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第1-8小题每题3分,第9-12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中国羽毛球队在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中获得2金3银,成为全球羽坛焦点。关于羽毛球运动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用球拍击打羽毛球时球拍不会发生形变

B.正在飞行的羽毛球,其速度越来越小,惯性也越来越小

C.被击打后的羽毛球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还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一起用细绳悬挂起来且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绳的拉力大小等于A球的重力大小

B.b绳拉B球力的大小等于B球拉b绳力的大小

C.a绳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b绳受到的拉力大小

D.剪短b绳后,B球重力也随之消失3.为传承篆刻文化与汉字历史文化知识,2024年清明节期间学校举办了“印记中国”篆刻大赛。如图所示是用篆刻刀在质地均匀的印章上刻字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篆刻完成前后,印章的质量不变

B.篆刻刀刀刃打磨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篆刻刀刀刃打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D.篆刻刀刀柄表面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4.如图所示是儿童放飞风筝的情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线对风筝的拉力是由于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人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坐垫做得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B.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车轮里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D.用力蹬车脚踏时车前进,停止蹬时车很快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维持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跳远运动过程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助跑过程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增大跳远的距离

B.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在最高点时若运动员受力全部消失,运动员会在最高点静止

D.运动员落地静止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机翼模型a和b被固定在竖直方向,只能上下自由运动,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Fb。(

)A.当相同的风速吹向飞机模型时,Fa>Fb         B.当风突然停止时,模型a将上升

C.当相同的风速吹向飞机模型时,8.如图甲所示,柱形容器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木块用轻质细线固定在容器底部且浸没,此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T。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且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5,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体积为2T5ρg

B.木块所受的重力为3T2

C.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甲图

9.2024年3月28日下午,中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抵达三亚基地,圆满完成首次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创造了印尼深海下潜新纪录。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奋斗者”号在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大

B.“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变大

C.“奋斗者”号通过改变自身体积实现上浮和下潜

D.“奋斗者”号在水下作业时,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 B.船闸

C.自制喷雾器 D.牲畜自动饮水机11.甲、乙两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体积分别为V甲、V乙,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A.若m甲>m乙,则一定有F甲>F乙

B.若m甲=m乙,则一定有V12.如图甲所示模型由A、B两圆柱体粘合而成,A、B质量分布均匀,其底面积分别为0.2m2、0.1m2。沿水平方向从模型上部逐渐切割,模型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A与切去部分高度ℎ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A.当ℎ=0时,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7800N

B.B恰好全部被切去时,A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

C.A的质量为500kg

D.B的密度为4.0×二、非选择题(共60分)13.攀岩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图甲是一名攀岩运动员拉着绳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图乙是这一时刻的简化图。请在乙图中以运动员的重心O为作用点,画出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质地均匀的物体B放于小车A上,A、B接触面粗糙。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A与正前方的墙壁碰撞,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此时B的受力示意图。

15.小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用的器材为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表面平整的小车,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选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16.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该同学在实验前是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后使用,这样的操作会使测得的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实验中必须保证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______;

(3)该同学由乙、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另一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

(4)如图丁所示,该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两个传感器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实验过程中铁块保持静止。

①实验过程中,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②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③当沙桶中沙子增加时______。(多选,选填序号)

A.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增大;

B.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减小;

C.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减小;

D.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增大。17.小敏同学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利用正方体物体A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

(1)分析乙、丙两次实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小敏根据乙、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老师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

18.如图所示是一平底矿泉水瓶,该瓶容量为500mL,瓶底面积为30cm2,瓶盖面积为7cm2,空瓶的质量为10g。将该瓶装满水,先后正立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乙所示,瓶中水的高度为18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

19.用橡皮塞封闭的一根一端开口的重为2N、长为L的玻璃管平放在水面上时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为使其能竖立在水中,现在玻璃管内装入密度较大的液体并用橡皮塞封闭,当其竖立在水中时,玻璃管浸在水中的长度为0.45L,如图乙所示。从图乙中取出后将其放入液体丙中,静止时,玻璃管浸在液体丙中的长度为0.5L,如图丙所示。忽略橡皮塞的质量及体积,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

(1)图甲中玻璃管受到的浮力大小;20.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质量为100g(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容器中装入10cm深的水。现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将合金块A浸没在容器中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

(1)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球拍击打羽毛球时球拍也受到羽毛球的反作用力,所以会发生形变,故A错误;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羽毛球的速度减小,但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击打羽毛球后羽毛球改变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还能继续向前飞行一段时间,是由于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等的理解与应用,属基础题,难度不大。2.【答案】B

【解析】解:

A、由题意可知,A球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分别是竖直向上的a绳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b绳的拉力,即a绳对A物体的拉力大于A物体所受到重力,故A错误;

B、b绳拉B球的力等于B球拉b绳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a绳受到的拉力等于AB球重力之和,b绳受到的拉力等于B球重力,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

D、剪断b绳后,B球将在重力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重力仍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衡力、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3.【答案】D

【解析】解:A、用篆刻刀在质地均匀的印章上刻字的过程中,印章的质量减小,故A错误;

BC、篆刻刀刀刃做的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增大压强,故BC错误;

D、篆刻刀刀柄表面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本题考查对质量属性的理解,以及增大压强、摩擦力的方法,属于基础题目。4.【答案】C

