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联合质量监测考试高一生物学说明: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案须做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填涂需用2B铅笔,非选择题需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萨顿研究蝗虫配子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演绎推理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高中生物的模型或模拟实验都是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手段,对特定对象进行简化概括性描述的过程。下列模型或模拟实验错误的是()A.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外侧B.模拟F1(YyRr)的配子产生过程时,用两个围棋罐,一个放入100粒黑棋(平均分两份,标注Y,y),另一个放入100粒白棋(平均分两份,标注R、r),两个围棋罐模拟雌雄生殖器官C.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选两种颜色橡皮泥分别制作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D.构建RNA合成过程的模型,用若干个8种不同形状的硬纸片构建模拟转录过程3.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表示为15N15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放入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入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B.有15N14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4N和15N15N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4.如图是某二倍体雌性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模式图,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内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5.已知次黄嘌呤(I)可与碱基A、C、U配对。大肠杆菌DNA上某个碱基位点已由C—G转变为C—I,要使该位点由C—I转变为A—T,则该位点所在的DNA至少需要复制的次数是()A.1 B.2 C.3 D.46.同卵双胞胎的DNA序列完全一致,但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却有微小的差异,这与部分基因的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甲基化后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从而改变生物表型B.DNA甲基化改变了DNA中碱基对的数量C.可在表观遗传水平上对同卵双胞胎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认定D.表观遗传中甲基化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7.自然界存在的DNA双螺旋结构可呈链状、环状,少数病毒还具有单链DNA,也有报道称发现三链甚至四链D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B.DNA分子碱基的排序编码遗传信息C.单链DNA比双链DNA易发生基因突变D.三链DNA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8.丙肝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NA复制出的子代RNA具有mRNA的功能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RNA聚合酶的催化D.过程④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9.一些突变会导致蛋白质在一种温度下功能良好,但在更高温度下不起作用。一只暹罗猫就发生这样的突变,它的四肢出现深色的斑纹但躯干是白纹,其原因是()A.基因发生突变后,合成的酶在较低体温处功能异常,在身体主干等部位功能正常B.基因发生突变后,合成的酶在较低体温处功能正常,在身体主干等部位不起作用C.暹罗猫身体出现不同颜色的斑纹,是因为不同部位的细胞发生不同的基因突变D.暹罗猫身体出现不同颜色的斑纹,是因为不同部位的细胞发生不同的基因表达10.某种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研究发现,纯合黄色雌猫和纯合黑色雄猫交配,繁殖的子代中,雌猫总是表现为黑黄相间的毛色(即一块黑一块黄),但黑黄毛色的分布是随机的。据此你认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纯合黑色雌猫和纯合黄色雄猫交配的子代均为黑黄相间的毛色B.黑黄相间雌猫繁殖的后代雄猫可有全黑、全黄和黑黄相间三种毛色C.黑黄相间雌猫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DNA有转录功能D.雌猫的黄色毛与黑色毛这对相对性状是由非等位基因控制的11.TAL蛋白是一类在黄单胞菌中被发现的蛋白质,该蛋白质能通过黄单胞菌分泌系统注射进植物细胞中,并且定位到该细胞核特定的基因序列中从而启动基因的表达,导致黄单胞菌克隆、症状形成及病原体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AL蛋白能激活植物细胞基因的表达,促进植物细胞的增殖B.根据题意推测TAL蛋白的功能相当于RNA聚合酶C.黄单胞菌的TAL蛋白能定位植物细胞核的特定基因序列,说明生物有共同的祖先D.黄单胞菌的TAL蛋白能定位植物细胞核的特定基因序列,从而控制植物细胞的性状12.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下列有关后续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A.将细胞提取物加入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内不出现S型细菌、出现R型细菌B.将RNA酶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加入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内仅出现S型细菌C.将DNA酶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加入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内不出现S型细菌D.如在S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R型细菌细胞提取物,培养基内也会出现R型细菌13.经研究发现,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这些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基因型相同的暗红眼果蝇杂交,后代是暗红眼果蝇的概率是27/64,说明控制眼色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任意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白色眼,说明控制眼色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野生型的暗红色眼是一对基因控制另外两对基因的表达,是朱红色和棕色在眼中积累导致的D.果蝇的眼色形成说明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14.细胞内基因表达时需要核糖体与mRNA结合,研究发现mRNA上有核糖体结合位点(简称RBS,是指mRNA的起始AUG上游约8~13核苷酸处)。近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核糖开关也会控制基因表达。核糖开关实质是某些RNA非编码部分内的结构,其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大肠杆菌赖氨酸核糖开关基因表达调控方式A.核糖开关与赖氨酸未结合时,RBS序列暴露,能对基因能进行翻译B.RBS与核糖体结合时,会与t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对基因进行翻译C.核糖开关与赖氨酸结合时,会暴露RNA降解酶的结合点,加速了相应mRNA的降解过程D.大肠杆菌通过核糖开关开启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使其适应不断改变的生活环境,是生物进化的表现15.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某基因型为XBXb的棒眼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实验小组让该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杂交,杂交后代F1的表型比例为雌性棒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正常眼=1:1:1,且偶然发现了一只成活的性染色体为XXY的棒眼果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致死基因s位于正常眼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上B.F1的雌性正常眼果蝇中可能携带s基因C.XXY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母本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XXY棒眼果蝇中同时含B、b和s基因16.