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①(涣幻)无穷的魅力。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不同时代名家②(倍辈)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如今,书法教育的普及,带来新的风格流变。(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你作出选择A.qìlánjìnB.qièlánjìngC.qièlànjìnD.qìlànjì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8分)默写。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的诗句在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春日佳景,攀枝折花,欲寄远人“,。,”(《古诗十九首》)女主人公触物思人,想念之情油然而生,;,”(《龟虽寿》)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壮志豪情。3.(3分)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冲质比最高,易使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在西安获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直径3.5米,装药量150吨,推力达500吨,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试验的成功,打通了我国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链路,对推动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自《人民日报》)4.(3分)请仔细阅读如图的漫画(画面文字: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试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5.(4分)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二、阅读(共43分)6.(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母亲的小院①父母住在国道旁边的小镇里,一直不肯进城,考虑到父亲的就医问题,我猜想,一个重要原因②母亲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院里下了不少功夫。她将小院划分为两大功能区。靠近墙及院中间的部分,用水泥硬化了出来,便于晾晒、放置物品,既解决了雨天的不便,也显得干净整洁。东西靠墙的地方,还有一畦韭菜。这成了小院中别样的风景。春天,三种植物冲破覆盖的泥土,长势显眼,直到晚秋初冬才相继枯萎,时时都给人以生机。③春天,母亲把各种蔬菜和花的种子撒进泥土。而后,母亲娴熟地收拾着菜园,等着种子的萌发。一夜春风过境,各种花次第开放,院落中纷纷攘攘百花争艳。白的像雪,红的似火。番瓜的花很小,颜色白里透黄,总会有不少时间在院里徜徉,心旷神怡。菜园里的蔬菜种类更加丰富多彩,菜花在早晨的阳光下绽放开来,姹紫嫣红,晶莹闪亮。淡淡的芳香熏醉了蜜蜂,它们躲在花蕊里睡大觉呢。蝴蝶也成了菜园里的常客。院子里的玉米,不急不躁,不争春夏④夏末秋初之际,各种植物开始展现生命的魅力,争相爬高。园中茂密不通透,一直触及窗台。南瓜挂在架上,像一盏盏小灯笼,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邻居对母亲的菜园赞叹不已,母亲也乐在其中。母亲的小院虽然不大,种出的菜蔬,不仅足够母亲他们食用母亲经常把蔬菜捎到城里来,这是让人放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⑤萧瑟的秋风四起,绿色的瓜蔓渐渐没了生气,暗淡和枯黄开始疯狂地在枝株中蔓延开来。收获完最后一茬秋白菜,我们帮着母亲清理了菜园里的枯枝败叶,院落里又恢复了冬日往日的模样。初冬的阳光冰凉而又纯净,不再有菜叶的斑驳身影。我便开始怀念那片片绿色,母亲安慰说,种子已经准备好了。⑥在这春华秋实的变换中,我们也跟随母亲体味了辛勤耕耘之后收获的乐趣;而当母亲将不同季节的瓜果烹制成美味佳肴时,似乎已经超越果实本身的含义,成了对生活独有的追求。小小的果实包含了太多的滋味,还有餐桌上父母带给这个家最真挚的温暖。⑦农家小院,平常的小院,但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这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小院是每个对泥土、对种子心存期待的人共同的情感寄托。久居城里,多么渴望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小院,以修身养性、颐养天年。⑧母亲的小院,是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缩影,是农民毅力和恒心的体现。⑨母亲的小院,作为栖身之所,是母亲勤劳的象征,让人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怡然之乐。(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通读全文,作者借母亲的小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列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①一夜春风过境,各种花次第开放,院落中纷纷攘攘百花争艳(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句子)②母亲经常把蔬菜捎到城里来,这是让人放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句中“经常”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我便开始怀念那片片绿色,母亲安慰说,种子已经准备好了(4)本文与《回忆我的母亲》都重在刻画母亲的形象,两篇文章的主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7.(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文本一:①()是普通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是人生重要的团聚和纪念时刻,它是世界共通的语言,也是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名片。②提起法国大餐,人们总能想到优雅的浪漫情调,精致的菜品、精心的摆盘和配套的礼仪是法餐的标志性特点,是墨西哥人餐桌上必备的“三大件”,其烹饪方法源自古代;小麦粥是土耳其婚礼上必备的一道餐品,制作完成后分享给全村食用,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性、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是人们对一个国家最直观、真切的印象。③为了塑造好这一印象,许多国家着力打造自己的美食品牌,传承和弘扬本国饮食文化;法国人吃出了《米其林红色宝典》,使米其林等级成为食客衡量餐厅水平的重要标准。以饮食为内容的文化产品④美食知名度的提升,餐饮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美食与旅游相结合的寻味之旅,全球游客超过三分之一的旅游花费用于饮食开支,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是决定度假体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国、墨西哥、日本等国通过为美食申遗吸引世界关注,发展美食经济。九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美食之都,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文本二:①近年来,国际餐饮行业跨国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美食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在海外调研所涉及的国家中,87.8%的受访者表示近期外出就餐会选择中餐。按照美国在2019年的一项街头调查,美国孩子中有四成以上非常喜欢中餐,非常喜欢美国菜的仅有9%。②中国美食持续香树海外,同时,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各国间饮食交流日益密切,美食行业交融发展,不仅为全世界的食客带来丰富的味蕾体验,。(取材于《人民日报》)(1)请在文本—第①段括号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根据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给文本二第②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首段提出观点:美食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名片。B.文本—第③④段列举《舌尖上的中国》《米其林红色宝典》以及美食申遗、九城获评世界美食之都等事例,意在证明美食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C.文本二第①段讲述中餐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并用《全球美食影响力报告》和美国的调查结果加以证明。