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渑池二高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命题人:刘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2.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敏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当阿基妲公爵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A.推动城市崛起B.加强国王权力C.建立民族国家D.发展庄园经济3.番薯在日语中被称为“芋”,17世纪末由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带到日本。萨摩的藩主在鹿儿岛种植番薯,将其称为“唐芋”。后来日本人还用番薯制作烧酒,即“萨摩白波”。这可用于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作物品种得到广泛传播C.亚洲饥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4.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6.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7.它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它”指的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宜言》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8.《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一经签字,俾斯麦立即通知各国:德国在东非占领的地区为德国殖民地。西班牙也乘机宣布占领了里奥德奥罗,即今天西撒哈拉的南部。柏林会议结束时,列强在名义上已占领非洲25%的土地。这说明柏林会议()A.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B.确立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霸权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激化了列强在非洲争夺的矛盾9.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为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D.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10.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B.萨拉热窝刺杀事件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1.下图为苏联工业产量在全球的占比变动情况,据此可知()A.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B.苏联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协调发展C.斯大林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D.苏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12.印度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和平手段争取自治;埃及人民以游行、罢工、罢市、街垒战斗的方式争取国家独立;埃塞俄比亚通过游击战击败意大利,恢复国家独立。这反映出()A.西方殖民扩张性质变化B.各国反殖斗争受国际环境影响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13.“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材料中”政策“的实施()A.促进了欧洲国家合作B.反映了欧洲经济的急剧下滑C.延缓了世界大战爆发D.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A.促进了欧洲的重新崛起B.带有明显强权政治色彩C.确保了战后世界的和平D.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爆发15.凯南八千字电报指出:“我们面对着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若要使苏维埃国家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我们社会的和谐,摧毁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苏联)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从这段材料我们看出凯南提出遏制理论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B.战后的和平愿望强烈C.苏联努力扩大范围D.美国的霸权政策16.下表是西方主要因家(组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有()国内生产总值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织)美国欧共体日本1965年所占世界的比例(%)34.8815.854.561993年所占世界的比例(%)27.0827.1718.23①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②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③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④马歇尔计划推动日本经济发展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17题10分,18题18分,19题14分,20题10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1新和谐公社蓝图图2《共产党宣言》书影图3巴黎公社成立大会(1)材料一中图1到图3,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材料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开始主导了欧洲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整个19世纪,社会主义的政党发展迅速。政党、工会组织、报纸以及教育集团都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奔走呼号。虽然在1917年俄国革命以前,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的标志,并概括其影响。(6分)18.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一战使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斗争从战场转移到关前,国到开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企环范围内建了国主义的方护或国利益和维持践后和平的新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国际事务中发生的进个重大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一体系相关联。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该体系自身存在的8种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导致它的崩溃。——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二:二战的结束制造了和平的景象:易北河畔,苏联士兵和美国士兵因亲密的情谊而击掌皮贺他们的胜利,但是,当1945年春天德国投降之时,苏联、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战时同盟就解体了。曾经的伙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不断地放弃合作。两年之后,因为共同的危险而诞生的同盟关系让位给两个主要敌对国之间的冷战。冷战的最初体现是欧洲大陆被分成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竞争的集团——一方依赖美国,一方追随苏联。——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三:在一些观察者眼里,1989-1991年后欧洲的共产主义政权纷纷解体,预示着从此以后的世界现代史将只有一个发展方向。按照他们的理论观点,所有的现代社会事实上都已经走向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然而,这样一种想象出的“历史的终结”决非历史可能发展的唯一方向,这一点很快就变得很明显了。新的运动纷纷出现,向全球资本主义、西方政治理论霸权、现代文化世俗主义以及美国的强权控制——冷战当中形成的唯一世界霸权,提出了挑战。——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从1870年起)》(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一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新体系”的名称。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为限,例举中国、印度和德国出现的对这一“新体系”形成冲击的“重大事件”。(6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二战期间“因为共同的危险而诞生的同盟关系”的性质,并简述二战后美国为加强与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竞争”而采取的措施。(8分)(3)阅读材料三,用一句话归纳苏东剧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简析这一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指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突出表现。(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的第二天,列宁亲自起草《土地法令草案》,并领导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法令》该法令文本中还附有一份以242份地方农民委托书为基础而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该委托书提出,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土地应当平均使用”。——摘编自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材料二: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通过了加快农业集体化的决议,确定了农民自愿参加集体化的原则。1937年年底。93%的农户已经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化的耕地面积达99.1%。随着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等先后投产,到1937年,36万6千多台拖拉机被农民们迎入集体农庄。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谷物收割与播种的43%和56%、秋耕的71%、翻种的83%均是以祝械化完成的。1928-1937年,苏联商品粮占粮食总产量比例成倍增加。然而,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的“左”倾冒进倾向和消灭富农运动,侵害了农民的利益。——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历史》(纪录片文案)(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土地法令》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8分)20.下表列举了14世纪以来部分中外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序号时间事件①14世纪彼特拉克发表抒情诗集《歌集》②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③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④1776年7月美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⑤18世纪后期康德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⑥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⑦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⑧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⑨1961年南非联邦脱禺英联邦,改名为南非共和国⑩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从表中选取三组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渑池二高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答案1—16.BBDDCDCADCCDDBAC(1)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4分)(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促进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推动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资产阶级政府改革,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6分)18.(1)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事件: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4分)(2)性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或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分)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或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6分)(3)趋势:多极化趋势加强(或出现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若答“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不得分)(2分)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任答一点即可)19.(1)特点:迅速起草、通过;领导人高度重视;充分反映民众意愿;体现社会主义原则。(6分)(2)评价:加快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推动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商品化;促进了国家工业化(为重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集体化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用强制手段);农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害(大部分农民生活并未得到改善)。(8分)20.示例:历史事件:②④⑥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