基因印记是指在配子或合子的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被印记的基因不能表达,从而在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已知小鼠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Igf—2突变为Igf—2m(位于常染色体上)将失去其原有的影响动物生长的功能,导致产生矮小型小鼠,如图是纯合正常小鼠和矮小型小鼠正反交实验结果。下列分析合理的是()正常小鼠矮小型小鼠A.基因型为Igf—2Igf—2、Igf—2Igf—2m的小鼠的表型分别为不能确定和正常B.上述正反交实验结果推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可推测本实验中父本来源的基因被印记,母本来源的基因表达D.正交实验中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得到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正常:矮小型=1: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小鼠是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根据基因型为DD的雄性睾丸中染色体数量不同,图甲把细胞分为、b、c3组,图乙是该鼠睾丸中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仅表示部分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图丙表示该鼠睾丸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1)处于图甲中b组的细胞名称是______。图乙细胞产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2)图丙的细胞所处Ⅰ时期是______,其对应图甲中的______组的细胞。(3)若对小鼠(DD)体内的D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甲中c组有一个细胞含有3个荧光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18.(12分)水稻黄绿叶是一种突变体,突变体的细胞质中含有ygl4基因,突变体中该基因编码一个核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LS酶),该酶合成受阻,核黄素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其他性状。回答下列问题:(1)ygl4基因出现是______的结果,ygl4基因的遗传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判断依据是______。(2)水稻是雌雄同株两性花植物,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雄性不育(雄蕊不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水稻植株,请分析该品系的发现在育种中的意义:______。(3)研究人员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种植,并测定了两个株系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如表所示。类型温度(℃)色素含量(mg·g-1)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野生型2031.10.5252.81.10.53031.10.6突变型200.80.30.1252.50.30.3302.50.30.3据表分析,该突变体是一种______(填“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叶色突变体。分析该突变体导致水稻减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4)已知水稻细胞核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也控制叶色性状。有人猜想,该突变体细胞质中的基因Y/y受这对核基因控制,即有A存在时,无论细胞质中的Y基因是否突变,个体全表现为正常叶色。以野生型(核基因型为AA)和该突变体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猜想:______(要求写出杂交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及结论)。19.(10分)科学家对“遗传信息如何从DNA传递给蛋白质”这一问题开展如下实验,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在培养基添加含14C标记的______(填碱基名称),其作用是______。(2)①的现象是______。噬菌体新合成的RNA不能与细菌DNA形成杂交分子,说明______。(3)该实验证明______。20.(12分)细胞中的RNA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调控基因的表达,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并且此时的tRNA由细胞质逆行回细胞核,另外细胞中的DNA可编码产生miRNA,可以使基因沉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和酶是______。(2)图1中的②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a→d”或“d→a”),一个mRNA与多个核糖体结合的意义是______。(3)空载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mi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4)根据题意写出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治疗思路:______。21.(14分)孕妇通过饮食摄入的为普通叶酸,并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需要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转化为活性叶酸(即四氢叶酸)被吸收利用,同时伴随着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叶酸代谢异常是胎儿DNA低甲基化,染色体不分离,神经管缺陷的重要原因。MTHFR和MTRR基因发生突变,对应酶的活性降低,活性叶酸水平降低。下图分别是叶酸代谢途径和叶酸代谢异型的两个家庭成员的MTHFR和MTRR基因检测情况。叶酸代谢途径家庭1家庭2个体母亲父亲姐姐男孩母亲父亲哥哥女孩表型正常正常正常患病正常正常正常患病MTHFR因测序结果【667C/T】【1298A/C】【667C/C】【1298A/T】?【667C/C】【1298A/A】【605C/C】【731A/A】?MTRR基因测序结果【66A/A】【66A/A】【66A/A】?【66A/G】【66A/G】【66A/G】?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其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667C/T】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MTHFR基因编码链的第667位碱基分别为C和T,其他类似。(1)据图可看出,基因与物质代谢途径和遗传病的关系是______。(2)控制叶酸代谢的基因MTHFR基因和MTRR基因,分别位于人体的1号染色体和5号染色体,根据题意可知,叶酸代谢异常的患者至少有______个突变位点,这是由于DNA分子发生______,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3)根据题意,写出导致家庭1患病男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__;写出导致家庭2患病女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__。若家庭1的姐姐与家庭2的哥哥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4)孕妇要补充叶酸的原因是______。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联合质量监测考试·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BCABCDABCCCBBD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3分,每个1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2)减数分裂Ⅱa、b(3)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D基因的其中一条染色体着丝粒未分裂或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3分)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基因突变(1分)不符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