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477-20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_第1页
DB44-T 2477-20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_第2页
DB44-T 2477-20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_第3页
DB44-T 2477-20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_第4页
DB44-T 2477-20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27.140CCS

P

0144 DB44/T

2477—2024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for

management

of

small

发布

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4/T

2477—2024 前言

.................................................................................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基础管理

...........................................................................

25 运行管理

...........................................................................

56 安全管理

...........................................................................

97 应急管理

..........................................................................

108 形象面貌

..........................................................................

109 信息化管理

........................................................................

1110 评估与改进

.......................................................................

12附录

A(资料性) 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技术能力参考表..................................

13附录

B(资料性) 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参考表....................................

14附录

C(资料性) 小型水库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项目分类定额标准参考表......................

16附录

D(资料性) 小型水库制度分类及编制内容..........................................

17附录

E(资料性) 标识标牌设置要求....................................................

18附录

F(资料性) 小型水库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格式......................................

20附录

G(资料性) 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表..............................................

22附录

H(资料性) 小型水库监测频次表..................................................

24附录

I(资料性) 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记录表格式..........................................

26附录

J(资料性) 闸(阀)门启闭操作运行记录表格式....................................

27附录

K(资料性) 白蚁蚁害巡查(检查)记录表格式......................................

28附录

L(资料性) 水库典型隐患清单....................................................

29附录

M(资料性) 广东省小型水库防汛物资储备表........................................

30附录

N(资料性) 广东省小型水库险情报告单格式........................................

31附录

O(资料性) 主要基础资料技术要求................................................

32参考文献

.............................................................................

33DB44/T

247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大坝安全技术管理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明道、叶乃虎、史永胜、罗永锐、张旭辉、谭彩、杨文滨、黄春华、周磊、徐云乾。IIDB44/T

2477—20241 范围管理和评估与改进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已完建并投入运行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5972 起重机

钢丝绳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385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B/T

30507 船舶和海上技术

润滑油系统和液压油系统颗粒污染物取样和清洁度判定导则SL

105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

210 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30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58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381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551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21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报废标准SL

651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

722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运行规程SL/T

水利数据交换规约SL/T

水利网络安全保护技术规范DB44/T

2282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小型水库 small

总库容万立方米以上(含,下同),1000万立方米以下(不含)的水库。其中1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为小(1)型水库,100万立方米以下的为小(2)型水库。DB44/T

2477—2024重点小(1)型水库 important

small(1)至少满足一个下述条件的小(1)型水库:坝高30

m以上、保护人口20万人以上、保护农田面积万亩以上、保护当量经济规模40万人以上、治涝面积15万亩以上、灌溉面积5万亩以上、供水对象比较重要。一般小(1)型水库

small(1)reservior除重点小(1)型水库以外的小(1)型水库。重点小(2)型水库 important

small(2)至少满足一个下述条件的小(2)型水库:坝高15

m以上、保护人口5万人以上、保护农田面积5万1030.5要。一般小(2)型水库

small(2)reservior除重点小(2)型水库以外的小(2)型水库。水库运行管理 reservior

operation

and

组织水库运行、养护、维修和经营等活动,保证水库安全和充分发挥效益的工作。水库管理单位 reservoir

management

unit承担水库管理职责的机构。区域集中管护模式 professional

mode按区域或水系建立专门管护机构,配备具有一定程度水利专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库进行管护工作。政府购买服务管护模式 government

purchase

management

mode政府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委托具备技术力量的企事业单位负责小型水库的全部或部分管护工作。“以大带小”管护模式 “Lead

the

small

with

large”management

由管护能力较强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承担或指导其附近或同一流域的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4 基础管理基本规定4.1.1 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应明确责任主体,按属地管理原则和隶属关系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和水库防汛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4.1.2每年汛前应及时更新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和防汛责任人名单,在水库现场、地方报纸或网络等公示公告。4.1.3 水库主管部门(或产权所有者)负责组织进行大坝注册登记、安全鉴定、管理人员培训、实施DB44/T

