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的门宽约85c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600g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D.初中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为100s2.(2分)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A.用湿抹布擦拭工作中的台灯 B.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其拉开 C.使用测电笔不能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D.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2分)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放热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的迷雾消散 C.秋天,晶莹的露珠形成 D.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4.(2分)关于粒子到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面包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时而运动,时而静止的5.(2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怕得鱼惊不应人”。其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蓬头稚子学垂纶——钓鱼竿是省力杠杆 B.“蓬头稚子”辨别“路人”是陌生人——依据的是响度 C.“路人”看到“蓬头稚子”——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6.(2分)如图所示,图是风力发电机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7.(2分)中国女足勇夺2022年亚洲杯冠军,如图是运动员踢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的力是由于球形变产生的 B.空中飞行的球,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踢出的球在草地上滚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D.停止踢球后球最终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8.(2分)如图所示,小华用条形磁铁使回形针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则()A.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回形针受到重力和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回形针受到重力和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9.(2分)分别在底端封闭的两支相同吸管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制成了A、B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1)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2)将两支密度计,静止后与图中相比,密度计A上升的高度小于B上升的高度。这两个判断()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不正确10.(2分)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A. B. C. D.11.(2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等质量的液体(液体未画出)甲、R乙分别浸没在两烧瓶的液体中,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则应在甲、乙两瓶中都装入煤油,且R甲≠R乙 B.若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C.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则应在甲、乙两瓶中分别装入水和煤油,且R甲<R乙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液体吸收的热量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比较12.(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R2的规格是“300Ω0.5A”。仅闭合S,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3A1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3=3:1;滑片P向右移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若三个开关都闭合,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I0,R3消耗的电功率为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10Ω B.I0=2.1A C.U=14V D.P0=19.6W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除19题④问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3.(3分)新冠病毒的平均直径不到100nm=m。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上万个飞沫将以180km/h的速度带出s,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如图所示,成人口罩的宽度为cm。14.(4分)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谷爱凌勇夺冠军,如图所示是她第三跳的轨迹图,其中D为落地点,B为最高点,C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谷爱凌的能转化成能,A、B、C三点中动能最大的是点。若在B点时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保持(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5.(3分)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天然气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J。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16.(3分)如图甲为某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图,R和R0为定值电阻,R0=22Ω,开关S1可以只与c相连或同时与a、b相连,使其有两挡工作状态,加热挡和保温挡工作时总电流之比为4:1。则当开关S1同时与a、b接触时,加热器处于挡,此时电路总电功率P=W。若家庭电路中只有此加热工作,当开关S1与c触点接触时,工作20min可使图乙所示电能表的转盘转过转。17.(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三次实验,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1)比较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2)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应用了比较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3)如图甲,若小明第一次拉木块匀速前进,第二次拉木块加速前进1、f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f1f2。18.(4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航,为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控制中心通过波传输数据多次联调测试。着陆后的返回舱表面有烧蚀痕迹如图甲所示,这是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引起的,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冲程以及图(选填“乙”或“丙”)所示的实验相同,它们都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19.(6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量程为0~0.6A,3W”字样,R1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Ω,2A”字样。①只闭合开关S2,R2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电源电压为V。②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10s内小灯泡中电流做功为J。③闭合开关S1、S2和S,为保证电路安全,R2允许调节的阻值范围为Ω,移动R2的滑片P的过程中,R2的电功率与R1的电功率的最大比值为。④若要使R2能够调节的阻值范围缩小,可采取的措施是。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解答第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20.(2分)如图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1.(2分)如图所示,木块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请在O点画出木块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22.(2分)如图所示,请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A处导线中的电流方向。23.(4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时间/min0123456789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98(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中的铁圈(选填“A”或“B”)。(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5min后停止读数,为℃。(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情况是。(4)水沸腾后停止加热,观察到水无法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24.(5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A、B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15cm。