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平谷高三零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北京平谷高三零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北京平谷高三零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北京平谷高三零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北京平谷高三零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平谷高三零模

化学

2024.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两部分,1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l:35.5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23年12月21日,神州十七号航天员从问天实验舱成功出舱并利用舱外机械臂对太阳翼(太阳能帆

板)等设备进行巡检和修复作业。下列说法错送的是()

A.制造太阳翼的主要材料中含有高纯度二氧化硅

B.舱外机械臂由合金制成,有高强度、耐腐蚀和耐低温等特性

C.问天实验舱使用了石墨烯导热索技术,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核心舱配置的离子推进器以款和氤气作为推进剂,氤和氨都属于稀有气体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1O的电子式:H:O:C1: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

H3CH

C=€

/\

HCHj

D.反-2-丁烯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列顺序中,不E聊的是()

A.原子半径:Na>S>OB.稳定性:H2O>H2S>PH3

第1页/共13页

C.第一电离能:0>N>CD.碱性:KOH>NaOH>Mg(OH)2

4.下列事实不能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的是()

A.溶洞中石笋的形成

B.加热可以增强Na2cO3溶液清洗油污的效果

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D.压缩盛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针筒,气体颜色变深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硝酸:3NO2+H2O2H+2NO;+NO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B.Cl2+2OH-^=C1O-+cr+H2O

3++

C.氯化铝与氨水反应制氢氧化铝:Al+3NH3-H2O^=A1(OH)3+3NH4

D.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7.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冷却诘a过海洗涤

*-笨甲酸

下列说法不正根的是()

A.操作I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II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杂质

C.操作III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操作V可用蒸储水洗涤晶体

8.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第2页/共13页

OH+'(A,

«H0

O

异山梨醇碳酸二甲酯聚碳酸异山梨解的

下列说法臂误的是()

A.异山梨醇的化学式为C6H10O4B.高分子中碳有两种杂化方式

C.hnol碳酸二甲酯能与2moiNaOH反应D.反应式中化合物X为甲酸

9.我国科学家设计一种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阳极

无C%生成且K0H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moL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1~离子交换膜

透汽不透液态水

l性

i电的PTFE膜

tab30%KOH溶液

;y

;海水

A.b电极反应式为2H2。+21^=1<2T+2OIT

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

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mol-hT

10.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剧烈反应金属性:Na>Cu

B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浓盐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氧化性:浓HC1>浓HNO3

后者无明显现象

C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O.lmoLI^CH3coONa溶液的pH约酸性:HNO2>CH3COOH

为9;0.1mol-L-iNaNC)2溶液的pH约为8

D溶解性:

向O.lmol-L'KI和O.lmol-r'Na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A.AB.BC.CD.D

第3页/共13页

11.“月井合成酶”以其中的Fe?+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20H与NH3转化为股(NH2NH2),其反

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塔送的是()

A.NH20H>NH3和H2O均为极性分子

B.肿合成酶中,Fe?+接受了N提供的孤对电子

C.催化剂中的铁元素先后发生了氧化和还原反应

D.将NH20H替换为ND2OD,反应可得ND2ND2

12.环氧化物与CO2开环共聚反应是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一种有效途径,两类CO2共聚物的合成路线

如下(副产物为环状碳酸酯)。下列说法不^^的是()

高余于F

叫人Ao圻。*

高分于G

A.E分子中C-0具有较强的极性B.可推测CTA中含有羟基

C.高分子材料F、G有较强的耐酸碱性D.合成产品中含有副产物

13.室温下,某化学研究小组通过下列3组实验探究H2O2溶液的性质。

实实验操作和现象

I

向CrO3溶液中滴加少量O.hnol-17^202溶液,溶液变深蓝色

11向ZmLO.lmoLLTHz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C)4溶液,溶液迅速变黄,稍后产生气体;再加入几

第4页/共13页

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并逐渐褪色

III向2mLO.Olmol-L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麟,溶液变红,向其中滴加3-5滴