2477—2024年度检查、除险加固等。4.1.4 水库管理单位负责巡视检查、维修养护、安全监测、操作运行、调度运用、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白蚁及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水库保洁、安保和反恐、险情处置及报告等工作。管护模式4.2.1 小型水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护模式,提高水库管护水平。4.2.2 小型水库宜采用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有条件的重点小(1)型水库可单独设置管护机构。4.2.3 采用区域集中管护模式的水库,应结合实际情况按区域或水系建立专门管护机构,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水利专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4.2.4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管护模式的水库,水库管理单位可根据需要将日常管护工作委托承接主体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技术能力要求见附录

A。4.2.5 采用“以大带小”管护模式的水库,小型水库与负责或指导其管护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考虑管理效率,以就近和便于管理为宜。管护人员4.3.1 宜根据水库规模、重要程度和管护工作量定岗和定员,各岗位主要职责、任职条件和定员标准见附录

B。4.3.2 采用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的水库,单位负责岗、工程技术管理岗人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区域或水系综合优化配置并应满足防汛值班要求。4.3.3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管护模式的水库,其单位负责岗不得由承接主体人员担任。4.3.4 管护人员每年至少接受

1

次业务培训,培训应注重安全管理与实操,经培训后方可上岗。管护经费4.4.1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管护人员经费进行测算,并建立与当地经济水平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鼓励适当提高基层水库管护人员的工资水平。4.4.2 水库管理单位宜编制水库年度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并确保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不同坝型、坝长、坝高和溢洪道控制方式的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项目定额参考标准见附录

C。4.4.3 洪水等重大险情造成的工程修复及工程抢险费用、水利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及其它专项费用另行核算。注册登记4.5.1 水库管理单位应向县级及以上水库大坝主管部门或指定注册登记机构申报登记。4.5.2 已注册登记的大坝完成扩建、改建的,或经批准升、降级的,或大坝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水库管理单位应在

3

个月内,向原登记注册机构申请变更登记。4.5.3 经降等后不列入水库管理或报废论证获批且已验收的,水库管理单位应在

3

个月内,向原登记注册机构申请注销登记。管理制度4.6.1 4.6.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巡视检查、安全监测、调度运行、操作运行、维修养护、防治理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十三项基本管理制度。各项制度分类及编制内容见附录

D。DB44/T

2477—20244.6.3 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4.7.1水库管理单位应开展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由水库主管部门统一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具备条件的应及时办理土地产权证。4.7.2 小型水库管理范围划定标准为:——工程区:挡水、泄水、引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的占地范围及其周边,小(1)型水库

20

m~30

m,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

m~30

m;小(2)型水库

m~20

m,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

m~20

m;——库区: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土地征用线以下的土地和水域。4.7.3 小型水库保护范围划定标准为:——工程区:主体建筑物管理范围边界外延不少于

50

m;——库区: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者土地征用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之间的土地。4.7.4 水库管理单位应在水库现场明示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并在管理范围边界设立界桩。界桩布设间距宜为

m~100

m,管理范围边界的拐点、县级行政区域边界、工程交叉处、近村镇处等复杂段应加密布设。具备条件的宜在保护范围边界设立界桩。管理设施² ² ²4.8.1² ² ²40

m

,一般小(1)型水库和重点小(2)型水库应不小于

30

m

,一般小(2)型水库应不小于

m

。4.8.2 管理用房应在大坝附近并符合当地永久建筑物标准,并宜接通水电并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必要基础设施。4.8.31

3

122

种以上有效通讯手段,一般小(2)型水库应具备

1

种以上有效通讯手段。对外通讯应与水库主管部文通讯以及卫星电话等方式。4.8.4 水库对外交通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外部交通道路条件,与就近的城镇连接,路面应平整、通畅,宽度不宜小于

3.5

m,防汛道路应到达坝顶和溢洪道,满足日常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车辆通行的需要。4.8.5 包含公告类、警示类、名称类、指引类和制度类。各类标识标牌设置要求见附录