如图甲,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小明选择的是(填字母)凸透镜。(2)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需将透镜向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3)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镜片靠近凸透镜的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透镜。(4)如图乙,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C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0、与C点的距离为L;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D处(图中未标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从C、D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25.(5分)用量筒做以下物理小实验:(1)如图甲,静置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溶液之间的分界线消失了,想要缩短实验时间,可使液体的温度。(2)如图乙,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在筒口离开水面之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选填“充满水”、“有水,但不满”或“没有水”)。(3)如图丙,小明在量筒中装入某种液体,测得几组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数据,液体的密度是g/cm3。(4)如图丁,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V1、V2和V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球的密度为ρ球=(用V1、V2、V3和ρ水表示)。26.(5分)如图A,小明用同一个木块进行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木板、棉布均放置在水平桌面上。(1)为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2)图甲、乙可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3)完成图甲所示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两次正确的操作,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a、vb,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已知va>vb,则fafb(选填“>”、“<”或“=”)。(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小明发现甲、丙两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差距较小,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有。A.增大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B.仅将丙实验中的木块换成质量更大的木块C.仅将丙实验中的棉布换成粗糙程度更大的毛巾D.在丙实验的木块上放一个与乙实验相同的砝码,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乙比较(5)如图B的几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是。27.(9分)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做了一系列实验。(1)实验前,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选填“指针没调零”或“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为了改变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R1的阻值。(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I﹣图象①分析图象可得结论:。②实验过程中,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V。(4)电路如丁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5)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丁也巧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不变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R1和R2,请完成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S2,断开S1,,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额。②断开开关S2,闭合S、S1,调节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额。③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不动,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R2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④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为(用字母表达)。28.(4分)利用图甲装置研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1)应在M、N之间接入,装置中的导体棒应选用轻质的(选填“铁棒”或“铝棒”)。(2)如图乙中,通电后若cd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则ab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这两个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29.(6分)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铸造厂用铁合金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红军战士雕像,雕像的质量为600kg2。(1)雕像的重力多大?(g取10N/kg)(2)雕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30.(6分)如图甲所示为兴趣小组设计的“汽车超载记录器”原理图,OAB为轻质水平杠杆,O为支点,其所受压力与电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变阻器R1规格为“50Ω,2A”,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为5Ω,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请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1)若某路段限载40t(即禁止质量超过40t的车通行),当车辆质量刚好为40t时,控制电路电压U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若控制电路电压恒为5.5V,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超载记录器”能设置的最低限载是多少吨?(3)车辆超载时,亮,照相机拍照,记录违法行为,允许通行质量更大的车辆,需适当调高限载(填序号)。A.适当增大R1阻值B.A点适当左移C.适当减小控制电路电源电压D.B点适当左移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的门宽约85c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600g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D.初中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为100s【答案】A【解答】解:A、教室的门宽不足1m,故A符合实际;B、物理课本的质量不足500g,故B不符合实际;C、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大约是5℃,故C不符合实际;D、初中生1000m跑的时间一般在240s左右。故选:A。2.(2分)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A.用湿抹布擦拭工作中的台灯 B.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其拉开 C.使用测电笔不能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D.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答案】D【解答】解:A、生活用水是导体,故A错误;B、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时,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故C错误;D、为了开关断开后,则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选:D。3.(2分)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放热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的迷雾消散 C.秋天,晶莹的露珠形成 D.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答案】C【解答】解:A、春天,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是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冬天,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分)关于粒子到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面包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时而运动,时而静止的【答案】C【解答】解: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B、面包里面有气孔,则面包的体积变小了,故B错误;C、汤姆生表明,即电子组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宇宙是一个层次的天体系统,故D错误。故选:C。5.(2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怕得鱼惊不应人”。其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蓬头稚子学垂纶——钓鱼竿是省力杠杆 B.“蓬头稚子”辨别“路人”是陌生人——依据的是响度 C.