O.OlmoLljiHzO2溶液,振荡,溶液逐渐褪色

已知:①CrO3与H2O2的反应为CrO3+2H2O2-2H2O+CrO(O2%[深蓝色];

②H2。?溶液呈弱酸性。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实验I中溶液变深蓝色,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实验II中的现象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以及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C.实验II中后一段溶液红色明显变浅并逐渐褪色,说明Fe3+被还原

D.实验III中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H2。?的弱酸性

+2+

14.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HC2O4+HKal;HC2O4C2O4+H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

HC2O4\C2O广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俗)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H2CA

2-HC2O;

3-C。

++

A.pH=1.2溶液中:c(K)+c(H)=c(OH-)+c(H2C2O4)

cZgOj)

B.pH=2.7溶液中:1000

2

C(H2C2O4)C(C2O4")

C.等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完全溶于水所得混合溶液中:pH>4.2

D.向pH=1.2的溶液中加入K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弱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本部分共5大题,共58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

15.(9分)《自然》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利用催化剂通过化学链合成氨。回答下列问题:

第5页/共13页

NH

N

HjNN0

(1)NH3可用于制备NaNs、NH4NO3、H(亚硝基麻)等含氮化合物,基态N的核

外电子排布为;NH4NO3中NO?-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亚硝基服分子中。键与兀键

的数目比为.

(2)N、P位于同一主族,NH3,PH3,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01*出144pm

仰》H渝

H107°

①NH3中N-H键的键角比PH3中P—H键的键角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②NH3比PH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

(3)氮化线(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5G技术的发展,GaN

商用进入“快车道”。下列相关说法簿送的是(填字母)。

a.Ga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

b.Ga3+的离子半径大于Al3+的离子半径

c.GaN属于分子晶体

(4)某一种氮化硼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

O——N

•一B

立方氯化布晶也

①氮化硼的化学式;

②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的密度p为g-cm-3(列计算式)。

16.(10分)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含量的控制和CO?资源利用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1)燃煤烟气中的CC)2捕集可通过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实现。

第6页/共13页

KOH(aq)石灰孔《

含CO2烟气一吸收—>转化―>燃烧一~>C°2

写出KOH本分吸收CC)2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合成尿素[CO(NH2)2]是利用CO?的途径之一。通过两步反应实现,其能量变化示意图所示:

St2NH(gHCO(g)

/3i2t

CCXNH2)2(snH2O(l)

\272KJ/mol138KJ/mol

..i..

HNCOONH(S)HNCOONH(S)

£就过程(第2一步反应)4》---2------Z----4-------->

反应过程(第二步反应)

①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工业上合成尿素时,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措施有.(填序号)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

c.将尿素及时分离出去d.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3)用KOH充分吸收CO2后,将溶液进行电解,可实现CO2转化为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恒定通过

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的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

4朦

Q,(生成还原产物X所需要的电量)

已知FE%=Q总电解过程中通过的总电量)x0

其中,Qx=nF,n表示电解生成还原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数。

①当电解电压为U1时,电解过程中含碳还原产物的FE%为0,阴极主要还原产物为(填化学式)。

第7页/共13页

②当电解电压为U2时,阴极生成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当电解电压为U3时,电解生成的C2H4和HCOCT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7.(13分)点击化学(ClickChemistry)因其条件温和、选择性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具有较高玻

璃化转变温度的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NaN

R-Brl->R-TTN

已知:Cui是点击化学中的

一类典型反应过程。

(1)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是,D中官能团名称是,A

一B的反应类型为。

(2)A'是A的同分异构体,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其官能团中的C-H键极性强,易断裂。写出A'的结

构简式并解释原因.