E。4.8.6 标识标牌内容应准确、清晰、简洁,文字字体宜采用标准黑体(简体),行距应与标识标牌尺寸协调。4.8.7标识标牌中有人员信息、岗位职务、手机号码等内容,宜做成活动牌,便于更换。4.8.8 除界桩外的公告类标识标牌宜根据实际情况整体设计、集中设置,设计色彩、样式、尺寸、材质等标准宜统一。4.8.9涉及公众开放区域的标识标牌内容,可运用双语设定,翻译应准确。4.8.10

°VR

个性化、信息化内容。档案管理4.9.1 水库管理单位和主管部门可参照

GB/T

11822、GB/T

18894

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常管理中形成的资料进行立卷归档。4.9.2 档案内容应包括水库建设阶段的各项资料、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资料、运行管理各项制度和记DB44/T

2477—2024录资料、责任人履职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防汛抢险等资料。4.9.3 水库管理单位应定期整理、汇编相关档案资料,由水库管理单位自行归档保管,并每年定期上报。4.9.4档案保管应做到资料齐全,无虫蛀鼠害,无潮湿、霉变等。4.9.5 档案资料应电子化、数字化管理,电子档案应定期进行整理备份。5 运行管理巡视检查5.1.1 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5.1.2

1

2

次且每次间隔不少于

3

天。水库受强降雨影响、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或当地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时,巡查人员应

h

守,发现工程缺陷时应立即向水库管理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报告,并增加巡查频次。5.1.3 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中和汛后各应组织至少

1

次防汛检查。5.1.4 特别检查。在库区或坝址附近发生地震、遭遇大洪水、库水位骤变、高水位、冰冻灾害、水库放空以及其他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开展检查。5.1.5 水库管理单位应制定巡查路线,并在工程巡视检查制度中明确。巡查路线节点设置应全面,路径设置应合理。5.1.6 巡视检查平面布置示意图应在工程主要建筑物附近醒目位置公示。应在巡查线路主要路径、节点醒目位置设置巡查路线指引牌。5.1.7 巡查人员宜使用移动端巡查软件开展巡查,严格按照巡查路线进行日常巡查,巡查人员应做好巡查记录,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见附录

F。5.1.8 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在库区内游泳、游船、垂钓、危险驾驶等行为时,应及时制止。5.1.9 水库管理单位应定期对原始巡查记录加以整编和分析,有条件的水库管理单位,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资料进行整编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派专人到现场核查,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安全监测5.2.1 应根据水库规模和重要程度并结合水库实际情况设置安全监测设施,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见附录

G。5.2.2 水库应设置至少一套库水位观测设施,能够观测死水位至坝顶的库水位信息;一套降雨量观测况。下游有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的水库应设置生态流量监测设施。5.2.3 1

22385

GB/T22385

执行。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报废应符合

的规定。5.2.4 库水位、大坝表面变形、降水量、图像(视频)、渗流量和渗流压力等宜采用自动化监测,库水位和大坝表面变形应同时开展人工监测,监测频次见附录

H。5.2.5 自动化监测设施宜采用太阳能供电,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太阳能与市电混合供电。5.2.6 库水位和图像(视频)自动化监测数据应通过直连现场边缘网关进行数据上传。5.2.7 自动化监测数据宜每季度备份不少于

1

次,自动化监测仪器每年应至少进行

1

次人工比测、校正和校准。人工监测原始记录应及时整理核对并录入电子文档。5.2.8 工程监测资料应每年进行

1

6

1

次系统整编分析。整编分析工作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并应符合

SL

的规定。DB44/T

2477—20245.2.9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应定期进行鉴定,系统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后

3

年内进行首次鉴定,之后根据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每隔

3

年~5

年或必要时进行鉴定,宜结合大坝安全鉴定开展监测系统鉴定。5.2.10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鉴定应包括监测设施可靠性及完备性评价、监测设施运行维护评价和监测自动化系统评价,评价技术要求可参照