“路人”看到“蓬头稚子”——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答案】D【解答】解:A、钓鱼竿在使用时,是费力杠杆;B、“蓬头稚子”是根据音色辨别“路人”是陌生人的;C、“路人”看到“蓬头稚子”,发生了光的反射;D、“怕得鱼惊不应人”是怕水中的鱼听到声音而受惊,故D正确。故选:D。6.(2分)如图所示,图是风力发电机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答案】A【解答】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A、如图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电磁感应现象;B、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如图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故C错误;D、如图是电磁铁,故D错误。故选:A。7.(2分)中国女足勇夺2022年亚洲杯冠军,如图是运动员踢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的力是由于球形变产生的 B.空中飞行的球,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踢出的球在草地上滚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D.停止踢球后球最终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答案】B【解答】解:A、脚对球的力,属于弹力,故A错误;B、空中飞行的球,是非平衡力,故B正确;C、踢出去的球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但是不能说受到惯性;D、球最终停下来,这说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选:B。8.(2分)如图所示,小华用条形磁铁使回形针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则()A.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回形针受到重力和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回形针受到重力和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答】解:AB、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A正确;C、回形针受到重力和磁铁对它的吸引力作用一个物体上,故C错误;D、回形针受到重力和磁铁对它的吸引力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9.(2分)分别在底端封闭的两支相同吸管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制成了A、B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1)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2)将两支密度计,静止后与图中相比,密度计A上升的高度小于B上升的高度。这两个判断()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不正确【答案】B【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B排开的水的体积大于A排开的水的体积浮=ρ液V排g可知,B受到的浮力大;密度计在盐水中是漂浮的,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A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A=;B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B=;A排开的盐水的体积为:V'排A=;B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B=;则:A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化量为:ΔVA=V排A﹣V'排A=﹣=F浮A(﹣)B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化量为:ΔVB=V排B﹣V'排B=﹣=F浮B(﹣);B受到的浮力大,则:ΔVA<ΔVB,所以将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盐水的烧杯中,密度计A上升的高度小于B上升的高度。故选:B。10.(2分)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解答】解:A、阻力的方向应为垂直于杠杆向下、支点位置正确;B、阻力的方向应该向下;CD、阻力作用点不对。故选:A。11.(2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等质量的液体(液体未画出)甲、R乙分别浸没在两烧瓶的液体中,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则应在甲、乙两瓶中都装入煤油,且R甲≠R乙 B.若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C.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则应在甲、乙两瓶中分别装入水和煤油,且R甲<R乙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液体吸收的热量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比较【答案】A【解答】解:AB、要探究电阻大小对电热的影响,要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根据Δt=,则应在甲,且R甲≠R乙,故A正确,B错误;CD、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时,要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根据Q=I2Rt,为控制吸热相同甲=R乙,故CD错误。故选A。12.(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R2的规格是“300Ω0.5A”。仅闭合S,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3A1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3=3:1;滑片P向右移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若三个开关都闭合,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I0,R3消耗的电功率为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10Ω B.I0=2.1A C.U=14V D.P0=19.6W【答案】B【解答】解:AC、由图可知,断开S1、S2,滑片P移到最左端,R2、R3串联,R2被短路,A8表的示数为I=0.3A,电压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1、R3的电流相等,R5和R3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3=I2R1:I5R3=R1:R2=3:1,即R3=3R3;滑片P向右移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A4表的示数变化了0.2A,所以电流表A3此时的示数I′=I﹣ΔI=0.3A﹣3.2A=0.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ΔV=IR3﹣I′R3=2.3A×R3﹣2.1A×R3=3V,解得:R3=10Ω;R1的阻值R4=3R3=7×10Ω=30Ω;电源电压U=U1+U3=IR3+IR3=0.5A×30Ω+0.3A×10Ω=12V;故AC错误;B、三个开关都闭合时,R6、R2、R3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各支路电压相等;此时通过R7的电流I1===8.4A;此时通过R3的电流I4===1.7A;通过R2的最大电流I′2=8.5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I0=I7+I′2+I3=5.1A,故B正确;D、R3消耗的电功率为P8=UI′2=12V×1.8A=14.4W,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除19题④问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3.(3分)新冠病毒的平均直径不到100nm=1×10﹣7m。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上万个飞沫将以180km/h的速度带出0.04s,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如图所示,成人口罩的宽度为9.45cm。【答案】1×10﹣7;0.04;9.45。【解答】解:(1)新冠病毒的平均直径100nm=100×10﹣9m=1×10﹣4m;(2)飞沫传播速度为v=180km/h=50m/s,根据公式v=可知==0.04s;(3)由图可知,刻度尺8cm之间有10小格,成人口罩起始位置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所以成人口罩的宽度为9.45cm。故答案为:1×10﹣6;0.04;9.45。14.(4分)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谷爱凌勇夺冠军,如图所示是她第三跳的轨迹图,其中D为落地点,B为最高点,C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谷爱凌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A、B、C三点中动能最大的是C点。若在B点时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答案】动;重力势;C;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不计空气阻力,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变大;不计空气阻力时,由于C为最低点,动能最大;(2)若在B点时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于她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故答案为:动;重力势;C。15.(3分)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天然气是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5J。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42%。【答案】不可再生;1.68×105;42。【解答】解:(1)天然气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5×103J/(kg•℃)×1kg×(60℃﹣20℃)=3.68×105J;(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热:Q放=qV=4×102J/m3×0.01m3=4×105J,(3)加热效率:η=×100%=。故答案为:不可再生;1.68×103;42。16.(3分)如图甲为某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图,R和R0为定值电阻,R0=22Ω,开关S1可以只与c相连或同时与a、b相连,使其有两挡工作状态,加热挡和保温挡工作时总电流之比为4:1。