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高一5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期中试题一、单选题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徜徉古诗意境,思考科学问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B.杏树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C.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D.“杏花村酒”的酿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祥解〗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详析】A、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A正确;B、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杏树在特定季节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B正确;C、细胞开花过程中涉及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多等过程,花落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故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C正确;D、“杏花村酒”的酿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D错误。故选D。2.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Ⅰ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祥解〗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析】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故选B。3.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DD×dd B.DD×DdC.Dd×Dd D.Dd×dd〖答案〗D〖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详析】A、DD×dd后代基因型为Dd,均为高茎,A错误;B、DD×Dd后代基因型为DD:Dd=1:1,均为高茎,B错误;C、Dd×Dd后代基因型为DD:Dd:dd=1:2:1,高茎:矮茎=3:1,C错误;D、Dd×dd后代后代基因型为Dd:dd=1:1,高茎:矮茎=1:1,D正确。故选D。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Ⅱ小桶中,都存在D和d一对等位基因,从两个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获得的是合子;而Ⅲ、Ⅳ小桶中都各有A、a和B、b一对等位基因,从Ⅲ小桶中抓取一个基因,再从Ⅳ小桶中抓取一个非等位基因,组合后获得的是不存在等位基因的配子。【详析】A、由于Ⅲ、Ⅳ小桶中含两对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A错误;B、实验中只需保证每只桶中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可,每只小桶内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B错误;C、甲同学从Ⅰ、Ⅱ小桶中各抓取小球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然后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错误;D、由于甲、乙重复100次实验,统计的次数较多,与真实值接近。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的结果为Dd占50%;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同学的结果中AB占25%,D正确。故选D。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答案〗A〖祥解〗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详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6.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胞吐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被动运输〖答案〗A〖祥解〗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详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以及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对于生物大分子物质,则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只能以胞吞和胞吐的形式进出细胞,因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故选A。7.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祥解〗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适宜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观察;如果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C、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等B.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D.植物无神经系统,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植物激素实现〖答案〗A〖祥解〗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析】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B、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自身有核糖体,其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9.下图表示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图2所示生理过程发生场所相同B.图1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图2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图2中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图1表示转录过程,①是RNA聚合酶;图2是翻译过程,②是核糖体,③是肽链,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②→③。【详析】A、图1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图2是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A错误;B、图1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RNA长链,B错误;C、根据肽链的长短判断,图2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至左,C正确;D、图2中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但是每条肽链合成的时间并没有缩短,D错误。故选C。10.DNA甲基化发生于DNA的CG序列密集区。发生甲基化后,那段DNA就可以和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相结合,结合后DNA链发生高度紧密排列,其他转录因子、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的修饰不可以遗传给后代B.基因高度甲基化可导致基因不表达C.DNA甲基化过程可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D.基因碱基序列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可能越明显〖答案〗A〖祥解〗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析】A、DNA甲基化修饰后DNA发生高度紧密排列,其他转录因子、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说明是可遗传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A错误;

B、基因高度甲基化后其他转录基因、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可导致基因不表达,B正确;

C、发生甲基化后,那段DNA就可以和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结合,DNA甲基化过程可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C正确;

D、甲基化后,其他转录因子、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影响转录,因此基因碱基序列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可能越明显,D正确。

