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期末复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期末复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期末复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期末复习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滕州南沙河中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倘使要看个分明,那么,《玉历钞传》上就画着他的像,不过《玉历钞传》也有繁

简不同的本子的,倘是繁本,就一定有。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

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s6ng起的,头发却披下来;

眉眼的外梢都向下,像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

尺来高罢;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

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有一种本子上,却写的是“你也来了这四个字,是有时也

见于包公殿的扁6上的,至于他的帽上是何人所写,他自己还是阎罗王,我可没有研究

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便使()孳一粒珠子()s6ng起()扁6()

(2)“项挂纸锭”中“项”的意思是;“遗老遗少们”中“遗少”的意思是o

(3)以上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一书中的《》(文章篇名)。除此之外,再写

出《朝花夕拾》中两篇文章的篇名:《》《》。

(4)文段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回答。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懂得感恩,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会让我们,?木冬萼地享受生活。

B.新生代作家艾伟推出的新作,以不循常理的构思、想申四档的故事情节,为我们

展示了小说可以抵达的深度和广度。

C.希望是全人类共有的东西,即使不多二方的乞儿也有。

D.我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又不能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真是半年隹簟

呀。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口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

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口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试卷第1页,共7页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

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A.□□□□□B.□□□□□C.□□□□□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

准。

B.“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C.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D.随着“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

C.“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

的女儿……”

三、名句名篇默写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建安年间,曹操登临碣石山,饱览沧海壮景,用“,”的

诗句描绘出水波荡漾,海岛屹立的画面。(曹操《观沧海》)

(2)《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绘暮春景象,烘托哀伤愁绪的气氛的句子

日“,,

7^.,o

(4)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

行的忧虑、牵挂、关心之情的句子是“,

(5)人生如一叶扁舟羁旅漂泊,怀乡情思有增无减,诗人王湾借诗句

“,"以风平浪静之小景言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之大景,将情

思融于这美好的景致之中。

(6)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

两句诗是“,

(7)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

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试卷第2页,共7页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

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四、综合性学习

7.为了配合第四单元“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年级决定以“书香满校园,

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参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共享经验】下面这段话介绍了一种读书方法,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

这种读书方法的理解。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

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2)【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

段的画线句拟出了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

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

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五、名著阅读

阅读《西游记》,完成下面小题。

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琴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

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

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

你的。”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回)

8.选段中“这里”是指,猪八戒来到“这里”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o

9.第三十一回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

点?

10.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思,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沙僧和猪

八戒。

B.全书共一百回,首先写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其次交代取经的缘起,然后

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修成正果。

C.唐僧原是如来佛祖的徒弟金蝉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拜为兄弟,

赴西天取经,受封''斗战胜佛

试卷第3页,共7页

D.在火焰山,孙悟空欲求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记恨孙悟空把她

的孩子红孩儿送到观音菩萨处做善财量子,不肯借给孙悟空。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古人作诗往往讲求避重,而本诗"期''和"巴山夜雨”的重复出现,却收到了很好的艺

术效果,请从这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从情感和音律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12.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凡作人贵直,作诗文贵曲”,本诗表情达意十分委

婉含蓄。请结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赏析其语言含蓄的特点。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鼓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

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鼓,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鼓。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

不覆者哉!”

【注】口鼓:倾斜。口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口中:指水装到一半。这里是“适

中''的意思。□恶:哪里,怎么。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7我如浮云问于守庙者

B.学而时习‘宥座与器

C.人不知可不愠满可不覆

D.大人谋而不忠乎此盖方宥座之器

14.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口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

试卷第4页,共7页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孔子观于周庙有鼓器焉。

16.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口修身是人生的第一要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甲】文获得了哪些修身方面的启迪。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

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

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

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

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

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

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地,口地,走得很口,好像我

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7.分析文章第口段中“我的母亲又螫过了一个严冬''句中加点字“熬”的表达效果。

试卷第5页,共7页

18.在第□段方框内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稳稳慢慢小心B.缓缓稳稳仔细

C.悄悄慢慢小心D.慢慢稳稳仔细

19.文章第□段划线句与其下文中的哪一句话相呼应?

20.本文在用词上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即大词小用。试从课文中找出一例,分析这

样用词有什么独特作用。

21.对于《散步》,作者说“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蓼行含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写生命比写尊老爱幼更加高深,更有意义。

B.当时,作者母亲的处境让他对“生命”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思考。

C.因为文中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在作者眼里,动物不是生命,人类才是真正的强壮的生命。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文/安徒生

①“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

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

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科是什么样

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因此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去了。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绿

地工作。

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儿,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

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