“众星拱月”,而是“满天星斗”。在这一理念下中原文明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的中华文明源头。把巴蜀文明看作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一元,才能看到二者的差异和特色。中国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三星堆和殷墟两个考古遗址分别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铜时代的辉煌期,但三星堆代表的巴蜀文明和殷墟代表的中原文明经历的却不一样。殷墟青铜器的主要造型是青铜“物”器,即用青铜器制作的各种物品,最为常见的有鼎、尊等,纹饰大多是动物,鲜有单独的人形纹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则拥有大量的“人”形,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金杖上和兽形器上刻着的小人,青铜神坛上所铸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13个人像等等。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大部分发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西周早期的毛公鼎的铭文中多次出现“父、王、家”等字样,内容清晰地表达了王权在家族内的传承。这说明,此时权力已被家族私有化,是一种“家天下”的形式。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从祭祀坑的规模、大小和发掘出来的青铜器数量来看,祭祀仪典具有相当宏大的规模,必定是国家级的重要仪典。因此,三星堆的青铜器是公共器物,是国家礼器,不是专为某个家族和个人订制的。是什么造成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首先在于两种文明所代表的权力模式存在差异。考古学家李伯谦把“古国”分为“崇尚神权”和“崇尚王权”两类。近几年三星堆最吸引人的文物就是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青铜神坛,专家认为它的奇特造型生动地诠释了正在进行的一次神巫仪式。而中原文明里几乎所有已知的主要兵器都能找到青铜制造品,甲骨文中“王”字是青铜兵器“钺”的象形字,是“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国王形象演化而来的。《左传》有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把“祀”与“戎”分开来论,在宣扬和巩固国家权力方面,巴蜀文明注重的是祭祀,而中原文明更看重战争。青铜时代是一个记录英雄的时代。中原文明的首领都有过领导本氏族战胜自然灾害的功绩,大禹治水,商汤试图投火祛灾,后稷教人种植菽、黍、粟等农作物。但人们初次见到三星堆“人”形青铜器时几乎都震惊于它的“大”,体量“大”,高度“大”。这种“大”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崇高感、神秘感和震撼力,这是神灵能够带给人的崇高感和威严感。以青铜纵目面具为例,它虽然有可能是氏族英雄蚕丛演化而来的,但体量大大超越了人面的实际尺寸,具备宗教意义上神的力量。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来源不止于此。中原文明区域地势平坦,湿润多雨,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中原文明形成了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既重视生存发展和物质实利,也重视沟通的文化基因。对巴蜀文明而言,雄伟的横断山脉造成四川东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川东盆地则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这很容易让巴蜀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这是三星堆文化发展为神权古国的自然生态原因,也是巴蜀文明独自向内发展形成的文化成果。巴蜀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并没有随着古蜀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展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摘编自裴争《青铜时代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差异初探》)材料二: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源头目前并无确切记载。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慨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中的蚕丛和鱼凫,便是传说中的两位蜀王。《华阳国志·蜀志》里说蚕丛“其目纵”,这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睛与脸呈90度垂直的青铜人正好能对应上。《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清代陈登龙的《蜀水考》记载岷江“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有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这里的神山指的就是陈登龙笔下的蚕陵山。鱼凫王朝时期,古蜀国日渐强盛,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三星堆作为鱼凫王朝的都城,是古蜀王国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其他不同层级和边缘地区的各级次中心是这个中心在各地实施统治的坚强基础和有力支柱。这种情况与三星堆青铜雕像群所呈现的层级结构完全一致。蜀王更迭都发生在蜀族内部部落之间,所以古蜀文化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在2000多年时间里,随着国力的强盛,古蜀国通过武力征伐,开疆拓土,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渝东、鄂西及云贵区域,面对已经高度发展的古蜀文明,基本上没有抵抗力。从鄂西出土的鸟头柄来看,此地有可能是古蜀王国镇抚其东界的官员驻节之地;云南、贵州出土的青铜人物,也表明了西南夷各族从属于古蜀王国的事实。由于古蜀国掌控着西南地区,中原商王朝面对自己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如冶铜所需的矿产资料,只能选择向古蜀国购买。在这一贸易过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渐渐传入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以模范法来铸造,这是商周时期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此外,其中部分青铜尊和罍,形制上与中原商文化同类铜器大体一致。但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类似中原的青铜器只占少数,更多的是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全面罩、头像、神树、大型青铜人等。不仅改变了今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以殷墟青铜器为代表的认知,也在事实上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受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观念影响,人们也在很长时期都将中原文明视作唯一的文明中心。如果不是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4000年前的西南边陲,曾存在一个与中原文明同样璀璨的古蜀文明。(摘编自《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星堆古城建成于古蜀鱼凫王朝,是巴蜀文明的代表性考古遗址,从中出土的青铜器是对中国青铜时代辉煌历史的有力证明。B.虽然同为礼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彰显的是家族的地位与权力,而巴蜀文明则打破了这一陈规,让青铜器从个体走向群体。C.三星堆发掘的青铜器特色显著,许多物件与神巫形象、仪式有关,具备丰富的宗教元素,彰显了巴蜀文明对神权的崇尚。D.在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的经贸过程中,中原文化对古蜀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古蜀文化的本土文化特色依然鲜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论是在巴蜀文明还是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的作用都单一且纯粹,这为以青铜器为支点研究两种文明的特征提供了便利。