故选A。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发生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答案〗C〖祥解〗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详析】由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与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水分子作为生成物,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C正确。故选C。12.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染色体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能导致个体表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祥解〗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在内外因的作用下断裂,断裂端具有愈合与重接的能力,染色体在不同区段断裂后,在同一条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之间以不同方式重接时,导致的各种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详析】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不一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如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个体表型,B错误;C、基因突变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变化,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少,不会引起基因的数目变化;染色体变异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变化多,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二者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D、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故选C。13.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答案〗A〖祥解〗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详析】A、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是因为酶能显著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B错误;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C错误;D、酶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高,但作用不大D.无机盐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B〖祥解〗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析】A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B正确;C、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不可替代,C错误;D、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B。15.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B.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占F1的1/8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D.F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紫翅:黄翅=3: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Pp×Pp;绿眼:白眼=1:21,说明绿眼的基因型为Gg;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PpGg×Ppgg。【详析】A、分析题图可知,子代中紫翅:黄翅=3:1,可知亲本关于翅颜色基因型分别为Pp、Pp,绿眼:白眼=1:1,可知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错误;B、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PPGG占F1的1/4×0=0,B错误;C、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1/3PPgg、2/3Ppgg),与亲本基因型相同概率为2/3,C错误;D、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F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即1/3PPgg自交和2/3Ppgg自交,F2中纯合子概率为1/3+2/3×1/2=2/3,D正确。故选D。16.下列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A.是否有染色体是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B.真核细胞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细胞以RNA为遗传物质C.裸藻具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相关酶,故可进行光合作用D.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不含染色质,因其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答案〗C〖祥解〗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4.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析】A、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A错误;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以DNA为遗传物质,B错误;C、裸藻具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具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不含染色质,但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错误。故选C。17.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C.染色体复制 D.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配对,可能发生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细胞质分裂。【详析】A、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发生分离,A错误;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初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错误;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错误;D、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的分配都是不均等的,D正确。故选D。18.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通过控制全部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④通过控制全部核糖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祥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析】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属于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①正确;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属于基因控制性状的直接途径,②正确;③④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核糖属于糖类,且并非全部激素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不是蛋白质,③④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一条肽链有氨基酸5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分别至少有()A.500个和1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 C.1500个和1500个 D.1500个和3000个〖答案〗D〖祥解〗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则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详析】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其上3个相邻的核苷酸称为一个遗传密码,决定一种氨基酸,因此500个氨基酸,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至少有1500个碱基,DNA是双链结构,因此用来转录的DNA的碱基至少有3000个,D符合题意。故选D。20.同种生物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A.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D。二、填空题21.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光能通过驱动光合作用而驱动生命世界的运转。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_________阶段。在此阶段,植物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2)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在此过程中CO2与_________结合生成C3,最终生成糖类等有机物。(3)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________(填“同位素标记法”或“差速离心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_________(填“H2O”或“CO2”)。(4)在温室大棚内栽种草莓,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提高草莓产量_________。A.降低光照强度 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延长光照时间 D.适当增加室内CO2浓度〖答案〗(1)①.光反应②.ATP中的化学能(2)①.叶绿体基质②.C5(或五碳化合物)(3)①同位素标记法②.H2O(4)A〖祥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析】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的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小问2详析】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此过程中CO2与C5(或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C3,C3经过还原最终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小问3详析】美国科学家利用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这是同位素标记法。【小问4详析】A、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影响光合速率,因此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能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农作物产量,A符合题意;B、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响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因而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B不符合题意;C、延长光照时间可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NAD+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法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线粒体内膜,只能借助特殊的转运蛋白。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在动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找到相应的转运蛋白。2020年9月,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了线粒体NAD+转运蛋白。(1)线粒体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线粒体内外膜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控制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分布在___________。(3)NAD+进入线粒体后如何发挥作用?___________。(4)研究发现NAD+转运蛋白与MCART1基因有关,科学家通过定点诱变技术确定了MCART1蛋白就是NAD+的转运蛋白。为验证MCART1的功能,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增加MCART1蛋白的含量,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请分析,本实验最后的检测指标为___________。(5)随着人类细胞线粒体NAD+转运蛋白的首次发现,科学家尝试开发疾病的新疗法。请提出一种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___________。〖答案〗(1)①.磷脂双分子层②.线粒体内外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2)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3)NAD+进入线粒体后与H结合形成[H],形成的[H]最终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4)耗氧量(5)促进心肌细胞线粒体NAD+转运蛋白的表达〖祥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丙酮酸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H],并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产物是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小问1详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膜中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小问2详析】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所含蛋白质部分由自身所含DNA控制合成,另一部分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合成。