则当开关S1同时与a、b接触时,加热器处于加热挡,此时电路总电功率P=4400W。若家庭电路中只有此加热工作,当开关S1与c触点接触时,工作20min可使图乙所示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100转。【答案】加热;4400;1100。【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将开关S与a,R与R0并联,电源的电压一定时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将开关S与c相连时7串联,总电阻较大,电加热器处于保温状态;加热器分别处于加热挡与保温挡时总电流之比为4:1,根据P=UI,则总电功率之比也为8:1加热:P保温=(+):;解得:R=R0=22Ω;加热挡时的电功率P加热=+=+=4400W;保温状态的功率为P保温=P加热=×4400W=1100W;20min消耗的电能为W=P保温t=1100W×20×60s=1.32×107J=kW•h;电能表转盘转过的圈数n=×3000r/(kW•h)=1100r。故答案为:加热;4400。17.(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三次实验,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1)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2)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应用了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3)如图甲,若小明第一次拉木块匀速前进,第二次拉木块加速前进1、f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f1=f2。【答案】(1)甲、丙;(2)甲、乙;(3)=。【解答】解:(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2)甲、乙两实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甲;用力压住橡皮,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乙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3)图甲实验中,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f1,若增大拉力,木块做加速直线运动2,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3=f2。故答案为:(1)甲、丙;(2)甲、乙。18.(4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航,为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传输数据多次联调测试。着陆后的返回舱表面有烧蚀痕迹如图甲所示,这是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引起的,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以及图丙(选填“乙”或“丙”)所示的实验相同,它们都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答案】电磁;压缩;丙;做功【解答】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传输数据多次联调测试。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乙中当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盖子飞出去,燃气的内能减小,迅速向下压活塞,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以及图丙的实验相同。故答案为:电磁;压缩;丙。19.(6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量程为0~0.6A,3W”字样,R1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Ω,2A”字样。①只闭合开关S2,R2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电源电压为6V。②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10s内小灯泡中电流做功为2.25J。③闭合开关S1、S2和S,为保证电路安全,R2允许调节的阻值范围为15~50Ω,移动R2的滑片P的过程中,R2的电功率与R1的电功率的最大比值为2:1。④若要使R2能够调节的阻值范围缩小,可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定值电阻R1的阻值。【答案】(1)6;(2)2.25;(3)15~50;2:1;(4)减小定值电阻R1的阻值。【解答】解:(1)只闭合开关S2,R2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P=UI可得,灯泡L的额定电流:I额===0.4A,因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即通过灯泡L的实际电流等于额定电流,因此电源电压:U=UL=8V;(2)只闭合开关S1,R1、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U1=IR1=5.15A×30Ω=4.5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L两端的电压:UL=U﹣U3=6V﹣4.3V=1.5V,则10s内小灯泡中电流做的功:WL=ULIt=8.5V×0.15A×10s=3.25J;(3)闭合开关S1、S2和S,滑动变阻器R4、电阻R1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为0~5.6A,所以干路的最大电流为0.8A,此时通过R1的电流:I1===0.8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I2大=I大﹣I1=3.6A﹣0.2A=0.4A,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R6小===15Ω,因此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范围为15~50Ω,由P=UI可知,R2的电功率与R7的电功率的最大比值:====。(4)由(3)分析可知,若要使R2能够调节的阻值范围缩小,最大阻值符合要求2能够调节的阻值范围,减小电路中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3的电流,可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定值电阻R1的阻值。故答案为:(1)6;(2)6.25;2:12的阻值。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0分,解答第27、28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20.(2分)如图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答案】【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则S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1.(2分)如图所示,木块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请在O点画出木块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木块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从木块重心作水平向左的弹力F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22.(2分)如图所示,请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A处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答案】【解答】解:由图可知,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下端为S极,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故A点的电流的方向是向左的23.(4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时间/min0123456789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98(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中的铁圈B(选填“A”或“B”)。(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5min后停止读数,为96℃。(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情况是保持不变。(4)水沸腾后停止加热,观察到水无法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答案】(1)B;(2)96;(3)保持不变;(4)吸热。【解答】解:(1)为确保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装置要自下而上组装;(2)由图可知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96℃;(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不变;(4)水沸腾时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观察到水无法继续沸腾。故答案为:(1)B;(2)96;(4)吸热。24.(5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A、B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15cm。如图甲,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小明选择的是A(填字母)凸透镜。(2)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需将透镜向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3)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镜片靠近凸透镜的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凹透镜。(4)如图乙,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C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0、与C点的距离为L;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D处(图中未标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从C、D之间的距离s=L0﹣2L(用L0、L表示)。【答案】(1)A;(2)下;(3)凹;(4)<;L0﹣2L。