B.古蜀历史相较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字资源与学术成果相对较少,而三星堆的发掘为相关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C.在传统观念中,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唯一的、中心的源头,巴蜀文明与之内外有别,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巴蜀文明的价值。D.四川东西地貌反差巨大,物种丰富,大自然的奇异使人敬畏并能激发想象力,这让诞生于此的巴蜀文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论证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首句“众星拱月”“满天星斗”等词,使用比喻,形象地指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两种认知,作者借此明确表达取舍态度。B.材料一第六段对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比较,并以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为例,来印证巴蜀文明中的神权崇拜。C.材料二第一段将文献资料与三星堆文物进行考据印证,从两位蜀王到蜀王居住地,再到古蜀国,最后聚焦三星堆古城,层次清晰。D.两则材料对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两种文化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材料二侧重于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补写下列图表中的空缺信息。研究主题: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差异研究前提:①

研究内容研究对象②青铜器的形制原因一:权力模式原因二:③巴蜀文明国家礼器“人”形神权地形复杂,多奇珍生物中原文明陪葬明器“物”形

王权地势平坦,湿润多雨5.为什么说巴蜀文明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不是一条鱼非鱼我是一条鱼。鱼戏莲叶间,是理所当然的。每天,我所有的快乐就是在那片荷塘里游来游去,嬉戏、觅食。夏日来临,荷叶田田,荷花绽放,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偶尔,我会和其他鱼们比赛,那就是看谁能吃到荷花的花瓣。老实说,花瓣并不好吃。作为鱼,我们天生就不是吃花瓣长大的。可有时候,那些淡粉、鹅黄、洁白的各色花朵,实在是太过鲜嫩娇艳,让人,不,让鱼们调皮一下,从水里跳起来,叼一口。大多时候,我们谁也吃不到,毕竟荷花端端地高高在上。有时候,偏就有那么一朵,低了一点儿,运气好的话,就会成功。对此,我比它们经验略多,胜出的次数也更多。我不是一条鱼。我是岸边捕捉鱼戏莲的一个摄影师。说实话,我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摄影师,临近退休,我需要给自己找个事做。想来想去,唯有摄影还略有兴趣和基础,就在几个老朋友的撺掇下,我置办了一套相机,周末有空了,就来这荷塘边随意拍拍。有人说这片荷塘里的鱼会吃荷花,我不信。鱼就是鱼,怎么会吃荷花呢?可从他们发来的照片上,我的确看到了一条张着嘴的鱼,正跃出水面,奔向头顶的那朵粉色荷花。另一张照片上,那条鱼已经得嘴,一瓣花朵衔在唇边,正欲沉入水中。开眼界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吃荷花的鱼。我决定蹲守一下。和他们一样,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我就把三脚架支在荷塘边,对着那几朵贴近水面的荷花,等待着阳光和鱼,如果运气好,也许就会抓拍到一幅完美的作品呢。盯着取景器,我慢慢地等着鱼跃出水面咬上花瓣的那一刻。为了有一张“镇得住”的照片,我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我是一条鱼。什么。岸上架起的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这个小小的池塘。我知道,他们在等荷花?不。年年岁岁花相似,他们已经对那些花失去了兴趣,他们等的是我们。我记得我说过,我们偶尔会调皮一下,会比赛,就是比看谁跳出去能吃到花瓣,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我们一跃出水,那些“炮口”就会齐刷刷地“咔咔咔咔咔咔……”我告诉他们,别急。看谁能耗过谁,反正我们在水里,有的吃有的玩,让他们慢慢等去吧。我不是一条鱼。但我此刻有些恨那些鱼。连着七八天了,我的耐心快耗尽了,还没有一条鱼跳出来,别说拍了,连看我都没看到。荷花深处,倒是听到有鱼们跳出水面弄出来的动静。太热了。那些聒噪的蝉们拼了老命在叫,好多人已经收拾设备准备撤了,我也打算走。电话响了,一个熟悉的号码。他问我,在哪儿?我说,在钓鱼。他说,发个位置,我马上去。我赶紧告诉他,没在钓鱼,在拍鱼,等着鱼吃荷花呢。他说,鱼会吃荷花?我不信。很快,他就来了。我们席地坐在一棵树下,我给他说了鱼戏莲,是真的,我在等那个惊艳时刻。他看了看我的设备,又看了看别人的。他笑道,哥,你这装备不行啊,入门级的。我说,就是玩儿。过了几天,他又打电话,说给我捎了一份土特产。土特产?他老家离我老家不过三十里,他的土特产还能比我多娘种的更土更特?我说,不用了,家里人少,吃不了多少。但他还是送来了,一个大纸箱,箱子上真的写着山珍特产。我压根儿不会相信。打开,果然是一个硕大的照相机镜头,佳能,六百变焦。我立马封上,打电话让他拿走。他说,哥,就一个镜头,不值几个钱。我咨询过了,想拍那种鱼戏莲,得用这种设备,你那个是拍不到的。我说,你再不拿走,我就把箱子放你公司门卫室了。我是一条鱼。那个老头儿太执着了。最近每个大清早都来,在众多的长“枪”短“炮”中,支起他寒酸的相机,跟他们一样耐心地等着。嗨,看在他这么大年纪的份儿上,我就跳一下,给他表演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我不是一条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等到了。我盯着取景器,手一直放在快门上。看到一条青色的大鱼在水中绕着一朵花盘旋,我就觉得可能有戏。果然,那条鱼好像知道我做好了准备,它晃了晃尾巴,一跃而起,嘴巴大张,咬住一片花瓣,又一个甩尾,那片花瓣就被它衔在嘴里,然后和它一起沉入水中。从出水到入水,不过短短的一两秒钟。我全部拍了下来。等那些长“枪”短“炮”们听到动静,调整相机,去摁快门,那条鱼已经完成了它的全部动作。我给他发信息,说我拍到了鱼戏莲,就用我的破设备。这么久了,那条鱼终究还是没忍住。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他没回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并不好吃,但在鱼看来太过鲜嫩娇艳,才有了鱼戏莲的惊艳时刻,说明鱼无法抵挡花瓣的诱惑,亦如人面对诱惑。B.小说中的“他”“说给我捎了一份土特产”,实则是送“我”照相机镜头,如此故弄玄虚,是想帮“我”实现拍摄鱼戏莲的计划。C.小说呈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对鱼吃荷花的不相信→看到照片决定蹲守→久未等到,耐心将尽→拍得成片,喜悦得意。D.“我不是一条鱼”反复出现,但意义不断变化:从陈述客观事实,到强调“我”即便是快退休也不会成为轻易上钩的鱼。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多用双关,如“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既指鱼的行为,也暗指如果“我”忍不住收了礼也会被人抓住把柄。B.小说中的“鱼”有人的思想意识,也有人的习性,“调皮一下”“叼一口”“跳一下”“表演一下”等描写,丰富了“鱼”的形象。C.小说并未详细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和情节的来龙去脉,主人公也没有具体姓名,时空和人物虚化,具有寓言的特点,引人思考。D.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如“那条鱼已经得嘴”“决定蹲守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等,旨在为故事讲述营造轻松氛围。8.小说结尾句“他没回我”意味颇丰,请结合文本分析。9.小说使用双视角反复切换的方式讲述故事,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唐姚、宋并称,而议者多优宋而劣姚,余谓不然。夫仡仡矜矜,万仞壁立,立于朝,使百辟消其邪心,此臣道之如山者也。宋璟是也。静深有谋,涵盖一切,“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此臣道之如海者也。姚崇是也。然而山虽高,蛟龙不居;海虽浑,变化不测。余故曰崇胜也。夫人主之愎谏而昵小人者,情也。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不必有排斥小人之迹,而能使之与人主日疏。崇之对幸东都①,与其黜姜皎、罢魏知古者,皆璟之所不屑为,而亦璟之所不能为者也。