【解析】解:A、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风筝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线对风筝的拉力是斜向下的,风筝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的方向不相反,大小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线对风筝的拉力是由于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人对线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弹力,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5.【答案】B

【解析】解:A、坐垫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车轮里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错误。

D、用力蹬车脚踏时车前进,停止蹬时车很快停下,是因为车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D错误。

故选:B。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本题以自行车为载体,考查多个知识点,属于简单的综合题。6.【答案】D

【解析】解:A、跳远时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但不能增大惯性,故A错误;

B、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最高点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若运动员受的一切力都消失,则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运动员在落地时,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答案】C

【解析】解:AC、如图所示,a的形状类似于机翼,气流流过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

图中b的形状是装反了的机翼,气流流过时,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向下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

所以Fa<Fb;故A错误,C正确;

BD、当风突然停止时,模型a受到向上的力减小,将下降;模型b受到的向下的力减小,将上升,故BD错误。

故选:C。8.【答案】B

【解析】解:A.甲图中,木块受力的浮力等于重力加上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之和,

G+T=F浮=ρVg……①

图乙中,木块漂浮,浮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相等,可得:

G=F浮′=ρ(1−25)Vg……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V=5T2ρg,故A错误;

B、图乙中,木块漂浮,重力大小和浮力大小相等,即G=F浮′=ρ(1−25)Vg=35ρg5T2ρg=32T,故B正确;

C、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均为

F=G总=G木块+G液体+9.【答案】BD

【解析】解:A、“奋斗者”号在上浮过程中,在露出水面之前,排开的海水的体积不变,海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

B、“奋斗者”在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增加,由p=ρgℎ可知,“奋斗者”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B正确;

C、“奋斗者”号在海面下受到的浮力不变,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故C错误;

D、“奋斗者”号在水下作业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BD。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10.【答案】BD

【解析】解: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和连通器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打开船闸的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然后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利用了连通器,故B合题意;

C、自制喷雾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牲畜自动饮水机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符合连通器的特征,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原理的应用,属于简单题目,考试需要准确区分各物理知识点及其应用。11.【答案】BC

【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下沉,乙漂浮,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ρ甲>ρ乙,

根据公式V=可知,若m甲>m乙,V甲不一定大于V乙,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不一定有F甲>F乙,故A错误;

B.若m甲=m乙,而ρ甲>ρ乙,根据公式V=可知,一定有V甲<V乙,故B正确;

C.若V甲=V乙,而ρ甲>ρ乙,根据公式m=ρV可知,一定有m甲>12.【答案】ACD

【解析】解:A、由图乙可知,ℎ=0时,p1=3.9×104Pa,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F1=p1SA=3.9×104Pa×0.2m2=7800N,故A正确;

B、由图乙可知,ℎ=0.7m时,物体B全部被切去,仅剩余A物体,此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p2=2.5×104Pa,

A对地面的压力为F2=p2SA=2.5×104Pa×0.2m2=5000N,故B错误;

C、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所受的重力,即GA=5000N,A的质量:mA=GAg=5000N10N/kg=500kg,故C正确。

D、B的重力为GB=7800N−5000N=2800N;

由图乙可知,ℎ=0.7m时,物体B全部被切去,即物体B的高度为0.7m,

物体B的体积为VB=SBℎB=0.1m2×0.7m=0.07m13.【答案】解: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峭壁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作用在O点上,力的示意图如图:

【解析】先明确重力、支持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正确分析重力、支持力的方向是本题的关键,画图时力的方向是易错点,值得我们注意。14.【答案】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B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向上画出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小车A与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小车停止运动,但B因为具有惯性,所以B会向右运动,则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

【解析】(1)竖直方向的重力与支持力平衡;

(2)首先根据惯性判定B的运动方向,然后根据运动方向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摩擦力。

此题考查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示意图的画法,根据惯性判定B的运动方向、掌握力的示意图的作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答案】速度

D

【解析】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相等;

(2)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物体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的,故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速度;(2)慢;(3)D。

(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

(2)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的。

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知道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并能根据所学的其他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本实验中相关的实验现象。16.【答案】偏小

使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不需要

压力

BC

【解析】解:(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后,使用时水平使用,弹簧竖直时有自重会伸长,水平时会收缩,故这样的操作会使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偏小;

(2)只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需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乙、丙两次实验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故该结论不正确;

(4)①实验过程中,铜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测力传感器的拉力与受到长木板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②往沙桶中加减沙子,改变了压力,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③当沙桶中沙子增加时,绳子对铜块的拉力变大,铜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变小,因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变小,故拉力和压力传感器的示数都减小,故选:BC。

故答案为:(1)偏小;(2)使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没有控制压力相同;(4)①不需要;②压力;③BC。

(1)根据弹簧的特点进行分析;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力平衡;

(3)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4)往沙桶中加减沙子,改变了压力,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据此分析;实验过程中,铜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当沙桶中沙子增加时,绳子对铜块的拉力变大,铜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变小,因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测力计使用、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等,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17.【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丙、丁

未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2.4×10【解析】解:(1)分析比较图中的乙、丙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根据F浮=G−F可知,物体受到浮力越大;所以比较乙、丙可得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丙、丁两图中,液体的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分析丙、丁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要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进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再探究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故选择乙、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未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3)根据称重法,由丙图知,正方体物体浸没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丙=G甲−F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