5.2.11监测数据异常时,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维修养护5.3.1 一般规定5.3.1.1 维修养护工作应坚持“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保持工程的安全、完整、正常运行。5.3.1.2 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权人)应组织编制年度维修养护计划,水库管理单位应按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开展维修养护,保持工程结构和功能完整,维持良好的形象面貌。5.3.1.3

GB/T

5972、SL

210、

、SL

230、SL

381、SL

相关规定。5.3.1.4 应及时做好水库维修养护记录,定期对其进行整编。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记录表见附录

I。5.3.2 水工建筑物5.3.2.1 杂草、杂物等现象。5.3.2.2 土石坝坝坡应无大型灌木、荆棘、乔木等植物,大坝管理范围内无违章建构筑物。5.3.2.3 溢洪道及其下游河道应无影响行水的障碍物,溢洪道归槽应顺畅。5.3.2.4 坝面出现的坑洼、雨淋沟或局部裂缝等明显影响外观的缺陷时,宜在

1

1

2

消除安全隐患。5.3.2.5 坝坡草皮生长高度宜控制在

20

cm

以下,每季度应至少割草并清理杂草

1

5.3.2.6 输泄水洞(管)应在每年汛前、汛后各开展

1

次内窥检测,内窥检测宜采用人工直接检测法或电视检测法,受现场等因素限制,无法采用上述方法的,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5.3.2.7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修复建议及时开展修复工作。5.3.2.8 溢洪道、排水沟(管)的淤泥、杂物,应在

3

天内完成清理;排水孔发生堵塞现象的,应在1

2

2

天内处理的,也可每周集中清理。5.3.2.9 近坝边坡与岸坡应保持整体稳定,无岩土体松动、掉块、坍塌等现象。5.3.2.10 坝顶应适时进行硬化处理,坝坡及排水棱体应设置巡查步级。5.3.2.11排水棱体应保持排水通畅、结构完整,无杂草覆盖、泥土淤积等现象。5.3.3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5.3.3.1水库管理单位应及时对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保障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正常使用。5.3.3.2 闸门维修保养应不少于每年

1

次,保养时应清除闸门表面水生物、泥砂、污垢等杂物并进行防腐处理。5.3.3.3 启闭机维修保养应不少于每年

1

次,螺杆、钢丝绳、液压转动轴等部件每年应涂润滑油脂不DB44/T

2477—2024少于

2

次。5.3.3.4 电动机、控制柜、配电柜、备用电源等电气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宜结合检查情况实施,每年应不少于

1

次。5.3.3.5 防雷设施应按照

GB/T

21431

的规定进行定期校验。设备接地应规范,线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0.5M5.3.3.6 闸门门体、门槽、行走支承每

3

年~5

年应进行

1

次除锈防腐处理。5.3.3.7 止水设施应根据需要每

3

年~5

年更换

1

次。5.3.3.8

GB/T

5972

的规定进行检修或更换。5.3.3.9

GB/T

30507

定期检验液压油的杂质,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更换。5.3.3.10 设备转动部位应做好安全防护。5.3.3.11 螺杆的直线度不满足

SL

的规定应及时校正或更换。5.3.3.12 其他构件、设备部件受损的应及时更换。5.3.4 其他建筑物及设施设备5.3.4.1 管理设施应能保持功能正常,标牌醒目、清晰完整,防汛道路平整,交通安全通畅,环境整洁。5.3.4.2 管理用房及启闭机室应保证主体结构安全,无渗漏水、开裂现象,无抹灰脱落、杂物堆积、电线杂乱等现象。5.3.4.3 5.3.4.4消防设施应保持完好,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调度运用5.4.1 调度规程5.4.1.1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库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组织编制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或调度规程,并报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5.4.1.2 水库工程情况或设计洪水、径流量、库容、泄洪能力、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等基本数据发生重新报批。5.4.2 调度运用计划5.4.2.1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或调度规程编制年度调度运用计划,报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5.4.2.2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年度调度运用计划或有防洪调度权限单位下达的指令进行水库的调度运用5.4.3 蓄水管理5.4.3.1 新建或除险加固水库初次蓄水,应完成蓄水验收并编制初期蓄水方案,经批准后实施。5.4.3.2 水库初期蓄水期应加密巡查和监测的频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和资料整理分析。5.4.3.3 水库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应加强初期蓄水期的安全值守工作,对高水位等重要蓄水时段应实行