吾尝谓天宝之祸,宋璟在犹可忧,而姚崇在则无虑。何也?彼明皇者,英主也。其畏璟而爱崇也,素矣。源乾曜奏事称旨,必曰姚崇之谋;不合,则曰何不与姚崇议之。自崇死,而天下无如崇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然临轩之礼②,卒不相假者,终知林甫之非崇也。知其非崇而必用之者,太平日久而乐用才臣以自暇自逸,则姑任之为快。而张九龄者,宋璟俦也,有其道无其术,道不合则争,争不得则去。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使其时有若崇者,为之内娱主意于所甚安,而阴以计挤小人于外,则终玄宗之世,林甫不得专政,而禄山不得入宫矣。(节选自袁枚《姚崇宋璟论》)材料二:春,正月癸卯,太庙四室坏,上素服避正殿。时上将幸东都,以问宋璟、苏,对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愿且停车驾。”又问姚崇,对曰:“太庙屋材,皆苻坚时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且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幸东都,百司供拟已备,不可失信,但应迁神主于太极殿,更修太庙,如期自行耳。”上大喜,从之,赐崇绢二百匹。己酉,上行享礼于太极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閤供奉,恩礼更厚,有大政辄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注】①东都:唐代指洛阳。②临轩之礼:出自《资治通鉴》中“(姚、宋)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陛下三年A之制B未终C遽尔D行幸E恐未契F天心G灾异H为戒。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劣,文中指认为……不好,与《促织》中“成以其小,劣之”的“劣”意思相同。B.假,文中指给予,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不同。C.稔,文中指庄稼成熟,与《归去来兮辞》中“犹望一稔”的“稔”意思相同。D.迁,文中指迁移,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盘庚之迁”的“迁”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姚崇、宋璟并称,但议论者多“优宋而劣姚”,不过袁枚更推崇姚崇。B.姚崇作为大臣,能做到不显露出排斥小人的迹象,但可以使君主日益疏远小人。C.袁枚认为,如果天宝年间姚崇仍然在世,或者有像他这样的宰相,就不会有安史之乱。D.姚崇对幸东都之后,玄宗命他每月五日朝见一次,仍像以往那样进入内殿任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2)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14.材料一袁枚认为宋璟臣道“如山”、姚崇臣道“如海”,材料二是如何佐证这个观点的?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夏夜孔平仲小雨初收深夜凉,杖藜徐步立回塘。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遗我香。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应官①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注】①应官:当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诗歌标题,小雨初停的夏夜,诗人拄着藜杖缓慢行走在曲折的水塘旁。B.颔联写夜晚的天空让心灵澄澈、清明,四面的荷花送来阵阵清香,令人愉悦。C.颈联中“濯沧浪”,是指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此处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D.尾联直抒胸臆,道出诗人的心声,表明当官之人同样也可以超然物外,逍遥自在。16.本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对“归隐”有不同的认识,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成人礼上,校长引用《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语同学们“为学”要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2)青色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之一,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描写将要下雨时的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袤无垠。(3)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三国人物经常作为典故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酱块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把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缸放在阳光充足的窗跟前或者菜园的中央。用不了多久,酱就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馋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酱缸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它讨厌蚊虫,因此脸上总是蒙着一层白纱布,防止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把白醭撇出去;它惧怕雨水,所以身旁通常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给它盖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一听到雷声隆隆地响起,会一路飞奔回家。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竿,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都是小鱼。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18.下列句子中的“含糊”和文中加点的“含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的话语含糊不清,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意图。B.这个实验非常重要,一定要规范操作,不能有半点含糊。C.你别门缝里看人,要比就比,我绝不含糊。D.别看他年纪小,那手毛笔字写得可真不含糊19.文中画横线句“直至”前可以加逗号断开,而作者没有断开,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如要为文中第一段撰写语言鉴赏札记,请列出鉴赏要点并简要分析。(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习逻辑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维和严密地展开论证。有人说,不学习逻辑也能有逻辑地进行思考,照样写出好文章。的确,人不是先学了逻辑才会思考的,正如不是先学了语法才会说话一样。但是,①,不学习逻辑起码有两点问题,一是遇到不合逻辑的话或文章,不能做出逻辑分析;二是对自己所写文章中的逻辑错误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从逻辑上分析出错误原因。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如“这个厂的领导很重视思想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这句话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是三重否定判断,实际意思是“②”,与前一句“重视思想工作”相矛盾。再如,“科技人员都应学外语,我不是科技人员,所以我不必学外语”,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又如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使用诡辩术,把惠施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异类不可以相知、相比的“子”与“鱼”偷换成了“子”与“我”,违反了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论题必须同一”的同一律要求。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下列选项和“濠梁之辩”中庄子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一项是()A.