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王禹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王禹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王禹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王禹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训练:《宋史•王禹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材料一: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端拱二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诰。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岁余移解州。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尝云:“吾若生元和时,从事于李绛、崔群间,斯无愧矣。”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如孙何、丁谓辈,多游其门。(节选自《宋史·王禹偁传》,有删改)材料二: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始贬商於,亲老且疾;再谪滁上,吾亲已丧;令去齐安①,发白目昏。於戏!令尹无愠,吾之所师,下惠不耻,吾其庶几?慕康侯之昼接兮,苟无所施,徒锡马而胡为:効仲尼之日省兮,苟无所为,虽叹凤而奚悲!夫如是,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节选自王禹偁《三黜赋》,有删减)【注】①齐安:隋代以前黄州地属齐安郡,故在古人常称黄州及黄冈为齐安。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禹偁抗疏[A]雪铉[B]请论道[C]安罪[D]坐贬[E]商州[F]团练副使[G]岁余[H]移解州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器,文中指看重、重视,与《过秦论》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器”意思不同。B.见,文中指彰显、表明,与《苏武传》中“见犯乃死”的“见”用法不同。C.涉,文中指关联、涉及,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的“涉”意思相同。D.锡,文中指给予、赐给,与《离骚》中“肇锡余以嘉名”的“锡”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禹偶才华横溢,九岁即能作文,后来还因才思敏捷而受到皇帝的褒赞。B.王禹偁遵循礼法,在孝章皇后葬礼一事上,他认为应当按照旧制,以示尊重。C.王禹偁为人刚直,曾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时坚持秉笔直书而受到宰相的训诫。D.王禹偁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贬,被贬黄州时,他已经头发斑白,两眼昏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译文:(2)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兮?译文:14.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自杭州调往密州任知州,在苏州虎丘寺看到王禹偁的画像,感叹“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余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苏轼为何有此评价。(3分)【答案解析】10.BDG【解析】“雪铉”是“抗疏”的目的,两者本为一事,中间不能断开;“道安”为人名,中间不能断开:“商州团练副使”为官职名,中间不能断开;“岁余移解州”表示官职的变动,中间不断开。句意:王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雪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数年后又调任解州团练副使。11.C【解析】“园日涉以成趣”的“涉”意为游玩,游览。12.C【解析】皇帝因为王禹偁在担任左正言期间性情刚强耿直不能容人,而命宰相告诫他,与后来编修《太祖实录》时秉笔直书没有关联。13.(1)(王禹偁)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把行事正直、践行道义作自己的责任。(臧否:评价,评论,品评:直躬行道:行事正直、践行道义;以⋯为⋯:把⋯当作⋯;句意1分)(评分细则)按参考答案给分(2)使我的身心受委屈却不摧折我的道义,任凭经历多少次贬谪,我又有什么亏损呢?(“屈于身”屈:使……受委屈:“屈道”屈:摧折,改变,丧失;任:任凭,无论,不管:句意1分)(评分细则)按参考答案给分14.①王禹偁才华横溢,在诗文创作上成就卓著;②王禹偁直言善谏,不畏强权;③王禹偁正直耿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④王禹偁坚守本心,即使遭遇多次贬谪也不改自己正道直行的初衷。(一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给满分)(评分细则)①王禹偁才华横溢,在诗文创作上成就卓著;②王禹偁直言善谏,不畏强权;③王禹偁正直耿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④王禹偁坚守本心,即使遭遇多次贬谪也不改自己正道直行的初衷。(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3分)如答遵守礼法;苏轼与王禹偁一样怀才不遇,因此感同身受均不得分。把正道直行分两点作答只得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王禹偁字元之,是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世代务农,九岁就能写文章,毕士安见到后对他非常器重。端拱二年(989),皇帝亲自考校贡士,召王禹偁赋诗,他立刻就写成了一首。皇上高兴地说:“这诗不出一个月就可传遍天下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诰。不久之后,王禹偁升任大理寺卿,庐州妖尼道安诬告徐铉(南唐旧臣,因道安诬告被贬),道安应当按诬陷罪受罚,有诏令不对其治罪。王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雪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数年后又调任解州团练副使。淳化四年(993),被召回京城任左正言。皇上因为他性情刚强正直,不能容人,命宰相劝诫他。至道元年(995),被召入翰林院做翰林学士。对皇上诏令中不适当的地方,他多有议论上奏。孝章皇后去世,棺材被移放在已故燕国长公主的府第里,大臣们也不穿丧服。王禹偁对门客说:皇后曾用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胸怀来关怀和教化天下的子民,众人应该遵用旧礼(予以安葬服丧),因此被认为有毁谤讽刺朝廷之罪,被降职为工部郎中、滁州知州。真宗即位后,王禹偁又被召回担任知制诰。咸平初年,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公正地记载当时的事。时任宰相的张齐贤、李沆二人不和,他们认为王禹偁在书中的议论有所偏向。于是(王禹偁)被贬为黄州知州,曾经写下《三黜赋》来表明自己的心志。王禹偁写诗治学都文思敏捷,词藻丰富,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把行事正直、践行道义当作自己的责任。曾说:“假如我生在唐代元和年间,在李绛、崔群这样的人手下做事,这一生也就无愧了。”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很不被世俗所接纳屡次遭到排挤贬谪。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像孙何、丁谓这样的人,很多都在他门下游学。材料二: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日子?我却八年之中被贬斥了三次。第一次是被贬到商州,当时,既老且病的父亲也只好跟着奔走;第二回被外放到滁州,我的父亲刚刚年老身亡;之后又被贬黄州,我已经头发斑白、两眼昏花。唉!楚子文三次被罢相也不生气,他就是我的榜样;柳下惠因行正道而三次被免职,我和他的情况又多么的一样!注意小节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