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1页
2024年广西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2页
2024年广西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3页
2024年广西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4页
2024年广西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o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

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制成

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可用双缩版试剂进行检测

B.多种微生物参与腐乳的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C.豆腐内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D.腐乳与鲜牛奶的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种类无差异

2.研究人员在给予小鼠脚部一个电击的同时出现特定频率的铃声,小鼠在受到电击后出现僵直行为。经过

数次这样的练习后,如果只给予特定频率的铃声,小鼠同样出现僵直行为,此时表明小鼠已经获得了条件

恐惧记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听到铃声出现僵直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B.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C.条件恐惧记忆建立后可以消退

D.出现僵直行为表明反射弧是完整的

3.倒伏不仅影响小麦产量、降低品质,还会增加收获难度。研究发现,在小麦抽穗期喷施人工合成矮壮

素,能影响茎秆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增强抗倒伏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稳定

B.喷施矮壮素时只需要注意控制喷施浓度即可

C.喷施矮壮素后会促进小麦茎秆节间细胞伸长

D.赤霉素与矮壮素在影响茎秆伸长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4.下列关于研究方法与科学实验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模型建构法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一同位素标记法

C.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和研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假说一演绎法

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一减法原理控制变量

5.在探究通气方式对餐厨垃圾分解转化的影响时,研究人员将添加了高效微生物菌剂的餐厨垃圾均分为两

组,分别采用两种通气方式进行堆肥形成腐殖质,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通气方式达到50℃所需时间(h)最高温度(℃)高温持续时间(天)

间歇通气4268.67

连续通气3865.15

A.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

B.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好餐厨垃圾的种类、微生物菌剂的种类等无关变量

C.间歇通气组在停气期间会影响好氧菌的生长繁殖

D.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的产热速率,连续通气组〈间歇通气组

6.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一般为1〜200kb,常见于原

核细胞中。将不含32P的大肠杆菌放到含32P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大肠杆菌细胞内的DNA分子有

图I、图II两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与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均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上述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虚线表示含有32P的DNA链

C.图示细胞中的质粒至少复制了2次,且遵循半保留复制

D.复制后形成的子代质粒中喋吟数和嚏咤数不一定相等

7.植物细胞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

白进入pH较低的液泡中。当液泡中的有机酸达到一定浓度,会在氢离子浓度梯度的驱动下,与氢离子同

向运出液泡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机酸的产生部位主要是线粒体基质

B.H+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液泡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pH

D.转运有机酸进出液泡的膜蛋白相同

8.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

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

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abcde时间

102030405060

图一演替时间/年图二

A.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随着演替进行植物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B.该群落中甲、乙、丙的相对多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类型发生改变

C.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会消失,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

D.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9.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参与有氧呼吸中氧气生成水的过程。研究发现,仅破坏CcO的单个蛋白质亚

基,可导致线粒体功能发生变化,能量代谢异常,引发线粒体激活应激信号到细胞核,细胞核中促进肿瘤

发展基因的表达量均上升,进而细胞表现出癌细胞的所有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CcO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破坏CcO后可能引起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细胞代谢旺盛,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可能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

C.“核中促进癌变发展基因表达量上升”所说的基因主要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CcO功能的研究表明,细胞能量代谢异常是细胞癌变的诱发因素之一

10.如图,细菌中一个正在转录的RNA在3,-端可自发形成一种茎环结构,导致RNA聚合酶出现停顿并进

一步终止转录。茎环结构的后面是一串连续的碱基U,容易与模板链分离,有利于转录产物的释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转录终止

A.图中转录泡中基因片段可能存在一段连续的A—T碱基对

B.图中的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C.图中转录结束后,mRNA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转录产物释放的原因是遇到了茎环结构后面的终止密码子

11.中国科学院欲探究西藏不同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物种数目分布情况,选取了西藏三个地区亚东乡(海

拔2880m)、上亚东乡(海拔3350m)和帕里镇(海拔4300m)进行采样并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对三个测量位点土壤菌群进行调查

B.可根据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

C.不同地区土壤微生物物种数目差异,与多样化的植物有关

D.三个不同地区菌群物种数目差异较大,体现了群落结构垂直分层的现象

12.若棒状杆菌中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则称之为精

氨酸依赖型菌。野生型棒状杆菌经诱变、筛选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的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①将紫外线照射

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甲培养基上,待培养至菌落不再增加时,将甲培养基中的菌落转移到乙培养基中继续

培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必须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培养基乙中缺乏精氨酸,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C.下一步应从培养基乙中选出A菌株作为所需菌种

D.紫外线照射还可以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13.为探究细菌X侵入小鼠体内后,小鼠免疫应答的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不带

特殊病原体的若干健康小鼠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细菌X和生理盐水,10天后分离出甲组小鼠的T

细胞、甲组小鼠的血清、乙组小鼠的T细胞、乙组小鼠的血清,将这些T细胞或血清分别注入提前一天注

射过细菌X的I、II、III、IV组小鼠体内,然后逐日检查各组小鼠脾脏内活菌量,结果如图1。实验二:

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

/口甲双施洲

/口乙HTfaia

夕N乙双・清

一I甲HT缰魅

,$0后天日

图1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I组与IV组曲线增长趋势相近,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B.比较I组与III组曲线变化的差异,说明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

C.综合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细胞内,且T细胞不能直接杀伤细菌X

D.可初步推测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能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T细胞,进而杀伤细菌X

14.针灸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排便异常、夜尿增多、多汗等临床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上述症状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

B.患者夜尿增多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

C.针灸时,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使Na+内流

D.针灸可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促进肠道蠕动以改善便秘症状

15.先天性色素失禁症是X染色体上的Nemo基因失常所致,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个体细胞中只含有

Nemo基因,则会导致个体病情严重,在胎儿期就会死亡,而杂合子症状较轻,因此患者通常为女性。某

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该病患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儿子是Nemo基因的携带者,其含有的正常基因一定来自父亲

B.可确定是该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儿子患病

C.该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互换产生含等位基因的异常配子

D.该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正常情况下,所生婴儿是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3

16.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维持(R:呼

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P占同化量的比例(%)R占同化量的比例(%)

棉鼠(恒温食草动物)1387

红狐(恒温食肉动物)496

狼蛛(变温食肉动物)2575

豌豆蜥虫(变温食草动物)5842

A.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等于P、R及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之和

B.P占比低,与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捕获食物的过程更不容易有关

C.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分配更多能量用于呼吸作用产热,因此R占比高

D.P与R的比例不仅随生物的生活模式改变,还受环境资源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某科研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可生产出02和乙酸盐。硅纳米线阵列

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光生成电子传递给负载在纳米线上的细菌,作为细菌固定、还原CO2的能量来

源。该系统的光能转化效率超过了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效率,极大地助推了地球温室效应

问题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Au-细菌

图1图2

(1)该人工光合系统的硅纳米线(阵列)相当于绿色植物的(答一种物质),该物质在叶绿体中

的作用是O

(2)有些光合细菌光反应的底物是H2O,而有的却是H2S,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细菌光反应的底物应该是

氏0,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o若要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可以采用法进

一步研究。

(3)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于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从对光能的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已知该人工光合系统中将热醋穆尔氏菌和Au纳米团簇结合形成Au-细菌进行CO2的固定、还原,过

程如图2所示。已知WLP通路是一种古老的碳固定通路,是Au纳米团簇。该细菌中的生命活动相当于光

合作用的过程,该细菌相当于叶肉细胞中的(填具体场所)。

18.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科学家对它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一

定的研究,这将更有利于我们战胜抑郁。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

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5-HT需通过方式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

②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提高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以缓解抑郁症状。根据上图提供的有

关信息,试分析药物SSRIs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答3点)。

(2)5-HT是海马区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使人体产生愉悦的情绪。其分泌调节机制为“下丘脑

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如下图)。检查发现,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

①激素甲的名称是o

②关于郁症发病机理的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小鼠的HPA轴被过度激活有关,结合上图分析HPA

轴过度激活的原因可能是o

③运动干预可降低CRH的分泌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

究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是否可以作为药物H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H、CRH定量测量仪、注射器

实验设计思路:o

19.拟南芥是公认的模型植物,植物科研的“小白鼠”。拟南芥的果实为长角果,成熟时果荚会开裂并释

放种子。科研人员就拟南芥果荚开裂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利用T-DNA插入的方法,获得3个果荚不开裂的突变纯合体甲、乙、丙。其中突变体甲是T-

DNA插入到M基因中,导致其编码的M酶活性丧失。M基因由于T-DNA的插入突变为m基因,此过程

是基因突变的依据是。

(2)经检测突变体乙是T-DNA插入到E基因中,导致其编码的E酶活性丧失;突变体丙的M酶和E酶

活性均丧失。将上述突变体进行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甲X丙TFI

杂父组合一Fi与FJ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完全开裂:不开裂-1:3

乙x丙一>Fi'

杂交组合二甲X乙一FlFi与丙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完全开裂:不开裂=1:3

①由杂交组合一,(填“能”或“不能”)推出M、m与E、e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理由是

②让杂交组合二的B自交,F2代表型及比例为,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3)现有另一突变体丁,其果荚开裂程度为中等开裂(介于完全开裂与不开裂之间)。经检测其M和E基

因均正常,由另一个基因F突变成f基因引起;检测其开裂区细胞内M酶和E酶的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推测果荚中等开裂的原因是f基因________________。

20.蟹一稻复合生态系统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生物的蟹一稻共生生

态系统,为探究该养殖体系的优势,科研人员选取多个池塘进行实验。

(1)中华绒鳌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植物、鱼等动物,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中华绒螯蟹所

属的生态系统成分为O

(2)在设计蟹一稻复合生态系统时,考虑了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之间合适的比例,这应用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为确定中华绒螯蟹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池塘中的

生物积累量。

(3)实验塘于6月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

积内所含的有机物量)结果如下,请回答:

生物量t,knr2al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蟹一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8674.9025123.66

水生植物生物量占比7.91%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0.27%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一0.20%

其他5956%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32.26%35.18%

①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设计蟹一稻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立体农业,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

配置,有利于«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加入中华绒螯蟹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