我坚信一位哲人的话——“不要相信任何人!”B.《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C.阿Q被闲人欺负后,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D.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迭代,在万象更新的时代,也不能随意丢掉“旧”的东西。新与旧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4.5.21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明的起源不是“众星拱月”,而是“满天星斗”。在这一理念下中原文明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的中华文明源头。把巴蜀文明看作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一元,才能看到二者的差异和特色。中国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三星堆和殷墟两个考古遗址分别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铜时代的辉煌期,但三星堆代表的巴蜀文明和殷墟代表的中原文明经历的却不一样。殷墟青铜器的主要造型是青铜“物”器,即用青铜器制作的各种物品,最为常见的有鼎、尊等,纹饰大多是动物,鲜有单独的人形纹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则拥有大量的“人”形,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金杖上和兽形器上刻着的小人,青铜神坛上所铸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13个人像等等。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大部分发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西周早期的毛公鼎的铭文中多次出现“父、王、家”等字样,内容清晰地表达了王权在家族内的传承。这说明,此时权力已被家族私有化,是一种“家天下”的形式。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从祭祀坑的规模、大小和发掘出来的青铜器数量来看,祭祀仪典具有相当宏大的规模,必定是国家级的重要仪典。因此,三星堆的青铜器是公共器物,是国家礼器,不是专为某个家族和个人订制的。是什么造成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首先在于两种文明所代表的权力模式存在差异。考古学家李伯谦把“古国”分为“崇尚神权”和“崇尚王权”两类。近几年三星堆最吸引人的文物就是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青铜神坛,专家认为它的奇特造型生动地诠释了正在进行的一次神巫仪式。而中原文明里几乎所有已知的主要兵器都能找到青铜制造品,甲骨文中“王”字是青铜兵器“钺”的象形字,是“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国王形象演化而来的。《左传》有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把“祀”与“戎”分开来论,在宣扬和巩固国家权力方面,巴蜀文明注重的是祭祀,而中原文明更看重战争。青铜时代是一个记录英雄的时代。中原文明的首领都有过领导本氏族战胜自然灾害的功绩,大禹治水,商汤试图投火祛灾,后稷教人种植菽、黍、粟等农作物。但人们初次见到三星堆“人”形青铜器时几乎都震惊于它的“大”,体量“大”,高度“大”。这种“大”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崇高感、神秘感和震撼力,这是神灵能够带给人的崇高感和威严感。以青铜纵目面具为例,它虽然有可能是氏族英雄蚕丛演化而来的,但体量大大超越了人面的实际尺寸,具备宗教意义上神的力量。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来源不止于此。中原文明区域地势平坦,湿润多雨,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中原文明形成了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既重视生存发展和物质实利,也重视沟通的文化基因。对巴蜀文明而言,雄伟的横断山脉造成四川东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川东盆地则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这很容易让巴蜀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这是三星堆文化发展为神权古国的自然生态原因,也是巴蜀文明独自向内发展形成的文化成果。巴蜀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并没有随着古蜀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展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摘编自裴争《青铜时代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差异初探》)材料二: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源头目前并无确切记载。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慨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中的蚕丛和鱼凫,便是传说中的两位蜀王。《华阳国志·蜀志》里说蚕丛“其目纵”,这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睛与脸呈90度垂直的青铜人正好能对应上。《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清代陈登龙的《蜀水考》记载岷江“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有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这里的神山指的就是陈登龙笔下的蚕陵山。鱼凫王朝时期,古蜀国日渐强盛,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三星堆作为鱼凫王朝的都城,是古蜀王国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其他不同层级和边缘地区的各级次中心是这个中心在各地实施统治的坚强基础和有力支柱。这种情况与三星堆青铜雕像群所呈现的层级结构完全一致。蜀王更迭都发生在蜀族内部部落之间,所以古蜀文化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在2000多年时间里,随着国力的强盛,古蜀国通过武力征伐,开疆拓土,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渝东、鄂西及云贵区域,面对已经高度发展的古蜀文明,基本上没有抵抗力。从鄂西出土的鸟头柄来看,此地有可能是古蜀王国镇抚其东界的官员驻节之地;云南、贵州出土的青铜人物,也表明了西南夷各族从属于古蜀王国的事实。由于古蜀国掌控着西南地区,中原商王朝面对自己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如冶铜所需的矿产资料,只能选择向古蜀国购买。在这一贸易过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渐渐传入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以模范法来铸造,这是商周时期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此外,其中部分青铜尊和罍,形制上与中原商文化同类铜器大体一致。但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类似中原的青铜器只占少数,更多的是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全面罩、头像、神树、大型青铜人等。不仅改变了今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以殷墟青铜器为代表的认知,也在事实上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受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观念影响,人们也在很长时期都将中原文明视作唯一的文明中心。如果不是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4000年前的西南边陲,曾存在一个与中原文明同样璀璨的古蜀文明。(摘编自《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星堆古城建成于古蜀鱼凫王朝,是巴蜀文明的代表性考古遗址,从中出土的青铜器是对中国青铜时代辉煌历史的有力证明。