24

小时不间断值守。DB44/T

2477—20245.4.3.4所有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应设定汛限水位,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权人)汛前应对汛限水位进行复核并向有管辖权的监督管理单位上报经审定的汛限水位。5.4.3.5 水库管理单位应严格执行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不得擅自在汛限水位以上蓄水运行。汛管理单位应在监控设备可以识别的区域内设置汛限水位等特征水位标识。操作运行5.5.1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制定闸门(阀门)、启闭机及其他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并上墙明示。5.5.2 泄洪闸门放水前应按照批准的放水预警方案向下游影响区域发出警报。5.5.3 泄洪闸门启闭前,应对启闭设备、闸门位置、仪表、电源、动力、上下游水位、流量及流态以及有无人员、船只、漂浮物或其他影响行水的障碍物等进行检查。5.5.4 输泄水洞(管)在输泄水期间,应注意观察洞(管)内有无异样响声。5.5.5 在不影响安全条件下,垃圾、树枝等漂浮物应就地打捞处理。5.5.6 闸门操作应由专人按已制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做好操作记录。操作人员宜不少于

2

1

人负责操作,另

1

人负责指挥和监视。操作运行记录表见附录

J。5.5.7 在操作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程序,细心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好以后方可继续操作。动植物危害防治5.6.1 白蚁防治5.6.1.1 白蚁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持续管控,科技赋能、绿色安全”的原则。白蚁防治工作应纳入工程日常管理,建立常态化机制。5.6.1.2 水库管理单位应定期开展白蚁蚁情检查,蚁情检查应与蚁情监测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以现场检查为主。宜结合蚁情检查和白蚁防治情况,完善蚁情监测相关设施,逐步建立蚁情监测网。5.6.1.3 水库管理单位每年应制定白蚁防治计划,管理人员负责白蚁蚁害巡查和预防,发现存在明显蚁害安全隐患时,应及时进行处理。5.6.1.4 每年应至少进行

2

次全面的白蚁蚁害检查,检查时间一般为

4

6

月和

9

月下旬~11

物等应做好记录,并设置明显标记或标志。白蚁蚁害巡查(检查)记录表见附录

K。5.6.1.5 水库管理单位应及时清除坝坡、两岸山坡及蚁源区白蚁喜食的物料,消除白蚁繁殖条件;并在白蚁分飞期(4

6

月)减少坝区灯光。5.6.1.6 因地制宜采用三环节八程序综合治理技术、饵剂诱杀法和喷粉法等,灭治措施不应损害主体工程安全与污染土壤和水质。5.6.1.7 白蚁防治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防治项目验收,验收时应对白蚁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后续防治工作计划,以巩固防治成果。白蚁防治施工及验收应按照

执行。5.6.2 红火蚁防治5.6.2.1 水库管理单位应按防控目标,科学全面地监测水库管理范围内红火蚁疫情,监测方法参照GB/T

执行。5.6.2.2 每年应开展

2

次全面防控,第一次在春季红火蚁婚飞前或婚飞高峰期进行,第二次在夏、秋季气候条件适宜时进行。DB44/T

2477—20245.6.2.3

GB/T

17980.149、2415

NY/T

3541

执行。5.6.3 其他有害动物防治5.6.3.1 水库管理单位应按无害坝动物防控目标,定期检查水库管理范围内鼠、獾等其他有害动物活动轨迹、毁坏范围及数量。5.6.3.2 鼠、獾等其他有害动物防治可参考相关规范科学防治。5.6.4 薇甘菊防治5.6.4.1 薇甘菊防治方法可参照