【小问3详析】NAD+进入线粒体后与H结合形成[H],形成的[H]最终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小问4详析】据题意,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增加MCART1蛋白的含量,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若MCART1蛋白就是NAD+的转运蛋白,则进入线粒体的NAD+会显著增加,检测到耗氧量显著增加,即可验证。【小问5详析】促进心肌细胞线粒体NAD+转运蛋白的表达,有助于治疗心力衰竭。23.请根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被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________,数量比例是________。(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有________种,这些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3)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________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________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答案〗(1)①.YR、yR、Yr、yr②.1∶1∶1∶1(2)①.随机②.4③.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④.9∶3∶3∶1(3)①.组合②.同一性状③.不同性状〖祥解〗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在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小问1详析】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推测,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YR、Yr、yR、yr数量比例是1∶1∶1∶1。【小问2详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4×4=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3×3=9种,性状表现是2×2=4种,这些性状分别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3/4×3/4)∶(3/4×1/4)∶(1/4×3/4)∶(1/4×1/4)=9∶3∶3∶1。【小问3详析】结合分析可知,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24.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3]_____。(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3)根据图分析:携带氨基酸的是[1]_____它有_____种。(4)某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模板链上发生三个核苷酸(AAG)缺失,导致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由此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A.TTC B.AAG C.UUC D.UUA(5)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_____。(写一点即可)(6)结合本题相关信息分析,囊性纤维病的形成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_____来控制性状。〖答案〗(1)①.翻译②.mRNA(2)ACCCGATTTGGC(3)①.转运RNA②.61(4)C(5)不定向性(6)蛋白质的结构〖祥解〗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表现为如下特点:普遍性: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害少益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可逆性:基因突变可以自我回复(频率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以此来控制性状。题图分析:图示为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中1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2为氨基酸,约有20种,是翻译的原料;3是mRNA,是翻译的模板.。【小问1详析】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3]mRNA,原料是[2]氨基酸;3为m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小问2详析】图中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UGGGCUAAACCG,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ACCCGATTTGGC。【小问3详析】图中1为转运RNA,其作用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由于密码子由64种,但有三种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据此可推测携带氨基酸的tRNA有61种,分别与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相对应。【小问4详析】某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模板链上发生三个核苷酸(AAG)缺失,导致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C,C正确。故选C。【小问5详析】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小问6详析】囊性纤维病的形成是由于相关基因突变导致了性状的改变,相关性状的发生是由于载体功能改变导致,即该病的发生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期中试题一、单选题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徜徉古诗意境,思考科学问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B.杏树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C.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D.“杏花村酒”的酿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祥解〗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详析】A、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纷纷细雨能为杏树开花提供必需的水分,A正确;B、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杏树在特定季节开花,体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性,B正确;C、细胞开花过程中涉及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多等过程,花落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故花开花落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联,C正确;D、“杏花村酒”的酿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D错误。故选D。2.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Ⅰ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祥解〗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析】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故选B。3.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DD×dd B.DD×DdC.Dd×Dd D.Dd×dd〖答案〗D〖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详析】A、DD×dd后代基因型为Dd,均为高茎,A错误;B、DD×Dd后代基因型为DD:Dd=1:1,均为高茎,B错误;C、Dd×Dd后代基因型为DD:Dd:dd=1:2:1,高茎:矮茎=3:1,C错误;D、Dd×dd后代后代基因型为Dd:dd=1:1,高茎:矮茎=1:1,D正确。故选D。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Ⅱ小桶中,都存在D和d一对等位基因,从两个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获得的是合子;而Ⅲ、Ⅳ小桶中都各有A、a和B、b一对等位基因,从Ⅲ小桶中抓取一个基因,再从Ⅳ小桶中抓取一个非等位基因,组合后获得的是不存在等位基因的配子。【详析】A、由于Ⅲ、Ⅳ小桶中含两对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A错误;B、实验中只需保证每只桶中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可,每只小桶内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B错误;C、甲同学从Ⅰ、Ⅱ小桶中各抓取小球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然后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错误;D、由于甲、乙重复100次实验,统计的次数较多,与真实值接近。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的结果为Dd占50%;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同学的结果中AB占25%,D正确。故选D。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答案〗A〖祥解〗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详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6.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胞吐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被动运输〖答案〗A〖祥解〗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详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以及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对于生物大分子物质,则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只能以胞吞和胞吐的形式进出细胞,因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故选A。7.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祥解〗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适宜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观察;如果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C、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等B.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D.植物无神经系统,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植物激素实现〖答案〗A〖祥解〗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析】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B、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自身有核糖体,其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9.下图表示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图2所示生理过程发生场所相同B.图1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图2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图2中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图1表示转录过程,①是RNA聚合酶;图2是翻译过程,②是核糖体,③是肽链,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②→③。【详析】A、图1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图2是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A错误;B、图1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RNA长链,B错误;C、根据肽链的长短判断,图2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至左,C正确;D、图2中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但是每条肽链合成的时间并没有缩短,D错误。故选C。10.DNA甲基化发生于DNA的CG序列密集区。发生甲基化后,那段DNA就可以和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相结合,结合后DNA链发生高度紧密排列,其他转录因子、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的修饰不可以遗传给后代B.基因高度甲基化可导致基因不表达C.DNA甲基化过程可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D.基因碱基序列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可能越明显〖答案〗A〖祥解〗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析】A、DNA甲基化修饰后DNA发生高度紧密排列,其他转录因子、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说明是可遗传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A错误;