B.虽然同为礼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彰显的是家族的地位与权力,而巴蜀文明则打破了这一陈规,让青铜器从个体走向群体。C.三星堆发掘的青铜器特色显著,许多物件与神巫形象、仪式有关,具备丰富的宗教元素,彰显了巴蜀文明对神权的崇尚。D.在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的经贸过程中,中原文化对古蜀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古蜀文化的本土文化特色依然鲜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论是在巴蜀文明还是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的作用都单一且纯粹,这为以青铜器为支点研究两种文明的特征提供了便利。B.古蜀历史相较中原历史,留下文字资源与学术成果相对较少,而三星堆的发掘为相关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C.在传统观念中,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唯一的、中心的源头,巴蜀文明与之内外有别,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巴蜀文明的价值。D.四川东西地貌反差巨大,物种丰富,大自然的奇异使人敬畏并能激发想象力,这让诞生于此的巴蜀文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论证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首句“众星拱月”“满天星斗”等词,使用比喻,形象地指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两种认知,作者借此明确表达取舍态度。B.材料一第六段对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比较,并以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为例,来印证巴蜀文明中的神权崇拜。C.材料二第一段将文献资料与三星堆文物进行考据印证,从两位蜀王到蜀王居住地,再到古蜀国,最后聚焦三星堆古城,层次清晰。D.两则材料对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两种文化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材料二侧重于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补写下列图表中的空缺信息。研究主题: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研究前提:①

研究内容研究对象②青铜器的形制原因一:权力模式原因二:③巴蜀文明国家礼器“人”形神权地形复杂,多奇珍生物中原文明陪葬明器“物”形

王权地势平坦,湿润多雨5.为什么说巴蜀文明是“中华文化系统中文化基因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B2.A3.D4.①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都经历了辉煌的青铜时代(或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同属中华文明的一部分);②青铜器的用途(或作用);③生态环境。5.①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②独自向内发展形成了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③辐射影响范围广,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打破了这一陈规,让青铜器从个体走向群体”错,于文无据。原文是“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大部分发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从祭祀坑的规模、大小和发掘出来的青铜器数量来看,祭祀仪典具有相当宏大的规模,必定是国家级的重要仪典”,可见,原文并没有说巴蜀文明则打破了这一陈规,让青铜器从个体走向群体。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A.“单一且纯粹”错,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可见,原文只是说了在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中青铜器的不同作用,并没有说青铜器的作用都单一且纯粹。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材料二侧重于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在这一贸易过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渐渐传入古蜀国”可知,材料二只提到中原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并没有谈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第①空,根据材料一中“中国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三星堆和殷墟两个考古遗址分别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铜时代的辉煌期”可知,此处是说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都经历了辉煌的青铜时代,或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同属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这也是该处所填写的内容。第②空,根据“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可知,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青铜时代作用不同,故第②空应填写:青铜器的用途(或作用);第③空,根据“中原文明区域地势平坦,湿润多雨,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对巴蜀文明而言,雄伟的横断山脉造成四川东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川东盆地则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可知,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在于不同的生态环境,故该空应填写:生态环境。【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不仅改变了今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以殷墟青铜器为代表的认知,也在事实上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概括: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根据“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这很容易让巴蜀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概括:独自向内发展形成了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根据“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巴蜀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展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概括:辐射影响范围广,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不是一条鱼非鱼我是一条鱼。鱼戏莲叶间,是理所当然的。每天,我所有的快乐就是在那片荷塘里游来游去,嬉戏、觅食。夏日来临,荷叶田田,荷花绽放,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偶尔,我会和其他鱼们比赛,那就是看谁能吃到荷花的花瓣。老实说,花瓣并不好吃。作为鱼,我们天生就不是吃花瓣长大的。可有时候,那些淡粉、鹅黄、洁白的各色花朵,实在是太过鲜嫩娇艳,让人,不,让鱼们调皮一下,从水里跳起来,叼一口。大多时候,我们谁也吃不到,毕竟荷花端端地高高在上。有时候,偏就有那么一朵,低了一点儿,运气好的话,就会成功。对此,我比它们经验略多,胜出的次数也更多。我不是一条鱼。我是岸边捕捉鱼戏莲的一个摄影师。说实话,我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摄影师,临近退休,我需要给自己找个事做。