【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u>v,说明u=30cm>2f,故15cm>f>7.4cm;(2)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需将透镜向下调节;(3)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镜片靠近凸透镜的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说明该镜片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老师戴的镜片是凹透镜;(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C间的距离为L,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f<u<2f,则该透镜焦距f<L,因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以假设蜡烛在光屏位置时,因此,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C6﹣2L。故答案为:(1)A;(2)下;(4)<;L0﹣4L。25.(5分)用量筒做以下物理小实验:(1)如图甲,静置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溶液之间的分界线消失了无规则运动,想要缩短实验时间,可使液体的温度升高。(2)如图乙,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在筒口离开水面之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充满水(选填“充满水”、“有水,但不满”或“没有水”)。(3)如图丙,小明在量筒中装入某种液体,测得几组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数据,液体的密度是1g/cm3。(4)如图丁,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V1、V2和V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球的密度为ρ球=ρ水(用V1、V2、V3和ρ水表示)。【答案】(1)无规则运动;升高;(2)充满水;(3)1;(4)ρ水。【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和水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提高液体的温度,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量筒中充满水,量筒内水的上方为真空,量筒的体积增大,导致了量筒内是真空的,容器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量筒中,所以水柱能够充满整个量筒;(3)由图丙可知,液体体积为0mL时质量是20g0=20g,液体体积V=80mL=80cm4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100g,则液体的质量m=m总﹣m0=100g﹣20g=80g,液体的密度:ρ===5g/cm3。(4)解:空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当小球放在空瓶中,瓶子还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小球的质量等于增加的排开水的质量,所以,m=m排水=(V2﹣V2)ρ水,小球的体积为V=V3﹣V1,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小球的密:ρ===ρ水。故答案为:(1)无规则运动;升高;(3)1ρ水。26.(5分)如图A,小明用同一个木块进行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木板、棉布均放置在水平桌面上。(1)为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2)图甲、乙可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完成图甲所示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两次正确的操作,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a、vb,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已知va>vb,则fa=fb(选填“>”、“<”或“=”)。(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小明发现甲、丙两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差距较小,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有CD。A.增大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B.仅将丙实验中的木块换成质量更大的木块C.仅将丙实验中的棉布换成粗糙程度更大的毛巾D.在丙实验的木块上放一个与乙实验相同的砝码,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乙比较(5)如图B的几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是B。【答案】(1)匀速直线;(2)压力大小;(3)=;(4)CD;(5)B。【解答】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比较甲和乙两次实验可知,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相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fa=fb;(4)A.增大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通过拉力反映摩擦力大小;B.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仅将丙实验中的木块换成质量更大的木块,故B不符合题意;C.仅将丙实验中的棉布换成粗糙程度更大的毛巾,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故C符合题意;D.在丙实验的木块上放一个与乙实验相同的砝码,乙,保持压力大小不变,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压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两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差距会增大。故选:CD;(5)根据物木块的运动状态,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B.实验中,所以处于平衡状态,依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沙桶总重相等。C.木块保持静止,故C不符合题意。D.木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选:B。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大小;(4)CD。27.(9分)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做了一系列实验。(1)实验前,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指针没调零(选填“指针没调零”或“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为了改变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R1的阻值。(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I﹣图象①分析图象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②实验过程中,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4)电路如丁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5)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丁也巧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不变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R1和R2,请完成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S2,断开S1,滑动变阻器R1滑片移至最左端,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额。②断开开关S2,闭合S、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额。③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不动,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再将R2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④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为(用字母表达)。【答案】(1)指针没调零;(2)不需要;(3)①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②2;(4)见解答图;(5)①滑动变阻器R1滑片移至最左端;②滑动变阻器R1;③。【解答】解:(1)实验前,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说明电压表指针没调零;(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来改变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故为了改变电阻箱R1两端的电压,不需要调节R5的阻值;(3)①由图象可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成正比可知,故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②由图象可知,当=0.25Ω﹣1即R=7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I=0.5A可得U=IR=5.5A×4Ω=6V;(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5)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小灯泡L、滑动变阻器R5、R2串联,因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6V,即R1=0,所以应该将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调到最左端,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额,此时灯泡正常发光;②断开开关S2,闭合S、S6时,Rx、R1、R2串联,调节滑动变阻器R5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额,此时Rx和R1串联替代灯泡;③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不动,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最左端,此时Rx和R1串联,电压表测Rx和R1两端电压,即电源电压为U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