D.文本二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羹汤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把它们盛在了不同的碗里。(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应该如何“打造中华美食品牌”。法国巴黎国际大酒店董事总经理说:“中餐馆要在国外打响口碑,做出好菜是第一要义,而讲好菜品里蕴含的中国故事,上桌时除了介绍这是一道红烧肉,还介绍苏东坡的典故和菜品的由来,我还创新研制其他新式中餐,‘兰花干贝’就是这样一道菜品。盘中央是煎制的干贝肉和蒸制的兰花花瓣,酿入干贝泥,再以黄瓜丝和蟹黄做成中国的兰花模样,既是从兰花鱼蓉这道温州传统菜化来,又加入了法国当地的干贝味道,法国人也能被其中的中国意境吸引。”8.(16分)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问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锐不可当;另一方面,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这则消息标题里包含了哪些信息?(2)第⑧句运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如此叙事有什么道理和好处?(4)下列对语言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余”表明了“战线之长”B.“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一词,是说渡江区域不包括九江以西的地区。C.“至发电时止”在文中出现两次,体现了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要求。D.第⑯句中的“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等动词表现了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三、名著阅读(共5分)9.(2分)《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国籍)的(人名)。10.(3分)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解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解读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善良淳朴,老实坚忍,忍辱负重,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人生经历中,并因此而得名“骆驼祥子”。四、作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作文。(50分)11.(50分)作文。请以《感谢那场风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透露你的个人身份信息,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12.作文。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而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面对,因为告别也蕴藏着希望,当我们挥手再出发时,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请以《那一次的告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答案:(1)B(2)①幻②辈【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这类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将以遗所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注意“暮”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分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解答此题,先读懂新闻内容,再抓住关键语句“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冲质比最高,易使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在西安获得圆满成功”进行概括即可。【解答】答案:示例: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点评】拟写新闻标题答题技巧: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材料中的导语,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即可。4.【分析】本题考查漫画寓意的把握。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刷的朋友圈,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30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漫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解答】答案:示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点评】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部分构成。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5.【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定向“话题”参照例句仿句,仿照例句为并列关系,修辞为排比。例如:示例一:云层与夕阳握手,渲染出缤纷的晚霞;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笔与纸张握手,描绘出动人的画卷。【解答】答案:示例一:云层与夕阳握手,渲染出缤纷的晚霞,弥散出怡人的清香。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描绘出动人的画卷。【点评】补写要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注意字数的限制;补写既要注意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还要注意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二、阅读(共43分)6.【分析】本文记叙了小院里有母亲种下的各种蔬菜和花;小院里凝聚着母亲的劳动成果和劳动乐趣;小院寄托着母亲对泥土的深厚感情,小院是母亲对农村生活的精神寄托。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小院美好环境的赞美,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对乡村清静恬淡、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对母亲勤劳品格的赞美。【解答】(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结合“我每次从城里回到家中,总会有不少时间在院里徜徉,菜园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茄子豆角,黄瓜几乎同时登场,姹紫嫣红,晶莹闪亮”分析;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是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缩影,是一种淡泊心态。母亲的小院,是母亲勤劳的象征。看似简单,表达了对乡村清静恬淡,结合“母亲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下了不少功夫。靠近墙及院中间的部分,便于晾晒,也便于进出行走”分析。(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句“院落中纷纷攘攘百花争艳,将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情形比喻成下了一场花雨,表达了对母亲小院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赏析。答题模式:本义+语境义+情感,这是让人放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中“经常”是常常的意思,表现了母亲在小院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春天,母亲把各种蔬菜和花的种子撒进泥土,母亲娴熟地收拾着菜园,等着种子的萌发”“夏末秋初之际,争相爬高”“绿色的瓜蔓渐渐没了生气。收获完最后一茬秋白菜”可概括:种下种子;“这有花有果、对种子心存期待的人共同的情感寄托,享受精彩生活的人们,以修身养性。