2422

执行。5.6.4.2

1

2

5

6

月和

10

月~

10

月~

5.6.4.3 薇甘菊防治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人工清除为主,辅以环境友好的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6 安全管理安全鉴定6.1.1水库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水库竣工验收或下闸蓄水运行

5

年内应进行首次大坝安全鉴定,以后应每隔

6

10

年进行一次;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重大工程事故或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及时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6.1.2 小(1)型和重点小(2)型水库安全鉴定应按照

258

执行,一般小(2)型水库安全鉴定可参照

执行或按照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执行。6.1.3 大坝鉴定为二、三类坝的,水库管理单位或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大修或除险加固工作,限期消除安全隐患。6.1.4 对鉴定为三类坝、二类坝的水库,鉴定组织单位应当对可能出现的溃坝方式和对下游可能造成制定保坝应急措施,并限制运用。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6.2.1 安全风险管控6.2.1.1 水库管理单位应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每季度应不少于

1

6.2.1.2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评价结果对水库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6.2.1.3 水库管理单位应在重点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风险公告栏,针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制作岗6.2.1.4 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建档,并按规定进行备案。6.2.2 隐患排查治理6.2.2.1 水库应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定期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6.2.2.2 DB44/T

2477—2024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6.2.2.3 水库管理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按照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闭环管理,直至销号。水库典型隐患清单见附录

L。7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7.1.1 水库管理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或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完成批准和备案。7.1.2 应急预案应简洁实用,并明确应急指挥机构相关人员的职责、联系方式和对应联系对象,明确抢险队伍的组成、任务、所需设备以及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图、应急响应流程图、人员转移路线图和分级响应表。7.1.3 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报批,修订预案应送达所有发放对象,并同时废止旧版本。7.1.4 每年汛前对应急预案进行宣传、培训和演练,并作好相关记录。防汛物资7.2.1 水库管理单位应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防汛物资种类、数量见附录

M,且应符合当地防汛指挥机构要求及相关规定。7.2.2 防汛物资宜采用现场存储方式。交通便利且防汛道路可靠的水库,可采用集中存储方式,集中存储点与水库大坝间的运距不应超过

20

公里。7.2.3 采用集中存储方式的,应编制应急物资调运方案,并在水库现场配备必要的救生衣(圈)、铁锹、砂石料和编织袋等。7.2.4 水库管理单位应建立物资出入库管理台账,明确各类物资的规格(品种)、数量及质保期。对不符合要求或过期的防汛物资应及时清理并更新。7.2.5 防汛物资应摆放整齐、堆砌平整,并在明显位置设置标牌,标明品名、编号、数量、质量和生产日期,做到实物、标牌与台账相符。7.2.6 备用电源7.3.1 应急照明等需要。7.3.2 备用电源宜靠近启闭设备,备用燃料充足、蓄电池供电可靠,附近应配备可靠的消防设施。7.3.3 备用电源应每月试运行不少于

1

次,汛前、汛后各带负荷试运行

1

次,并做好试运行记录。险情报告7.4.1 水库管理人员发现险情时,应立即向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权人)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险情报告单见附录

N。7.4.2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況的,应及时补报。8 形象面貌10DB44/T

2477—2024库区管理8.1.1 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库宜采用铁丝网、围栏等方式对库区管理范围进行围闭。8.1.2 水库管理单位应加强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监管,定期巡查,发现存在从事危及工程安全及污染水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陡坡开荒、伐木、开矿、堆放或排放污染物等活动时,应及时制止,并上报主管部门。水库保洁8.2.1 水库保洁范围为水库管理范围内的水域、陆域、绿化及与其功能相关的附属设施。8.2.2 水库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洁频次,重点小(1)型水库保洁频次宜不少于每天