想来想去,唯有摄影还略有兴趣和基础,就在几个老朋友的撺掇下,我置办了一套相机,周末有空了,就来这荷塘边随意拍拍。有人说这片荷塘里的鱼会吃荷花,我不信。鱼就是鱼,怎么会吃荷花呢?可从他们发来的照片上,我的确看到了一条张着嘴的鱼,正跃出水面,奔向头顶的那朵粉色荷花。另一张照片上,那条鱼已经得嘴,一瓣花朵衔在唇边,正欲沉入水中。开眼界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吃荷花的鱼。我决定蹲守一下。和他们一样,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我就把三脚架支在荷塘边,对着那几朵贴近水面的荷花,等待着阳光和鱼,如果运气好,也许就会抓拍到一幅完美的作品呢。盯着取景器,我慢慢地等着鱼跃出水面咬上花瓣的那一刻。为了有一张“镇得住”的照片,我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我是一条鱼。什么。岸上架起的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这个小小的池塘。我知道,他们在等荷花?不。年年岁岁花相似,他们已经对那些花失去了兴趣,他们等的是我们。我记得我说过,我们偶尔会调皮一下,会比赛,就是比看谁跳出去能吃到花瓣,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我们一跃出水,那些“炮口”就会齐刷刷地“咔咔咔咔咔咔……”我告诉他们,别急。看谁能耗过谁,反正我们在水里,有的吃有的玩,让他们慢慢等去吧。我不是一条鱼。但我此刻有些恨那些鱼。连着七八天了,我的耐心快耗尽了,还没有一条鱼跳出来,别说拍了,连看我都没看到。荷花深处,倒是听到有鱼们跳出水面弄出来的动静。太热了。那些聒噪的蝉们拼了老命在叫,好多人已经收拾设备准备撤了,我也打算走。电话响了,一个熟悉的号码。他问我,在哪儿?我说,在钓鱼。他说,发个位置,我马上去。我赶紧告诉他,没在钓鱼,在拍鱼,等着鱼吃荷花呢。他说,鱼会吃荷花?我不信。很快,他就来了。我们席地坐在一棵树下,我给他说了鱼戏莲,是真的,我在等那个惊艳时刻。他看了看我的设备,又看了看别人的。他笑道,哥,你这装备不行啊,入门级的。我说,就是玩儿。过了几天,他又打电话,说给我捎了一份土特产。土特产?他老家离我老家不过三十里,他的土特产还能比我多娘种的更土更特?我说,不用了,家里人少,吃不了多少。但他还是送来了,一个大纸箱,箱子上真的写着山珍特产。我压根儿不会相信。打开,果然是一个硕大的照相机镜头,佳能,六百变焦。我立马封上,打电话让他拿走。他说,哥,就一个镜头,不值几个钱。我咨询过了,想拍那种鱼戏莲,得用这种设备,你那个是拍不到的。我说,你再不拿走,我就把箱子放你公司门卫室了。我是一条鱼。那个老头儿太执着了。最近每个大清早都来,在众多的长“枪”短“炮”中,支起他寒酸的相机,跟他们一样耐心地等着。嗨,看在他这么大年纪的份儿上,我就跳一下,给他表演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我不是一条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等到了。我盯着取景器,手一直放在快门上。看到一条青色的大鱼在水中绕着一朵花盘旋,我就觉得可能有戏。果然,那条鱼好像知道我做好了准备,它晃了晃尾巴,一跃而起,嘴巴大张,咬住一片花瓣,又一个甩尾,那片花瓣就被它衔在嘴里,然后和它一起沉入水中。从出水到入水,不过短短的一两秒钟。我全部拍了下来。等那些长“枪”短“炮”们听到动静,调整相机,去摁快门,那条鱼已经完成了它的全部动作。我给他发信息,说我拍到了鱼戏莲,就用我的破设备。这么久了,那条鱼终究还是没忍住。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他没回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并不好吃,但在鱼看来太过鲜嫩娇艳,才有了鱼戏莲的惊艳时刻,说明鱼无法抵挡花瓣的诱惑,亦如人面对诱惑。B.小说中的“他”“说给我捎了一份土特产”,实则是送“我”照相机镜头,如此故弄玄虚,是想帮“我”实现拍摄鱼戏莲的计划。C.小说呈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对鱼吃荷花的不相信→看到照片决定蹲守→久未等到,耐心将尽→拍得成片,喜悦得意。D.“我不是一条鱼”反复出现,但意义不断变化:从陈述客观事实,到强调“我”即便是快退休也不会成为轻易上钩的鱼。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多用双关,如“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既指鱼的行为,也暗指如果“我”忍不住收了礼也会被人抓住把柄。B.小说中的“鱼”有人的思想意识,也有人的习性,“调皮一下”“叼一口”“跳一下”“表演一下”等描写,丰富了“鱼”的形象。C.小说并未详细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和情节的来龙去脉,主人公也没有具体姓名,时空和人物虚化,具有寓言的特点,引人思考。D.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如“那条鱼已经得嘴”“决定蹲守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等,旨在为故事讲述营造轻松氛围。8.小说结尾句“他没回我”意味颇丰,请结合文本分析。9.小说使用双视角反复切换的方式讲述故事,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答案】6.B7.D8.①他没回“我”,因为他诱惑“我”不成,无利可图,表达了对“他”之流行事不正、功利世俗的讽刺。②他没回“我”,因为他送“我”昂贵的镜头,“我”忍住了诱惑,我们不是一路人,这反过来表达了对自我保持清醒、守住本心的认可。9.①从形象来看,人与鱼的心理活动多次穿插对照,衬托了人物对本心的坚守;②从主旨来看,鱼对莲的执着与人对所欲的执着相互映衬,构成隐喻,深化了主旨;③从情节来看,场景的切换与剪裁更有章法,读来新奇有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如此故弄玄虚,是想帮‘我’实现拍摄鱼戏莲的计划”错,“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迷惑,无法捉摸。用在此处错误。“想帮我实现拍摄鱼戏莲的计划”错误,“他”送“我”照相机镜头其实是另有所图。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旨在为故事讲述营造轻松氛围”错。“决定蹲守一下”为故事讲述营造紧张的氛围。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意味的能力。文中说,“我”的一个熟人送给“我”一个硕大的、六百变焦的、佳能照相机镜头,“我”立马拒绝了他的送礼,让他的目的没有达成。当“我”给他发信息,说就用“我”的破设备拍到了鱼戏莲,他没回“我”,其原因是他诱惑“我”没有成功,知道了自己在“我”身上也无利可图,表达了作者对“他”这类行事不正、功利世俗的社会现象的讽刺。他没回“我”还有一个原因是:他送“我”昂贵的镜头,这是诱惑“我”犯错,结果时“我”忍住了他的诱惑,这表明“我”和“他”根本不是一路人。社会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当友人想诱惑我们犯错误时,我们要对保持清醒、守住本心。作者用“他没回我”收尾,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保持清醒、守住本心的认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事视角转换的能力。(1)从形象来看文中人与鱼的心理活动多次穿插对照,如鱼心想:那个老头儿太执着了……“我”心想: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等到了。文章最后说“我不是鱼”,“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这样双视角的转换衬托了人物对本心的坚守;(2)从主旨来看文中说“那条鱼好像知道我做好了准备,它晃了晃尾巴,一跃而起,嘴巴大张,咬住一片花瓣,又一个甩尾,那片花瓣就被它衔在嘴里,然后和它一起沉入水中”“这么久了,那条鱼终究还是没忍住。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这表明了鱼对莲的执着;“我立马封上,打电话让他拿走……我说,你再不拿走,我就把箱子放你公司门卫室了”“这么久了,那条鱼终究还是没忍住。忍不住,就会有被拍到的可能”这表明了人对所欲的执着。鱼对莲的执着与人对所欲的执着相互映衬,构成隐喻,深化了主旨;(3)从情节来看小说采用三组“我是一条鱼。……我不是一条鱼。……”这样的句语段结构全篇,场景从“我是一条鱼”的叙事视角切换到“我不是鱼”,即从鱼切换到“我”的切换,插入了熟人送六百变焦佳能照相机镜头给“我”的情节,双视角反复切换与剪裁更有章法,读来新奇有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唐姚、宋并称,而议者多优宋而劣姚,余谓不然。夫仡仡矜矜,万仞壁立,立于朝,使百辟消其邪心,此臣道之如山者也。宋璟是也。静深有谋,涵盖一切,“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此臣道之如海者也。姚崇是也。然而山虽高,蛟龙不居;海虽浑,变化不测。余故曰崇胜也。夫人主之愎谏而昵小人者,情也。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不必有排斥小人之迹,而能使之与人主日疏。