(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本文记叙了小院里有母亲种下的各种蔬菜和花;小院里凝聚着母亲的劳动成果和劳动乐趣,小院是母亲对农村生活的精神寄托,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回忆我的母亲》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坚忍顽强的优秀宽厚仁家品质,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觉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答案:(1)对小院美好环境的赞美;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2)①比喻;将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情形比喻成下了一场花雨。②“经常”是常常的意思,写母亲常常把自己种的蔬菜送到城里。(3)种下种子,辛勤劳作就能有收获,充满梦想,就能够成功。(4)这两篇文章都写了母亲,相同之处都赞美了母亲的勤劳;不同之处是,而《回忆我的母亲》则高度赞扬了母亲对“我”的帮助,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7.【分析】文本一主要讲述了美食在日常生活和旅游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各国如何塑造自己的美食品牌和推广饮食文化,以促进国家形象和经济发展的方法;文本二主要讲述了中国美食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力,以及中国开放政策为海外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机遇。第一题考查选用关联词;第二题考查补写内容;第三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理解;第四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运用。【解答】(1)根据“是普通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是人生重要的团聚和纪念时刻”这两个句子之间属于递进关系,故可用“无论……还……”。(2)结合句子前面的“不仅为全世界的食客带来丰富的味蕾体验”可知,后面所填句子关联词要与“不仅”合用;结合③段的“以饮食为内容的文化产品,饮食文化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理解。(3)A.有误,结合②段的“一餐一饭不仅是食物的烹饪、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③段的“以饮食为内容的文化产品,餐饮行业的发展,文章论述的观点是要“擦亮美食名片,而不是首段提出的“美食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名片”。B.有误,结合③段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许多外国人理解了中国人所执着的烟火气。以饮食为内容的文化产品,列举《舌尖上的中国》《米其林红色宝典》的事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C.正确。D.有误,“和羹之美,在于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在于能够相互帮助和促进故选:C。(3)结合“做出好菜是第一要义,而讲好菜品里蕴含的中国故事,打造中华美食品牌;也要做好以饮食为内容的文化产品;结合6段的“和羹之美,各国间饮食交流日益密切,我还创新研制其他新式中餐,既是从兰花鱼蒙这道温州传统菜化来,即使不多用言语介绍,要善于借鉴外国美食特点,取长补短。答案:(1)无论……还……(2)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交流互鉴之美。(3)C(4)示例:打造中华美食品牌,不仅要传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统,讲好中国故事,推陈出新。【点评】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8.【分析】本文主要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包括突破敌阵、占领广大南岸阵地、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等,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锐不可当。【解答】(1)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分析。结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知,渡江部队——人民解放军;中心事件——横渡长江。(2)本题考查表达方法及作用。结合“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另一方面,有很大关系”可知,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结合“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殷家汇、至德,正向南扩展中”可知,所以先说,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我军所遇之抵抗,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而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两者合在一起。结合“至发电时止,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占领扬中、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封锁长江”可知,文势也达到高潮,清晰合理。(4)本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ACD.正确;B.有误,结合“西起九江(不含),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可知。故选:B。答案:(1)渡江部队——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兵力——百万。(2)议论。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3)因为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接着中路军说西路军,便于之后的议论,文势也达到高潮,清晰合理。(4)B【点评】在阅读新闻材料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答题:把握新闻结构;分析新闻语言特色;分析新闻的真实性;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对新闻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进行评价。三、名著阅读(共5分)9.【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答】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推荐名著的能力。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答案:美国埃德加•斯诺【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10.【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书名的理解。《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这里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革命,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信心。答案:示例:“红星”象征的是中国共产党,“红星照耀中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四、作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作文。(50分)11.【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感谢那场风雨”为题写作。“风雨”不仅是现实中的天气现象,更是指坎坷和挫折。将“风雨”与“感谢”结合起来,可知立意应当围绕成长过程中不免遇到次坷,但最终会战胜困难,迎来春天。可围绕成长中的坎坷、困难来写,不能选一帆风顺就完成目标的事件。可以选学习遇到困难,自己经过一番挣扎最终战胜困难,取得了学习的进步。也可以选生活中遇到困难,如朋友之间遇到矛盾、发生误会,导致友谊破裂,但经过一番努力,又冰释前嫌等。无论选择什么内容,都应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并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解答】感谢那场风雨今天。已经是春暖花开了……上次来到这个公园。那天。我数学考得很不理想。这是作为所有优秀学生不该出现的,我呆住了?我迷茫了,我走出了家门!路边的花儿被风雨打折了,似乎不可能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吗,后天,我会失败吗。迷蒙中、白色的身影——是纸吗?不,它却在微微颤动,哦,是一只白蝴蝶,显然是被雨淋的,身上芝麻大的黑点依然可见。它停在花瓣上,就算周围有什么敌害,它太虚弱了。此时,显示着它的淫威,却被一个大雨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