(3)化合物E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列说法不正卿的是.

a.化合物C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F和G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

c.P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d.点击化学可以通过小单元的引入与拼接实现分子多样性

(5)在制备聚合物P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Hl8N6()8的环状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6)以乙烯和丙快酸为原料设计合成G,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写出中间产物1和中间产物2的结构简

式。

=r-COOH

CHjCH;-------------------►G

H,

18.(13分)下列为从铜转炉烟灰[主要含有ZnO,还有少量的Fe(II)、Pb、Cu、As等元素制取活性氧化

锌的流程。

第8页/共13页

氯化候加氨水泉化楂KMnO./|l3SO4试机活M洪NH4HCO,

瞿rOfli—^—i~~厂Jja式破破仰LJ^I

炉坤产=弊j}~*(p";s),除杂3.章H更丝卜2fMOH}CO,七处♦活懂药

?I▼'~~I

P^ci黑L泣渣n滤渣m净化v~液

己知:①活性炭主要吸附有机质;

-38

②25℃时,Ksp[Fe(OH)3]=4.0xlO;

③氨体系环境中锌元素以[Zn(NH3)』”形式存在;

④部分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金属离子Fe3+Fe2+Cu2+Mn2+Zn2+

开始沉淀pH1.97.04.58.16.2

完全沉淀pH3.29.06.410.18.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浸取”时,Z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2)浸取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lh时,测定各元素的浸出率与氯化镂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则氯化镂

的适宜浓度范围为mol-L-1o

1

NH4CV(mol-L)

NH’CI浓度对烟灰浸出率的影响

(3)加入适量KM11O4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铁元素的同时溶液中不会有明显的镒元素残留,写出除铁步骤

的离子方程式,常温下此时体系中Fe3+残留最大浓度为mol•L-i。

(4)除杂3是置换除杂过程,“滤渣m”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5)“沉锌”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副

产品是(填化学式)。

(6)取mg活性氧化锌样品配成待测液,加入指示剂3~4滴,再加入适量六亚甲基四胺,用

amol-L'EDTA标准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液VmL.已知:与1.0mLEDTA标准液

[c(EDTA)=L000mol-L-1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锌质量为0.08139,则样品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

第9页/共13页

(用代数式表示)。

19.(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Cu(NC)3)2溶液与NaHSC)3溶液的反应。向2mLimol-LNaHSOs溶

液511=4)中逐滴加入111101・匚911(?^03)2溶液,溶液变为绿色,静置24h后,溶液变蓝,底部产生大

量砖红色沉淀。

(1)测得NaHSC)3溶液pH=4,结合化学原理解释原因。

(2)甲同学认为Cu(NC)3)2溶液与NaHSC)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检验反应体系中是否含有

SC^-即可证明,检验SC^一的方法是。

(3)乙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不能排除空气中。2的干扰,应该进一步分析沉淀的成分。对反应产物中的砖红

色沉淀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砖红色沉淀为C%。;

假设2:依红色沉淀为Cu;

假设3:..

(4)查阅资料1:Cu+稀盐酸>CuCl(白色难溶固体)

将砖红色沉淀过滤洗涤后,滴加ImoLL-i盐酸至过量,(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假设1

成立,同时溶液变为蓝绿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5)丙同学做对照实验时,向C%。中滴加ImoLLT盐酸至过量后,没有观察到溶液变蓝和生成气体的

现象。因此,他认为砖红色沉淀中还可能含有其它成分,并设计实验进行证实。

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Cl2或SO2,在试管口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检验,发现蓝色褪去,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o

②向红色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发现沉淀溶解,溶液立即变蓝。

NH,•H2OO,

C”.---------------[Cu(NH,)J♦(无色)」[Cu(NH3)jz.(蓝色)

cNH,•H,0

查阅资料2:Cu----------------------------------------------------------1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上述资料中[CU(NH3)21被空气氧化缓慢变蓝的原理。

③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砖红沉淀中除了含有Cu+外,还含有-(写出离子成分即可)

(6)丁同学通过如图装置证明了此条件下,NO3-也能氧化HSO3,图中甲溶液是,通过对比

实验证明了此时空气中的。2不是HSO3-被氧化的主要原因,操作及现象是o

第10页/共13页

第11页/共13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题号1234567

答案ACCDABB

题号891011121314

答案DDCDCBD

第二部分

15.(共9分)

(1)Is22s22P3;sp2;9:2

(2)①N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N—H键键长更短,3个N—H键之间的斥力大于3个P—H键之间的

斥力,因而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