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张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张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张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张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市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选自班固《汉书·张骞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月氏在A吾北B汉何以C得往使D吾欲E使越F汉肯G听H我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诣,文中指拜访,与“执图诣寺后”(《促织》)中的“诣”词义不同。B.属,文中指部属,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词义不同。C.“致殊俗”与“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两句中的“殊俗”词义不同。D.卒,有多个词义,如“士卒”,如“终于”,如“死”,这里指“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骞勇于承担使命,在朝廷招募出使月氏的人时挺身而出,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他出使月氏,即使中途遇到挫折,也不改初心。B.张骞居住在匈奴的西边,趁机与属下向月氏方向逃去,而不是回到汉朝,他向西走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C.汉武帝听说了大宛和大夏、安息和大月氏等国的情况,决心恩威并施,道义和武力并用,扩大疆土,让这些国家前来归附。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艰辛而贡献卓越,他第一次出使返回汉朝后被授予太中大夫,第二次出使返回汉朝后被授予大行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4分)译文:(2)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4分)译文:14.张骞在匈奴的经历与《苏武传》中苏武在匈奴的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解析】10.BDF[(原文标点)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11.A(两个“诣”词义相同,均为“往”“到……去”)12.C(“决心恩威并施,道义和武力并用”不合文意,依据原文,应是“用赠送财物、给他们以好处的办法使他们朝拜汉朝”“用道义的力量使他们归附汉朝”)13.(1)果真能够到达(月氏),(我)回到汉朝,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将多得)说不完。(“诚”“反”“遗”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诚,果真;反,通“返”,返回,回到;遗,赠送,送给)(2)他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都与这些国家的使节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开始了与汉朝的交通往来。[“副使通大夏之属者”“俱”“通(第二个)”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副使通大夏之属者,定语后置;俱,一起,一同;通(第二个),交通往来,畅通]14.①张骞和苏武都被匈奴长期扣押,但都保持了民族气节。②张骞第一次出使匈奴时,被匈奴扣留十余年,但他一直保存着汉朝的符节而没有丢失,不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③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受尽凌辱,持节牧羊,始终坚贞不屈。(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任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头当作饮酒的器皿,月氏人逃走了并且很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能援助他一同攻击匈奴。汉朝此时正打算消灭匈奴,听说这话后,想派人出使月氏,但途中必经过匈奴境内,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月氏的人。当时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他出使月氏,带着堂邑氏的名叫甘父的奴隶一起从陇西出发。经过匈奴境内时,匈奴抓住了他们,用传车送到单于那里。单于说:“月氏在我们的北面,汉朝为什么要向月氏派使者?我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答应我的使者去吗?”(匈奴)于是扣留了张骞十余年,还给他娶了妻子,并且有了孩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出使用的符节,没有丢失。张骞居住在匈奴的西边,他趁机与部属向月氏方向逃去,向西走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人听说汉朝富庶,想和汉朝往来,但未能办到,看见了张骞,很是惊喜,问他想要到哪里。张骞说:“(我)是为汉朝出使月氏的,却被匈奴封锁道路,如今逃出来,希望大王派人引路送我们。果真能够到达(月氏),(我)回到汉朝,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将多得)说不完。”大宛王认为张骞说得对,就让张骞走,并为他派了向导和翻译,送到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大月氏。此时,大月氏王已经被匈奴杀掉,匈奴人拥立他的夫人为王。他们已经使大夏国称臣并且做了大夏国的君主,这里土地肥沃富饶,境内很少有外来的侵扰,他们志在过安宁快乐的生活,又自认为远离汉朝而疏远了与汉朝的关系,根本没有报复匈奴的心思了。张骞从大月氏到大夏,一直没有得到结果。张骞在那里停留了一年多,回来时,想从羌族地区返回,又被匈奴人抓住。在匈奴被扣留了一年多,(恰逢)单于死去,匈奴内部混乱,张骞便与他的匈奴妻子及堂邑甘父一起逃回到汉朝。朝廷授予张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甘父为奉使君。当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余人,去了十三年,只有两人能够回来。天子(汉武帝)听说大宛和大夏、安息等国都是大国,有很多奇特的物产,过着定居的生活,与汉朝有相同的习俗,而兵力弱,很看重汉朝的财物;它北方则是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可以用赠送财物、给他们以好处的办法使他们朝拜汉朝。果真能够这样做并用道义的力量使他们归附汉朝,那么汉朝就能扩大疆土一万余里,一些奇风异俗的少数民族也前来归附,汉朝的威望德泽就可遍及四海。天子(汉武帝)多次询问张骞关于大夏等国的情况。张骞说:“联合了乌孙之后,自乌孙以西的大夏等国都可招来而成为汉朝的外臣。”天子(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授予张骞中郎将的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