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高中历史美育科技美之渗透策略 论文_第1页
摭谈高中历史美育科技美之渗透策略 论文_第2页
摭谈高中历史美育科技美之渗透策略 论文_第3页
摭谈高中历史美育科技美之渗透策略 论文_第4页
摭谈高中历史美育科技美之渗透策略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摭谈高中历史美育科技美之渗透策略摘要:美育乃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对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当前部编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为背景,围绕高中历史美育中的科技美部分,以渗透策略为中心展开分析。渗透策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渗透策略指紧扣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顺应新教材的变化,以核心素养为指引进行渗透;微观策略指结合科技史自身特点,采用一些具体的、机动灵活的方式方法加以渗透。关键词:高中历史,部编新课程新教材,科技美,美育渗透策略,宏观策略,微观策略引言: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根本推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这实实在在的历史振奋人心,催人前进,充满美育的素材。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在人们(包括学生)所感受到的压力空前之大的社会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一定的美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从科技美的角度进行美育更是有着一定的时代价值,紧扣时代精神对学生意志、品质等精神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随着部编新课程新教材的推行,教师须与时俱进,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美育渗透策略。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美育渗透策略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关于科技美的美育渗透策略更是寥寥可数。本文在研究新课程新教材的基础上,认为对于科技美的美育渗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全面地展开。新课程的一大理念便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是目的,还是手段,即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手段进行科技美的美育渗透,这便是宏观策略。微观角度讲,则是结合科技史特点的具体教学方法。在科技美的美育渗透中,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美育目标,并为实现历史学科教学目标锦上添花,也顺应了新课程新教材的变化与要求。一、历史美育之科技美美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目标。其中,审美能力是核(1(心,包括受教育者的批判精神、价值导向、品德素养等。即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在美丑善恶的对比感知和批判性扬弃中获得精神的指引,从而走向道德品质的完善、思想意志的升华。在宏大的历史体系中,美育素材可梳理为四个方面,人物美、事件美、艺术美和科技美。科技美可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首先是科学理论、科学技术自身的魅力所在——进步性、创新性,及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2(产生的巨大作用;第二同时也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及劳动人民的突出贡献。离开科学家们的不懈探索,科学理论和发明也就无从谈起。这些崇高的灵魂所具备的精神品质直击人心,赋予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此次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秉持新的课程理念,采用新的编写体例,这些变化对一线教学是一大的挑战。原本板块化、专题式的内容在通史的体例中被打破,意味着美育素材与内容散落在时间的脉络中,呈现出一幅幅插图、一个个事件,如何在化整为零的美育素材中,实现完整的美育——正确的渗透策略,是每一个有志于将美育融入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二、科技美的美育渗透策略关于美育渗透策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取得不同的研究成果。如陈琴认为要精心打磨教学设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善于捕捉美(3(感元素等;武兴军认为教师可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中感受历史之美等等。这些策略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笔者将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探讨科技美的美育渗透策略。宏观角度指紧扣部编新课程新教材意旨,糅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微观角度指从科技史自身的特点出发,将美育与科技史融合于一体,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美育渗透。1.宏观渗透策略部编新教材相较于旧版教材有很大的突破和变化。首先在体例上,突破了旧教材的模块专题史,采用通史形式,时间跨度之大超过以往各版本的旧教材。同时,在大而长的时间跨度下,内容大大增加,这对教学提出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模式,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知识为基础,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样,教学就不再是教材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取舍有道、有的放矢。由此可以总结科技美的美育渗透策略是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同时也是反其道而行之,即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进行科技美的美育渗透。首先,唯物史观是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科技美的美育渗透中,具有如下指导意义:其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中科学理论和科技发明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科学理论、科技发明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生产力对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作用。比如,两次工业革命显然都体现了科技发明推动生产力大发展,人类社会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知识尚未与科技发明相结合,这也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不同,基于此,便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力量,科学进步的作用。其二,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包括伟大的科学家的不懈探索。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创造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文明之发达,这些是劳动人民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一次次经验的总结,一次次实践的探索,才有了最终智慧的彰显,从而水到渠成的说明历史从来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以及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及科学家身上的优秀品质的重要作用。第二,时空观念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一大素养,诠释了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的理解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既是一种能力,亦是一种要求。在科技史的美育中,时空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渗透策略。首先,在《中外历史纲要》的上下两册中,时空观念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在从古至今的跌宕起伏中,其科技的逐渐落后与复兴,均与国家命运和前途交织在一起;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在近代逐渐成为世界中心,其中科学技术彰显了巨大的力量。由此,在时空观念的美育策略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不同时期科技实力的强弱对国家实力、国家地位甚至国家命运均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重视。第三,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史料实证体现了历史学习应论从史出,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就是一种科学美。史料实证在科技史的美育中,具体有两方面的作用:过程中,通过对史料的鉴别、分析,去伪存真,通过真实客观的史料通往真实客观的历史,这个过程是科学发现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能使学生深刻的感知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在结果中,通过上述科学发现的过程,学生触摸到的是真实的科学和各种发明创造,看到的是科学家们高贵的个人品质和精神,这些都能给人以精神的震撼、思想的洗礼,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第四,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紧密相连,融入学习者个人的历史理解,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能否准确地叙述、解释历史,与学习者个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及思维是否辩证客观密切相关。因此以历史解释作为科技史的美育策略,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学习者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辩证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比如,对于科技,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它对人类历史的强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提醒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必须辩证、客观,不要忘记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这样对于科技史的认识才更加准确、合理。这种方法,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科技的认识,同时,也会影响其对人生中所遇到的事情的理解,从而不会走向偏颇或极端,这正是美育的价值体现。第五,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部编新教材非常重视中国历史的发展,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多维度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相关历史人物。中国自古就有着其他国家与地区所不及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实力,在医学、天文学、农学、数学等领域均有着辉煌的成就;自封建社会末期始,由于封建体制的束缚等因素,科技实力逐步落后,中华民族也开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然而中国人民是勇敢坚强的,通过不懈的抗争与努力,结束了屈辱,翻开了新的篇章,开启了复兴之路,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从而铸就了今天无可取代的强大的中国。通过体现和强调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民族和国家认同感、自豪感,自觉关注国家命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担当自身的历史使命。2.微观渗透策略宏观渗透策略紧扣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应对新教材的变化,进行科技美的美育渗透,具有全局的指导性;微观渗透策略则结合科技史的特点,体现为具体的方式方法。比如,借助信息技术。科技史体现了科学知识的进步、各种发明创造的涌现及由此引发的生产力的飞跃,还有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探索,这些内容通过视频、微课等方式呈现时,更加直观,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向往。第二,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学习现代科技史时,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感受现代社会如此进步、便利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第三,在学习科学家个人经历时,可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科学家个人所具备的高尚品质与精神。第四,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实验等方式,感知科学成就取得的艰难性、复杂性。微观渗透策略非常灵活、具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内容、学情、校情等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以上仅是笔者的粗略见解。结语在当前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技能层面,更要追求核心素养的提升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因此,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教师懂得美育的内涵,探索美育渗透的策略。这里要注意美育应该围绕着历史教学,历史始终是主体;同时要搞清楚美育的内涵,不单是艺术鉴赏层面的美,更侧重在精神思想领域。对于科技史的美育渗透,把握以上两点,同时将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以宏观策略为原则,机动灵活地配合相应的微观策略。既顺应了新课程新教材的变化,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同时紧扣科技史自身的特点,具体而针对,能够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当然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以期挖掘出更多的美育素材,通过合理多样的渗透策略,高效的实现教育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