1

次,一般小(1)型水库和重点小(2)型水库宜不少于每周

1

次,一般小(2)型水库宜不少于每月

1

8.2.3 当地气象台发布黄色暴雨或黄色台风及以上信号时,应停止保洁作业。8.2.4 保洁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按操作程序作业。绿化管理8.3.1 绿化管养范围为水库管理范围的绿化区域。8.3.2 绿化植物应生长健壮,无缺株、枯死株,年保存率应不低于

。8.3.3 水库管理范围绿化带内应定期修剪,及时修补、扶持和补苗。8.3.4 绿化区域内清理草木应及时清运,减少蚊虫滋生环境,不应就地焚烧或堆肥,避免落入水库和造成二次污染。管护人员8.4.1 管护人员上岗应佩戴上岗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管护模式的管护人员应统一着装。8.4.2 管护人员应积极向水库周边群众开展水法规、水文化等宣传。8.4.3 管护人员应积极参与精神文明、水文化建设等活动。9 信息化管理一般规定9.1.1 小型水库信息应统一接入省级平台,各地自行开发的平台应与省级平台无缝对接。9.1.2 小型水库各流程、各环节及关键点信息应全部接入平台。巡视检查9.2.1 巡查人员应使用移动巡查端开展巡查,巡查记录应及时上传。9.2.2 现场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可采用移动巡查端离线巡查,巡查结束后,应及时将巡查记录上传。安全监测9.3.1 小型水库安全监测数据应统一接入省级平台,人工监测数据整理核对后定期导入。9.3.2 自动化监测数据通信规则应符合

SL/T

或省级平台接入规范要求。9.3.3 自动化监测设备宜支持

通讯协议。9.3.4 主管单位信息、建设单位信息等)录入省级平台,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在

1

个月内更新。11DB44/T

2477—2024基础资料9.4.1水库管理单位应将主要工程特征数据(坝型、坝高、坝长、溢洪道堰顶高程、校核水位、设计水位、正常水位、死水位、库容曲线、泄流能力曲线和发电装机容量等)录入工程基础数据库。9.4.2 水库管理单位应结合水库大坝定期安全鉴定等工作,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关键图纸、工程测PDF资料有调整或变化时应在

1

个月内更新。主要基础资料技术要求见附录

O。信息安全管理9.5.1网络安全保护对象的保护等级应按照

GB/T

22240

确定。9.5.2 网络运营安全应满足

SL/T

803

要求。9.5.3 数据安全应满足

GB/T

要求。10 评估与改进管理评估10.1.1 水库管理单位应定期进行自检,系统梳理水库运行管理情况并形成自评报告。10.1.2 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权人)应对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10.1.3 常检查、定期考评、年终考评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10.1.4 购买主体可根据评估结果对水库物业化管理养护承接主体实施奖惩措施。10.1.5 自评报告、评估报告应按期上传至省级平台。持续改进10.2.1 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权人)应根据检查评估情况提出改进意见。10.2.2 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日常检查和水库主管部门提出的改进意见,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不断提高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10.2.3 的工作,水库管理单位应主动协调落实。1210

10

个中型或重点小

程及以上建设或运

程及以上建设或运

以上建设或运50

20

20

10

DB44/T

2477—2024

附录A(资料性)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技术能力参考表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技术能力参考表见表。表A.1表A.1

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技术能力参考表术职称任职资格或从事水利规;掌握水利工程管理的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负责各项管理工作,保障工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实)负责工程管理范围内水土资源的开)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不2-31-21-20-1术职称任职资格或从事水利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水库工程管理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具有分析解决水库工程管理中常见技术问题的能)负责大坝监测、水文观测和设施设)负责工程巡查及记录工作,发现异)组织工程的养护修理并参与有关验)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编、)对水库安全度汛、水毁修复、工程)参与工程设施事故的调查处理,提2-41-31-31-2DB44/T

2477—2024

附 录 B(资料性)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参考表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参考表见表B.1。表B.1表B.1

