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探索_第1页
非遗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探索_第2页
非遗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探索_第3页
非遗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探索_第4页
非遗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遗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探索摘要:根据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南京非遗传承教学的需要,将非遗项目引入课堂,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才,挖掘有兴趣、有天赋的非遗传承人才;同时建设符合非遗传承教育需要的教学结构,打造建立在南京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科特色,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非遗;传播;传承;创新

国家对高校参与非遗保护早就做出了政策指导,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非遗保护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高校参与非遗教育,不仅要求学者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中来,更重要的是向青少年广泛传播非遗知识。

一、国家政策,高校对于非遗传承教育的责任性

2002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指出高校在非遗传承中的使命:“大学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宣传,增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提出了实施措施“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文件对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将非遗课程引入课堂,让大学生成为非遗的传播者、传承者、创新者,可以有效的提升非遗传承队伍的文化层次、创新活力;另一方面,非遗项目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非遗课程可以打造出学科特色。江苏是非遗大省,2006年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仅南京市就有各级非遗项目145项。南京的高校中南大、南艺、南师等已经先后开设了非遗专业和研究机构,积累了办学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

二、系列举措,非遗传承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引入非遗教育项目,一方面是出于教学需求,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出于地方文化传播的需求,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扩大传播效果;第三方面,是出于非遗传承教育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为非遗传承、创新做出探索和努力。根据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培养人才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南京非遗项目,如雕版印刷、云锦、剪纸、折扇、绒花等项目,从培养兴趣到实践体验,循序渐进的引入教学,采用“课堂教学+课外体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集结校内外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推动多元化的教育改革。

1.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学生对于非遗知识了解不多,甚至有一些项目平时接触不到。所以,保护传承首先要从传播做起,增加了解,提高兴趣,通过多接触增加体验和感受。(1)与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非遗进校园系列讲座”。自2014年起,先后与省、市级的学会合作,邀请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开办系列讲座,与学生现场交流。例如雕版印刷项目,先后邀请省级传承人李江民、邓清之老师来讲座,让学生们感受雕版技艺的魅力,增加了解和兴趣。(2)带领学生参加非遗活动。组织同学们走出校园观摩、参与各项非遗活动,与非遗专家们对面交流,加深对各项目的感悟。

2.参与非遗的体验和实践

传统技艺是以人作为实践载体的知识和技能,对非遗传承的重要学习方法,就是参与非遗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技艺实践必不可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专家来学校、走出校园实习两种方式来实现。(1)与非遗单位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学院先后与南京及周边地区的非遗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提供本科生实习、研究生进站机会。由校内派出专业教师负责对接,基地为实习生配备校外导师。实习期间,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策划并辅导完成实践性设计课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工艺、市场、创意之间的关系,提高对非遗与现代生活产品相结合的认知。(2)开办非遗技艺传习班,体验工艺环节。开办非遗技艺的传习班,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对非遗技艺的体会。“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体验(学习)到相应的技艺、技巧,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可以谈得上传承和延续。”1利用第二课堂的业余时间,面向全校学生,先后开设了雕版印刷、剪纸、盘扣、纸鸢等项目的传习班,让学生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先学习技艺,再进行创新设计,

3.探索适合非遗教育的教学方法

非遗不是为了放在博物馆里作为古董观赏,要“活态”传承,就要让这些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进行生产性保护,“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2设计学院的优势,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为非遗产品的创新做服务。因此,非遗教学的方式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有所区别,不仅要对技艺本身有直观的体验,还要对产品的市场转化做实践性的感悟。(1)现场教学,走出校门真实体验改变过去关在教室里给学生看图片的上课方式,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博物馆和非遗企业参观,现场观摩传统手工艺的流程以及成品的精美效果,通过观看、触摸、交流等形式,了解传统工艺的魅力,激发创作灵感。(2)双师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完成实践课题。校外导师由教学实习基地的指导老师、非遗传承人和文创企业的资深设计师等构成。为了开阔眼界,启发同学们对非遗技艺在时尚产品中应用的创意,先后邀请南京、台湾著名文创企业的资深设计师来讲座,展示成功案列,开拓设计视野。并邀请设计师走入课堂,与校内教师共同策划实践性的课题,共同指导作品的设计过程,将他们宝贵的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

4.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平台

非遗的教学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多地建立在学生的切身感受基础上,将非遗技艺应用于现代生活,必须要与市场接轨,将设计作品转化为生产力创作效益才能真正体会到。(1)课程中引入实践课题。改变过去脱离实际的虚拟练习,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中,纳入实践性课题,与企业合作,共同策划既有市场开发前景、又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能力的课题,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由企业完成产品的生产和后期市场销售。(2)参与社会服务。在课程中,有针对性的与社会服务性项目结合,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例如参加南京各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参加南京市政府组织的“南京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各项活动,推进市场转化;与实习基地合作,参与企业的十二五重点项目等。通过实践课题练习,增加学生对非遗与市场结合的设计经验。

5.组建教师团队

非遗教育课程,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对非遗项目有所研究,又要有设计实践的经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因此师资团队的建设是必要的。学院成立非遗文创设计中心,由对非遗感兴趣和有研究的老师组建成团队,与非遗传承人、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策划组织各项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