B、基因高度甲基化后其他转录基因、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可导致基因不表达,B正确;

C、发生甲基化后,那段DNA就可以和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结合,DNA甲基化过程可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C正确;

D、甲基化后,其他转录因子、RNA合成酶都无法再结合,影响转录,因此基因碱基序列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可能越明显,D正确。

故选A。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发生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答案〗C〖祥解〗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详析】由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与丙酮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水分子作为生成物,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C正确。故选C。12.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染色体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能导致个体表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祥解〗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在内外因的作用下断裂,断裂端具有愈合与重接的能力,染色体在不同区段断裂后,在同一条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之间以不同方式重接时,导致的各种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详析】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不一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如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个体表型,B错误;C、基因突变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变化,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少,不会引起基因的数目变化;染色体变异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变化多,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变化,二者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D、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故选C。13.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答案〗A〖祥解〗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详析】A、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是因为酶能显著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B错误;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C错误;D、酶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高,但作用不大D.无机盐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B〖祥解〗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析】A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B正确;C、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不可替代,C错误;D、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B。15.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B.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占F1的1/8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D.F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紫翅:黄翅=3: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Pp×Pp;绿眼:白眼=1:21,说明绿眼的基因型为Gg;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PpGg×Ppgg。【详析】A、分析题图可知,子代中紫翅:黄翅=3:1,可知亲本关于翅颜色基因型分别为Pp、Pp,绿眼:白眼=1:1,可知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错误;B、F1中纯合的紫翅绿眼PPGG占F1的1/4×0=0,B错误;C、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1/3PPgg、2/3Ppgg),与亲本基因型相同概率为2/3,C错误;D、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F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即1/3PPgg自交和2/3Ppgg自交,F2中纯合子概率为1/3+2/3×1/2=2/3,D正确。故选D。16.下列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A.是否有染色体是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B.真核细胞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细胞以RNA为遗传物质C.裸藻具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相关酶,故可进行光合作用D.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不含染色质,因其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答案〗C〖祥解〗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4.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析】A、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A错误;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以DNA为遗传物质,B错误;C、裸藻具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具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不含染色质,但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错误。故选C。17.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C.染色体复制 D.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配对,可能发生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细胞质分裂。【详析】A、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发生分离,A错误;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初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错误;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错误;D、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的分配都是不均等的,D正确。故选D。18.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通过控制全部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④通过控制全部核糖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祥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析】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属于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①正确;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属于基因控制性状的直接途径,②正确;③④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核糖属于糖类,且并非全部激素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不是蛋白质,③④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一条肽链有氨基酸5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分别至少有()A.500个和1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 C.1500个和1500个 D.1500个和3000个〖答案〗D〖祥解〗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则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详析】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其上3个相邻的核苷酸称为一个遗传密码,决定一种氨基酸,因此500个氨基酸,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至少有1500个碱基,DNA是双链结构,因此用来转录的DNA的碱基至少有3000个,D符合题意。故选D。20.同种生物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A.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D。二、填空题21.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光能通过驱动光合作用而驱动生命世界的运转。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_________阶段。在此阶段,植物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2)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在此过程中CO2与_________结合生成C3,最终生成糖类等有机物。(3)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________(填“同位素标记法”或“差速离心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_________(填“H2O”或“CO2”)。(4)在温室大棚内栽种草莓,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提高草莓产量_________。A.降低光照强度 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延长光照时间 D.适当增加室内CO2浓度〖答案〗(1)①.光反应②.ATP中的化学能(2)①.叶绿体基质②.C5(或五碳化合物)(3)①同位素标记法②.H2O(4)A〖祥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析】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的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小问2详析】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此过程中CO2与C5(或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C3,C3经过还原最终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小问3详析】美国科学家利用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这是同位素标记法。【小问4详析】A、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影响光合速率,因此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能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农作物产量,A符合题意;B、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响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因而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B不符合题意;C、延长光照时间可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NAD+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法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线粒体内膜,只能借助特殊的转运蛋白。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在动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找到相应的转运蛋白。2020年9月,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鉴定出了线粒体NAD+转运蛋白。(1)线粒体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线粒体内外膜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控制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分布在___________。(3)NAD+进入线粒体后如何发挥作用?___________。(4)研究发现NAD+转运蛋白与MCART1基因有关,科学家通过定点诱变技术确定了MCART1蛋白就是NAD+的转运蛋白。为验证MCART1的功能,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增加MCART1蛋白的含量,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请分析,本实验最后的检测指标为___________。(5)随着人类细胞线粒体NAD+转运蛋白的首次发现,科学家尝试开发疾病的新疗法。请提出一种靶向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___________。〖答案〗(1)①.磷脂双分子层②.线粒体内外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2)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3)NAD+进入线粒体后与H结合形成[H],形成的[H]最终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4)耗氧量(5)促进心肌细胞线粒体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