崇之对幸东都①,与其黜姜皎、罢魏知古者,皆璟之所不屑为,而亦璟之所不能为者也。吾尝谓天宝之祸,宋璟在犹可忧,而姚崇在则无虑。何也?彼明皇者,英主也。其畏璟而爱崇也,素矣。源乾曜奏事称旨,必曰姚崇之谋;不合,则曰何不与姚崇议之。自崇死,而天下无如崇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然临轩之礼②,卒不相假者,终知林甫之非崇也。知其非崇而必用之者,太平日久而乐用才臣以自暇自逸,则姑任之为快。而张九龄者,宋璟俦也,有其道无其术,道不合则争,争不得则去。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使其时有若崇者,为之内娱主意于所甚安,而阴以计挤小人于外,则终玄宗之世,林甫不得专政,而禄山不得入宫矣。(节选自袁枚《姚崇宋璟论》)材料二:春,正月癸卯,太庙四室坏,上素服避正殿。时上将幸东都,以问宋璟、苏,对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愿且停车驾。”又问姚崇,对曰:“太庙屋材,皆苻坚时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且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幸东都,百司供拟已备,不可失信,但应迁神主于太极殿,更修太庙,如期自行耳。”上大喜,从之,赐崇绢二百匹。己酉,上行享礼于太极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閤供奉,恩礼更厚,有大政辄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注】①东都:唐代指洛阳。②临轩之礼:出自《资治通鉴》中“(姚、宋)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陛下三年A之制B未终C遽尔D行幸E恐未契F天心G灾异H为戒。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劣,文中指认为……不好,与《促织》中“成以其小,劣之”的“劣”意思相同。B.假,文中指给予,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不同。C.稔,文中指庄稼成熟,与《归去来兮辞》中“犹望一稔”的“稔”意思相同。D.迁,文中指迁移,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盘庚之迁”的“迁”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姚崇、宋璟并称,但议论者多“优宋而劣姚”,不过袁枚更推崇姚崇。B.姚崇作为大臣,能做到不显露出排斥小人的迹象,但可以使君主日益疏远小人。C.袁枚认为,如果天宝年间姚崇仍然在世,或者有像他这样的宰相,就不会有安史之乱。D.姚崇对幸东都之后,玄宗命他每月五日朝见一次,仍像以往那样进入内殿任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2)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14.材料一袁枚认为宋璟臣道“如山”、姚崇臣道“如海”,材料二是如何佐证这个观点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0.CEG11.D12.D13.(1)作为大臣的可贵之处,是在于不违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诱使他归于正道。(2)张九龄离任后天下再没有谏诤的大臣了,李林甫这才能凭借才能被重用。.14.①宋璟如山,壮勇刚强,意志坚定,以礼制、天意等为由直接驳斥了玄宗巡幸计划;②姚崇如海,清醒务实,善于应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玄宗考虑,并且给出合理建议,实现玄宗的想法。【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陛下三年之丧尚未守完,就急忙前往东都,恐怕与天意不符,上天才用灾异来示警。“陛下三年之制”作主语,“未终”作谓语,故应在C处断开;“遽尔”作“行幸”的状语,句意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恐”作谓语,“未契天心”作宾语,故应在G处断开。故应在CE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但议论者多认为宋优而姚劣。/成名因为它小而认为它劣质。B.正确。“假”,给予;/借助。句意:(明皇)最终也不会给他以临轩目送之礼。/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C.正确。句意:陛下因关中粮食歉收而巡幸东都。/只再等上一年。D.错误。“迁”,都是迁移、搬迁。句意:只是应将祖宗的牌位迁移到太极殿中。/盘庚迁移都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每月五日朝见一次”错误,原文是“命姚崇五日一朝”,可见,应为每五日朝见一次。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贵为大臣者”,判断句;“逆”,违逆,违背;“归”,使……归。(2)“去”,离职,离任;“见用”,被重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宋璟的话“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愿且停车驾”是直言进谏,直接驳斥玄宗的计划,由此可概括:宋璟如山,壮勇刚强,意志坚定,以礼制、天意等为由直接驳斥了玄宗巡幸计划;(2)姚崇说的“太庙屋材,皆苻坚时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且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幸东都,百司供拟已备,不可失信,但应迁神主于太极殿,更修太庙,如期自行耳”既没有否定玄宗的想法,又能给出合理的建议,由此可概括:姚崇如海,清醒务实,善于应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玄宗考虑,并且给出合理建议,实现玄宗的想法。参考译文:材料一:唐代(宰相中)姚崇、宋璟并称,但议论者多认为宋优而姚劣,我认为不是这样的。那壮勇刚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在朝为官,能使百僚邪心泯灭,这是像山一样伟岸的为臣之道。宋璟就是如此。沉静深邃,足智多谋,涵盖一切,“在机要政务上能够成就天下人的功业”,这是像海一样渊深的为臣之道。姚崇就是如此。然而山虽然高大,蛟龙却不会居住于此。海水虽然浑浊,变化却无法预测。所以我说姚崇更胜一筹。君主固执己见、不听规劝而亲近小人,这是人之常情。作为大臣的可贵之处,是在于不违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诱使他归于正道。不一定有排斥小人的迹象,但能使小人与君主日益疏远。姚崇回答巡幸东都的询问,与他贬退姜皎、罢黜魏知古的行为,都是宋璟不屑于做的,但也是宋璟做不到的。我曾经说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倘若宋璟还在的话仍然值得忧虑,但姚崇还在的话则不必忧虑。为何这么说?那唐明皇,是英明的君主。他敬畏宋璟而喜爱姚崇,这是由来已久的。源乾曜陈奏事情符合圣意,(明皇)必定会说是姚崇的谋划;不合圣意,就说为何不与姚崇商议。自从姚崇去世后,天下没有比得上姚崇的人,李林甫才会凭借才能受到任用。然而,(明皇)最终也不会给他以临轩目送之礼,是因为他始终明白李林甫不是姚崇。知道李林甫不是姚崇,然而还要任用他的原因,是天下承平已久,(明皇)乐于任用有才之臣以使自己闲适安逸,那么姑且任用他使自己称心如意。而张九龄这位宰相,是宋璟一类的大臣,(可惜)只有宋璟的为臣之道,而无宋璟的为臣之术,(他与明皇)道不合则谏诤,谏诤不起作用则离任。张九龄离任后天下再没有谏诤的大臣了。李林甫这才能凭借才能受到任用。假使当时有像姚崇那样的大臣,在内能使君主内心快意于他十分安适的事物,而暗中设计将小人排斥到外地,那么玄宗整个在位期间,李林甫始终不能独揽政权,而且安禄山也无法进入宫廷。材料二:春天,正月癸卯日,太庙中有四间房屋倒塌,玄宗(为此)身着丧服,离开正殿(到其他殿堂处理政事)。当时玄宗准备到东都洛阳去,便向宋璟和苏颐征询意见,(两人)回答道:“陛下三年之丧尚未守完,就急忙前往东都,恐怕与天意不符,因此上天才用灾异来示警。希望暂时取消巡幸计划。”(玄宗)又征询姚崇的意见,(姚崇)回答道:“太庙的木料,都是(三百多年前)前秦苻坚时的旧物,因年代久远而腐朽倒塌,碰巧与陛下的行期相合罢了,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况且君主以四海为家,陛下因关中粮食歉收而巡幸东都,有关部门已经做好一切准备,(陛下)不能失信于民,只是应将祖宗的牌位迁移到太极殿中,重新修理太庙罢了,(车驾)还是应该如期东行。”玄宗十分高兴,采纳了姚崇的意见,并赏赐给他二百匹绢帛。已酉日,玄宗在太极殿举行享礼,命姚崇每五日朝见一次,仍像以往那样进入内殿任职,对他的礼遇也更加隆重,每有重要政事便征询他的意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夏夜孔平仲小雨初收深夜凉,杖藜徐步立回塘。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遗我香。