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国学古诗教案【篇一:幼儿园国学教案】幼儿园国学教案幼儿园国学教案,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幼教联盟为您整理。大致有这几方面的内容:例如:教育活动——儿歌/故事(这个随便根据你上课的科目不同写)《****》(这个是你上课的名称)一、活动目标二、活动准备三、活动过程。下面以弟子规为例:活动内容:《弟子规》活动目标:认知:复习《弟子规》中学过内容,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育幼儿孝敬长辈。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开始部分:一、故事引题教学备注课件播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听音乐跟读二、复习学过的内容《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2.男女小朋友分组诵读。3.幼儿完整地诵读。结束部分:三、诵读表演请朗读的好的幼儿上台表演。活动效果:我们国学幼儿园又怎么把特色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呢?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将传统国学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总结出了幼儿园国学教育八大体系,其中课程体系包括:国学经典诵读“孝道、师道、感恩”教育活动经典音乐熏陶经典书画欣赏传统手工活动传统养生活动课程国学幼儿园创建管理八大体系如下:1.幼儿园自动运营管理体系(园长运营智慧体系)2.团队脱手管理打造系统(教师团队打造体系)3.家长主动转介绍系统(家长工作体系)4.多样化国学课程系统(国学课程体系)5.环境创设系统(招生环境创设系统)6.轻松免备课教学教研系统(教学教研体系)7.大型活动标本策划系统(品牌活动策划)8.联盟大家庭资源共享系统(全国联盟平台资源共享体系)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半年到一年内帮您的幼儿园引进国学教育,真正实现园长对于幼儿园的脱手式管理,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打造属于您的幼儿园国学品牌!【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孙淑云】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乡愁一曲相思,就是王安石笔下的那一轮明月——引诵《泊船瓜洲》;一曲相思,就是李白笔下的那三千丈的秋思——引诵《秋浦歌》一曲相思一曲情,曲曲相思愁煞人,,在张籍的笔下,乡思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二自读自悟,体会情感1)学生读四遍以下的诗,要求,前两遍读准字音,后两遍读出韵味。2)检查朗读,交流体会情感。对话文本,入情入境1)悟“见”之萧瑟。“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对比: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引读(厚重悲凉的背景音乐):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四、背诵活动:1、集体背诵本诗2、接龙”背诵本诗五、作业:1、外背诵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每人查找一篇描写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赏。【篇三:国学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文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受诗文所蕴含的道理。2、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谁吗?(杜甫)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水槛遣心其一》。二、进行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2.请学生轮来朗读。3.结合导读驿站简单理解古诗含义。(见环节四、五)三、学生学习诵读1.教师和学生一起读。2.男女生分组朗读。3.分组赛读。四、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五、诗歌赏析:杜甫的《水槛遣心》共有两首,大约作于公元761年。此为第一首。诗人杜甫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定居草堂,经过精心经营,树木多了,有了水亭,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面对着绮丽的风光,写下了这首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在诗歌中,表现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遣心”即释放情怀的意思。全诗如下: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首联写道:“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去郭”即远离城郭(成都)。“轩”长廊。“楹”即柱子。“敞”即开朗。“眺望”即向远处望。“赊”即远。意思是说,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此诗人能够极目远眺。这里,不但描写草堂所处的位置,而且突出了地处偏远而视线开阔特点。颔联写道:“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幽”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沉静。上句“澄江平少岸”,是诗人凭槛远望,是写远景。诗人望见了清澈碧澄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下句“幽树晚多花”是近景,描写了在春日的黄昏里,草堂四周茂密的树木盛开着艳丽的花朵,让人感受到草堂中清香迷人的环境。这两句诗人采用了静态的描写,表现草堂周围环境的幽深之美。颈联写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承上而转。上句“细雨鱼儿出”,描写了鱼儿在绵绵细雨中摇曳着身躯,欢欣地浮到水面来了。下句“微风燕子斜”,写出了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天空。其中,上句的“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下句的“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这两句可以说是细节描写,用细腻而生动的笔墨,以动写静,描写了幽静的环境。尾联写道:“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城中”指成都。上句“城中十万户”与下句“此地两三家”形成对比。诗人通过“十万”与“两三”一对数字悬殊的比较,反衬出草堂环境的闲适幽静,同时,景语情语,从而也暗示了诗人从动荡中安静下来之后愉悦的心情。在写法上,这两句呼应了“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两句,可以说,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在艺术上,首先,遣词用意精微,语言天然。这正如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其次,对仗手法的运用,极为高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再次,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六、注释:②去郭轩楹敞: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敞,开朗。③无村眺望赊: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长,远。④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⑤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七、课堂小结:诗句接龙:让学生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快。八、布置作业1、抄写这首诗。2、熟读直至背诵这首诗。《菊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文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受诗文所蕴含的道理。2、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二、进行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2.请学生轮来朗读。3.结合导读驿站简单理解古诗含义。(见环节四、五)三、学生学习诵读1.教师和学生一起读。2.男女生分组朗读。3.分组赛读。四、作者介绍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有《元氏长庆集》。五、古诗品析:1、词语注释⑴秋丛:指丛丛秋菊。⑵舍(sha):居住的房子。⑶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⑷遍绕:环绕一遍。⑺尽:完。⑻更(gang):再。[2]2、白话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3、内容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甘肃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6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储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6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6年洛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附答案)
- 为浪漫而生的诗人徐志摩
- 2025至2030电力系统模拟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白药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不良资产知识课件
- 药店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挂篮施工安全教育题库
- 2025年4月自考00012英语一试题及答案
- 公司电动车车棚管理制度
- 突发公共事件对转化进程的冲击效应-洞察阐释
- 非标自动化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