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参考表等级资格,并经相应岗位培及维护技能;了解水工建筑物的养护修理规程和有关质量标准;了解有害蚁兽防治行中的常见故障的能力;具有水工建筑物养护修理的操)负责水工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参加)负责电气和通信设备的运行和日常)填报水工建筑物巡查、维护及闸门4-82-42-41-2DB44/T

2477—2024表

B.1表

B.1

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参考表(续)=30

=20

=10

=30

=20

=10

=300

910996073330366=300

1080077200536002=200

607334048920244=200

720054800324002=100

303662024410122=100

360022400212001=30

=20

=10

=30

=20

=10

=300

1057417049435247=300

1226498176640883=200

704944699623498=200

817665451127255=100

352472349811749=100

4088327255136281.2DB44/T

2477—2024

附录 C(资料性)小型水库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项目分类定额标准参考表小型水库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项目分类定额标准参考表见表C.1。表C.1

小型水库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项目分类定额标准参考表

2410111213DB44/T

2477—2024

附 录D(资料性)小型水库制度分类及编制内容小型水库制度分类及编制内容见表。表D.1表D.1

小型水库制度分类及编制内容

应包含工程名称、地理位置、工程规管理责任单位、工程调度、工程照片720VR宜设置在工程主要建筑平面形状宜为矩形;颜色宜为蓝底白字或白底蓝1.6

尺寸宜不小于

cm80cm应包含责任人姓名、单位名称、担任应包含转移路线图、应急指挥机构相应包含划界原则、划界图和公告主体等内容,划界图应标注管理、保护范围边界线、界桩点和重要基础设施位应包含工程名称、编号、公告主体等应设置在管理范围边界应符合《广东省河湖及水利工程界桩、标示牌技术

设置在泄洪设施进、出平面形状宜为矩形;颜色宜为黄底黑字;材质可为1.2mm40

cm30

设置在高陡边坡坡脚及应包含主要安全风险、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平面形状宜为矩形;颜色宜为黄底黑字;材质宜为80

cm50

禁止游泳牌、禁止靠近牌、禁止垂钓GB

2894设置在易造成人员伤害户外采用黄色警示标线,100

mm;室内采用黑黄相间警示标线,50

mm平面形状宜为矩形;颜色宜为红底白字;材质可为PVC采用蚀刻工艺;尺寸宜不150

cmDB44/T

2477—2024

附 录E(资料性)标识标牌设置要求标识标牌设置要求见表。表E.1表E.1

标识标牌设置要求

状宜矩形颜色黑字材质为不状宜矩形颜色应设置在防汛物料池周状宜矩形颜色黑字材质为不

mm80

cmGB

巡查、观测线路主要路状宜矩形颜色白字材质为不30

cm15

工程主要建筑物附近醒状宜矩形颜色白字白底字;不锈(厚不小1.6

mm120

cmGB

7231GB

5768.2状宜矩形颜色白字白底字;80

cm50

启闭机室等墙上醒目位防汛物资仓库墙上醒目DB44/T

2477—2024表

E.1

标识标牌设置要求(续)报警项报警项报警项报警项报警项1011121314报警项报警项报警项流面砼面异常形或DB44/T

2477—2024

附 录F(资料性)小型水库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格式表

F.1

小型水库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

报警项报警项DB44/T

2477—2024表F.1

小型水库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

(续)巡查人员签名:负责人签名:21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27.

表G.1表G.1

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表22DB44/T

2477—2024

附 录G(资料性)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表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表见表。28.

29.

30.

31.

DB44/T

2477—2024表G.1

小型水库监测设施配置表(续)23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13.14.15.16.17.18.19.

12

12

12

12

DB44/T

2477—2024

附 录 H(资料性)小型水库监测频次表小型水库监测频次表见表。表H.1表H.1

小型水库监测频次表20.21.22.23.24.25.26.27.

28.

29.

30.

31.

DB44/T

2477—2024表

H.1

(续)25

DB44/T

2477—2024

附录 I(资料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记录表格式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记录表见表。表I.1表I.1

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记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