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应官①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注】①应官:当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诗歌标题,小雨初停的夏夜,诗人拄着藜杖缓慢行走在曲折的水塘旁。B.颔联写夜晚的天空让心灵澄澈、清明,四面的荷花送来阵阵清香,令人愉悦。C.颈联中“濯沧浪”,是指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此处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D.尾联直抒胸臆,道出诗人的心声,表明当官之人同样也可以超然物外,逍遥自在。16.本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对“归隐”有不同的认识,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孔诗颈联连用两个典故,表明大隐可隐于朝堂闹市,不必超脱尘世。尾联写当官不陷于琐事,便心中无事,同样可以逍遥自由。②黄诗尾联通过“归船”“白鸥”之想,表达回乡归隐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此处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错。“濯沧浪”在这里不是用来比喻诗人超脱尘俗,操守高洁,而是指隐居山林。整句诗表达的观点是隐居不必到山林。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孔诗颈联是“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意思是:那些真正有能力和智慧的人,他们并不需要像古人那样去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而是能够在大城市或朝廷中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独立,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连用两个典故,表明大隐不必隐居山林,不必超脱尘世,可以隐于朝堂闹市,即使在朝廷当官,也可以有归隐之趣。尾联“应官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写当官不陷于琐事,便心中无事,同样可以逍遥自由。黄诗尾联是“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人是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心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通过“归船”“白鸥”之想,表达回乡归隐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成人礼上,校长引用《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语同学们“为学”要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2)青色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密码之一,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描写将要下雨时的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袤无垠。(3)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三国人物经常作为典故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君子食无求饱②.居无求安③.云青青兮欲雨④.青冥浩荡不见底⑤.东风不与周郎便⑥.铜雀春深锁二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青”冥“郎”“雀”“襟”“频烦”“济”“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酱块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把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缸放在阳光充足的窗跟前或者菜园的中央。用不了多久,酱就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馋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酱缸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它讨厌蚊虫,因此脸上总是蒙着一层白纱布,防止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把白醭撇出去;它惧怕雨水,所以身旁通常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给它盖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一听到雷声隆隆地响起,会一路飞奔回家。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杆鱼竿,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水泡子中的鱼都是小鱼。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18.下列句子中的“含糊”和文中加点的“含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的话语含糊不清,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意图。B.这个实验非常重要,一定要规范操作,不能有半点含糊。C.你别门缝里看人,要比就比,我绝不含糊。D.别看他年纪小,那手毛笔字写得可真不含糊。19.文中画横线句“直至”前可以加逗号断开,而作者没有断开,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如要为文中第一段撰写语言鉴赏札记,请列出鉴赏要点并简要分析。【答案】18.D19.不加逗号,使用长句,使酱的颜色变化过程更连贯,更能体现我等待的急切,以及对酱的喜爱。20.①语言口语化,朴实而生动。如“日子一过”“掰开”“贪馋”等词语。②连用动词,生动而富有情韵。制酱过程使用大量动词,可见记忆深刻,表现了对这种生活的怀念。③句式灵活,轻快活泼。长短句灵活变换,表现出对制酱的期待与喜爱。【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和D选项的“含糊”都有逊色之意。A.指模糊不清;B.指马虎、不认真;C.指犹豫、胆怯。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逗号表示停顿,如果加上逗号,句子就变成了两个短句;而不加逗号,就是长句;此句描写酱发酵时颜色变化的过程,“浅黄”“乳黄”“金黄”表示三个阶段,不加逗号使酱的颜色变化过程更连贯;从表达的情感来看,应该是“我”不断地去看酱发酵好了没有,才会发现颜色的变化,不加停顿更能体现我等待的急切,以及对酱的喜爱。【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虽然是以札记形式鉴赏,但其实本质还是找到鉴赏的角度,举例说明。首先从整体的语言风格来看,语言口语化,朴实而生动。如“日子一过”写急切盼望做酱的日子快点带来;“掰开”的动作描写;“贪馋”写那些贪吃酱的人。这些词语都是口语词,即质朴又符合做酱的内容,有烟火气,因而很生动。从用词特点来看,此段连用动词,生动而富有情韵。制酱过程使用大量动词,如“煮熟”“捣碎”“裹”“放置”“撕”“掰开”“放”“兑”等,这些动词把做酱的过程写得具体而细致,可见记忆深刻,表现了对这种生活的怀念。从句式来看,句式灵活,轻快活泼。长短句灵活变换,如“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长短句的自然转化使得表达如行文流水一般,有富有变化,显得灵动,表现出对制酱的期待与喜爱。(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习逻辑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维和严密地展开论证。有人说,不学习逻辑也能有逻辑地进行思考,照样写出好文章。的确,人不是先学了逻辑才会思考的,正如不是先学了语法才会说话一样。但是,①,不学习逻辑起码有两点问题,一是遇到不合逻辑的话或文章,不能做出逻辑分析;二是对自己所写文章中的逻辑错误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从逻辑上分析出错误原因。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如“这个厂的领导很重视思想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这句话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是三重否定判断,实际意思是“②”,与前一句“重视思想工作”相矛盾。再如,“科技人员都应学外语,我不是科技人员,所以我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